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学生创业

东巴纸制作 东巴纸制作技艺

| 点击:

【www.xinchenghx.com--当今大学生创业】

东巴纸制作技艺
东巴纸制作 第一篇

   [农广天地]东巴纸制作技艺

   东巴纸的制作源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手工造纸术之一,因为所生产的纸张主要用以书写东巴经文典籍,故称“东巴纸” 。东巴纸,纸张厚实,纤维细、由于原料具有抗虫性,所以纸张不会被虫蛀,经久耐用,在自然条件下保存近千年而不朽,有人类手工造纸“活化石”之称。由于东巴造纸工艺的独特性,2006年6月,东巴造纸技艺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片的编导,就专程前往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自治乡白地村,拍摄当地最原滋原味的手工东巴造纸。其中的主要环节有:采集原料、剥皮、蒸煮、洗料、舂料、捶打、捞纸、贴纸、晒纸与砑纸等工艺。目前,在丽江、迪庆等纳西族聚集地都可以见到东巴纸的制作技术。

  东巴纸的原材料是丽江荛花,它生长在海拔3500—3600米左右的山地石壁隙缝里或山坡沟边,之所以用荛花作为东巴纸的原材料,是因为荛花本身是一种草药,特别之处就是防虫蛀,由此东巴纸又有一个“寿纸千年”的雅号。

  东巴纸制作技艺

  东巴纸造纸的制作技艺程序虽然复杂,原理却很简单:采集富含纤维的植物,通过浸沤、舂捣、蒸煮等方式去除杂质,做成纸料;再用一个网帘(纸帘),将悬浮于水中的纸浆过滤变成薄片;最后将薄纤维层拿去烘干或晒干。东巴纸的程序大体也是这样。据李晓岑的《纳西族的手工造纸》介绍,丽江大具乡肯配古村和圣文的造纸作坊,基本程序为:采集原料、晒干、浸泡、蒸煮、洗涤、舂料、再舂料、抄纸、贴纸、晒纸。单是蒸煮这个步骤就需耗时三天三夜。

  一、东巴纸的制作技艺流程

  1.荛花被采摘回来后,要把它的外层黑皮剥离,将剩下制纸用的白皮放在锅里蒸煮;

  2.蒸煮三天三夜后,将蒸煮完的半料放在洗料桶内漂洗;

  3.洗涤干净后将其放进臼桶内舂细;在不停地舂制上千次后,把舂细的荛花半料放在酥油茶桶里搅拌成浆;

  4.之后在制纸用的水槽内放好浆槽,将纸浆倒在浆槽里整理均匀,把浆槽里的纸模慢慢从抄纸槽中拿起来;同时将竹帘和纸一并取出,把竹帘扣在木板上,挤压出水分,揭下竹帘,将纸移到木板上后再用擀杖进行二次除水,

  5.之后再用鹅卵石把纸的表面磨光,取下后便可书写。

  6.这样做出来的纸,厚度一般为1毫米,可以双面书写,因为纳西东巴书写文字用的笔是很硬的竹笔,纸张必须厚实才不会被磨破;

  7.受采集季节和蒸煮时间长短的影响,纸张还会有颜色和纹理上的差别。

  二、东巴纸制作技艺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抄纸(其实是浇纸)工艺。

  什么是东巴纸制作技艺的浇纸法呢?就是把做好的纸料直接浇注在纸帘上,滤去水分,然后将纤维薄片连纸帘一起拿去晒干,每张纸帘每次只能造一张纸。所谓抄纸法,是把许多纸料倒在一个水槽里,使用活动纸帘,每荡起一张纸料,就将纸帘上的纤维薄层反转卸下,叠放到湿纸堆上,反复使用多次。湿纸堆经过压榨水分,再逐一分离,拿去烘干。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造纸使用抄纸法,印巴次大陆和我国藏族、傣族则使用浇纸法。

  纳西族造纸,也使用水槽和活动纸帘,但水槽里并没有纸料,每次只将一张纸的纸料浇注在纸帘里,借助水槽中漫过纸帘的清水荡匀纸料,然后提起滤水。这是典型的浇纸法。然而,他们并没有把纸帘连同湿纸拿去晒干,而是将湿纸倒扣在一片木板上,再把木板端到太阳下晒干,腾空的纸帘又可以去制造下一张纸。从纸帘可以反复使用的角度看,显然它又具有抄纸法的特点。

