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险

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 点击:

【www.xinchenghx.com--商业保险】

银行,理财产品篇一

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种类有哪些?选择一类适合自己的银行理财产品是很重要的,下面网贷ABC网贷ABC小编就来具体的介绍一下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型。

一、什么是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按照标准的解释,应该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双方承担。

二、 银行理财产品分类

1、根据币种不同分类

根据币种不同分为人民币、外币、双币理财产品:

人民币理财产品,是指银行以高信用等级人民币债券(含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其他债券等)为投资标的,面向个人客户发行,到期向客户支付本金和收益的低风险理财产品。

外币理财产品首先要求投资者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然后以外币的形式投资于国际市场上的外汇及衍生品市场。

双币理财产品是人民币和外币理财产品的简单组合,其突出的特点是在预期收益率上,划定了一个收益率的浮动空间。

2、根据投资期限分类

按照投资期限的长短,把银行理财产品分为1个月以内、1至3个月、3至6个月、6个月至1年、1年以上几个期限。

3、根据收益类型分类

银行理财产品还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

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收益是固定的到期后,就可以获得协议上规定的收益,反之为非保证型;非保证型又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

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银行按照约定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产品,反之就是非保本型。

4、根据投资领域的不同分类

根据投资领域的不同可分为债券型、信托型、挂钩型及QDⅡ型产品

债券型理财产品的资金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从风险角度来讲债券型理财产品属于较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信托型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信托产品,因信托产品目前在国内执行刚性兑付的行业规则,因此属于中等风险的理财产品。

挂钩型理财产品也称为结构性产品,结构型理财产品是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将各种金融工具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金融产品。为了满足投资人的需要,这类产品大多通过优先、劣后的构架设计成保本产品,属于中等风险的理财产品。 QDⅡ型理财产品,简单地说就是投资人委托被监管部门认证的商业银行,把资金用于境外投资,一般投资于境外资本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属于高风险的理财产品。

三、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返还有哪几种方式?

收益返还方式分为按期返还和到期一次性返还两种。若为按期返还收益,系统按约定时间自动转入客户理财账户。若为到期一次性返还,收益与本金将于产品说明书约定期限内自动存入客户理财账户。

四、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起点金额

根据不同产品风险等级,销售起点金额要求不等。风险评级为一级和二级的理财产品,单一客户销售起点金额不得低于5万元人民币;风险评级为三级和四级的理财产品,单一客户销售起点金额不得低于10万元人民币;风险评级为五级的理财产品,单一客户销售起点金额不得低于20万元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

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在资金运作上虽存在一定的弊端,但随着监管机构对银行理财产品运作流程的规范、风险管理的加强、代销业务的排查、管理条例的出台、信息的登记和披露等一步步的规范,银行理财产品发展会越来越安全。

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种类有哪些?因此,银行理财产品还是比较安全可靠的,对于比较保守的投资人来讲,适合和P2P理财一起按一定比例的配置,进行搭配组合。特别是现在很多银行都开通了网上理财功能,可以在网上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操作起来就更为方便了。

银行,理财产品篇二

揭密银行理财产品赚钱的秘密

揭密银行理财产品赚钱的秘密

最近公布出来的一张上半年各大企业利润表,惊呆了不少人。

从上半年的财务报表来看。四大国有银行工农中建——工商银行净利润

1383.47亿元;建设银行净利润1197.11亿元,同比增长12.63%;农业银行净利润923.52亿元;中国银行净利润807.21亿元。

而随便拉出来一个二线银行其半年报净利润也能达到200亿元左右,比如民生银行,上半年净利润229.45亿元;兴业银行净利润216.38亿元;浦发银行净利润193.86亿元

200亿元是个什么概念呢?国内号称第一搜索引擎的百度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应该是不足50亿元人民币。而门户网站搜狐,上半年利润大约2.7亿元人民币。混的好一点的腾讯,因为涉足游戏代理这块宝地,净利润为77.554亿元。而拥有近乎完整的银行业务的阿里巴巴第一季度净利润大概是40亿,乐观点上半年差不多90亿元。

稍微对比一下,结论就非常恐怖,一家民生银行的净利润轻松干掉百度、搜狐、阿里巴巴还绰绰有余。

也正是在这种巨大的利润面前,大量民资削尖了脑袋想要挤进银行的领域中。就在前几个月,据说民资可以进入银行领域,消息甫一放出,大量民资企业开始纷纷提出申请。

{银行,理财产品}.

