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指导

海外投资 论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中存在的

| 点击:

【www.xinchenghx.com--创业指导】

海外投资篇一

论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中存在的

本 科 毕 业 论

题 目:论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中存在的

问题及法律对策

指导教师: 孟国碧

学生姓名:

学 号:

院 系:

专业代码:

2014年12月30日

目 录

摘要 ................................................. 1 Pick to ...............................................................................1 前言 .....................................................................................2

一、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 .............................................................. 2

二、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问题 .................................................. 3

(一)大“环境”的障碍 ................................................................................. 3

(二)企业自身问题 ......................................................................................... 5

三、促进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法律对策 .......................................... 7

(一)从实际需要出发来量身定做本企业的对外投资政策 ..................... 7

(二)构建能够相互制衡的管理制度,聘请专业人士来施行对外投资政

策 ........................................................................................................... 7

(三)大力推进本土化战略,与当地企业一起成长 ................................. 8

(四)积极推进品牌战略,着力培育中国的世界跨国公司 ..................... 8

(五)注重技术战略,形成海内外一体化的技术开发体系 ..................... 9

(六)注重投资方式选择,加大跨国并购力度 ....................................... 10

(七)加强对外投资的政策支持,创建完备的企业海外投资促进体系 10

注释 ............................................................................................................. 10

结语 ............................................................................................................... 11

参考文献 ....................................................................................................... 12

致谢信 ........................................................................................................... 13

摘 要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国际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和特征。而对外投资是企业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中国对外投资业务,使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获得一定发展,但在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尚存在投资动机不明确、整体水平不高、地区和行业分布不平衡、投资主体过于集中、缺乏政府积极引导与监管以及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论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关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的分析;然后,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的问题;最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法律对策。

关键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问题 ; 法律对策

Pick to{海外投资}.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has become a big trend of the current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world's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important standard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foreign investment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investment business, make China's economy further integration into the world economy,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enhance China's economic strength, has far-reaching strategic significance. Chinese enterprises foreign investment to obtain a certain development, but there is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foreign investment enterprise investment motive is not clear, the overall level is not high, regional and industry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imbalance, investment subject, lack of government to actively guide and regulatory and financial service system not perfect and so on.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 of all, is about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enterprise overseas investment; Then, it is our country enterprise of foreign investment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In the end, is the legal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ey words: Chinese companies; Overseas investment; Problem; The legal countermeasures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及法律对策

前 言

海外投资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举措。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政府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的海外投资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近短短的12年时间,我国的境外投资总额增长了近40倍,投资流量已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三,企业已成为全球投资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

一、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

自1979年国务院允许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我国的海外投资一直发展缓慢,除1993-1994、2000-2001等年份略有增长外,其他年份流量水平普遍不高。直到2003年,开始出现快速增长势头,流量额由2003年28.55亿美元激增到2013年的1078亿美元,2010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2283家境外企业进行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投资433亿美元,同比增长6.5%。截至2013年底我国累计对外投资已超过6600亿美元。

从地区分布情况上看,我国对外投资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拉丁美洲,2012年末,我国在亚洲投资存量达2281.4亿美元,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量71.9%,主要分布在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澳门等。拉丁美洲为438.8亿美元,占13.8%,主要分布在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等。非洲为91亿美元,占4.9%,主要分布在南非、尼日利亚和赞比亚等国家。欧洲、大洋洲和北美洲等发达国家所占总量比重较小,为9.4%。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2011年末我国第一行业对外投资存量为14.7亿美元,占总量0.8%;第二行业370.6亿美元,占20.2%,其中以采矿业和制造业所占比重最

大;第三行业为1454.4亿美元,占79%,主要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

从投资主体分布情况看,我国对外投资主体类型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但国有企业仍占主导地位,截止2011年末国有企业在我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存量中占69.6%,有限责任公司占20.1%,股份有限公司占6.6%,而私营企业仅占1.0%。 从发展状况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应处在较高的水平上。但实际上,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在总体规模上还存在一定差距。截至2010年底,我国1.2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3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我国对外投资累计净额2457.5亿美元,虽有所增长,但由于受资金、技术、经验、人才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发展速度慢,规模不大,与我国的发展和经济实力极不相称,因此,分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资投存在的问题,制定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思路和解决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问题

