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的机会

李嘉诚创业故事 李嘉诚创业史

| 点击:

【www.xinchenghx.com--大学生创业的机会】

李嘉诚创业故事篇一

李嘉诚创业史

李嘉诚创业故事篇二

李嘉诚的3个经典创业故事

李嘉诚的经典创业故事(一)

从推销员到总经理“一个有信用的人,比起一个没有信用、懒散、乱花钱、不求上进的人,自必有更多机会。”这是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同时也是他的座右铭。

一九四○年日军侵华,李嘉诚随父母从家乡潮州逃难到香港,当时他才十四岁。李嘉诚的父亲本为教师,到香港后一时找不到工作,举家投靠家境颇为富裕的舅父庄静庵。可是不久父亲就患上了严重的肺病,临终时,他没有交代什么遗言,反而问李嘉诚有什么愿望。李嘉诚当即承诺:“日后一定会令家人有好日子过。”

父亲病逝后,作为长子的李嘉诚为养家糊口放弃学业,去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家塑胶厂当推销员。李嘉诚深知,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推销员,首要是勤奋,其次是头脑灵活。在日后的推销生涯中,李嘉诚便充分发挥了这等“窍门”。当其他同事每天只工作八小时的时候,李嘉诚就工作十六个小时,天天如是。李嘉诚对“打工”的看法是:“对自己的分内工作,我绝对全情投入。从不把它视为赚钱糊口,向老板交差了事,而是将之当作是自己的事业。”就这样,李嘉诚只花了一年时间,业绩便超越其他六位同事,成为全厂营业额最高的推销员。他当时的销售成绩,是第二名的七倍。十八岁的他受到老板的赏识,被擢升为部门经理。一年后,他当上了销售公司总经理。李嘉诚的快速擢升还有一段插曲:他在厂里当销售员时,再忙也要到

夜校进修。他在会考合格后打算去读大学,老板为挽留这个人才,便索性把他提升到总经理的岗位上了。

“长江”最初的风波

经过这短短一役,李嘉诚开始估量自己的实力,他相信若自立门户,成绩可能更好。一九五○年,二十二岁的李嘉诚终于辞去总经理一职,尝试创业。当时,李嘉诚的资金十分有限,两年多来的积蓄仅有七千港元,实不足以设厂。他向叔父李奕及堂弟李澍霖借了四万多元,再加上自己的积蓄,总共五万余港元资本,在港岛的皇后大道西,开设了一家生产塑胶玩具及家庭用品的工厂,并取荀子《劝学篇》中“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之意,将厂名定为“长江”。

起初,李嘉诚只知不停地接订单及出货,忽略了质量控制,致使产品愈来愈粗劣。结果不是延误了交货时间,就是引起退货并要赔偿,工厂收入顿时急跌。加上原料商纷纷上门要求结账还钱,银行又不断催还贷款,“长江”?逼到破产的边缘。这使李嘉诚明白自己实在是操之过急,低估了当老板的风险。

如何才能挽救绝境中的长江塑胶厂?李嘉诚靠的还是“信义”二字——与有信,与有义。他召集员工大会,坦言自己在经营上的失误,衷心向留在厂里的所有员工道歉,同时还保证,一旦工厂可以度过这段非常时期,随时欢迎被辞退的工人回来上班。之后,李嘉诚穿梭于众多银行、原料供应商及客户之间,逐一赔罪道歉,请求他们放宽还款期限,同时拼尽全力,为货品找寻客户,用蚀本价将次货

出售,筹钱来购买塑胶材料和添置生产机器。到一九五五年,高筑的债台终于拆掉,业务渐入佳境,没多久还开设了分厂。

一九五七年初的一天,李嘉诚阅读新一期的英文版《塑胶》杂志,偶然看到一小段消息,说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全面倾销欧美市常这给了李嘉诚很大灵感。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类价廉物美的装饰品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而香港有大量廉价勤快的劳工正好用来从事塑胶花生产。他预测塑胶花也会在香港流行。李嘉诚抓紧时机,亲自带人赴意大利的塑胶厂去“学艺”,在引入塑胶花生产技术的同时,还特意引入外国的管理方法。返港后,他把“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积极扩充厂房,争取海外买家的合约。