其实我们认为,银行业赚钱本来就是应该的,银行作为国家机器的一种,承担的是货币创造功能,背后有国家信用作为担保。所以,银行不应该简单的被看作是一个普通的商业机构,尤其是几大国有银行,他们赚大钱本就是应该的。

{银行,理财产品}.

但这几年,商业银行的一些赚钱法实在值得商榷:你说你如果赚的是传统借贷利差的钱,那就不好说什么了。可是现在的银行业有些变味,为了利益,银行赚的很多都是信用卡业务或者理财产品业务的钱。银行想把业绩提上去,就得靠这些业务创新的本事了。

问题是,这些业务创新的实质是什么样的呢?信用卡业务曾被国外专家描述为是一种“引诱型高利贷”。而在国内大行其道的银行理财产品业务又是什么?原中行行长肖钢就曾提过,这些产品部分涉及到旁氏骗局。

信用卡我们就不说了,对于理财产品,如果真有涉及此事,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情,旁氏骗局会出现在绝不能出事的银行里面?但时至今日,这件事情似

乎不了了之,因为这些产品的保密性,也没有人能准确说出来银行理财产品到底的实质问题所在。

下面我们来引述一个这方面的故事,也许大家会有更形象的感觉。

某律师一度的工作就是为一家银行发行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资金募集阶段的合同签署法律意见书。一段时间之后,他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银行从不让他签署为所募集资金的信托投资、交易中的利益主体等出具的法律意见书。

“让我签,我也不敢签。”该律师说,因为他不清楚资产配套的具体情况,不敢保证这样的投资交易都是公平的,甚至不敢保证是合法的。

连专业人士都无法弄清投资的情况,普通投资者更加无从知道。对他们而言,能得到年化收益率5%以上的收益,已经谢天谢地了,弄不好还有亏损的可能。

以某银行发行的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的募集规模为30亿元,期限90天。投资金额50万元以下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0%;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预期收益率5.2%,只有投资金额达到200万元以上,预期收益率才能达到5.4%。产品说明书中甚至明确,理财资产运作超过最高年化收益率的部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

该产品的投资对象包括信托计划、财产权信托计划中的优先级信托单位及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银行承兑汇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各类债券、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及其他货币资金市场投资工具。

说明书中还强调,产品所涉及的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均为正常类。所投资的信托计划的委托人包括3家信托公司。

实质问题就在这里,专业投资者不难看出,这样“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说明书什么都没有说明:如此宽泛的投资范围,怎么配置?不同配置的收益率怎样确定„„这款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甚至包括财产权信托计划中的优先级信托单位。而结构化信托是私募基金最常采用的、引导理财资金的方法;其中,绝大多数证券投资结构化信托产品都投资于股票二级市场。

对于其中的风险如何?一般投资者自然是一头“雾水”。

可见,银行理财产品不充分的信息披露是一个严重问题,很少有理财产品在发售说明书中详细写出由哪些资产组成,也没有第三方来证明。

一款募集规模30亿元的理财产品,90天能为投资者带来怎样的收益?年化收益率最高5.4%,而且有损失本金的风险。那么银行通过发行这样的产品又能赚多少钱呢?账面上只有0.13%的销售手续费和资产托管费,但超过5.2%以上的收益部分全部归银行,且基本不承担风险。至于和银行合作的信托公司等获得多少收益?不得而知。

而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呢?按照业内的做法,在上述理财过程中,银行、信托公司获取的收益最高可达10%以上,且承担的风险远小于投资者。

关键的所在就是刚才所说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资金池”。

以这种不公开的“资金池”来看,资产运作可能达到的最高收益大家根本无法知晓,也许这种最高收益能达到20%,那超过5.4%的部分怎么处理呢?

