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人物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的形象的对比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形象之对比

| 点击:

【www.xinchenghx.com--创业人物】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形象之对比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的形象的对比 第一篇

  【摘要】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所体现出的曹操,在后世是颇具争议的一个人,《三国演义》中被定性为“乱世之奸雄”,是一个奸诈无信、自私残酷的反面形象。《三国志》又将曹操视为当世之英雄,有悬壶济世之才。

  【关键词】《三国演义》 《三国志》 曹操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两部作品对曹操的描写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定性为“乱世之奸雄”,是一个奸诈无信、自私残酷的反面形象。《三国志》又将曹操视为当世之英雄,有悬壶济世之才。其实无论是文学描写还是史实记录,曹操都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以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加上唯才是用的一系列政策,统一了北方。对于曹操的形象分析研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仍然有很广阔的研究空间。

  一、曹操形象的对比分析

  (一)史料对于曹操的记载

  历史上的曹操是怎样一个人呢?首先,《三国志》中的曹操,机智聪明,有孝行,是个旷世奇人,有济世之才。曹操机警,有胆识。《三国志?武帝纪》中描写到:“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顒(yu)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这里的描写,给予曹操极高的评价,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肯定了曹操的军事才能:“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仿佛孙吴”。他还说:“先帝每称操为能”,说明了刘备对曹操的才能也是给予充分的肯定的。随后在《三国志?武帝纪》中,陈寿大力宣扬了曹操的文治和武德以及卓越的领导才能,原文这样写到:“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 一直到西晋末年,人们对曹操的评价都是肯定性的,这即和当时作者和史学家所处的历史条件有关,也和魏晋时期人们的英雄观念有密切联系。

  (二)两部作品中曹操的对比

  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所体现出的曹操,在后世是颇具争议的一个人,《三国演义》将曹操塑造成了一个奸诈无信,自私残酷的性格特征的人。《三国志》不是这么描写,也不可能这样描写,前面说过陈寿是西晋的大臣,而西晋承袭曹魏,《三国志》就属于当代史,对曹操的描写则可能较为隐晦。我们暂且不论孰是孰非,且看两部作品的对比描写。

  1、曹操的政治才能

  首先,《三国志》中的曹操,机警聪明,有孝行,是一个旷世奇才。他的机警和魄力表现在他的执政能力和统筹全局的能力等方面,如兴平三年,曹操同刘表张绣战斗,“绣与表兵合守险,公(曹操)军前后受敌。公乃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设奇兵。会明,贼谓公为遁也,悉军来追。乃纵奇兵步骑夹攻之,大破之” 。建安十六年,曹操同马超,韩遂战于潼关。曹操“多设疑兵,潜以舟载兵入渭,为浮桥,夜,分兵结营于渭南。贼夜攻营,伏兵击破之”。 又用贾诩计谋,离间马超,韩遂,最终大破之。曹操对于全局的统筹能力不仅是在对战争的掌控上,也体现在曹操治理属地的方面。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政治上的一个很成功的策略和手段。

  其次,《三国志》中的曹操还有着高超的政治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政治上的一个很成功的策略和手段。建安元年八月,曹操亲自到洛阳晋见汉献帝,随后就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至此,曹操开始了他诛灭群雄,统一北方的战争。诸葛亮对刘备评价曹操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这段话可以看出,诸葛亮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是给予了肯定的。

  2、曹操的军事才能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始终是“奸雄”的代表,作者对于这些经典的战争,更多的是在表现曹操的残暴,虚伪的一面。刘备为吕布所追,曹操的谋士荀彧曾劝他杀掉刘备以绝后患,他却待刘备如兄弟,且出兵助刘备攻吕布。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听听他内心的独白:“方今用英雄之时,杀一人而失天下心。” 而且当时在攻打徐州,刘备受万民拥戴,曹操自然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果不其然,徐州最后落入曹操手中。《三国演义》突出的不是曹操的军事才能,而是阴险狡诈的心机和谋略。我们对比《三国志?武帝记》来看,文中描写曹操具有孝行,“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曹操举孝廉为郎后,曾任一些地方官,为官期间,多有作为,政绩显著,“百姓喜悦”。

  二、曹操形象被歪曲的原因

  汉末,社会动荡,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达到一个顶点,人民生活疾苦,天灾,人祸,各种矛盾一触即发。在这历史关头,曹操以一己之力,运用高深的谋略,成就了一代霸业,化解了社会危机和矛盾。于是社会就把“英雄”的桂冠给了曹操。

  到了唐朝和北宋以前,曹操在上层统治集团中的声誉都很好,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明确的称曹操为英雄:“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北宋时真宗命重修曹操庙宇,左丞相穆修在《毫州魏武帝帐庙记》中颂称曹操“建休功,定中土,垂先显盛大之业于来世”。

  东晋末年至刘宋时期,封建正统思想得到确认,这个时期曹操的形象开始走向反面,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对曹操的形象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其中以《曹瞒传》和《异同杂语》为代表,二者的倾向十分明显,对曹操丑陋的一面加以扩大化,从此曹操“奸雄”“汉贼”的形象开始慢慢形成,这也成为《三国演义》中塑造曹操形象的基本依据之一,罗贯中为宣传封建统治者的正统历史观,就肆意歪曲历史,贬斥曹操。这是不公平的。

