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专题

纳雍天气预报|纳雍糯谷猪(黄毛猪)养殖现状及前景展望

| 点击:

【www.xinchenghx.com--创业专题】

  纳雍糯谷猪(又叫黄毛猪)是中国优良的地方猪种~黔西北“可乐猪”中的一个特殊类型,2004年专家组考察论证,由著名畜牧学家盛志廉教授亲自命名并题写了“纳雍糯谷猪”。

  糯谷猪全身毛呈棕色,皮薄,肉糯,体形结实,四肢强健,耐粗饲,抗病力强,瘦肉率较高,早熟易肥,肉质常规测定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到优良范围。糯谷猪因其肉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市场上售价要比杂交猪肉高出20%~40%,且供不应求。但由于没有专门的保护措施,这些优良的基因正在逐渐消失。据1983年对纳雍县地方猪种资源进行调查发现,从毛色方面统计,黑白花猪占70.5%,黑毛猪占15.5%,黄毛猪(糯谷猪)占14%。部分糯谷猪有不同程度的混杂现象。随着外国猪种与本地猪杂交改良范围的扩大,糯谷猪的饲养范围在逐渐缩小,数量也在减少,面临灭绝的危险。现在贵州整个毕节地区仅有近万头,在纳雍县估计只有500多头。因此,对糯谷猪的保护势在必行。

  1 糯谷猪的主要性状及生存现状

  1.1 地理位置

  糯谷猪产地纳雍县位于云贵高原中部,黔西北毕节地区中南部,乌蒙山东南麓,海拔在1052~2476m之间,平均海拔1685m。地势西北高,东南、东北低。全境多山,峰峦叠起,沟壑纵横,流水下切,山高坡陡,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1.2 饲养方式

  饲养方式为圈养放牧相结合。喂养方法为熟饲,即:一是先把青绿饲料煮熟,再加适量玉米面一起煮熟饲喂;二是用青饲料和洋芋混合煮熟饲喂。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和饲养方式,造就了糯谷猪四肢强健、腿部肌肉结实、耐粗饲、瘦肉率高、肉质好、早熟、抗病力强的特点。

  1.3 生产性状

  糯谷猪头轻小,额宽有横行皱纹,额心有旋毛,耳中等大小下垂,耳根较硬,嘴筒长,面微凹,面纹少而浅,背腰平直,腹稍大,全身被毛棕色,乳头6~7对。60日龄体重11~15kg,成年公猪体重56~68kg,成年母猪体重70~80kg。公猪30~40日龄便有爬跨行为,90日龄即开始配种使用,公猪不放牧。母猪3~4月龄开始发情,5~6月龄初配,发情周期17~21天,怀孕期110~115天。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6.5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9.7头。产区中部、东部产粮区以圈养为主,北部、西部采用圈养结合放牧。仔猪出生后半月龄左右即随母猪出牧,2月龄断奶,断奶后随畜群放牧。饲养管理条件好的猪生长发育快,饲养管理条件粗放的猪生长发育慢。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肉猪饲养期10~14个月,日增重300~370g,屠宰率74%,瘦肉率47%。糯谷猪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风味优良。

  1.4 主要分布

  现糯谷猪主要分布在纳雍县勺窝、董地、老凹坝、昆寨、姑开、锅圈岩、左鸠嘎、猪场、水东、张家湾、沙包等13个乡镇,分布范围广,但数量少。据2004年6月对上述13个乡镇调查统计,共有存栏糯谷猪3300余头,其中能繁母猪253头,公猪29头。

  2 糯谷猪的品种保护

  2.1 建立保种区,进行扩繁、保种工作 糯谷猪作为一种贵州地方猪种,分布面广,产区生态条件、生产水平、繁育利用方式差异很大,单纯选育群保种,遗传变异很大,达不到保种效果。因此,应该在业务部门的支持下,产、学、研三结合,在母猪饲养多的产区划出一些自然村建立自然保种区,保证留足纯繁的种用公猪外,其余方可作肥猪仔猪出售。要保证母猪的相应数量,并对纯繁猪作一定经济补偿,以确保保种区、养猪户的经济效益,稳定地方猪群规模。这样种猪场的选育群定期从保种区引进无血缘关系的种猪进行开放式选育,选育群退群的优秀公猪(或精液)又可返回保种区,促进地方猪的改进,二者互相补充,可以较好协调选育、开发利用与保种的关系。

  2.2 加强猪种资源的保存与利用 动物遗传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财富。保存物种和品种的多样性既是满足当前食品和农业生产的需要,也是满足未来食品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采用先进的保种理论,制定国家级总体保种策略,在分子水平上开展猪种遗传差异调查、猪种资源的评估与分类,在原地保种和迁地保种的基础上,研究长期保存冻精、卵细胞与冻胚的新技术,建立我国遗传资源信息库和基因库。