经常的一种处理方法是:超过约定收益的部分,银行仍将其归入“资金池”中。但利用客户的资金赚来的钱,为什么被归入与客户无关的“资金池”呢?这就是“资金池“的秘密所在,很多所谓“资金池”只是一些银行掩盖违规投资的重要手段。{银行,理财产品}.

首先,银行把很多不同质的资产放入同一个资金池内,造成各笔理财资金风险、期限、收益无法匹配。例如,上面所述理财产品,投资对象包括财产权信托计划中的优先级信托单位、银行承兑汇票和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等。但这些资产的信用等级明显不同,收益也相差很大。

其次,银行甚至将不同的资产池转移、合并。有些银行甚至把不良资产打包进资金池,用理财资金的部分投资收益来弥补信贷资产的亏损。

{银行,理财产品}.

从这种做法来看,实际上,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所取得的收益恐怕远不止合同规定的0.13%的销售手续费和资产托管费。仅以去年畅销的理财资金投资结构化信托为例,银行将此类信托产品拆分、卖给投资者时,给出的固定收益一般是5%左右。而信托产品给予优先级投资人的收益一般在7%以上。这当中的“差价”往往就成了银行的“理财手续费”收入。此外,银行还要从信托公司处获得信托资金托管费、优先级产品销售手续费等。而一旦出现问题,市场主要的风险则落在了理财产品的购买者身上。

银行为什么能这么做?没有法律上的问题么?

从银行自身对此的定位来说,银行和投资者之间不是信托关系,因为银行始终认为理财产品只是一种委托关系。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我国资产管理市场主体多元、法律依据多元“乱象”,银行将超出约定收益的部分收归银行,投资者只能无可奈何。因为银行依据的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在这个部门规章中,并没有对此有限制性规定。

而如果同样的做法如果放在信托理财中,就是严重违规。我国《信托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委托人(即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有权了解其信托财产的管理运用、处分及收支情况,并有权要求受托人(银行)作出说明。同时,第二十六条规定,受托人(银行)除依照本法规定取得报酬外,不得利用信托财产为自己谋取利益。受托人违反前款规定,利用信托财产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所得利益归入信托财产。

对于这个问题,曾经有无数人从学术角度提出异议:银行与投资者之间实质上是信托关系。因此,理财收益中除了银行应得的管理费之外,都应该归投资者所有。

巧妙的是,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对这些问题已经考虑到了,并且巧妙地规避了,例如已经在合同中做了约定,投资者在这方面非常被动。

理财产品问题的实质在于,我国法律对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规定不够健全。我国首先出现的资产管理业务,是公募的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了基金管理人无论基金挣多少,只能收取基金管理费,这表明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业务,其实是金融经纪业务。但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性质则没有任何具体规定。

国有银行应该反思,依靠这种模式来实现表面上业绩的快速增长可靠么?“理财热”背后是绕开监管放贷赚取息差,实质是商业银行在借国家信用获取利益。

监管层也应该反思,中资银行的这种粗放的盈利模式不可持续,当务之急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倒逼银行加快真正的产品创新,改变当前“吃利差”的同质竞争模式。