  明代思想家郑思肖认为:“正统者,配天地,立人极,所以教天下以至正之道。彼不正,欲天下正者未之有也,此其所以不得谓之正统 。”“正统”观点是史学家评价历史是非的重要根据,三国历史本身就有着“正统”和“非正统”之分。虽然历史上关于曹操和刘备谁为“正统”谁为“非正统”,从西晋开始,不同时期的的史学家就有着不同的观点,到了罗贯中这里,《三国演义》指出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具有皇族的合法性,名正言顺,于是刘备就是汉室的继承人,而曹操就是乱臣贼子的形象。

  近代的研究者在研究三国历史的时候,对曹操的评价才较为客观,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曾说:“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到《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 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翦伯赞更是从历史的高度给予了曹操英雄的评价,1959年,翦伯赞发表了《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的文章,他认为曹操不仅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也是杰出的政治人物。正如前面提到的,我们要把艺术形象和历史人物真实分开来看。

  作者简介:

  李昕颖,女(1987—)民族:傣族,籍贯:云南省弥勒县,就读于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陈 巧,女(1992—),民族:汉族,籍贯:重庆市巫山县,就读于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从唐朝贵族女性服饰特征看唐代审美情趣中的含蓄美与开放美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的形象的对比 第二篇

  【摘要】服饰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唐朝贵族女性的服饰文化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发展的尤其绚丽多姿,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朝审美文化中保守与开放、含蓄与奔放的审美情趣的大融合。

  【关键词】唐朝贵族女性;服饰特征;审美情趣

  唐代是一个十分崇尚美的社会,从精美绝伦的唐三彩到优美和谐的唐朝乐舞,从充满灵性的雕塑到游龙惊鸿的书法,唐朝人对美的追求不言而喻。一个民族在满足了自己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之后,必然转向更高的精神层面需求,即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唐朝国富民强,文化繁荣,人们可以尽情享受生活,并且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转化成为对美的赞颂和追求。而女性,尤其是贵族女性由于性别及身份的特殊性逐渐成为社会美的载体。最能体现美的内涵的服饰就成为这些女性展示美、创造美的最好领域,无论是初唐婀娜的窄袖褥裙、超短半臂,还是盛唐时期潇洒、干练的胡服和男装,无不透射着唐朝贵族女性的独特审美眼光。

  从整体看来,唐代贵族女性服装主要有三种组合变化,即襦裙装、胡服与女著男装。初唐女性上穿小袖短襦,披帛,下着紧身长裙,裙腰束在腋下,用绸带系扎;盛唐时期,来自异域的胡服以其全新的形式受到广大贵族女性的青睐,在此风气影响下女著男装也盛行一时;同时,以胖为美的唐朝社会又出现了及其大胆、暴露的大袖袒胸裙。总体而言,唐朝女性服饰特征所表现的美感具有两个审美特点:一是受儒家教义和封建礼制影响下的含蓄美;二是由于唐朝人对人体自身的欣赏,更注重于写实,从而更重视女性的曲线美,所以在服饰中表现出了自然奔放的开放美。

  一、表现“含蓄美”特点的唐朝女装——襦裙装与半臂

  襦裙是汉族传统服装最基本的形式。其间2000多年,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这与中国古代的封建礼制对女性服装的统一固定要求是分不开的。与其他服装形制相比,襦裙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上衣短,下裙长,上下比例体现了黄金分割的要求,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唐初 时,服饰制度基本上沿袭隋制。襦、衫、袄、裙是唐朝妇女的日常服饰。襦裙自然也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装。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穿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以丝带系扎。

  半臂,又称“半袖”,是一种从短襦中演变出来的服装。是唐朝妇女服饰中极为常见的新式衣着。一般为短袖、对襟,衣长与腰齐,并在胸前结带。半臂下摆,可显现在外,也可以像短襦那样束在裙子里面。一般与襦裙搭配穿着。

  半臂与襦裙的搭配使得整体衣饰更有层次,着装的立体感也更强。无论是单一的襦裙或是搭配半臂之后的襦裙,对身体的包裹范围都是很全面的。除了头、手之外,再没有其他身体部位的裸露。但却通过高系的裙腰来表现身形曲线。使得女性身姿呈现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这种穿着正好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保守和含蓄的审美要求。再加上披帛和宫绦,此类服装呈现出长与短的对比以及层层叠叠的着装效果,这种服装在层次上的美感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东方含蓄美表露无疑。

  二、表现“开放美”特点的唐朝女装——胡服、女着男装与袒领设计

  唐王朝是在中国经历了十六国至南北朝近三个世纪的大分裂、大动荡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胡汉民族之间的交融渗透早已突破了单一的传统格局,诸胡汉化与汉族胡化已成为现实。因此胡服在当时的影响巨大。着胡服往往是贵族女子时尚的表现。唐玄宗开元年间,胡服盛行,男女皆穿胡服胡帽。胡服的流行不仅仅因为唐朝服装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还在于胡服没有森严的等级性和政治性,装饰自由方便,穿着舒适且男女混穿,它不仅形式独特新颖,而且相对比较贴身,有利于突出女性身体各部分的曲线,具有无法抵挡的吸引力。

  唐代女子在追求轻盈飘逸,展现形体美的同时,对体现男子阳刚之气的服装也表现出了极浓厚的兴趣。女扮男装因此也成为唐代服饰的特点之一。从陕西醴泉唐太宗昭陵墓中出土的彩绘红陶女立俑就可以看到女扮男装的形象:她头戴襆头、穿窄袖圆领长袍、配腰带。一副潇洒干练的形象。女着男装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是极为罕见的。《礼记·内则》早就规定:“男女不通衣服。”中国封建社会中女子身着男装会被视为不守妇道,而唐代正是在女权主义意识崛起的特殊情况下产生了这种着装方式,反过来这种现象的出现更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开放与兼容。