(一)大环境的障碍

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境外投资政策与管理体制都还来不及做出充分的相应调整,不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

1.立法滞后,管理体制亟须完善

尽管中国自对外开放以来,经济腾飞,海外投资也有大幅增长,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没有一部专门规范海外投资的法律。加入世贸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这一问题显得尤其突出。尽管商务部商务部日前出台《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将企业海外投资审批核准权利下放到地方。但是当前最主要的是国家应出台一部促进“走出去”的国家性法律,将促进境外投资提高到立法高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立法严重滞后于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海外直接投资在国内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使我国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对企业海外投资合法利益的保障不够。

管理体制方面,由于无法可依,我国的境外投资管理涉及财政部、税务总局、商

海外投资篇二

三种 典型的海外投资离岸架构

架构一:隐蔽投资者信息,规避政策壁垒

基于政治、舆论等非商业因素的考量,投资者有时不便将自己的信息对外公布,离岸架构能够有效地规避各种壁垒,将风险降到最低,并实现投资目的。

案例:中国国内两家公司A、B欲在美国投资,但因其主营业务涉及敏感事项,美国政府设定了严格的审查标准,在投资过程中遭受政策阻挠。之后,A、B各以50%的股份合资在BVI群岛设立了一间离岸公司C,并以C为投资主体在香港融资、从而顺利进入美国市场,投资成功。

中国企业“走出去”时,可以利用离岸公司信息保密、结构安全、身份自由等独有的特点,合理规划海外投融资项目,规避政治壁垒和政策壁垒,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

架构二:分散投资的商业风险

基于规避和分散风险的目的,投资者有时需要将不同的投资项目分别配备离岸平台,从而避免暴露整个投资过程中的投资结构,同时规避和分散投资的商业风险。

案例:甲、乙、丙是三位国内高净值人士,欲共同投资设立一家香港公司,来投资海外的三个项目,三位投资者最初设想的投资结构见下图。可以说最初的投资结构是存在隐患的,首先,投资者甲、乙、丙三人信息完全的不到保护;其次,香港公司具备信息完全透明的特征,使得在之前的投资过程中所有项目投资结构暴露无遗;最后,香港公司同时持有三个海外项目,这在风险防范和分散上存在很大隐患。

甲、乙、丙三人的海外投资结构需要合理优化,借助离岸平台的优化结构见下图。首先,由甲、乙、丙三人各自持有一间BVI公司,分别为A、B、C,从而确保投资者信息的不透明性,三人的信息将完全被保密,保证原始投资信息的安全,并且将原本属于甲、乙、丙三人的共同投资行为从投资人信息上进行分离和隐藏,获得投资者非关联化的效果。其次,A、

B、C三间BVI公司共同持有一间BVI公司D,D公司投资海外项目一;A、B、C三间BVI公司共同持有一间公司共同持有一间BVI公司E,E公司投资海外项目二;A、B、C三间BVI公司共同持有一间公司共同持有一间BVI公司F,F公司投资海外项目三。由于D、E、F都是BVI公司,依然利用其不透明性保证了投资方的信息安全。最后,用D、E、F三间BVI公司分别持有三个海外项目,达到了风险分散的目的。

架构三:规避税法风险,节约税务成本

控制和节约税务成本是离岸架构的重要功能。除适用于长期投资与经营的双层爱尔兰架构外,离岸架构也可以适用到一些中期以及短期的投资项目上。投资者在搭建其海外离岸架构的投资平台时,应当着重考虑投资目的地国以及投资母国税法风险,结合税收协定优惠、转让定价安排、无形资产调配等方式,在充分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和经济实质的基础上打造经济利益与税收利益一致化的离岸架构,从而规避税法风险,节约跨国税务成本。

案例:中国集团企业A欲投资东南亚甲国,目的在于获取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利用先进技术开发当地原材料,由于目标原材料在甲国属于买方市场,因此中国企业A拥有充分强势的定价权限。最初的投资结构见下图。