在“长江”的客户中,有个美籍犹太人马素曾订了一批塑胶产品,打算运到美国销售,后来不知何故临时取消合同。李嘉诚并没有要求赔偿,他对马素说:“日后若有其他生意,我们还可以建立更好的关系。”马素深感这位宽厚的年轻的创业者,是个可做大事的人,于是不断向美国的行家推销“长江”的产品。自此,美洲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李嘉诚由此进一步感悟“吃亏是福”的道理。

李嘉诚的经典创业故事(二)

投资房地产业

创业五年后,“长江”逐渐成为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型塑胶花厂。李嘉诚被行内人士冠以“塑胶花大王”的雅号。而李嘉诚租用的那所厂

房的业主也趁机把租金大幅度提高,这反而促成了李嘉诚自建物业的决心。

一九五八年,他投得北角英皇道的地皮,兴建一幢十二层高的工业大厦,留下数层自用,把其余的单位出租。大厦落成后,香港物业价格随即大升。李嘉诚发觉房地产大有可为,于是开始部署把资金投放到地产市常六十年代中期,香港的房地产经历一场狂炒后,一落千丈。李嘉诚独具慧眼,认为土地价格将会有再度回升的一天,决定实行“人弃我缺的策略,用低价大量收购地皮和旧楼,在观塘、柴湾及黄竹坑等地兴建工厂大厦,全部用来出租。不出三年,果然风暴平息,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急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这次他的策略是只买不卖,全都用来兴建楼宇。七十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达六百三十万平方英尺,出租物业超过三十五万平方英尺,每年单是收租,已达四百万港元。

一九七一年六月,李嘉诚正式成立了负责地产业务的“长江置业有限公司”。在“长置”成立大会上,他为日后定下的目标,是超越号称香港“地产业王”的“置地”。置地公司由英国商人保罗·遮打,跟当时“怡和洋行”的香港负责人祈士域联手创立,号称全亚洲最大的发展商,也是全港最大的商业机构。一九七二年七月,李嘉诚把“长置”易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这年十一月,“长实”在香港挂牌,在市面公开发售。

“长实”在香港准备上市期间,李嘉诚遇到不少障碍。在那困难的时刻,他都得到夫人庄月明的鼓励。庄月明是他的表妹,比他小四岁,两人可说是青梅竹马。庄月明的父亲庄静庵是香港著名的钟表商,拥有老字号中南表行。庄月明从香港大学毕业后,曾到日本明治大学深造。一九六五年事业有成的李嘉诚跟庄月明成婚。

“长实”在地产业屡出大手笔。先是拿出六千多万元资金购买物业及地皮,并积极兴建高级住宅与商业楼宇。到一九六七年,又动用二亿三千万港元,买入美资集团、希尔顿酒店及凯悦酒店,开创了华资在港吞并外资机构的先河。而李嘉诚历时两年半之久,全面进军“ 和黄”的整个过程直如“蛇吞大象”,实为香港开埠以来华资收购英资的经典之作。“和黄”是老牌和记洋行及黄埔船坞的合作品。到一九八○年,“长实”终于持有“和黄”超过百分之四十的,李嘉诚当上了“和黄”董事会主席。至此,李嘉诚坐上了香港华资地产龙头的位置,“李超人”的绰号不胫而走。

李嘉诚的经典创业故事(三)

树大招风

二○○○年十月二十五日,欧洲议会发表报告,点名指责以李嘉诚为首的李氏家族生意,在香港市场占有率太高,可能对香港经济造成支配性影响,甚至会出现垄断情况。报告又关注李嘉诚两名儿子在若干的上市及收购事件中,获得有关当局的优惠,而这种不公平的特权,

李嘉诚创业故事篇三

【李嘉诚的创业】华人首富李嘉诚创业史

华人首富李嘉诚创业史

李嘉诚,广东潮安人,1928年7月出生于广东潮洲市一个贫穷家庭,父亲为教师。 李嘉诚童年过着艰苦的生活。14岁那年(1940年),正逢中国战乱,他随父母走难,逃往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庄静庵,可惜不久父亲因病去世。