  以丰满为美,以开放为尚,是唐人审美的特征,从盛唐开始人们把女性以胖为美的欣赏推到极致。对丰腴肥美体态的欣赏,促使贵族妇女服装在潇洒的胡服、男装之外,充分吸收初唐窄袖襦裙的特点产生了新式服装:大袖袒胸裙。它由大袖衫和高束腰的裙子组成,为袒胸贯头式,领子开得很底,不著内衣,胸乳半露于外。面料往往以轻纱为质地,上面绣团花,露肩裸背,从披纱中透出细腻的肌肤。这是中国古代女装中最大胆的一种,足以看出当时社会思想开放的程度。

  三、浅谈“含蓄美”与“开放美”的成因

  唐朝是封建社会发展极其繁荣的一个时期。但是无论物质生活有多么丰富,封建统治下的唐代社会还是一直在遵循从秦汉时期起就形成的儒家礼教。儒家思想崇尚“礼制”。保守、含蓄是整个中国封建时代的审美主流。这种审美自然也表现在服装上面。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服装的选择必须完整、遮挡性强。这也是襦裙装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得以贯穿始终的主要原因。因为这种对身体包裹较为严实的着装符合了封建社会人们要求女性保守含蓄的审美要求。

  为什么只有唐代社会出现了那么多新颖别致的女性服装款式呢。这主要是与当时的历史条件紧密相关的。唐朝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期,强盛的国力,先进的文化,为人们追求生活享受创造了条件,女权意识也就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崛起: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一些贵族女性更是获得了与男性相同的政治权利,在唐代不仅出现了上官婉儿、韦后、太平公主等一系列宫廷女性弄权的政治事件,而且产生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妇女参政的客观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社会对女性的普遍尊重心理。这种状态使得唐代妇女尤其是贵族妇女在思想上更加大胆、更加开放。相较于其他朝代的女性更勇于追求个性的张扬。自由开放的社会氛围给了唐代女子自由的审美追求。她们渴望自身价值被社会所承认,并期望获得与男性平等对待的权利与地位,于是新的审美情趣出现在了她们的服饰特征上。她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也随之积淀下来,熏陶和感染着后人,显示出了其永久与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华梅 服饰与中国文化[M] 人民出版社 2001

  [2] 李当岐 中外服装史[M]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2

  [3] 沈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引言[M]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2

  [4] 李泽厚 美学三书[M]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黄恺:挂过科,失过恋,设计了三国杀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的形象的对比 第三篇

  2013年《福布斯》中文版推出“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名单,27岁的黄恺凭借《三国杀》以北京游卡桌游首席设计师的身份位列第八。《三国杀》目前玩家群体覆盖三千万人左右,正版实体牌售出约四百多万套。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大学:挂过科,失过恋,设计了三国杀

  从小黄恺就有兴趣做桌面游戏,念初中的时候常把卡牌放在书下,做会儿作业画会儿卡牌。高中生很难描述自己以后想要做什么,看到“游戏设计”这个专业觉得已经很接近自己未来的一个期待就去报考。黄恺运气比较好,正好赶上本科专业可以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黄恺从小喜欢画画的爱好才得以保持下来。

  黄恺是广院。盗版的优势除了价格便宜渠道也铺得比较广,很多渠道是黄恺们根本就想不到的。曾经有同事拍过一个照片给黄恺,在广东深圳的一个集市摆满各种三国杀盗版本,乔布斯杀、苹果杀、星际杀、英雄杀各种乱七八糟的“杀”都有。黄恺们甚至成立专门的版权小组去应对盗版问题,也曾经端掉一些比较过分的盗版商,但是这个问题比黄恺们预想的要更难以对付。

  网游市场已经是妥协了,如果基层部分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桌游也必然走向像网游这样一个路线,核心价值会转变为首先看游戏的营销,就像唱片行业的没落一样,只能是靠口碑铺开市场,让歌火起来,通过广告、演唱会获得大部分收入。

  黄恺想给人生留很多的可能性

  三国杀的风靡黄恺觉得是有很多原因的,历史原因是杀人游戏在国内非常的流行。三国杀是“杀人游戏”的变体,以卡牌作为介质具备更强的角色扮演感,和网络游戏的区别在于必须面对面和大家玩,这符合人的聚会、社交需求。国内的网游市场相对成熟,三国杀online也是导致还个游戏知名度那么高的原因。

  黄恺们国家的第三产业一直在吃老本行,好像只能拿历史题材做文章,这让国外的人很惊讶,似乎中国人的创意就到此为止了。国内原创游戏,叫三国的几乎占据了一半以上,三国题材黄恺是有点腻了,老拿它做文章好像有不思进取的感觉,总得需要一些更新鲜的血液融入到这个行业,比如科幻题材、超现实主义题材。

  接下来的三到五年,黄恺还会继续带团队做项目。黄恺兴趣爱好很多也想去经历各种事情,未来可以考虑当一个自由画手或者玩具设计师,有好的环境也可以考虑自己单独独立出版游戏,黄恺想给人生留很多的可能性。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比较大纲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的形象的对比 第四篇

摘要

引言

一、《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比较。

1.1《三国志》的真实性。

1.2《三国演义》的故事性。

二、《三国志》中曹操的历史真实形象。

2.1时势造英雄。

2.2魏武挥鞭,战功显赫。

2.3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2.4曹操历史形象评价

三、《三国演义》对曹操的重新塑造

3.1曹操英雄形象的彻底颠覆

3.2用兵如神却逢战必败。

3.3嫉贤妒能、气量极少的形象。

3.4文艺作品中曹操形象评价

四、 造成曹操形象大相径庭的原因

1.成书的时代不同。

2.写作文体不同。

五、总结---如何客观评价曹操

应该客观地、辩证地看到曹操的不同形象。

参考文献

比较《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大纲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的形象的对比 第五篇

