创业失败教训

开店选址应注意哪些细节问题|开店选址要会扎堆

| 点击:

【www.xinchenghx.com--创业失败教训】

  创业铁律二十:开店选址要会扎堆

  很多创业者开店,都在想方设法远离同行,似乎这样能够减轻压力,为自己争得更多生存空间。其实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分散难以形成集群效应,倒不如与更多的同行靠拢在一起生意好得多,大家一起热闹才是真的热闹。

  世界往往就是这么奇妙,人人都说大家挤在一起生意难做,但偏偏要聚在一起,你争我夺,面红耳赤。天天喊着竞争太激烈了,生意越来越难做,但还是有后来者居上,居然做强做大。似乎争来争去,最终还是聚集程度越来越高,比如,先是几家汽配店挨着,随后就形成了汽配一条街,后来又形成汽配城,再后来就形成了汽车配件产业基地,最终又演化成了区域性汽配产业集群。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们不知道越往一起集中,竞争就会越激烈?!其实,这里面除了竞争之外,还另有玄机。从消费者和客户角度来讲,他们在某一方面可能非常专业,但在更多方面则只能是门外汉,他们客观上需要通过一些比较,来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真所谓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而他们只有在某类店面比较集中的地方,才能更为方便地做到这一点。另外,人是非常奇怪的一种动物,你只给他一个选择,也许这个选择对他来说实际上是最好的,他也会觉得很不舒服,心头总会笼罩着一种强加感。同时,绝大多数人消费购物,还附带着一种潜在的特殊心理需求,就是欣赏丰富的款式和花样,并从中找到一种快感,尽管最终他只卖一样东西,但还是要把十多家店逛个够。而你的店,无论品种和款式多么丰富,只要你远离同行,就难以满足消费者这些附加的需求。很多时候,这些东西从他们口中的确讲不出来,但并不代表着这种心理实际上不存在。

  如果大家理解了上面的内容,也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很多服装品牌的专卖店会以“店中店”的形式开到家乐福和沃尔玛的卖场中去,而且还是一家挨着一家;也很容易搞明白为什么在服装城和饮食一条街生意会更火。北京东直门内大街被称为“簋街”,含义就是饭馆一条街,也有人将此讹解为“鬼街”,据说是因为那里越晚人越多,越晚越热闹,越晚生意越好。这个笔者倒是没有考证过,但那里确实有特色的饭店非常集中,晚上领着外地来的朋友去逛逛,吃吃饭,也算一件雅事。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这本应该算是一个常识了,但还是有不少创业者对此类现象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几年前去呼和浩特和朋友小聚,晚上一起出去吃饭,由于对周围环境不熟,就直奔一条街而去,心里想着肯定能找到几家饭馆。那天也是点背,足足走了半个小时,才找到一家饭馆,也是那条街上惟一的一家饭馆。那家做的是川菜,装潢算不上高档却也雅致,饭菜色香味都还不错,正是周末吃饭时间,本应该坐的满满当当,但客人却寥寥无几。我们随口问了下服务小姐,说是已经开业三个月多了。朋友是位大学老师,对此不得甚解,笔者在叹惜之余,就边吃边聊,以此为由头说了很多话题。

  还有一次,笔者陪老婆逛街,看到在服装店和饭店比较集中的一条街上突然冒出来一家卖瓷砖的,而别的卖瓷砖、灯具、涂料、木门的都集中在很远的另一条街上。我们当时就感觉这家店的老板以前肯定没怎么做过生意,要不就是煤老板和做传销那种类型的,该店面用不了三个月就得关门,后来果不其然。

  笔者某次在家乡买菜,在路边偶然听见两个摆摊卖菜妇女之间的对话。她们大致意思在说,卖菜也是有讲究的,你一个人跑到大老远的旮旯去卖,一天下来也买不了多少钱,要是大家在路口一个摊位挨着一个摊位地去卖,好像是竞争激烈了,但到了晚上算下来还是不错的,她们两个都有切身体验,都走过弯路,吃过亏。我一听心里就乐了,谁说受教育少就见识差,这个社会永远是实践出真知,产业集群这么高深的概念被她们两句话就讲明白了,书读得多不一定有用,关键还是要明理,古人讲得一点也没错。

  当然,她俩能明白这个道理,说明悟性还是不错的。卖菜毕竟还是小本生意,走些弯路交些学费,代价也并不算高。但如果是开规模稍大一点的饭馆和瓷砖专卖店,付出的代价就要大得多,最起码装修费和进货费还有几个月的房租已经扔进去了。对于一些上班族,可能就是一到两年的工资,基本算是伤筋动骨了。我们不能不对此类事情表示遗憾和痛心,不知道又会因此引起多少家庭矛盾,也许还会引起夫妻反目和感情破裂。

  事实上,与同行近距离竞技,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好处,就是可以相互观摩和借鉴,促进自己在各个方面取得全面进步。如果我们对国内现有的一些风云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就会发现,他们目前操作模式当中的大部分细节都不是自己原创,而是通过向同行借鉴和学习来获得的。换而言之,成功的企业在更大程度上属于细节创新的集大成者,而未必就是每一个细节的原始创业者,他们更多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将同行更多的优点拿过来,将其变成自己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将性能发挥到最优状态。魔鬼往往存在于细节之中,成功的企业尚且能舍弃身段,去向同行甚至是远不如自己的企业学习,而我们的创业者就更应该如此。对于大型企业,要做到这一点,他们会有专门的一套班子,去负责跟踪和落实,而在我们规模很小、还是一个小店的时候,则需要更多近距离的观摩来实现。

  网友感言:

  看见你写的东西很感谢,很难得一见的好东西。如果早些看见你的文章我觉得我最起码少走几年弯路。就像您所说的,只有创业过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看懂你写的东西。我在宁波开东北饺子馆主营东北菜,从小做起,现在做了八年了,小有成就,扩大了几次。现在每个月能有三 或者四万左右的净利润。只是还很辛苦,想正规化面临很大问题,不正规化很难再继续辛苦的坚持下去。这几年人力资源都用的差不多了,很难再从东北招聘一些厨师 服务员了,南方人又干不了这个。所以考虑转让出去 。但是七八年的辛苦结晶不忍心转让给别人。坚持下去也有很大风险,就怕工人不好找,现在是最后一批东北工人了。合同一年到期。希望楼主指点迷津。真的很高兴看见你的东西 ,很多遇到事情和你写的是一样的 衷心祝福您@

  你可以发展核心员工,给他们一些股权,来把队伍稳定住

  本人一直在世界前10强公司上班11年,其中自己也干过自己的事业,同时也扶持过很多成功的创业者,兰州提供的很多经验确实是来自亲身体验,并且实用性特别强,我替得到您的建议帮助的人,感谢一下兰州的大方共享。

本文来源:http://www.xinchenghx.com/chuangyegushi/31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