  抄纸法比浇纸法效率更高,是一种更先进的造纸工艺。一些学者认为,纳西族人造纸,明显受到藏族浇纸法的影响,后来因接触到汉族、白族的抄纸法,对部分工序进行了改良。总之,因其具有两大造纸工艺的过渡特性,对于研究传统造纸术的演变,东巴纸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例。

  制好的东巴纸呈牙白色,因为属于皮纸,植物纤维极好,所以非常柔韧;因为用浇纸法,每张纸单独放料,所以非常厚实,可两面书写;又因为生产周期短,纤维较粗糙,至今仍无法解决印刷难题。有时人们会在最后增加一道用石头砑光纸面的工序。

  三、纳西族的东巴纸非常昂贵,属于宗教用纸。

  事实上,东巴纸之得名,就是因为它主要被用来抄写东巴经。作为神圣经典的载体,你简直想象不出比东巴纸更深孚众望的纸张了:隆重、结实,永不担心虫蚁损坏。

dagaqi.com //

  奥运开幕式得到启发,人文胡同傍大鱼 

  海漪开店前在上海IT外企上班,是一名高级白领,有着不菲的收入。后来有志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便辞职创业。 

  “从辞职到开店共有8个月左右的时间,开始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就想自己开店。服装店、咖啡馆等,都曾在我的设想中,每个设想都有详细的计划书。”为了考察计划的可行性,她在上海特色店集中的商街考察,到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城呆了一周的时间了解情况,还走遍了欧洲十几个城市。 

  海漪发现,要做的项目要么规模要求太大,要么盈利难,要么产品没有特色。经过权衡考量,最后她决定把重心落在创意上。恰好她在上海一个很好的地段看到一家格子铺,其中的一些格子里的纯手工品吸引了她。于是和店主商量好由他供货。北京的店就这样开业了。 

  “当初看好他,是因为他手中有非常丰富的设计师资源。开始的时候,店里就是一个杂货铺,诸如手工本子、布类玩偶等都有。” 

   “2008年恰逢奥运会举办,开幕式上张艺谋团队设计的巨大卷轴,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我决心把其他内容都砍掉,只留下和纸有关的东西,专门在纸上做文章。” 

  同时,海漪又到市场上考察,她发现,卖纸的地方,除了国营文具店的普通常用纸,就是文房四宝店的宣纸。 

  经过一年多的定位调整,2010年年初PaperTalk才完全调整到位,成为雍和宫周边一家特色鲜明的店。 

  开店期间,去欧洲十几个城市的考察,给海漪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街上的百年老店。“欧洲街上有很多的小店,是从祖辈继承下来,爷爷的爷爷开的店,孙子的孙子的时候店还在。他们守着一家店,守着固定的客户群。任时间流逝,店的品质、服务不变,客户群也很少流失。”海女士说,别小看这些小店,它们的生命力很强。而且多是原创,有自己家族的品牌。 

  海漪很认可这些小店的经营,并表示自己也不想搞加盟和连锁经营,就把这一家特色店长久地经营成为百年老店。 

  

没了东巴纸,哪来东巴经
东巴纸制作 第二篇

纳西族东巴造纸工艺研究综述
东巴纸制作 第三篇

纳西东巴文化对包装设计
东巴纸制作 第四篇

71

纳西东巴文化对包装设计的启示

刘利1,王红波2

(1.云南师范大学,昆明650106;2.西南林业大学,昆明650224)

摘要:对纳西文化中的色彩崇拜、绘画、象形文字、东巴纸等艺术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将东巴文化中的这些艺术形式应用于云南本土的包装设计中,尝试在包装设计中融入东巴艺术,一方面丰富包装设计的设计元素,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设计素材;另一方面也注重东巴文化实际应用价值的挖掘,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纳西东巴文化。关键词:东巴文化;包装设计;启示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11)02-0071-03

InspirationofNaxiDongbaCultureinPackagingDesign

LIULi1,WANGHong-bo2

(1.YunnanNormalUniversityBusinessSchool,Kunming650106,China;2.SouthwestForestryUniversity,Kunming650224,China)

Abstract:Itanalyzedthecolor,painting,hieroglyphsandDongbapaperinNaxiDongbaculture,madethemappliedtopackagingdesigninYunnanandtriedtointegrateDongbacultureintopackagingdesign.Ononehand,itcouldenrichdesignelementsofpackagingdesignwhichprovidesmoredesignmaterialsfordesigner.Ontheotherhand,itpaidattentiontotheactualvalueofDongbaculturewhichcouldbetterinheritandcarryforwardNaxiDongbaculture.Keywords:Dongbaculture;packagingdesign;inspiration