比较《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大纲

摘要

引言

1.《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比较

1.1《三国志》的历史性和真实性

1.2《三国演义》的演绎色彩和故事性

2.《三国志》中曹操的历史形象

2.1年少成名,乱世而出

2.2南征北战,战功赫赫

2.3知人善用,尊贤纳士

2.4曹操真实历史形象总结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的形象的对比

3.《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塑造

3.1 年少机变、游荡无度

3.2“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的形象的对比

3.3猜疑杀挚友、疑心防贤士

3.4文艺作品中曹操形象总结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的形象的对比

4.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具体事例比较

4.1造成曹操形象大相径庭的内在原因

4.2如何客观评价曹操

5.结论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孙策形象的比较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的形象的对比 第六篇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孙策形象的比较

《三国演义》中的孙策形象,“戏份”不多,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读者在慨叹曹操的天下无敌手之余,假想一下如果孙策不早逝,那么天下的霸主姓曹还是姓孙,都是未知数。在《三国演义》中,孙策出场只有四次。第一次是在第七回,其父孙坚出征,孙策主动请缨,并初露锋芒。此时的孙策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绰枪上阵,已见英风;军队败北后,描写“程普保着孙策,急待寻路”①,可见非常注意孙策此时的形象定位是初出少年,还不能有力挽狂澜的魄力和经验;但是,一句“父尸在彼,安得回乡!”,既写出了孙策丧父的哀痛,也写出了他性格的仁孝。在《三国志》中,则没有随父出征的描写,只写到:“(坚)为祖军士所射杀。兄子贲,帅将士众就

术……”。②很明显,《三国演义》把孙坚的侄子孙贲替换为了孙策。于是,孙策由于背负着家仇、受命于败军之际,在一开始就带有了悲壮色彩,对后来的人物塑造也起到了铺垫衬托的作用,人物形象因此而显得前后连贯。

孙策的再次出场,是在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本回书集中描写孙策脱离袁术、下江南创立霸业的经历。在刻画人物、叙述故事时,材料基本上都是取自史书《三国志》,主要选用陈寿的正史文字,也选用了裴松之在注文中引用的其他史传文字。如孙策请江东二张来辅佐他的情节,即出自裴松之所引用的史书《吴历》。还有一些描写,近乎直接将史传文字拿来使用,只是作了语言上的修改。例如表现孙策的亲民,小说中写到:“江东之民,皆呼策为‘孙郎’,但闻孙郎兵至,皆丧胆而走。及策军到,并不许一人掳掠,鸡犬不惊。”在《江表传》中,原文如下:“……士民皆呼为孙郎。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及至,军士奉令,不敢掳掠。鸡犬菜茹,一无所犯。”③史书所提供的材料,已经比较充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看到本回书中小说手法的运用,给孙策这一形象带来的新的光彩。例如刻画具体的神情和语言,使我们看到人物的多种情态,喜怒哀乐尽皆有之:策收泪而延之坐

曰:“策所哭者,恨不能继父之志耳。”策喜曰:“吾得公瑾,大事谐矣!”便令与朱治、吕范等相见。策大怒曰:“鼠辈安敢与吾相等!”命斩严舆。这样的文字是史书中所没有的,人物也因此而跃然纸上,言神并茂,栩栩如生。本论文将在第二部分单独对第十五回进行讨论。孙策第三次出场,是在第十七回中,有小段文字描写到他回绝袁术的借兵请求。在《三国志》里,相关内容只有一句话:“

时袁术僭号,策以书责而绝

之。”④在小说中,则扩写为从发怒起兵、到冷静从谏的生动场景。虽然只是小段落,我们也能看出此时的孙策已经是坐领一方的少帅风度,人物的演进非常合理。

孙策第四次出场,也是最后一次出场,是在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个人认为,本回是孙策形象刻画得最为精彩的一回,也是故事内容比较特别、“戏剧结构”相对独立的一回。在《三国志》里,孙策之死的史实只用了一百五十五个字,其死亡也只是被许贡家客所行刺,伤重而卒。而到了《三国演义》中,杂取了《搜神记》、《江表传》、《志林》等书中“孙策怒杀于吉”的故事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艺术加工,创造出了新的艺术韵味。文字上,从孙策怒斩于吉,到孙策疮发而死,写得回肠荡气,一气呵成。人物形象上,也刻画得生动鲜明,并且蕴含着反迷信的唯物主义思想倾向,同时也体现了自身的思想矛盾。这一回在营造悲剧性、虚实技巧、思想意义等多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准。经过比较可以看到,较之《三国志》的史传文字,《三国演义》里孙策形象的塑造已经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不论结构和描写的技巧、还是人物的性格和蕴含,以及或虚或实的情节搭配,都取得了史书文字所不能比拟的艺术效果。总之,小说中的孙策艺术形象,取得了以下几点艺术成就,也即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一)性格的塑造前后连贯、一脉相承,并选择性地采用有利于表现人物独特个性的文字材料,对人物进行加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特别是注重加强人物命运的悲剧性意味,塑造出一个令人惋惜的悲剧英雄形象。(二)塑造孙策这一人物,在小说“七实三虚”风格的基础上,加大了虚写成分的力度,并通过虚写成分,营造出独特的戏剧魅力,赋予人物特殊的思想蕴含——即独立意志对世俗势力的抗争。(三)在叙述和描写上,发挥了小说的天然优势。在对话、神情、动作、气氛等方面,进行了准确生动而又简洁凝练的文学描写。并且这些描写,不论直接刻画、还是旁烘侧映,都始终围绕着中心人物的塑造来进行。在叙述上,有详有略,张驰有