由于上图的直接投资结构过于简单,对投资者的信息没有任何保护,极大限制了中国企业A充分行使定价的权限以及境内外利润的安排,降低了资金和利润的灵活性,并且为中国企业A未来退出甲国的投资埋下了沉重的跨国税收负担。因此,需要对A企业的海外投资架构重新规划和设计。

利用离岸架构对中国企业A投资甲国的实施方案优化结果见下图。首先,中国企业A在香港设立投资平台HK公司,并将资金注入HK公司。其次,HK公司在BVI设立BVI信托公司,并把资金置入BVI公司的信托计划中,信托受益人设定为HK公司,受托人设定为BVI公司。最后,BVI公司运用信托计划中的资金在甲国设立B公司,承担目标原材料的生产功能。

这一离岸架构将离岸平台与信托计划有效结合起来,除了前述离岸架构本身具备的商业投资优势外,还具有以下三个税务优势:

1、充分发挥投资企业的定价优势

由于目标原材料在甲国属于买方市场,因此,HK公司购进B公司生产的原材料时可以自由灵活的实施定价安排,并且可以把境内企业与HK公司的采购定价相分离,避免境内税务当局对价格和收入的税务监管。境内A企业可以与HK公司共同向B公司实施原材料采购,从而增强采购价格的合理性。

2、隐蔽关联投资及交易信息

通过在境内A企业与甲国B公司之间置入两层离岸公司以及一份股权代持信托计划,可以有效地隐蔽境内A企业与甲国B公司之间的投资关系,使得它们之间的交易和安排更为自由和灵活。

3、降低投资退出时的跨国税务成本

在离岸架构中置入股权代持信托计划一方面可以隐蔽投资者与被投资公司之间的投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简化并隐藏地实施投资退出的资本运作,从而避免跨国税务成本

海外投资篇三

中国海外投资的现状与面临的风险分析_徐敦鹏{海外投资}.

2011年第33期总第143期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RESEARCHGUIDE

No.33,2011SerialNo.143

中国海外投资的现状与面临的风险分析

徐敦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44)

然摘要:实施海外投资是中国当前守护金融资产价值,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投资方式、行业分布、投资目的地选择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相而,当前中国海外投资在投资规模、应引发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在正确认识现存问题基础上进行全面、科学的风险评估,是中国企业深化海外投资必然选择。

关键词:海外投资;资产安全;风险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3-0176-04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企业实力的增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总体规模迅速扩大。据商务部统计,2002—2010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7亿美元跃增到590亿美元,增长了将近22倍。2011年1—5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的161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03.5亿美元,同比增长42.3%。

然而,尽管实施“走出去”的企业取得了巨大收益,扩大了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但在金融衍生产品、基础设施投资等领域的投资失误,也使有些企业损失惨重。例如,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金融类海外投资损失惨重。2007年国内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市值提高,在次贷危机初期海外金融资产开始贬值,内地优质的金融公司因此去购买国外价格相对便资产回报率又可能较高的金融资产。然而,随着次贷危机宜、

影响的不断扩大,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中国工商银行、中

8%

{海外投资}.

10%14%

32%

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七家银行持有雷曼的股券共约7.22亿美元已如同废纸,这给内地金融机构投资海外敲响了警钟。当前,利比亚政局动荡也给中国海外投资带来巨大损失。目前中国在利比亚承包的大型项目一共有50个,涉及到合同的金额是188亿美元,按照当前汇率换算,仅此一项就造成计人民币1233.28亿元。

一、当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状况变化

1.投资规模。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大多数还是以中小型项目为主。根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11年4月发表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2008—2010)》显示,2010年度被调查的已对外投资的企业中,约有2/3的企业现有投资规模小于500万,投资额超过1亿的企业仅占8%,这说明中国企业目前对外投资的规模总体来说比较小,只有为数很少的企业进行较大规模的海外投资。

小于100万美元

100万美元~500万美元500万美元~1000万美元1000万美元~1亿美元大于1亿美元

36%

图1对外投资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11年4月发表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2008—2010)》。从近三年的调查数据来看,受访企业的对外投资规模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2008年、2009年、2010年度的调查中,对外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占的比重分别为6%、1%、8%。2009年

