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

精准扶贫的论文

| 点击:

【www.xinchenghx.com--农村创业】

  所谓精准扶贫,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管理和完善精准识别机制,针对新一轮建档立卡农村低收入户主要致贫原因,因户因人施策,把扶贫工作由“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确保扶贫政策和资源真正惠及低收入群体。大家创业网为大家带来的精准扶贫的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精准扶贫的论文

  摘 要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目标、现状如何,应以怎样的策略推动扶贫工作,笔者对当前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对构建精准扶贫机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目标 现状 策略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党的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11月27日至28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系列时间点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极大的勇气、信心和决心。

  1.精准扶贫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扶贫工作提出了三个具体的目标:一是按照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脱贫;二是贫困县全部脱帽;三是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要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党和政府对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庄严承诺。

  从2015年到2020年,要在5年多时间减贫7000多万人,意味着每年要减贫1170万人,平均每月减贫100万人。要完成这一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这既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更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考验。

  2.寻找差距补齐短板

  找准方位才能把握航向,主动作为才能克难前行。面对当前的扶贫工作形势,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2.1对照中央要求找差距,着力补齐认识短板

  要做好扶贫工作,笔者认为在思想认识上要做到“两要三不”:

  时间上要推进,要有争分夺秒的紧迫感,扶贫攻坚,刻不容缓,不能懈怠。古人言:“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精准扶贫时间已经确定,我们要纳入议事日程,确保在规定时间完成脱贫任务;思想上要扶志,贫困地区发展既要政策扶持,也要靠内生动力。不论造成贫困有何种直接原因,精神贫困始终是主观上的首要根源。精神贫困首先体现在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信心等主观意愿。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我们要从思想上和根本上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有一技之长作为脱贫的“加速器”。

  扶贫攻坚不走马观花。我们应当认识到,扶贫工作是雪中送炭,既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更需要真情实感的倾注;贫困群众更需要关心、关爱。扶贫攻坚不急攻近利。在扶贫工作中,既要迈开步子,想出点子,也不能只顾眼前,要放眼未来。既保持生态环境不破坏,又能让农民安居乐业,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扶贫攻坚不水中捞月。扶贫的要义是全面脱贫,不能只考虑关键中的少数,要考虑少数中的关键。

  2.2对照脱贫目标找差距,着力补齐能力短板

  脱贫攻坚的大政方针已定,关键在于落实,精准施策,方能取得实效。

  (1)做好生产发展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换穷业”。很多贫困地区有特色优势资源,但“养在深闺人未识”。思路一变天地宽。要抢抓消费升级、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带来的新机遇,利用现代科技、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引导贫困群众创新创业,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特色发展的新路子。

  (2)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拔穷根”。一些贫困地区还存在“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对文化教育的忽视不仅降低了贫困群众脱贫能力,还会导致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智关键是要让贫困人口公平享受公共教育资源,不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想方设法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落实贫困地区特设教师岗位计划,实施贫困县教育培训项目,完善教育信息网络,开设网上课堂,落实高校招生贫困地区专项计划、贫困家庭子女到大中城市接受免费职业教育政策。

  2.3对照“三严三实”找差距,着力补齐作风短板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招,容不得丝毫马虎。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把严与实体现在脱贫攻坚的每一个环节,突出“准、实、严”。

  “准”即“精准”。这体现在识别和施策两个环节,扶真贫必先识真贫。江西省于都县探索出“四议一公开”办法,经过党员干部提议、村两委商议、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决议和评议结果公开的程序,把谁是贫困人口搞清楚。精准施策就是精准分析贫困原因和贫困户需求,精准制定扶贫规划、拟定扶贫政策,确保脱贫攻坚措施精准对路。

  “实”即责任要实、措施要实。坚决落实一把手的政治责任、贫困县的主体责任、部门的行业责任,形成有效运转的责任体系,只要有一人不脱贫就不放手。按照中央要求,制定地方实施细则,出台配套措施,推动决策部署方案化、具体化,不搞大而化之、大水漫灌。细化扶贫项目前期调研工作,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结合地方实际,确保项目建成后能发挥实实在在的效益。

  “严”即考核结账要严、工作督办要严、工作纪律要严。严格考核程序和标准,加强对脱贫绩效的社会监督,责任要精准到人,扶贫攻坚工作中,从签责任状,到具体的工作明确,都要责任到人,立下军令状,加大扶贫工作中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中华民族为解决温饱问题、为实现小康生活,已经奋斗了上千年。如今,号角吹响,决胜在即,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中国人民向着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美好的图景即将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 朱霞梅.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人的发展视角[D].复旦人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03).