度。最终使孙策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另外,孙策的故事内容在全书中虽然比重不大,但却是《三国演义》故事框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作者:360

度看世界

历史与文学中曹操形象之比较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的形象的对比 第七篇

历史与文学中曹操形象之比较

11016090

赵聪

曹操是历史上有名的的人物形象,他的形象被人所熟知还要多得益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通过一系列历史事实,即从政治、处世、用人以及军事斗争等多个层面出色地塑造了曹操的奸雄形象和其本质。但这只是文学作品中和戏剧台上的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而历史上曹操又是个怎样的人物呢?下面我就从《三国志》等史书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的对比来简单分析一下作为文学形象的曹操与作为历史形象的曹操的异同。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第一次出现就被作者以许劭之口定义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两句评语既概括了曹操的能干,又道出了他的野心。曹操童年期就表现出狡猾虚伪的性格特点。他装病诓骗叔父,使父亲失去对叔父的信任,作为一个幼儿虽不能用“奸诈”来形容,却也为他以后的奸诈伪善作了铺垫。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是他奸雄形象的形成的一个里程碑式情节。曹操将汉献帝接入许昌,“自此,大权皆归于曹操,朝廷大务,先禀曹操,然后奏天子。”为儿子曹丕铺平了道路。曹操性格多变,又狂妄自大。“杨修之死”最能显示出曹操的性格无常。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心有恶之却丝毫不表现出来,杨修直到最后被曹操借惑乱

军心的罪名杀死,也全然没有察觉。可见曹操奸诈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许田打围”把曹操的狂妄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许田打围的过程中,曹操用天子的箭射死了一只鹿,群臣以为是天子射中的,都高呼万岁,曹操竟“纵马 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此外,曹操还有多疑,好猜忌的性格特点。他因多疑错杀吕伯奢全家,又道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又暴露出其残忍的一面。他对人只要有一点猜忌,便有杀人不眨眼之势,毫不犹豫,在第一时间先下手为强。他常常也会或事急从权,或巧生变诈,杀人于无形之中。在军中时,军粮不够,曹操让仓官王垕以小斛发粮,引起军士不满。为平息将士之怒,曹操又杀死王垕。曹操无耻地用别人的头来换取自己的美名,这充分暴露了他极端残忍的品性。显然,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将作为一个反面人物,塑造成了一个“奸雄”形象,一个大奸大恶的权臣典型,成为作者笔下类型化典型人物中“奸”的代表。

而在各类史书中,对曹操的描述却则是各有千秋。首先来看《三国志》。《三国志·武帝纪》记述了曹操的政治生涯,突出反映了其政治、军事方面的才能,肯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安定边境等功绩,把他塑造成了文武双全,对历史起过进步作用的非凡人物。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曹操的雄才大略和胆识气魄,认识了他的政治才干和军事才能。有人认为陈寿的《三国志》对曹操的记载有袒护之嫌。确实,在封建时代史家有“为尊者讳”的传统,尽管如此,《三国志》仍不失为一部具有实录精神的良史。《三国志》采用“互见法”记述人物,

以求全面立体的反映人物形象。仔细认真阅读其他篇目,我们就可以看出曹操还有奸伪残忍的一面。《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中记述有军士守金逃亡,按照旧法“军征士亡,考究其妻子”。此法已够苛刻了,而曹操“更重其刑,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主奏者尽杀之。”足见他的残忍和冷酷无情。《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也记载了曹操杀华佗之事,因一点小事便可以残忍的将人杀害,可见其冷酷毒辣。中在《三国志·吴志·诸葛亮传》里,孙权这样评论曹操:“操之所行,其唯杀伐,小为过差及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至于御将,自古少有。”其中有褒有贬,对于其为人,我们也可以略窥一二。

《三国演义》写了曹操的一个方面,突出了曹操的自私、狠毒和阴险。曹操形象复杂性格的出现,是罗贯中有意识的艺术创造。小说最重要的是塑造人物形象。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单凭史书提供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想象和虚构。《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包含着作者罗贯中的个人感情、一千多年口耳相传中的误差和广大人民对曹操的个人情感,难免有不合历史事实之处。所以,《三国演义》并不是简单地复述三国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而是一个经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加工的文学作品。而曹操的文学形象是以历史形象为原型,但比历史人物更深刻,更具典型意义。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的形象的对比 第八篇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人物之一,人们对他的看法纷纭错杂、毁誉不一。毁者把他说成白脸的奸臣、专门玩弄权术的小人、“宁我负人,勿人负我”的极端利己者;誉者则目之为命世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有关史书记载,既善恶错出,又真假难辨。其实,曹魏政权是曹操在农民起义的影响下,自己苦心经营出来的。当时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汉朝还有什么可供曹操篡夺的呢?曹操确实是玩弄了一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但这样做,还是为大汉朝延长了二十余年名义上的国祚。假若曹操是奸臣的话,那么,二袁、刘表、刘备、孙权等人中谁是忠臣呢?如果找不出一个能维护大汉政权的忠臣来,还能说曹操是奸臣吗? 关键词:曹操精神思想丰富唯才是用悲剧英雄