纳西东巴文化以其原始、质朴的特点引起世人的关注。纳西族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兼收并蓄不同民族文化,形成了为世人所惊叹的东巴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东巴文化中的色彩崇拜、绘画、象形文字、东巴纸等元素越来越被现代人认知和接受。东巴文化给包装设计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素材,东巴文化的神秘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作为设计师不仅要做优秀的设计,更要挖掘各民族所尊崇的文化,将民族文化精髓融入现代设计,让作品能被消费者接受,并且得到大众的喜爱。

鸦似的“黑”色[2]。“黑”在纳西语中读“纳”。“纳”的引申义为“尊”、“贵”、“伟大”等。另外,汉代的纳西族先民被称为“牦牛夷”,牦牛的黑色皮毛在纳西族先民的生产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人们对牦牛皮毛的需要,使“黑”不仅作为一种单纯的色彩而存在,而且含有了审美内容、文化意义,并最终导致了对“黑”的崇拜[3]。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环境的改变,纳西族从遥远的北方迁到滇西北及川西地区。新的环境到处是雪山、飞瀑,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终年积雪,四时皎洁。这些熠熠生辉、璀璨如银的风光景色逐步改变着纳西族的审美观念。纳西族开始向农耕生产过渡,对畜牧业的依赖减少,尚黑风俗受到动摇,纳西族对色彩的崇拜逐渐从尚黑过渡为尚白[4]。

人们看到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原始先民很明显地看出光明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原始先民便由此引申,以“白”概括善的东西,是正义

1东巴文化的色彩崇拜对包装设计的启示

纳西族是典型的“黑”、“白”崇拜民族,“黑”、“白”贯穿整个东巴经书和祭祀活动中[1]。古籍中常把“白”具体说明为白海螺似的“白”色。“黑”具体说明为黑乌

收稿日期:2010-10-18

基金项目: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刘利(1975-),女,云南人,硕士,云南师范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与设计理论。

72

力量的表征[5]。好人或神或祖先要走的路,路是白的,桥是白的,水是白的;通往好地方的路是白的,桥是白的,水是白的;神或好人居住的山是白的;用来除秽的草木生长的地方是白的;给神祭献的牺牲也是白的。“黑”、“白”色的应用遵循着特定的价值观念,按照特定的准则进行。

从纳西族的色彩崇拜来探讨包装设计的配色,从不同时期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创造出有民族特色的包装设计作品。“滋谷杩咖”的酒包装在设计之初,整体色调是淡淡的土黄色,色彩的明度较高。最后的定稿在用色上尊重纳西族喜欢“白”的色彩喜好,将文字的背景改用了白色,一方面突出“滋谷杩咖”的品牌,另一方面提高了商品在展示时的视觉冲击力,而且使消费者形成对“滋谷杩咖”酒高品质的特别印象,增加商品包装的民族性和独特性,见图1。

的没有脱离图画的范畴,就东巴文中图画文字部分本身,可以说它既是图画,又是文字,在书写和绘画时有很大的自由。

东巴画、东巴象形文字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仍在使用的古老的象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是一种属于图画记事的原始图画,它对现代包装设计具有特殊的意义[7]。从某个角度上说,现代包装设计中的符号造型与装饰是东巴画、东巴象形文字的再生与发展。这种再生不是表面上的文化倒退,而是人类沟通方式的返璞归真。若能将纳西族东巴画、东巴象形文字应用到包装设计中,将会得到一个崭新的设计空间。

纳西东巴画的具象性使其具有象形的美感,用在包装设计上具有一定的装饰性[8]。纳西东巴画有很多关于自然形象的描绘,这些图画具有简洁的构图,很容易形成图案纹样。在包装设计中,将东巴画作为图案纹样进行设计创意,不但能获得一定形式美感,也能将具有民族风格的包装设计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纳西象形文字具有特殊的具象之美。文字在包装设计中既是图形设计的补充和有机构成部分,又是准确传达商品信息的独立部分。而纳西象形文字,是传达抽象意念的文字符号,也是具体实物的图形,因此在包装设计中,纳西象形文字既是文字又是图形。作为文字,它清晰易懂、一目了然,让消费者在解读包装文字信息时,比起文字符号更容易识别而且相对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作为图形,纳西象形文字又赋予了图形对应文字所指向的抽象含义,使图形具有了明确地意