  [2] 陈石光.扶贫开发工作刍议[J].乌蒙论坛,2015(03).

  [3] 苗仁生.对我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调查与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

  精准扶贫的论文

  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行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面对庄严的政治承诺和十分艰巨的扶贫开发任务,实施精准扶贫,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全面消除贫困已成为全国上下的一致共识。而精准扶贫不同于以往的扶贫开发方式,强调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目前,河北省已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其实施困境与优化路径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为此,本文以承德市L乡(以下简称L乡)为例,对精准扶贫实施所面临的困境及改进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提供参考。

  一、L乡精准扶贫工作实践

  L乡位于隆化县西部,四面环山,交通不便,经济产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不少农民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为了消除贫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成,L乡政府充分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一改以往粗放的治贫方式,积极做好了精准扶贫的相关工作。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时,L乡政府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了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安排扶贫项目以及精准使用扶贫?Y金等各项工作。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第一,从居住环境、劳动力情况、收入水平等多个方面明确贫困户的甄选标准,并通过建档立卡、公示贫困户名单等方式做好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

  第二,结合L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结对帮扶、金融扶贫、发展生态农业等产业扶贫举措,扩大农民的收入来源。

  第三,贯彻落实相关制度,对扶贫项目的资金审批、验收评估等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扶贫资金能落到实处。

  第四,积极开展对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加大当地教育资源的投入,从而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第五,通过实施“能力提升”和“双向培养”等工程来提升扶贫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确保精准扶贫政策的务实有效。

  二、L乡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贫困对象识别难

  贫困对象识别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贫困现象普遍,贫困人口数量多,当前,L乡共有8个贫困村,贫困人口总数为3715人,贫困发生率高,扶贫规模大;二是难以对贫困程度作出明确界定,L乡农民的收入来源大多以实物(农作物、牲畜等)为主,其价值难以用货币加以衡量,因此在甄选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时,很难将其按照贫困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三是贫困户识别后的矛盾冲突多,由于精准扶贫是以贫困户的贫困程度为依据来实施“有差别”的帮扶措施,因此这就很容易使贫困户之间为了利益问题而出现矛盾,进而影响到精准扶贫的实施效果。

  (二)扶贫产业找准难

  产业扶贫是实现“造血式”的重要举措,在进行产业扶贫时,必须以当地的优势产业为主。但是就目前来看,L乡在找准特色扶贫产业,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的工作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瑕疵。

  第一,L乡的支柱产业是农业和旅游业。但是由于发展农业需要的周期较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再加上近几年农产品的价格也极不稳定,市场预期并不明朗,而旅游业又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在选定扶贫产业上,L乡面临着很大的困扰。

  第二,要想促进特色扶贫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打破传统,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方法,但L乡地处山区,交通闭塞,技术思想等都较为滞后,再加上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自我发展能力已经严重不足,就更不要说指导贫困户发展现代化产业了。

  (三)扶贫资金统筹难

  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以充足的资金为保障。但是L乡经济发展本就滞后,而且地理位置不佳,很难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因此L乡可用于扶贫的资本并不充足。与此同时,L乡的贫困人口数量众多,扶贫规模较大,要想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而L乡扶贫资金有限,要想统筹各个扶贫项目,实现全覆盖,存在很大的操作难度。

  三、改进L乡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

  (一)进一步做好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

  为了确保能够精准识别贫困人口,L乡政府首先应积极深入各个村落,通过户户见面、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方式摸清各家各户的真实底子,避免有人滥竽充数,浪费扶贫资源;其次,应在综合考虑各家摸底情况和劳动力、健康教育等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各村代表进行民主评议,确定贫困户名单,并及时将名单进行公示;最后还要完善退出机制,控制好贫困人口的规模,做到帮扶对象的有进有出,以防止影响到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

  (二)切实做好帮扶措施的精准选择

  L乡政府应进一步强化产业扶贫观念,依据本地的特色条件和优势资源找准扶贫产业,帮助贫困户拓宽收入来源。例如,在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的村落,可以指导贫困户开展绿色农业或农产品加工业等现代化程度高、辐射面较广的农业产业,同时还可以利用电子商务网络来开展O2O贸易,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进而形成规模效应;在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村落,则可以发展生态旅游或乡村旅游,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以吸引到更多的游客。总而言之,只有积极发展产业项目,才能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因为只有把经济搞活了,才能积累更多的扶贫资金,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层层递进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保证实现扶贫规模的全覆盖。同时,加快经济的发展也能带动L乡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促进其生态果蔬基地、生态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并有效解决就业问题,挽留更多的青壮年劳动力,提升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缓解贫困现状。此外,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投资环境的改善,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项目,这不但便于其产业扶贫工作的开展,也能引导L乡经济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