在丰富多彩的明清小说中,历史演义小说是一个非常兴盛的分支。而在众多的历史演义小说中,《三国演义》无疑是最为成功的典范。西方哲学诠释学认为,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解读不是读者通过文本把握作者原意的过程,而是读者依据自身的历史性使文本的意义得以不断创生和流动的过程。哲学诠释学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曾说:“文本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并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的。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三国演义》自元末明初成书以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内涵正是在历代读者的诠释和解读之下才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从而使这部作品直至今天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拥刘反曹”思想是《三国演义》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三国演义》这一“拥刘反曹”的基本思想倾向,在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进行校正、删改、评点的过程中,得到了强化,使《三国演义》的正统色彩和伦理道德观念更加浓厚。因此,越来越多的读者在品评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时,自觉不自觉地总是把他归为反面人物,并加以夸张,使一个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的曹操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曹操在大众心目中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他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诡诈、残忍、多疑、机变等一系列特征。然而历史上的曹操却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下面笔者将从三个层面讨论一下个人对曹操的解读。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的形象的对比

一、一个精神思想丰富的人物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并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但却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以知人著称。据《后汉书·许劭传》记载,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三国志》中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中亦认为其为“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操精神思想具体表现如下:

(一)生机勃发,勇于进取的政治家风度。董卓作乱,群臣束手无策、无奈痛哭之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

就能将董卓哭死吗?”群臣异样,曹操便提出了刺杀董卓的主意,并由他自己去执行,尽管未获得成功,但他顺便来个跪地献刀,暂时瞒过董卓,潜逃乡里。从此,召义兵,会合各路诸侯讨伐董卓。在这条举义讨贼的路上,他历尽艰辛与磨难,却没有知难而退,而是勇于进取,足见其政治家的风度。

(二)唯才是举,随能任事的博大胸襟。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曹操的自信,袁绍、袁术、刘表等无论见识、才干、能力、用人的确都不如曹操,这点是无可争议的。他不拘一格,唯才是用,求贤若渴。他身边的文臣阮瑀投其门下时颇有些喜剧色彩。当初,曹操闻其名,征阮瑀出来做官,阮瑀不应,曹连连逼促,阮瑀乃遁入山中。不料,曹操有一颗火热的心,不肯罢休,使人放火烧山,阮瑀招架不住,只得出山,投其门下。这就说明曹操求贤若渴。不仅如此,徐庶、关羽、周瑜他都想聘其门下,他曾以强力乃至欺骗将徐庶骗至营帐,而徐庶到达曹营后方知上当,从此徐庶一言不发,一策不献。曹操攻下徐州和小沛后,劝降关羽并约法三章,其中一条便是:“如果有一天找到刘备下落,不管天涯海角,我都要追随哥哥而去,请丞相勿拦。”关羽降曹后,曹操美酒玉食,锦衣美女,好生伺候着关羽,并将吕布的赤兔马赠与关羽,可知道,这匹赤兔马,曹操的世子曹丕向他请求了数次他都没有答应,由此足见曹操对人才的渴望和留住人才的赤诚之心。他也曾想聘任周瑜:“曹闻听周瑜年少有美才,乃秘密下扬州,遣蒋干往说周瑜,

可惜周瑜不为所动。否则,赤壁之战这一页将是另一种写法。”长坂坡对赵云又何尝不是动了惜才之心,起初不忍杀之,只可活捉,只是后来拼杀的过程中赵云锐不可当、越杀越勇,曹操不得已方痛下杀令。

(三)赏功罚罪,严正不苟的法治思想。曹操能统领百万雄师,靠的是严正不苟的法治。古者有云:“法不加御尊”,而曹操则不然。他的战马受惊,误入农田,按照曹操军法,应当斩首,自己制法又犯法,他觉得不加法于己则无法服众,于是想出了割发代首之计。这既打破了“法不加于尊”的古训,又维护了军阀的权威。况且割掉几根头发并没什么大碍。曹操在《败军令》中说:“司马法将军死缓,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可见他赏功罚罪,正大光明。

(四)勇往直前,开拓创新的精神。汉朝末期可谓“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的时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吞八荒,权势越来越大。身处汉朝后期的曹操,看破了大汉气数将尽,有取而代之之心,也有取而代之之行,但他终究还是没有改号称帝,不是没有胆量取代大汉皇朝,而是不愿意自己开这先河而成为群雄的众矢之的,于是他选择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此看来,曹操是多么聪明。面对曹操的“嚣张”与日渐雄起的霸业,各路公卿、士大夫既妒之又怯之,各路诸侯都打着“兴复大汉”的旗号,高喊着“诛杀曹贼”的口号,群起而攻,人人都想”啖操肉,寝操皮”。

而曹操却毫无怯意,傲视群雄,一如既往地继续致力于扩展自己的事业从而一统中原。如“火烧白凤楼”一辑,曹营将士抓住了带头起义的耿纪,将其带至曹操面前,曹问耿道:“你为何杀我?”耿答:“我杀的是篡国贼。”操言:“大汉气数已尽,我替大汉兴复天下,有何过错?你们没有看到现在中原地区百姓生活幸福安康,乐享天年吗?这一切是谁的功劳?是我!曹操!我就不明白你们为何还死守着这个俨然已成废墟的大汉有何用?愚忠啊,愚忠!”这一小节正体现了曹操的远大理想,却也展露了他四面楚歌的悲境。 从这些思想层面来看,笔者一直以为,曹操虽然奸诈,但是奸诈得直爽,他从不会去掩饰自己的贪婪,他从不会认错却绝对会有错改错。他想要取代汉朝而建立自己的魏国,他不掩盖自己的野心,挟天子以令诸侯,光明正大地在满朝文武和世人面前展现自己对天子的震慑力。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的形象的对比