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为了养家糊口及不依赖别人,决定辍学,先在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塑胶厂当推销员。由于勤奋上进,业绩彪炳,只两年时间便被老板赏识,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

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积蓄的7000元,在筲箕湾租了厂房,正式创办“长江塑胶厂”。

有一天,他翻阅英文版《塑胶》杂志,看到一则不太引人注意的小消息,说意大利某家塑胶公司设计出一种塑胶花,即将投放欧美市场。李嘉诚立刻意识到,战后经济复苏时期,人们对物质生活将有更高的要求,而塑胶花价格低廉,美观大方,正合时宜,于是决意投产。 他的塑胶花产品很快打入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同年年底,欧美市场对塑胶花的需求愈来愈大,“长江”的订单以倍数增长。直到1964年,前后7年时间,李嘉诚已赚得数千万港员的利润;而“长江”更成为世界上最大塑胶花生产基地,李嘉诚也得了“塑胶花大王”的美誉。{李嘉诚创业故事}.

不过,李嘉诚预料塑胶花生意不会永远看好,他更相信物极必反。于是急流勇退,转投生产塑胶玩具。果然,两年后塑胶花产品严重滞销,而“长江”却已在国际玩具市场大显身手,年产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为香港塑胶玩具出口业之冠。

1963年,李嘉诚与表妹庄月明(即其舅父庄静庵之女)成婚,翌年生下长子李泽钜,次子李泽楷则在1966年出世。

1965年2月,香港发生了严重的银行信用危机,人心惶惶,投资者及市民纷纷抛售房产,离港远走。香港房地产价格暴跌,地产公司纷纷倒闭。1967年,香港更发生反英暴动,进一步使房地产市场陷于死寂。

不过,李嘉诚却看好香港工商业的前景,认为香港这个商机十足的殖民地,不会久乱。他反行其道,在人们贱价抛售房产的时候,却大量购入地皮和旧楼。不出3年,风暴平息,香港社会恢复正常,经济复苏,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暴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70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630万平方英尺。

1971年6月,李嘉诚正式创办长江置业有限公司,翌年改组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在地产事业上大展拳脚,并在后来多次石油危机和经济萧条的时期,趁楼价下滑,运用人退我进、人弃我取的战略入货,结果在楼市大升时获得巨利,使手上的资金暴增。 70年代的香港,4大资本最雄厚的英资洋行怡和、太古、汇丰及和记,在许多大企业的生意中,威力只手遮天。李嘉诚决定运用长江实业雄厚资金,收购香港某些具有实力的上市公司,第一个目标便直指怡和集团的主要旗舰“九龙仓”。

他经过仔细研究后,决定采取不动声色、出其不意的战术,派人分散大量暗购九龙仓股票,使九龙仓的股价在短短几个月内有原来的13.4元,狂升至56元。九龙仓集团感到大势不妙,立即部署反收购行动,在市面上大量购入散户持有的九仓股票。无奈资金有限,最后

李嘉诚创业故事篇四

李嘉诚的创业历程

-李嘉诚的创业历程

嘉诚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潮洲市,他的祖父是清朝末年的秀才,父亲李云经也受过很的教育,以教书为职业。李嘉从小就受到家庭文化环境的熏陶,3岁就开绐读唐诗,到小学毕业时,已经能读《红楼梦》、《老殘游记》、《资治通鉴》了。

可是,李嘉诚3岁时祖父就去世了,从此家里经济条件越来越差,生活也越来越困难。父亲几次被迫丢下教鞭,到南洋去做生意,然而都没赚到钱,最后还是回到家乡来教书,艰难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李嘉诚放学后,常常到码头边去捡煤屑。父亲生了病,没有钱去医院,还要坚持工作,有时候一边批改学生的作业,一边大口大口吐血,使小嘉诚深感心痛。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嘉诚一家人离家逃难,先后在汕头,惠阳,广州等地流浪,经常露宿车站。父母和小嘉诚都不得不到大街上卖香烟,糖果,针钱铮点钱,忍饥挨饿过日子,最后一家人逃到香港避难。李云经积劳成疾,终于病倒在床。1943年,还不到40岁的李云经就离开了人世。刚上了几个月的李嘉诚从此失学了。

