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人物

我看中国经济发展_从年度经济人物看中国经济发展轨迹

| 点击:

【www.xinchenghx.com--创业人物】

  中国制造业经历了一个从低端到高端的逐步发展过程,从最初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再到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从生产消费品的轻工业到生产工业品的重工业。

   2013年12月12日,一年一度备受瞩目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揭晓。这个2000年以来连续举办14届的评选,已被认为是解读中国经济的重要角度之一。舆论将之比喻为中国经济界的“奥斯卡”,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14年来,先后有140人次入选每年10席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回顾14年,胜出的商界巨子都是谁?哪些人曾经在自己的产业领域和追逐财富的浪潮中独树一帜?时间流逝,大浪淘沙,又有谁已经星光褪去被市场无情地抛弃?他们的个人命运又如何与中国经济发展脉络紧密相连?

   制造业、IT、汽车排前三

   有道是“行行出状元”。通过统计和梳理每一年的经济年度人物所属的行业来看,14年的评选包含了制造业、IT产业、房地产、金融、汽车、电信、运输、环保、农业、能源、矿产、文化等众多行业。不过,制造业堪称是最大赢家,先后有32人次从这里入选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此外,IT、汽车行业也是入选人数较多的行业,分列上榜人物第二、第三位。分别有17人次和12人次入选。

   制造业:从轻工到重工的蜕变

   如果观察14年来入选的制造业人物,就会发现这其中经历了一个从轻工逐渐发展到重工的过程。在最初的4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中,共有11位制造业的人物入选,但主要分布在电器、食品等轻工业,包括了张瑞敏、宗庆后、牛根生等知名人物。直到2004年的第5届评选,第一位来自重工业的人物入选———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麦伯良,随后的2005年,三一重工的梁稳根也入选。他们两人也是前11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中,制造业仅有的两位重工代表,而同期来自轻工领域的人物则多达23人。

   而到了2011年和2012年,情况出现逆转,这两年共有5位制造业人物当选,全部来自重工领域,其中三一重工的梁稳根在2012年第二次当选。而在2013年,共有两位制造业人物入选,分别是格力电器的董明珠和新兴际华的刘明忠,轻工、重工各有1人。

   虽然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中国制造业经历了一个从低端到高端的逐步发展过程,从最初的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再到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产业,从生产消费品的轻工业到生产工业品的重工业。如果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中国制造的升级之旅,就是原来有所谓“中国用2亿件衬衫换一架美国的波音飞机”,而现在中国高铁四处出击,不断赢得各国的建设合同,在泰国还用高铁换大米。

   IT产业:从门户网站到电商大佬

    在14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评选中,来自IT产业的当选者共有17人,人数仅次于制造业位居第二。

    在2000年和2001年时,IT产业当选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分别是联想集团的柳传志,金山软件的求伯君和用友软件的王文京,他们分别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从业者。

    而到了2003年,第一位互联网领域的人物当选经济年度人物———来自网易的丁磊。随后在2004年和2005年,阿里巴巴的马云和百度的李彦宏也相继入选,而他们所代表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搜索正是IT产业当时最炙手可热的发展方向。而杨元庆掌舵的联想在2004年上演了“蛇吞象”,收购了美国IBM公司的计算机部门,开始向世界级的企业进军,杨元庆入选当年的经济年度人物。

   2009年新浪的首席执行官曹国伟入选经济年度人物,这一年新浪推出微博。2011年生产智能手机的台资企业宏达电子董事长王雪红入选经济年度人物,当时HTC市场知名度高,市场销量增长迅猛。从2011年以后[www.cyone.Com.cn/],来自传统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公司的人物已经很少入选经济年度人物,只有杨元庆在2012年再次入选。而其他入选的IT人物包括马云、刘强东、雷军和刘庆峰,其中前三位都是电子商务领域的大佬,以及智能手机的后起之秀。而刘庆峰则代表了又一个全新的IT领域———人工智能,他领导的科大讯飞主要从事的是智能语音的研究。

   中国的IT产业在过去十几年迅速发展,虽然没有像中国的制造业那样创造了“世界工厂”,但中国的IT产业却也紧跟世界IT产业的潮流趋势,在新的产业热点上都能有所作为,并且一些企业还做到了世界最大的规模。

   汽车业:“技术和品牌影响力”取代“规模”

   在14届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中,汽车行业共有12人入选,人数位居第三位。从2000年到2004年,汽车行业共有4人入选经济年度人物包括万向集团的鲁冠球、一汽集团的竺延风、东风汽车的苗圩和上汽集团的胡茂元,对于后三者当选,央视当时给出的理由都是其带领各自的企业走向壮大。

   如2002年竺延风入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一汽集团的汽车产量突破了50万辆的大关,刷新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新纪录;再如2003年苗圩入选,给出的理由是他率领东风汽车联手国际汽车巨头,打造了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2004年上汽集团的胡茂元入选,理由则是带领上汽进入世界500强,成为第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地方企业。

   在21世纪初,中国的汽车产业还相对不发达,当时各家车企主要都在追求规模的扩张。但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慢慢成长起来,国产汽车品牌开始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在实现汽车企业规模效益的同时,更加提升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技术、品牌层次。

   在随后几年入选经济年度人物的汽车产业人物的标准也发生了改变,如2005年,规模并不算很大的奇瑞公司的尹同跃入选,其入选理由就是因为在外资品牌垄断中国汽车市场的背景下,打造了奇瑞这个自主品牌;再比如2009年,李书福入选,理由是带领吉利汽车一举并购了西方老牌车企沃尔沃。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市场的成熟,企业规模的大小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标准,相反,汽车品牌,尤其是新的汽车技术,比如新能源技术,将是未来最受重视的。

   除了整车企业以外,汽车零配件企业也没有缺席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评选,不仅万向集团的鲁冠球在第一届入选,潍柴动力的谭旭光也曾经在2005年和2010年两次入选。

本文来源:http://www.xinchenghx.com/chuangyegushi/316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