收稿日期:2011-09-18

作者简介:徐敦鹏(1966-),男,福建漳州人,博士后,从事国际贸易与海外投资研究。—176—

由于受到全球次贷危机的影响,所以海外投资规模有所下降,而2010年为历年来最高的。2010年对外投资额低于100万美元的企业占的比重为32%,同时低于2008年的41%和2009年的61%。

70%60%50%40%30%20%10%0%

2010年2009年2008年

万美元

美元

美元

万美

亿

~500

~1

10

00

~1

万美

万美

100

图2近三年对外投资规模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11年4月发表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2008—2010)》。总体来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依旧较小,因此购占据四席,兼并和收购将在中国海外投资方式中扮演越来对外投资空间很大,所以对外投资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呈上升态势的。

2.投资方式。中国企业采用最多的海外投资方式是直接投资建厂,有51%左右的企业采取了这种投资方式。其次采取的方式是拓展或升级现有设施,超过34%的企业采取了这一方式进行投资。兼并与收购作为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时使用得较少,通过并购方式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只有15%,并购还没有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流选择。但是相较于2008年只有8%的企业采用并购方式进行海外投资已经有了较快的增长。根据商务部披露的数据,2010年中国以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238亿美元,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40.3%。这说明,采取并购方式的海外投资项目数量虽然不多,但涉及的投资金额较大。

2010年在全球范围内的重大跨国并购项目中,不时有中国企业的身影闪现,如吉利收购沃尔沃、中石化收购Repsol公司巴西子公司、中海油与BridasEnergyHoldings合资公司收购PanAmericanEnergy公司股权等,无论是交易金额还是《华尔街日受关注程度,都足以成为年度最重要的并购交易。报》评选出的2010年全球十大跨国并购案中,中国企业的并

越重要的角色。

3.投资目的地。在中国海外投资刚起步的阶段,因为地缘人缘优势以及与中国在经济结构方面有较强的互补优势、

性,使得相邻国家和地区以及海外华侨聚集的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集中区域。到目前为止,中国海外投资业务已扩展到177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已经逐步从发达国家向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扩展,投向非洲、拉丁美洲、东欧、俄罗斯及亚洲国家的比例不断增加,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显著。

从2010年数据来看,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北美,有46%的企业在亚洲投资,23%的企业在欧洲投资,27%的企业在北美投资。亚洲依然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最青睐的地区,并且这个现状预计在未来也将特别是欧盟的投资主要是由于会继续保持下去。对欧洲、

2008年金融危机给欧洲带来巨大打击的影响,使得中国企业对于投资欧洲国家产生极大兴趣。在对外投资的企业中,非洲也已经成为吸引中国投资的热点地区。投资非洲的企业比例达到22%,比2009年有大幅度的提高,非洲的对外投资市场并未饱和,对非洲的投资流量将会持续增加。只有少数的企业选择到拉丁美洲和大洋洲投资。

50

1

00

万美

1

亿

17%

6%2%

21%

18%

图3

2010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地区分布

36%

亚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非洲

数据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11年4月发表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2008—2010)》。4.投资行业分布。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领域十分广泛,第一、二、三产业中各个行业几乎都有,其中,投资最多的是制造业,其次为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等,投资于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住宿餐饮和软件业的企业较少。这表明制造

业是海外投资的重点行业,在制造业中,中国企业投资最多的行业是机械行业,其次是纺织业。相比较而言,大规模的投资比较集中在资源开发领域,中小型投资基本集中在加工行业。总的来说,这些投资特点反映出了中国在出口市场中的比较优势。

—177—

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能源业

林、牧、渔业农、

制造业

图4

2%

2%2%2%3%4%5%{海外投资}.