2东巴绘画、象形文字对包装设计的启示

东巴画是纳西族古绘画中的一种最原始、最有代表性的艺术遗产。东巴画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民族特色,并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东巴画作为一种宗教绘画艺术,它的题材主要反映经书中的神话故事、教程、法事、法器的注释以及东巴始祖等的生平,但其中很多神话故事是东巴为了吸引群众,宣传教义,在群众喜闻乐道的一些民间故事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所以从一些侧面描绘了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图景。东巴画种类繁多,在形式上大致有竹笔画、木牌画、卷轴画和纸牌画4种[6]。另外还有大量被古文字学家称之为“文字画”的画,没有固定的读音,只是通过一些图像的组合或用连环画的形式来记录或表达某件事情,其中有的也夹有象形文字,但总

义,这同样使消费者在解读图形信息时,凭直观感受就能够较为容易理解图形所指向的信息意义。纳西象形文字还可以作为一种符号,经过艺术加工作为商品包装的标志,既易于识别和记忆,也具有古朴典雅、赏心悦目的艺术性。

笔者为云南丽江青刺果天然营养植物油有限公司设计的食用油包装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青刺果油是用生长在宁蒗县海拔2000~3000m山坡地带的野生青刺果榨取而成,当地长期食用青刺果油的人都能够长寿,青刺果被视为神物加以崇拜。青刺果油是丽江的特产,在包装设计上如果能采用东巴画、东巴象形文字作为设计元素,就更容易突出产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品质。包装选用东巴画作设计素材,火是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吉祥之物,纳西族劳动人民围绕着光明舞蹈,既是纳西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

73

纸浆可以使内部的茶托一体成型,避免像其他包装必须在内圆的地方用刀版轧线,见图3。

纳西人对天地自然崇拜和敬畏的表现。包装的色彩采用了纳西族喜爱的白色,整体设计使青刺果油的地域性特征非常突出,见图2。

4结语

3东巴纸对包装设计的启示

东巴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对它的研究应更加注

东巴文化中的一个宝贵结晶就是东巴纸。东巴纸的神奇之处是任何其他纸张所无法比拟的:用东巴纸写就的书籍,千年不腐,字迹如新。因为作为原料的树皮含有毒性,经各种工序去除其绝大部分毒性之后,对人已无伤害,但任何蠹虫和霉菌都无法在其上生存,这造就了东巴纸的神话。因为是手工制作,加上原料稀少,东巴纸的产量并不大,一般仅供自家写经、画画之用。制好的东巴纸呈牙白色,植物纤维极好,非常柔韧厚实,可两面书写。由于原料难以采集,且制作过程费时耗力,只有很少的东巴在坚守此项工艺,东巴纸更是弥足珍贵。

自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东巴文化研究的复兴和深入,一些学者,特别是纳西族学者注意到东巴文化传承对纳西族的重要性以及东巴纸在其中的作用,支持民间文化精英恢复东巴纸制作技术。2005年初,云南一民间企业对传统的东巴纸制作工艺进行改进,选用丽江地区产的荛花皮,将荛花皮泡软后,分级分时蒸煮,蒸煮过程中加入烧碱,蒸煮后得到底料和筋料,将底料和筋料混合得到纸浆,再根据不同的需要对纸浆染色,并加入树叶、花叶、叶脉、麻丝、蚕丝等添加物,使东巴纸的内涵更加丰富,也极具原生态艺术品位[9]。改良后的东巴纸应用到普洱茶的包装上,使植物的纤维历历在目,如同触摸着自然的韵律,体现普洱茶天然醇厚的品质,也体现绿色包装的理念。另外,改良后的东巴纸有良好的延展性,全纤维的植物

[6][7][5]

重其对现代社会实际价值的挖掘,只有在不断地创作、发展、设计中与时俱进,才能体现活的意义。如能将东巴文化中的色彩崇拜、绘画、象形文字、东巴纸等艺术形式应用到包装设计中,那么东巴文化将不至于静静的驻足在博物馆及研究所内,包装设计元素也会因此而更加丰富,在传达包装信息的同时,也传递一种文化情结,对纳西东巴文化做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参考文献:

[1]

杨福泉.东巴经中的黑白观念探讨[C]//东巴文化论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东巴纸制作

[2]李丽芬.“黑”“白”词汇及其文化背景[C]//东巴文化论集.昆

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3][4]

杨福泉.纳西族羊皮服饰的崇拜寓意[C]//东巴文化论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东巴纸制作

白庚胜.《黑白之战》象征意义辨[C]//东巴文化论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郭大烈,杨世光.东巴文化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兰伟.东巴画的种类及其特色[C]//东巴文化论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兰伟.东巴画与东巴文的关系[C]//东巴文化论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8]宋文娟,王坤茜,徐人平.纳西东巴文字字素的形象构型分

析与应用[J].包装工程,2010,31(8):80-83.