期望有一天,中国的银行能出现一种真正意义的金融创新。

银行,理财产品篇三

银行理财产品基础知识

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优势?第一,银行理财产品是以商业银行作为发行主体,资金实力雄厚,信誉度高;第二,相对于个人投资人有更广的投资渠道和专业的投资团队;第三,网点众多、系统先进、结算快捷,投资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直接由银行在客户指定账户扣收;产品到期后,理财资金会自动回到同一银行账户;第四,卓越的组合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第五,由专业人士提供理财咨询及顾问服务。如何读懂理财产品说明书?选定了理财产品,在准备购买之前,投资人要注意先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理财产品说明书中对产品介绍的信息最为全面准确,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导致很多投资人难以理解,甚至干脆不去阅读。下面的一“率”二“权”三“期”法帮您轻松解读理财产品说明书。“预期年化收益率”指什么?“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不等同于实际收益,银行都不具有保证支付义务,最终的实际收益率可能与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出现偏差,而“年化”的含义是指即持有满一年可达到的收益水平。比如,一款产品称18个月可以取得18%收益,折成年收益来讲为12%。什么叫“终止权”?多数说明书中会写明银行单方面拥有提前终止权,相当于投资人卖给银行一个期权。因为关系到投资人放弃了根据市场状况调整资金投向的权利,因此投资人在卖出期权后,享受到比无银行提前终止权的同类产品高的收益率,高出的部分实际上就相当于期权费,需要审慎考虑其中的代价。提前赎回分为几种情况?关于理财产品的提前赎回一般分两种情况:一是投资人不具有提前赎回权力;二是客户可以提前赎回,这种赎回权利还进一步细分为随时支持赎回和只可以在某一规定时间的赎回。提前赎回需要支付费用吗?为什么?提前赎回都需要支付相关的费用,同时不再享受到期保本或保证收益的条款。如果这笔费用的成本过高,甚至超出了此段投资期的投资收益,建议投资人慎重考虑。若确有提前赎回需求,可以看说明书中产品有无质押贷款条款,这样可以保障产品的稳健运行,也满足了不时之需。什么叫“产品期限”?产品期限是产品的收益期,即起息日至到期日之间的天数,一般以天、月、年为单位在产品说明书中标明。什么叫“募集期”?募集期是从开始认购日到结束认购日,一般产品结束认购日的次日为成立日(也称起息日)。例如,某产品9月15日至19日是募集期,9月20日成立,那么从20日起该产品才会正式起息。银行在募集间一般只计活期利息。

“到期日”和“到账日”的区别是什么?要特别注意的是理财产品到期日不等于是投资人资金到账日,到账日一般是在到期日之后的第2至3个工作日(注意:休息日不包括在内),通常在说明书中以(T+2)或(T+3)标明,到期日与到账日期间理财资金是不计息的。如何按照收益类型对理财产品进行分类?理财产品分为保证收益类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类产品。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又可以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如何按照产品存续类型对理财产品进行分类?银行理财产品可分封闭式产品和开放式产品。与基金类似,开放式产品是指理财产品总体规模可变,投资人可以在产品的存续期内定期进行申购或赎回的理财产品。封闭式产品是相对于开放式产品而言的,是指理财产品规模、期限确定,并且产品存续期内一般不可以进行申购或赎回的理财产品。如何按照产品期限对理财产品进行分类?银行理财产品可分为超短期理财产品、短期理财产品、中期理财产品和长期理财产品。超短期理财产品类似于活期存款可以随时申购赎回,按惯例,短期理财产品期限在3天-6个月,中期理财产品期限6-12个月,长期理财产品期限1年以上。

银行,理财产品篇四

银行理财产品分类及介绍

银行,理财产品篇五

201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介绍

普益:201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总结与展望

截至2015年6月25日,2015年上半年中,301家商业银行发行了34731款个人理财产品。从整体趋势上看,理财产品发行量保持了相对平稳,微幅波动的趋势。其中,从收益分类上看,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占比较高;投向分类中,组合投资类产品的发行量在今年上半年超过了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产品的发行量;由于长期限产品的收益率相对于短期限产品没有明显优势,因此投资者更加偏爱流动性强的短期产品,短期限产品的发行量也水涨船高。 从收益上看,2015年上半年,保本人民币非结构性个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呈现较明显的下滑趋势,而相对的非保本人民币非结构性个人理财产品收益率虽然也呈现下滑趋势,不过幅度较保本类小不少。结构型理财产品是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将存款、零息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与金融衍生品(如远期、期权、掉期等)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金融产品。 目前,已有迹象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正逐渐企稳。我们预计下半年监管层仍然会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结合可能出现的大额存单利率调整,以及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下半年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继续下滑,尤其是保本类理财产品将受到更大的冲击。从发行量来看,2015年上半年的预期收益类产品发行量呈现微幅波动的趋势,预计下半年将维持这种趋势不变。而在预期收益类产品收益率降低之时,净值型产品将更受欢迎,发行数量将继续增多。 2015年上半年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行量相关信息总结

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6月25日,2015年上半年,共有301家商业银行发行了34731款个人理财产品。

从发行主体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共发行了12986款产品,占比37%;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了9160款,占比26%;国有控股银行发行了6989款产品,占比20%;农村金融机构发行了5076款产品,占比15%;外资银行发行了574款产品,占比为2%。