13%

17%17%

33%

海外投资的行业分布

间的差距很大。

5.宏观管理薄弱。一是缺乏宏观管理的规划和指导。国家对海外投资缺乏宏观管理的规划和指导,没有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没有与中国外贸市场战略相适应的海外投资的国至今尚未出台别政策。二是海外投资的法规建设严重滞后,

一部较为完善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管理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导致跨国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混乱无序。三是对外投资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企业难以及时获取国际市场信息。四是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海外投资风险防范体系,缺乏风险监管、评估的专门机构。

6.公关和媒体传播能力的欠缺。中国企业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对媒体通常采用比较低调甚至是沉默的做法。有专家分析指出,对公众沉默是海尔跨国投资美泰克失利的主要原因。无论中外媒体如何轰炸,海尔始终以沉默示人,三缄其口,出言谨慎。这一招秉承的是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与谨慎作风,但在美国公众看来却是海尔在逃避问题。这不但导致了海尔最终投资的失败,也丧失了一次向世界宣传与推广中国在海外公关和媒体传播方面还的良好机会。总的来说,有待提高。

数据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11年4月发表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2008—2010)》。

二、中国海外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投资规模较小。在中国对外投资企业中,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相当大比重,而发达国家的投资企业规模都比较大,大型和特大型的跨国公司居多。资料显示,多数企业的对外投资规模较小,有实力进行大规模对外投资且海外投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较少。由于中国海外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也难以与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相抗衡。{海外投资}.

2.跨国经营管理的人才匮乏。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境外投资企业的员工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较差,普遍缺乏懂得国际工商管理、能够驾驭跨国生产经营管理和了解东道国际惯例的复合型人才,因而难以适应激烈的国法律制度、国际竞争。

3.对外投资结构不合理。首先,在对外投资地区分布结构上,虽然中国对外投资遍布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大多数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而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明显偏少,这对于中国开拓广大发展中国家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是极为不利的。其次,在对外投资的产业结构上,中国对外投资过分偏重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投资,相对忽视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偏重消费品投资,忽视生产资料投资;偏重对国内连锁效应弱的产业投资,忽视对国内连锁正向效应强的产业投资。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对外投资与国内生产企业的断档和分割,致使对外投资的风险加大,总体经济效益低下。最后,在对外投资的方式结构上,中国80%以上的海外企业属于新建企业,且合资方式占绝大比重,目前国兼并方式利用较少。投资方式单一,不际上流行的跨国收购、{海外投资}.

利于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中灵活利用各种投资方式的优势,也影响了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速度。

4.风险管理水平较低。中国海外投资缺乏应有的国际化水准、治理经验和文化沟通,不熟悉其他国家市场的法律法规。现在很多企业对海外投资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投资方面的国际经验很少,企业在投资之前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资金实力,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及相关知识。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主要靠政策的支持、经营环境的改善、监管的不断改进以及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但实际上中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水平与国际先进企业之—178—

三、中国海外投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任何的经济活动都存在风险,投资活动当然也不例外。海外投资活动面临着很多复杂的多变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以更容易遭遇风险,有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问题造成的自然灾害风险;有因为汇率波动造成经济损失的外汇风险;还有与投资东道国的政治、社会等有关的,非投资者所能够加以控制的政治风险等等。吴洪臣在其著作《国际直接投资》中指出:“海外投资项目风险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和特定时下面我们期内客观存在的导致国际投资经济损失的变化。”就几个主要风险来阐述:

1.政治风险。投资风险中最难以预测和分析的风险,也是最令海外投资者关注的就是政治风险。关于政治风险有很多种说法,SimonJeffreyD.认为,“政治风险可被视为政府的或社会的行动与政策,或者导源于东道国内或者导源于东道国外,对挑选的一批或大多数外国经营业务与投资产生反面影响。”例如,自2月16日以来,北(下转183页)

4.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针对云南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加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产品出口的结构势在必行。对于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就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农品质量和档次,进而扩大农产品出口。

5.积极组织农产品企业之间的交流以及加强各部门之间比如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欧洲国际食品展、泰国食的合作。

香港美食节等,通过展会结识客户、开拓国际市场等。品展、

另外,自2004年,省商务厅相继与农业、海关、商检、等部门参考文献:

建立了友好合作、共促云南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关系。

五、结语

云南省农产品出口额在西部地区保持领先位置,这与云气候环境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密不可分。南独特的地理位置、

但是如何更有效的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出台鼓励扶持政策、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来促使云南省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优势的提高以及增强其国际影响力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周文良,庄丽娟.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9,(3).[2]乔娟,李秉龙.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1-12.[3]梁瑞骅,等.突破农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J].国际技术贸易,2007,(9).