  2.3 基因组学研究 研究糯谷猪的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定位影响重要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非孟德尔遗传基因或QTL的鉴别及育种应用;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技术体系;建立各种组织cDNA文库;建立芯片技术平台,研究成批基因表达、高通量基因型分型。

  2.4 优良基因的利用 中国地方猪种的繁殖率、肉质、适应性、抗病力等优良基因在未来猪的育种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技术,探索中国地方猪种的高产仔基因规律,在商品猪中引入地方猪种的多产性而又不丧失良好的生长速度或胴体品质正在研究之中。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中国地方猪种的优良基因将对世界养猪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2.5 生物信息学研究 收集分析国内外基因库数据,建立与动物良种繁育相关的基因组数据库;运用先进有效的农业生物信息学研究手段,结合我国丰富的特有的遗传资源,开展中国优良家畜资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插入缺失多态性的研究,分离、克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新基因及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元件,发现控制优良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

  3 糯谷猪的开发、利用

  目前糯谷猪在农户中只是零散的饲养,规模小而且比较分散。由于地方猪种一般都具有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等缺点,大量的养殖已不太现实。又由于糯谷猪具有皮薄、肉糯、体形结实、四肢强健、耐粗饲、抗病力强、瘦肉率较高、早熟易肥等优良性状,因此能采用恰当的措施加以有效的利用就显得极为重要。

  3.1 具有较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和养殖前景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肉产品的品质,对数量、价格的考虑减少,对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糯谷猪具有良好的肉用品质,因此可以采用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公司负责供种、配种、饲料、收购等工作,农户负责饲养、管理,通过政府的协调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使糯谷猪的开发、利用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形成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要广泛利用社会、市场的力量,不能只靠国家的资金投入,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达到开发与利用的目标。

  3.2 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动物食品的需求将会大幅度增长,人们对猪育种的要求更高。应用分子数量遗传学理论,采用分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挖掘和利用中国猪种繁殖率高、肉质好的优良基因,用标记辅助选择和辅助渗入等方法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培育出新型高产优质新品种。利用糯谷猪与其他猪种杂交产生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新品种。由于新品系在主要生产性能上优于地方猪种,而在毛色、适应性、繁殖率、肉质等方面基本保持当地地方品种的特色,因而推广起来较受欢迎,这就可能使地方品种保存受到不利影响。因此,地方品种导入外血选育新品系的同时,仍然要重视纯种繁育,加大保种的力度。新品系与原种要合理分区,不能因为新品系的推广而破坏原种保护区和原种群。

  3.3 糯谷猪特色肉开发

  以开发促保种是一条可行的保种措施,糯谷猪特色肉品的深加工和保护相结合,会促进保种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在政府的扶持下,挑选具有较高知名度、先进技术和广阔市场的大型企业,与之签定供货合同,联合开发糯谷猪特色风味安全冷却肉,并利用其销售渠道打入超市,扩大销售量和知名度。糯谷猪同可乐猪均属中国西南乌金猪类型,是当地腌制火腿的原料猪,因此可以联合科研单位和一些肉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一系列肉产品的开发,扩大知名度,进而促进糯谷猪保种工作的进行。

  3.4 糯谷猪的杂交利用

   地方猪种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养猪业普遍开展的杂交组合试验中,作为杂交母本直接在商品生产中利用。在局部地区也存在着地方猪种直接用于商品猪生产的现象。由于地方猪种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胴体瘦肉率等主要经济性状不高,使其在商品化养猪生产中未能进一步发挥较大的作用,以“杜太长”或“杜长大”为代表的“洋三元”逐渐替代“二洋一土”或“一洋一土”的杂交模式。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猪肉市场对质量的要求显得极为突出。“洋三元”杂交繁育体系长期发展的不良后果之一是肉质明显下降。利用肉质优良的地方猪种与国外猪种杂交,可以生产出肉质较优的猪肉,因而地方猪种作为杂交母本直接利用又重新受到重视。杂交后的糯谷猪可以弥补本身日增重、饲料转化率低等方面的不足,在肉质、价格方面又比普通“洋三元”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提高养殖户的收益。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使糯谷猪得到长期可靠的保存,而且随着糯谷猪特色肉的开发也丰富了消费者的餐桌,为满足对猪肉消费的多元化需求提供了保障。随着糯谷猪特色肉品市场的开发,既产生了一定的效益,也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单纯保种的负担。同时,可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糯谷猪的种质特性和遗传特点,为今后养猪业及相关生物科学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和有价值的素材。

本文来源:http://www.xinchenghx.com/news/31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