[9]一种手工制作东巴纸的方法[EB/OL].专利之家.http:///D21H/CN1648341.shtml.(余不详)

《纸文化与纸艺术》作业
东巴纸制作 第五篇

山东轻工业学院2010/11学年第1学期通选课《纸文化与纸艺术》

东巴纸制作

每题25分,共100分。

一、 何谓纸和纸文化?蔡伦纸的原料及工艺是什么?保留至今的中国传统手工 纸品种有哪些?

答: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组成,初步脱水,再经压榨,烘干而成。 甲骨发展到如今,历史上造纸术的出现,使蔡伦成为载入史册的人物。这是我国纸文化的开始。

提起纸文化,应该离不开“折纸 剪纸 制造纸”等内容了。

1.造纸: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东汉,将纸文化与丝织融合。公元105年蔡伦发明造纸术。晋代开始,我国书画名家辈出。隋代统一南北后,唐、宋继承与发展了数百年造纸的成就。佛教盛行,使纸的需求剧增,原料扩大 到用藤和桑皮、粗布或石块、用日晒夜收的办法 漂白麻纤维以制纸等。南宋时我国南方已盛产竹纸。明代,我国用竹子造纸的技术(指手工)已臻完善,该时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系统叙述了用竹子造纸的生产过程,并附有生产设备与操作过程的插图。经过元、明、清数百年岁月,到清代中期,我国手工造纸已相当发达,质量先进,品种繁多,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发展传播的物质条件。

2.折纸和剪纸:用剪刀、刻刀等在纸张等片状材料上做出的镂空艺术,且这项艺术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 题材:动物、人物、植物、故事、神话、传说东巴纸制作

刻法:阳刻、阴刻、阴阳刻等。

其实纸文化还有很多,不是这一纸回答所能穷尽的。比如皮影戏。

蔡伦造纸术的原料和工艺流程

当时蔡伦用树皮造纸的主要原料为檀木,荛花(雁花),菠萝叶,草木灰,竹子,马拉巴粟树糊等,制作工艺流程为:

(1)取檀木,雁皮(荛花)等树皮,拌和捣碎,加入草木灰等进行蒸煮;

(2)将蒸煮过的树皮原料,放在向阳的山坡上,进行日晒雨林,并不断翻覆,让树皮自然的变白;

(3)将树皮等原料进行碾碎,浸泡,发酵,打浆,并加入树糊调和成浆;

(4)用抄纸器将捣好的纸浆抄成纸张;

(5)将抄好后的纸张,置于阳光下晒干,即可用于撰写经文或书籍用纸

保存至今的中国传统手工纸品种: 宣纸是中国手工纸中的翘楚;皮纸颠覆了“纸是脆弱”的概念;毒纸是传承藏文化的载体;东巴纸是纳西族最神圣的纸张。

二、 试介绍中国的春联、年画、剪纸,风筝、纸灯笼、纸扇及其文化内涵(任选3个)。 答: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东巴纸制作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春联的内容,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的。春联从起初的驱邪避恶到如今的祈福志庆,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企盼。在我们乡下,每年春节前村里乡邻都要拿着裁好的红纸请识文断字的文化人写门对子,那种虔诚的神情饱含着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似乎将未来的希望全寄托在这红色的纸片上了。对仗工整,平仄相调,笔力遒劲,细细观赏大红纸上寓含深意的对联和漂亮的书法,是很有意思的。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从文化的分类说,风筝文化可列入体育文化,因为体育文化包括体育观念、体育思想、体育理论科学、体育精神、体育艺术、体育道德、体育法规、体育风尚。风筝文化的出生地是民间,风筝文化根在民间,又可称之“民俗体育文化”。