  精准扶贫的论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准确把握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精准发力突破重点难点,以精准施策促进脱贫致富,确保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扶贫开发攻坚战。

  今年九月,我作为市教育局派驻云县栗树乡扶贫帮扶工作队长、大村帮扶工作队员驻村开展工作已过百日,按照“挂包帮”“转走访”和“回头看”等工作要求,现已完成4轮遍访。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全面加快脱贫摘帽步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云县作为全省12个试点县之一,将于全面完成脱贫摘帽任务。自己深知扶贫任务艰巨,时间紧迫,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大村距云县城138公里,距栗树乡10公里,是典型低热河谷山区,平均海拔1200米,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产业及经济发展滞后。受自然条件约束,没有较好的经济产业支柱,农民经济收入始终无法提升,有点存款的农户都是近年来没有改造过房屋的农户,也就是说农民辛苦劳作一辈子或者两代人攒下的辛苦钱不够一次的房屋改造花销,目前仍有部分农户住着土木或者石木瓦结构的老式房屋,少部分还住着爷爷辈留下的年久失修的危房。

  究其贫困原因:一是群众改善自身居住环境的极积主动性差,“等靠要”和观望态度较为普遍。全村332户农户,砖混结构新民居房仅有13户。建房大多数采取自己供材料,请大工方式建房,一般130平方米需投入14万多元,平方米均价1100元,但发生建材二次搬运的需增加投入1万元左右。村“两委”班子成员还没有建盖新房,经过动员,他们表示要抓住当前好的政策机遇抓紧建房,同时,积极动员群众建房。二是思想观念落后,缺乏科学种田知识,无支柱产业支撑。户均水田1亩左右,产粮700斤左右,户均耕地8亩左右,主要种玉米、小麦,亩产1000多斤,粮食能自给自足并有部分余粮可以出售或者用于养殖业。户均咖啡种植面积8亩左右,目前亩产值1000多元。户均茶叶种植面积0.6亩,户均澳洲坚果种植面积10亩左右,目前尚未大面积挂果,经济效益尚未凸显。三是少部分村民商品意识弱,缺乏市场经济效益观念,不懂赚钱途径和赚钱理念。部分村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又不学技术,迟迟迈不进现代化农业的大门,也就导致了农户经济薄弱,收入不理想。四是教育思想意识淡薄,大村距县城较远,交通不便,群众缺乏外出学习意识,与外界交流机会少,形成了较为落后的教育观念。家长存在“读书无用论”和“放养式”教育思想,“读得上去就供,读不上去就回家打工”,只提供受教育机会,不注重后期教育跟进现象比较普遍。据统计,大村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仅有16人接受过大学程度教育并成功在群众眼中的“正规衙门”工作,教育成功的家庭范例较少,因学脱贫示范效应不突出,难以形成“知识改变命运”的重教氛围。

  因此,笔者认为,大村扶贫工作要以“一看房,二看粮,三看有没有读书郎”为切入点精准发力。一是坚定不移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生活条件怎么样,重点看住房的要求,积极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群众自力更生、投工投劳,全民总动员,齐心协力建设自己的家园。坚持“规划先行,实事求是,群众主体”三个原则,把大村的危房改造建成具有特色,又确保安全的“安居房”“保命房”“放心房”和“满意房”。二是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力度,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以产业扶贫为主要手段,整合资金,推动农业发展,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着力实施教育扶贫。围绕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两个方面,突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从优化劳动力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入手,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实现全村贫困农户彻底脱贫致富。

  通过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实施精准扶贫:一是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房工程项目建设,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以及居住D级、C级危房的一般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采取政府补助、群众自筹或者自建等方式进行房屋改造,确保户均有一套安居房,有条件的采取补助与自建相结合的方式配套建设卫生厕所。二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丙贤组、南门山组、岩子头组、丫口组、大村组、字家组5条共计12.2公里的村组道路进行硬化,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和安居房建设。三是积极向上争取建设项目,优化整合项目资金,部门形成“各炒各的菜,同做一桌席”的良好局面,同时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经济发展的覆盖范围。四是挂钩扶贫单位参与帮扶,制定帮扶扶贫规划,想尽一切办法为群众解难题、办好事、办实事,尽可能提供强有力的帮助。五是引导贫困村的干部群众,坚持正确的贫富观,把“贫困”当做压力而不是福利,努力工作,积极进取,早日从思想上和物质上都实现“脱贫致富。

本文来源:http://www.xinchenghx.com/kuaisuchuangye/4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