13507401461

截止6月25日,选取前5个月的发行量进行对比,除农村金融机构个人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从一月的1207款下降到5月的691款外,其他几个发行主体总体变化不大。同时,就周期变化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1月至5月总体变化不大,仅从1月的1613款增加到5月的1659款,但各月份之间波动较为明显。

2015年上半年中,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个人理财产品发行了23162款产品,占比67%。这表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在预期收益类理财产品中仍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发行了8185款,占比23%;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发行了3384款,占比10%。

截止2015年6月25日,上半年前5个月的发行量走势变化如上图所示,总体变化较为平稳。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有一定幅度下滑,从一月份的714款下滑到5月份的477款。从走势图可以大致判断,除了2月份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大幅下滑导致其占比减少外,其它各月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都占据了很高的市场份额。

在2015年上半年中,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发行量超过50%,达17389款,而债券与货币市场类占比则为44.98%,发行量为15620款。相对于2014年而言,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发行量有所上升。结构性产品发行1587款,占比4.57%。

从走势变化来看,进入2015年后,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虽然始终比债券与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要多,但差距却一直不大。而从发行量变化来看,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以及组合投资类的发行量都呈现一个向上的趋势,而结构性产品的发行量变化则较为平稳,变化不大。

2015年上半年,美元理财产品仍然是主要的外币的产品,共发行了420款,占比58%,紧随其后的澳元理财产品发行了127款,占比18%。港币理财产品发行了90款,占比12%。欧元理财产产品发行了64款,占比9%。而英镑理财产品发行了21款,占比3%。

2015年1月至5月的数据显示,各外币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较少且变化幅度较小。除美元外,其他4类外币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较为接近。

在2015年上半年中,1个月以下理财产品发行669款,占比2%;1-2个月期限理财产品发行量为10081款,占比29%;2-3个月期限产品发行9271款,占比27%;3-4个月理财产品发行3466款,占比10%;4-6个月理财产品发行6010款,占比17%;6-12个月理财产品发行4585款,占比13%;1年以上理财产品发行649款,占比2%。从不同期限的发行量上来看,短期限的理财产品仍然更受市场偏爱。{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篇六

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金融市场营销学期末论文

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学 生: 汪 尚

学 号:11204240{银行,理财产品}.

专 业:金 融 学

班 级:112042

指导教师:X X X

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二O

摘 要

个人理财产品凭着市场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已经成为外国大型商业银行的主导产品和重要的收益来源及利润增长点。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理财市场的需求日渐突显,加之银行近些年来的批发业务发展减缓和外资银行的步伐逼近,各商业银行迫于形势都要争先恐后地推出了形式多样的个人理财服务和专有品牌,因此,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我国目前银行业的一个新焦点,积极进行理财产品的营销对于银行和客户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在我国的发展和现状,对中外资银行对于个人理财产品营销进行对比得出差异,进而总结发现我国银行个人理财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外资银行、差异化、问题与建议

目 录

摘 要............................................................................................................................. I

1 我国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发展及现状........................................................................ 1

2 中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差异................................................................ 2

2.1 销售机构管理的差异 .......................................... 2

2.2 销售人员管理的差异 .......................................... 3

3 我国个人理财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3

3.1 目前国内个人银行业务领域缺乏迎合消费者需求变化的个人银行金融

产品的创新.......................................................... 3

3.2 缺乏相对独立的业务运行系统 .................................. 4

3.3 缺少客户信息平台的有效支持 .................................. 4

3.4 缺乏复合型的个人金融理财人才 ................................ 4

3.5 国个人金融理财业务门槛相对偏高 .............................. 4

3.6 营销工作乏力 ................................................ 5

4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 5

4.1 分析客户需求,确定方向和重点 ................................ 5

4.2 不断丰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产品和服务内容 ...................... 5

4.3 加强复合型个人金融理财人才的培养,增强核心竞争力 ............ 6

4.4 适当降低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服务门槛 ............................ 6

4.5 商业银行应在个人金融理财的营销体制上加大改革力度 ............ 6

4.6 分步骤、分阶段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提升我国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领域

的竞争力............................................................ 6

4.7 量身打造,创立自我品牌 ...................................... 7

参考文献........................................................................................................................ 8