风筝和放风筝活动有两个不同的含意。但它们都属于大文化范畴,又超越了这个范畴。因为,这已发展成为外事交往、经济交流的媒介和桥梁、纽带。

从历史资料看,风筝在我国古代常被作为一种工具——首先,用于军事。后来作为游戏娱乐的工具。明代以后,又成为科学研究的工具。接着,人们又发现了放风筝的医疗保健功能。在历史进程中,风筝和放风筝活动不断地发展和升华,它的属性不仅表现在以上种种。当今,我国放风筝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 试述宣纸的生产原料、分类及特点

答:青檀与檀皮青檀,用作制造宣纸的主要原料。 宣纸的分类:

按加工方法分类宣纸分为一般可分为宣纸原纸和加工纸;

按纸面洇墨程度分类宣纸分为生宣、半熟宣、熟宣;

东巴纸制作

宣纸品种按原料配比分类可分为棉料、净皮、特净三大类;

宣纸品种按规格分类可分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多种; 宣纸按厚薄分类可分为扎花、绵连、单宣、重单、夹宣、二层、多层等;

宣纸按纸纹分类可分为单丝路、双丝路、罗纹、龟纹、特制等。

宣纸的特点:

东巴纸制作

1柔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后再经过熨烫,依旧可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

2湿染性。生宣具备的湿染性使得书写的字体饱满而刚柔并济,作品装裱后,水墨线条会透露出圆润立体的视觉冲击力。

3吸墨性。生宣具备湿染性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

4艰韧性。生宣书写具有的艰涩性体现在笔墨挥洒上,笔墨在生宣纸面上的表现之所以很难酣畅淋漓地流动,是因为生宣具有较强的涩性,由于这种涩性造成用笔和用墨都变得举步维艰。

5轻灵性。宣纸这种纸张拿在手中或张挂在支架下,悬空着的宣纸被风吹动,轻而薄的宣纸就会飘拂起来。

6持久性。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纸寿千年所指既是此种特性,而此特性,已有专业研究者在模拟环境下做实验成功论证。

7胶着性。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相关的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前提在于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了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手,手上也不会沾染上墨迹。

8增殖性。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源于对资源性产物的珍惜,近年来,宣纸收藏已经快速成为越来越多收藏投资爱好者的目标,连续几年供不应求的局面更是令这种增殖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四、 学习《纸文化与纸艺术》课程后的感想与建议。

答:本学期学习了《纸文化与纸艺术》这门选修课程,我受益匪浅。这门课程使我了解到了许多有关纸方面的文化知识,纸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它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给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蔡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家,造纸术的发明者。在没有发明纸以前,古代各国人民曾想尽办法,利用石头、砖头、树叶、树皮、蜡板、铜、铅、麻布和兽皮、羊皮等等,文字记录下来。蔡伦对我国乃至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并且这种影响还将持续下去。今天,我们是无法用数量来衡量纸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人类对纸的使用将会延续到何年,更是难以预测。因此,蔡伦(还有四大发明的留下姓名的另一位发明者毕升)理应在为中国和人类历史进程带来巨大影响的人物名单里占据首席或近乎于首席的位置。

通过学习了本门课,我大体了解到了纸是如何进行加工的,也知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造纸的不易,过程的繁琐。使我感受到了每一张纸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节约更好地利用好每一张纸;本门课还介绍了纸的许多种类,比如宣纸等等;还有纸的文化,例如纸风筝、纸灯笼、剪纸等,这些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增强了我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我认为在课余和空闲时间内,应多学习一些传统的手工纸艺术,比如剪纸、练习宣纸写字等来提高自身的个人修养与综合素质。

学习了本门课程,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首先,我认为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应多增添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产生共鸣的东西,尽量不要一味的招书授课,这样容易使课程枯燥。其次,我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内容能多设计一些虽然专业知识不强但对学生有用的内容。最后,我认为老师在本门课程的教授中还是很负责的,尤其是最后的一堂课上,老师本不需再讲那么的内容,但是考虑到所讲内容或许对同学们以后有所帮助,就又讲了许多的内容,这使我印象非常深刻。

总之,学习了《纸文化与纸艺术》这门课程,我收获很多与本专业无多大联系的知识,拓展了我的知识面,在此感谢老师的教导,也祝愿这门课程的教授会越来越好。

第1篇纸包装-第1-2章
东巴纸制作 第六篇

丽江特产
东巴纸制作 第七篇

本文来源:http://www.xinchenghx.com/daxueshengchuangye/37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