杨晓京,等.云南省主要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13).[4]任杰,

[5]程铖,杨杰.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木———基于1994—2009年云南面板数据[J].经济问题探索,2011,(1).[6]张婧,赵烨.绿色贸易壁垒下云南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市场,2009,(32).(上接178页)非国家利比亚局势持续动荡,直接影响了中资企业在利比亚的投资项目,中资企业损失不可避免。一些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容易产生政局不稳、政权更民族冲突持续不断,甚至爆发内战或国家分裂的情况,迭、

通常存在政治风险的可能性比较大。下面从政治风险的种政治风险还包括类和成因两方面来分析政治风险。此外,

东道国对外国投资者征收的风险、汇兑限制风险、政府违延迟支付风险、政策变动的风险等等。约风险、

{海外投资}.

2.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是指外汇汇率的变动对国际企业跨国经营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如国际收支、相对通货膨胀率、利率、外汇储备等。外汇风险种类有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类。

3.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因法制原因而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风险。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历史地理、教育文化水平等不同,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产业和技术政策也有所不同,各个国家在对待外资的立法上就会存在着一些差异。而目前关于国际多边投资及与投资相关经济活动跨国企业必须面临着多重的还没有统一的国际法规。因此,法律环境体制差异所带来的风险。参考文献:

[1]OECD.OECDEconomicOutlook:AnInterimReport[R].Paris,OECD,2009.

[2]SimonJeffreyD.PoliticalRiskAssessment:PastTrendsandFutureProspects[J].ColumbiaJournalofWorldBusiness,1982,(3).[3]StefanH.Robock.PoliticalRisk:IdentificationandAssessment[J].ColumbiaJournalofWorldBusiness,1971,(4).[4]艾洪德,郭凯,高新宇.金融脆弱性、不完全信息、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J].财经问题研究,2006,(7).2010-11-15.[5]班健.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应该以更高的环境标准要求自己[N].中国环境报,[6]包运成.论中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J].社科纵横,2009,(1).[7]曹旭平.海外投资的国有化风险防范[J].经营与管理,2005,(7).

[8]曹旭平.海外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8.[9]辰英.当前全球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影响[J].当代世界,2011,(6).

[10]陈江生.试析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格局[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2).

[11]陈全功,程蹊.中国对外贸易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路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4,(2).[12]陈收,李双飞.金融海啸中内地金融企业海外投资的损失分析[J].管理评论,2009,(2).

[责任编辑吴迪]

!!!!!!!!!!!!!!!!!!!!!!!!!!!!!!!!!!!!!!!!!!!!!

4.文化风险。文化风险是指与东道国的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与态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给企业对外投资带来影响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东道国消费者偏好和购买力上的差异;二是不和本国消费者在消费习惯、

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在价值观等方面形成的差异;三是制度文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目标多是欧美成熟企化的差异。目前,

业,而这些企业对自身的文化有着很高的认同度并希望可以继续保持自身的文化。中国企业文化以强大的家长制和强调“专业化”的文化个人忠诚为特征,这与大多数西方企业强调难以短时间内实现完美融合。

5.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能否成功地开发出新产品的不确定性。国外的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成功率只有1/6,新产品开发成功后投入市场获得成功的只有2/3。这充分反映了技术开发风险较大,这种风险不仅来自技术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而且来自经济方面,即一种新产品被开发出来以后是否成功,还要看能否获得经济上的收益。这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取决于市场需求状况,市场需求旺,则可获得收益,相反则会亏损。

[责任编辑吴迪]

—183—

海外投资篇四

海外投资法

海外投资篇五

海外投资项目评价方法

海外投资篇六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现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世界政治格局的调 整,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取得了新的成绩,全方位的抓住机遇。真正的让企业“走出去”。但在企业海外投资蓬勃发展的同时,尤其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对国际市场缺乏完全的了解与把握。因此,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存在许多问题。