个人理财业务最早出现在瑞士,之后在美国、欧洲以及亚洲的日本、香港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了迅速的推广,现已成为世界各大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机遇面前,包括银行在内的各种金融机构纷纷挖掘自身潜力和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个人理财平台,积极抢占个人理财市场,使个人理财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西方国家,个人理财业务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益稳定等优势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个人理财几乎深入到每一个家庭,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领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利润增长点。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个人理财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数量快速增长。在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个人理财产品,个人理财业务收入已占到银行总收入的30%以上,美国的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年平均利润率高达35%。花旗银行从1990年起,业务总收入的40%就来自于个人理财业务。

1 我国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发展及现状

国内最早的个人理财业务是由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于1996年推出的, 而真正拉开内地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序幕的, 则是2002年10月招商银行推出的“金葵花理财”业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近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呈稳定递增趋势,人们拥有的财富不断增加,富裕居民以及高端富有人群逐渐扩大,人们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再只局限于简单的储蓄存款、获取利息,理财需求与理念也得以提升,中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财时代,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迅速发展。

近年来,理财市场成为了中国金融领域的一个突然爆发的亮点。伴随着06-07年的大牛市,各家银行纷纷新建理财中心且增加理财人士的储备,以求能够满足理财市场巨大的需求。在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个人理财业务成为中外资银行角逐的焦点。一直到2007年全国36家银行共推出2120款理财产品。随着国家一系列财经政策的实施到位,2008年投资理财市场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个人投资理财可谓热点众多,细数起来主要是以下八个方面:炒金、基金、炒股、国债、储蓄、债券、外汇、保险。其中炒金正在步入黄金时期,自从中国银行在上海推出专门针对个人投资者的“黄金宝”业务之后,炒金一直是个人理财市场的热点,备受投资者们的关注和青睐。2008-2009年利率的上升,必将刺激储蓄

额的增加,储蓄这一传统理财方式有望在2008-2009年能成为新的理财热点。外汇的投资获利机会也大增。2009年,我国政府将会继续坚持人民币稳定的原则,采取人民币与外汇挂钩以及加大企业的外汇自主权等措施,以促进汇市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汇市上投资获利的空间将会更大,机会也会更多。

目前,我国的理财市场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分业经营,金融机构割据并立,每一业的理财产品都有很强的分业特征,理财产品单一;综合理财人员缺乏,很多银行等机构的理财人员无法使客户达到对理财产品的高度认知。而新诞生的这些由原各类理财专家组建的专业全面理财机构,又没有像银行、保险、信托等机构那样的资本实力去大规模地开展各类宣传。另外,对于个人理财者而言,风险意识不足,多存在理财产品“只赚不赔”的认识误区。

中国的理财业还处于新生阶段,却已经颇具规模而且前景非常广阔。目前,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市场条件更加开放,各个理财客户群的资产也在进一步积累,这些因素都将支持理财业务的持续增长。预计中国富有人士的年均资产在未来几年将以13%左右的比例增长,到2009年中国(大陆)的管理资产将增长到

2.63万亿美金,而整个大中国市场的管理资产将在2009年超过5万亿美金。

未来10年里,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将以年均30%的速度高速增长。至2015年我国中高端消费者人数约为850万;到2010年,我国中等收入及富裕人群的寿险消费将占整个市场的35%,潜力巨大。中高端消费群体的发展将给寿险保险市场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由于客户对理财服务、保险产品的需求各有不同,正确划分客户群,选择真正适合的产品与服务,将更有效满足客户需求,帮助客户顺利实现人生规划。中国的专业理财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需求潜力巨大。

2 中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差异

2.1 销售机构管理的差异

要提高理财营销的效率,对于机构和销售流程的管理是十分关键的。当前看来,外系银行在这方面更有优势,外资银行多是采用混业经营模式的全能银行,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产品,其并于管理办法现金并与国际接轨。而中资银行采用的是传统的分业模式,无法退出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其机构繁复冗杂,业务办理效率低下,随着理财产品市场之争越演越烈,中资银行需要对传统的机构管理策

本文来源:http://www.xinchenghx.com/baoxian/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