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到处都是失业的人,李家孤儿寡母,就更难找工作了,母亲设法批发一塑料花去卖,每天只能赚几角钱,根本无法养活一家五口,李嘉诚是家中长子,他对母亲非常孝顺,他不能不帮助不母亲承担家庭生活的重负,所以到处找事情做。一位茶楼老板看他们可怜,答应收留小嘉诚在茶馆里当烫茶的跑堂。16岁的小嘉诚,从此踏进纷纭复杂的社会,开始了顽强拼博的人生旅程。

南方人起得早,睡得晚,茶楼天不亮就要开门,到午夜还不能休息。每天“披星戴月上班去,万家灯火回家来”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对一个末成年的少年来说,这实是太难熬了。小嘉诚也抱怨过自己的命不好,甚至希望哪天日本鬼子的枪走火,把他打死算了!但是他想到母亲和弟妹,感到自己有责任为家庭分忧,就是再困难也得拼下去,有一次,因为太疲倦了,他不小心把一壶开水洒在地上,溅湿了客人的衣裤。当时他很紧张,等待着客人的巴掌、老板的训斥,可是那位客人反而为他开脱,不准老板开除他。这件事给李李嘉诚的印象很深,几十年以后,当他成为香港有名的大富豪以后,还感慨地说“如果能找到那位客人,我一定让他安度晚年。”他还说:“这也是一次教训,谁叫咱不谨慎?父亲曾多次告诫我,要作男子汉,就要‘失意不能灰心,得意不能忘形’。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第一是要能吃苦,第二要会吃苦。”

李嘉诚在茶楼里一泡两年。他对这段生活从来就没后悔后。他说,茶楼是三教九流聚会的地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都能看到听到。久而久之,就使他练出了一种眼光,一个人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他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性、为人处事,一见面就能猜个八九不十,也知道了该怎样与这样的相处。他读书不多,却学会了利用环境观察别人,这也算是社会心理学吧!这时学会的本领对他一生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李嘉诚创业故事}.

贫困的生活使李嘉诚过早地成熟了

来往茶楼的客人里,最让李嘉诚羡慕的是实业家。他发奋向上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发誓也要做实业家。可是像这样没后台、又没本钱的人,该怎样才能投身实业呢?李嘉诚17岁那年,大胆地迈出了新一步。他找到了一份为塑胶厂当推销员的工作,便辞掉了茶楼里的活。

推销员,被很多人称作“成为富豪的必经之路”,但也被认为“下最复杂的职业”!做推销员要有特殊的本领。首先是要跑,这一点,李嘉诚不在乎,在茶楼里跑堂,他能连续2小时不落座,也不感到腰酸背痛。为了节省路费,他上下班从不乘车,十来里路,总是走来走去,出外联系业务,一个上午,能在香港大街上打个来回!做推销员的另一件本事就是脸皮厚,能磨会缠,使客户不得不买自己的商品。不过李嘉诚从不愿意死皮赖脸地缠人家,他总是事前想好几套方案,使人家自然而然地接受他的商品.有一次他推销一种塑料洒水器,走了几家办公室都没有人要,他灵机一动,对办公室的人说,洒水器可能出了一点问题,想借人家

的水管试一下,于是乘机在办公室里表演一下,结果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一次卖了十几个,有人认为,推销员一定要能说会道,李嘉诚却不以然,他不喜欢高谈阔论,讲话也是不紧不慢,没有那种所谓外交家的口才。但是他非常注意市场和消费者使用这类商品的情况,别人不需要或者已经有了的东西,你去推销当然是白费劲。当时他把香港划分成许多区域。把每个区域的居民生活情况和市场情况都记下,这样就知道什么产品该到什么地方去推销。短短一年以后,李嘉诚推销商品的数量超过厂里那些老推销员。