关键词:海外投资 跨国并购 文化 经济 管理 国际市场

一.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现状

我国的海外投资取得了许多成绩,同时从失败的历程中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我国后期企业走出去铺实了道路。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现阶段面临着人才短缺,技术核心匮乏,管理不完善,投资风险大等多个问题。这也将我国海外投资在相关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政策的扩大、服务支持体系的健全、资金融通等政策对海外投资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自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的调整。全球产业结构步伐加快,产业技术革新迫在眉睫,我国海外投资也不短加深加强,对外投资合作更加多元化,国内提供的条件日益完备。

世界经济发展、经济格局的调整、国际产业重组等都为我国企业“走出去”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给了新的机遇。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将更快。在2011年,中国企业共完成110起海外并购交易,披露的并购金额达到280.99亿美元,同比2010年增长112.9%。截止2011年底,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20亿美元。这些都是让我们值得骄傲的成绩,但我们在喜悦之际更应该分析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失败很频繁。这说明我国企业“走出去”在风险防控、资金融合,技术匮乏,管理不完善,文化交流等面临很严峻的问题。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对国际市场缺乏深入的认知和全面的把握,对于国际金融政策、交易规则、文化氛围不够熟悉,使得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面临种种困境和风险。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的战略、投资方式和模式都有许多问题进行探讨。

二.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特征

1.行业选择面拓宽

过去我国海外企业经营以贸易型和资源主导型为主,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60%以上。生产型境外企业、高科技型境外企业仅占对外投资总额的30%多。而目前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已扩展到农业及农产品开发、旅游、对外承包劳务、研究开发等领域以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国际市场的投资。比如在南美洲重庆粮食集团建立了优质大豆基地,从源头上开始解决国际粮商对我国大豆油的制约。

2.投资方式以新建企业为主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资金较短缺、管理不完善、对文化交流的差异、对投资模式的不熟悉、缺乏处理国际并购的经验和人才。因此,进行海外投资的中、小企业大多选择传统的新建独资的方式。而对品牌并购,股份并购很少运用,只有少数大型海外投资企业尝试用跨国并购。从全球来看海外投资企业跨国并购是一种日益增长的趋势,对于跨国经营经验不足,面临诸多投资问题的我国企业来讲采购并购方法相比新建企业具有很大优势。

3.投资主体由单一趋势向多元化

经国20多年发展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主体有两方面变化,从单一的国有企业向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转变,从以进出口外贸企业为主向以生产型企业为主转变。形成四大投资主体。但国企仍然是海外投资经营的主力,大型生产性企业集团和新兴高科技公司、大型金融保险公司、民营企业成为“走出去”的后起之秀。 

三.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方式

1.绿地投资型

即新建投资。这是海外投资早期的最直接的形式,包括企业新业务实体的创立、新建的生产能力和模式、技术核心、分销渠道等。我国企业利用垄断优势投入资金在海外设立独资或合资子公司,重点在家电、电子、轻纺领域。 打破了以服装、服务业为主的投资。

2.跨国并购型

这是近十年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常用的投资方式,也是推动海外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我国企业也开始大力发展。其投资目标是为了获得有利资源、扩大市场占有率、降低成本、降低投资风险,追求先进的技术。

(1) 海外品牌并购投资模式

海外并购品牌投资模式是一种与海外新建新的品牌投资模式完全不同的投资模式,它是指我国企业通过并购国外知名品牌,借助其品牌影响力开拓当地市场的海外投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占有市场快,进入行业快,竞争力强。即先收购国外企业知名品牌,再用这些品牌对产品进行推销,打开市场,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2)海外股权并购投资模式

海外股权并购模式是指我国公司购买一家海外目标公司(通常都是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具有表决权的股份,并购后所获得的股份达可对该公司行使经营管理控制权的一种海外投资模式。在海外股权并购模式下,其交易的对象是海外目标公司的股权,而我国企业作为收购方成为海外目标公司的新股东。近年来,海外股权并购投资模式的企业越来越多。如重庆轻纺集团以6800多万欧元收购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德国萨克密,获得股权的同时,也获得了81项专利,让企业和国际新车型开发同步开发。