二、一个唯才是用的多疑者

曹操曾经提出两个用人的观点:一是贤人多出自社会下层,“曾不出闾巷”,如“被褐怀玉钓于渭滨”的姜子牙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因过去只注重在社会上中层选拔人才,导致社会下层的贤人没有机会发挥才能。二是用人必须唯才是举,如按东汉时期以德行取士的标准,就得不到陈平这样的人才,如果只选用廉士,齐桓公也不可能称霸。

曹操的用人思想,概括起来有两句话:为我所用,唯才是用。曹操与袁绍曾经讨论时局,袁绍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

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曹操的形象的对比 第九篇

目 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1

一、引言 „„„„„„„„„„„„„„„„„„„„„„„„„„1

二、曹操相关简介 „„„„„„„„„„„„„„„„„„„„„„2

三、曹操形象的演变及《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特点 „„„„„„3

(一)曹操形象的演变 „„„„„„„„„„„„„„„„„„„3

(二)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特点 „„„„„„„„„„„„„„4

1.奸诈残忍的曹操 „„„„„„„„„„„„„„„„„„„4

2.生性多疑的曹操 „„„„„„„„„„„„„„„„„„„5

3.胸怀若谷,求贤若渴的曹操 „„„„„„„„„„„„„„5

4.有勇有谋的曹操 „„„„„„„„„„„„„„„„„„„6

5.文学家曹操 „„„„„„„„„„„„„„„„„„„„„„„„7

四、罗贯中写反面曹操的原因 „„„„„„„„„„„„„„„„„7

(一)罗贯中生活的时代背景 „„„„„„„„„„„„„„„7

(二)罗贯中所接触的文学作品 „„„„„„„„„„„„„„8

(三)《三国演义》的写作思想„„„„„„„„„„„„„„„8

五、结语 „„„„„„„„„„„„„„„„„„„„„„„„„„8 参考文献 „„„„„„„„„„„„„„„„„„„„„„„„„„9

论《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曹操,一个对于中国历史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千百年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始终褒贬不一,难以盖棺定论,而随着历史的流逝,曹操形象也经历了由历史形象向文学形象的复杂转变。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把曹操放到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角度上来写,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虚构,从而将曹操塑造成了《三国演义》里最有特点的人物形象之一,作者更以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勿让天下人负我”让无数的读者深深的记住了这个乱世奸雄。为了让人们对《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有个深入全面的了解,本人在文章中首先对曹操的历史生平做了一番介绍,其次对《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描写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就罗贯中为什么要这么刻意的丑化曹操及《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成因进行了一番深刻的论述,向人们展现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曹操。

关键词:曹操,历史形象,艺术形象,奸雄

On Cao Cao's Image in 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ZhangQuan

Abstract: Cao Cao's Image through historical images from the image changes to literature. "Three Kingdoms" to Cao Cao into statesmen, strategists, writers point to write, in the historical facts on the basis of the rationality of some imaginary, thus the classic characterization of Cao Cao was real, flesh and blood fullness. In the article, the author of "Three Kingdoms" Cao Cao's in-depth analysis, showing three-dimensional image of Cao Cao.

Keywords: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Cao Cao,Image

一、引言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文人学者都对曹操进行了一番评论,他们有的称赞曹操是个旷世奇才,时代的英雄,而有的则批判曹操是个奸诈小人,乱世奸贼,各执己见,众说纷纭。而在这其中对后人影响最大、最深的就是罗贯中所编著的被称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用犀利的文笔刻画出了一个个性鲜明的曹操,《三国演义》里的曹操跟历史人物曹操一样,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一个比历史上的曹操更加复杂丰满的形象。

二、曹操相关简介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是什么样子的呢?那么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史料的记载。

曹操出身于一个世受皇恩、地位显赫但不显贵的家庭,其祖父曹腾是宦官的总头领大长秋。曹操(155-220年),字孟德,原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人。出生在东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封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公元174年,曹操以孝廉推举为郎,始入仕途。但是由于东汉王朝的已接近尾声,外戚和宦官之间明争暗斗,互相残杀,弄得民不聊生,酿成了董卓之乱,导致后来的黄巾起义的爆发,各地豪强纷纷佣兵割据,而在镇压黄巾起义中,曹操也逐步积蓄了自己的军事力量。董卓曾借机拉拢曹操,但曹操拒绝了董卓,毅然参加了讨伐董卓的联军。后来,曹操看透各路诸侯用心不齐,各怀鬼胎,诉愤然离去,决定独立发展势力,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此后他相继击败张绣,擒杀吕布,困死袁术,赶走刘备,占据了豫、徐、等州,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官渡之战他采纳部下的谋议,坚意据守,趁机烧毁袁军屯于乌巢的粮草,歼敌七万余人,沉重的打击了袁绍军团,而袁绍也从此一蹶不振。公元207年,曹操挥师出卢龙赛(今河南喜峰口一带),击败与袁氏残余势力勾结的乌桓踏顿单于,消灭了世族军阀袁绍,统一了北方,给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公元208年,年过半百的曹操仍然壮心不已,率军南下,夺取荆州,以图击败江东孙权统一全国,但由于他过于轻敌,再加上曹军本是北方陆军,不善水战,以致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被迫退回北方。此后虽然谋得关中,但那时的蜀魏以相当强大,三国鼎立的局面已成定局。

曹操痛定思痛,回到北方后,他曾发布抑制兼并令,惩治豪强;借助汉室影响,争取人心,扩充实力;组织军民屯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丰足了军用减轻了民众负担;实行盐铁官营,使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曹操年轻时即已文武双全,《魏书》有云“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三国志》也曾这样描写他“才武绝人”,“少机警,有权数”。他精通古代兵法,《三国志》记载,曹操对袁绍的评价说:“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这番话在当时极大的鼓舞了士气,稳定了军心。他重视总结用兵的经验教训,亲自编书十万余言,丰富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求贤若渴,而且不计前嫌,赏罚分明,有功必赏,他关心将

士,爱护部卒,得到属下的拥戴,在当时投靠的人才也是最多的。陈寿在《三国志》中客观地评价了曹操,写了他在政治、军事上的建树,也写了他“唯才是举”,识才、爱才,不拘一格地录用人才;也记下了他残暴不仁,嗜杀无度,为报父仇,征陶谦“所过多所残戮”等行径。

三、曹操形象的演变及《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特点

(一)曹操形象的演变

鲁迅曾经在《而已集》中这样说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联想到《三国志演义》,更而想到戏台上的那个一位花脸奸臣......其实曹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位英雄。”但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曹操形象几乎都是一个阴险狡诈的白脸“奸臣”,为什么流传民间的曹操与历史上的真实的形象如此之大的差距,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下曹操的形象的转变。

早在《三国演义》之前,一个尖酸狠毒、暴力凶狠的曹操就已经在文人笔下塑造出来,其后在民间文学和说书人的刻意渲染下,历史上的曹操一步步走向“堕落”,从最早的《三国志》里的英雄到《三国演义》中的“奸臣”,曹操的形象也完成了由历史形象向文学形象的转变。当然这一变化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和错综复杂的原因,而文学则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离曹操越近的史料,对曹操的评价是越高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的形象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史料民间文学中尊刘反曹的倾向慢慢的体现出来。晋代著名的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记载了三国鼎立时期六十多年的历史,是《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渊源所在。对曹操,陈寿称赞他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这是非常高的评价。《三国志》中记载的曹操是个杰出的政治家、精通兵法的军事奇才、能识大局且看人稳准、关注百姓生存的政治领袖。此外,陈寿也记载了曹操对战败者和于己不利的人才的杀害,但并未正面写其残忍面,由于陈寿是代表官方写史学,因此,这应代表的是当事人对曹操的态度;西晋文学家陆机在《吊魏武帝文》中同样称赞曹操“建元功于九有,故举世之所推”;但是在此时期,就已经露出了批评曹操的征兆,张浦在《名士优劣论》中,将刘备与曹操做了全面的比较,指出曹操的暴虐、多疑,至此出现了尊刘贬曹的现象;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曹操的形象进一步恶化,刘宋的临川王刘义庆在其所编的《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不少曹操的故事,大多数都是“数曹之非,揭曹之短”,渲染了曹操残忍奸诈的一面;对于唐人评价曹操影响最大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在《祭魏太祖文》中对曹操的评价,李世民虽称赞曹操“雄武之姿

“、”国之栋梁”,但同时又评价曹操是“一将之才有余,万胜之才不足”直接指出曹操没有君主的才干;至宋代的《三国志平话》,曹操的人物形象已经进入了艺术化形象的领域,有时甚至被纯粹地艺术化塑造,在细节的描写刻画上更逼真,越来越接近《三国演义》中塑造的曹操形象,而且作者拥刘反曹的思想在文中已经表现的很明显,甚至刻画了曹操好色的一面;至元末明初,罗贯中根据历代关于曹操的和三国的文学作品、诗词以及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说书,根据人们的憎恶,以“拥刘反曹”为主线,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从而成为曹操奸雄形象的“集大成者”。顾学颉曾这样评价《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作者把这些统治阶级的罪恶,形象地、概括地集中在曹操这个人物身上,把他塑造为一个统治阶级的化身,以便更鲜明、更有力地揭露和鞭笞他们,人民在曹操这个典型人物的身上,认识了统治阶级的重要方面。”

(二)《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特点

曹操在《三国演义》里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在所有人物里面用笔最多,写得最精心,艺术感染力最强烈的,恐怕只有他才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了。这两个形象,一反一正相映成辉,形成了特有的文学美。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三国演义》里面的曹操形象。

1.奸诈残忍的曹操

罗贯中在描写曹操的“奸诈残忍”上算是做足了文章,为了描写曹操奸诈的一面,不惜耗费大量的笔墨。 小说中的曹操为实现霸业,不仅对敌人残酷无情,同时对自己的下属乃至亲人都很冷酷,杀了不少无辜之人,如《三国演义》的第十七回中,曹操不惜借无辜的仓官王璧之头以压军心。军中缺粮,曹操暗中让仓官散粮。士兵因此而喧闹,曹操又声称仓官贪污军粮,杀仓官以平息众怒。曹操为了安稳军心,毫不犹豫地斩杀本无错的仓官,令人扼腕。

《三国演义》中,曹操梦中杀人更体现了其奸诈,“操恐人暗谋奋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搜盖。操跃起拔刻斩之,复上床睡;半响而起,佯惊曰:“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

杨修的被杀也体现了曹操的奸诈本色。曹操曾经造了一所花园,在门上写了一“活”字后离去,杨修聪明过人,知道曹操是嫌门“阔”,于是下令修葺。曹操嘴上夸赞杨修,心理却十分妒忌他。不料杨修浑然不觉,恃才放狂,之后又发生了破解曹操所写“一合酥”之意,与众人分而食之,加重了曹操对他的厌恶之心;曹操常担心睡梦中别人

本文来源:http://www.xinchenghx.com/chuangyegushi/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