采用海外股权并购模式进行海外投资,我方企业既可以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又可以节约交易成本,获得生产要素内部化收益;运用股权并购方式我方公司可以在部分出资控股的情况下,以“小资本”控制“大资本”取得海外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实现企业资本滚动式发展,迅速实现企业海外扩张的目标;通过股权并购,还可实现我方企业海外间接上市的目标,即买壳或借壳上市。

3.战略联盟型

也称合作联盟,以集团或行业的名义进行交易。合作联盟的成员企业联合组织交易、联合进行市场调研,建立分支或代理机构,统一订合同。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生产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原料或中间产品的小型企业。这种方式不仅能获得更多的国际市场的情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而且可以避免国内企业的竞争。

4.建立海外营销渠道投资模式

企业在国际市场开展营销渠道,也就是建立营销机构。随着营销渠道的 延长,公司对价格、销售额、销售方式等的控制会慢慢减弱。一些公司放

弃了产品控制权,把产品交给中间商,任凭他们销售。为了使企业在经济和信誉上不蒙受损失,所以要建立营销机构。建立营销机构要参照经济标准、控制标准、适应性标准,为企业提供好的投资环境。企业在确定了国际营销渠道的长短和宽窄以后,就要选择中间商,鼓励、监督、评价和管理渠道成员,以便更好更快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5.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

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是指我国有些企业通过在境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开展加工装配业务,以企业自带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投资为主,经加工组装成制成品后就地销售或再出口到别的国家和地区,借此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出口。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由于适合我国目前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近年来日益成为企业海外投资的一种重要模式。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技术成熟和生产能力过剩的纺织服装、家电、轻工、机械和原料药等行业。

四.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1、地区分布不尽合理,经济效益偏低,跨国企业投资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低

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规模接近90%的在300万美元以下,比较摩托罗拉等国际著名企业,投资数量十分有限,而且跨国经营投资的行业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家电、机械、轻工和纺织服装等行业。中国企业生产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较低,在国外市场上大多处于中低档水平,除海尔等少数几个知名品牌外,大多数中国产品与国外产品相比缺乏品牌竞争力。由于跨国经营经验不足、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存在,多数中国跨国经营企业效益不甚理想。

2、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高效统一的宏观管理与协调机构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应该把握时机,抓住机遇,注意交易的结构。避免非礼性投资冲动,不要以为拥有国外部分股权就可以影响国内价格。价格影响因素是供求关系、美元汇率、突发军事、政治因素等。我国主要明显集中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行业。以至于造成“有石油就有金钱”的看法,中国企业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保障中国这个能源消费急剧增长的大国的能源安全,但从长远来看它

不利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中国海外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人才,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在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对企业重要的是管理水平和人才竞争。“管理就是一场控制性的游戏”,可见管理是企业的灵魂。团队的优秀就是企业的优秀。在国际市场复杂多变的时代,海外投资企业必须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和有效的管理模式。但在现阶段,跨国企业中符合要求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而且在竞争激烈的国际人才市场上,许多优秀的管理人员从我国企业转向海外企业。与此同时,我国企业的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将在国内的管理理念运用国际市场。这使的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不能健康发展,甚至导致停滞不前。

4、政策体制限制

国家对国际经营缺乏统一的、权威性的宏观协调管理机构,目前,海外直接投资由国家计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及中央各部门、各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实行多头管理的制度。各专业部门从各自管辖权限和部门目的出发,制定各自的管理办法,缺乏一个权威性的机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海外投资风险相比,中国海外投资中国有资产所占比重大,加之财务制度、经营管理的不规范,造成了海外企业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政策对海外投资的限制。

5、缺乏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低

企业跨国投资技术水平低,许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如服装、服务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相应也较弱。此外,中国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数量和管理人才低于国外跨国企业。中国企业大多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下游产品,缺乏核心技术,绝大多数的中国跨国企业在国外仅进行贴牌生产,企业不能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品也大多进入中低档品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技术竞争优势。

6、缺乏有效的文化融合

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宗教、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多样的文化氛围。在跨国企业运营中,因为管理人和技术人员都属于不同的国家,他们有不同的文化,信仰,政策等,所以在日常的组织过程中不同文化的碰撞会使企业发展的方向多重化。

本文来源:http://www.xinchenghx.com/kuaisuchuangye/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