由于李嘉诚推销有术,别人做不了的生意他能做成,他所在的那家塑胶厂的效益越来越好。生产同类产品的厂家,发现竞争胜负的关键竟在这小小的推销员身上,便想花大价把李嘉诚挖过去,李嘉诚的老板得到消息,惟恐李嘉诚真的成了别的手上的工具,于是抢先下手,把李嘉诚提拔于业务经理,并破列给了李嘉诚的百分之二十的红股。李嘉诚通过报刊子解国外市场的变化,通过茶馆和娱乐场所掌握本地的行情,心中有数,指挥有方。他手下的推销员都能根据他的指挥完成任务。而李嘉诚也因此熟悉了塑胶行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并且开阔了视野,增加的交往,提高了管理能力。正如他自己所说“吃透了这一方云雨”。

3年以后正当厂里准备重用李嘉诚的时候,他却坚决地辞职了。

20岁的李嘉诚认为自己已看清了形势,做好的准备,他要放手大干一番了。

白手起家的李嘉诚,用自己几年来积蓄的7000港元又向朋友借了一些钱,在维多利亚港附近的一条小溪旁,租下了一间灰暗的小厂房,买下了一台老掉牙“长江塑胶厂”有人开玩笑说,这个厂只有这个招牌是新的,别的全是旧货!他是李嘉诚不这样想,他选择“长江”作厂名,是有深刻用意的。他说“如果你不广泛吸纳细小的支流,就不能成为大河,一个干实业的人,就必须有广阔的的胸襟与别人一起工作”!充分显示了一个干实业的人眼界。厂子刚创办,缺乏资金,更缺乏人才,采购,设计,生产,推销,都得李嘉诚亲自去过问。每一天一大早,他出门去联系业务,这时他是采购员兼推销员;到他回厂里,厂里一天的生产才能开始,这是他是师傅、老板;晚上搞设计,以使工人们第二天能照图施工,他又成了工程师,那是他几年每天都要工作16个小时。

年轻的李嘉诚就像别的创业老板一样,希望事业发达,他急于扩大生产,缺少资金,就向朋友去借。但是他也碰到所有初涉市场的企业家惯常碰上的问题;产品出现积压,资金周转不灵。他没有阔亲戚,富朋友,人家借给他的钱,都是准备自己办事用的,所以一定要如期归还。可是李嘉诚借来的钱都变成的产品,而产品还没能变成钱,他那不出钱还人家,一度面临破产的危机。据说他有一天晚上围着工厂转了大半夜,几次向河边走去,但终于又走了回来,他没有自杀,第二天,他又找来一个经销商,希望这个人能支持他渡过难关,可是那个人边看边摇头,围着厂子转了一圈,在河边撒了一泡尿,走了。

朋友们都劝李嘉诚,算了,干脆把厂子卖了,还了债,自己到别人厂里去做工,凭他的能力,一定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待遇是不会差的。

只有在困境中不屈服的人,才有成功的可能。

他冷静地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操之过急,生产与销售配合得不好。他果断地收缩生产,把得力的工人派出去搞推销。他自己也背着产品跑遍了香港,拜访了上百个代理商。长江厂的产品毕竟质量好,很快就得到了几个代理商的支持,他们预付了一笔定金给李嘉诚,使他终于渡过这个难关。{李嘉诚创业故事}.

李嘉诚又发现,各大商店几乎都没有塑胶花卖。香港人是喜欢摆设的,应该会喜欢逼真,漂亮又便宜的塑胶花,而塑胶花的生产技术并不高,他毅然决定,大量生产各种各样的塑胶花,果然,塑胶花很快进入了千家万户,也为李嘉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长江塑胶厂的兴旺,不久引起了同行的嫉妒。有人专门跑来拍了长江厂那间破烂样登在报纸上,宣传说,长江厂就是这个破烂样,怎么可能生产出好东西来呢?然而那邦人却没想到,这反而使长江塑胶长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少本来并不想经销长江塑胶厂产品的代理商,

跑来考察过以后,都认为这个小厂厂房虽旧,但组织得力,生产合乎规范,产品质量信得过,可以同他们做生意。结果长江厂的订货单大大增加。更让李嘉诚惊喜的是,有一些外国商人也跑来了。李嘉诚从这些商人口中,得到一个黄金般的信息,就是欧洲人最喜欢塑胶花。苏联人扫墓不用鲜花,而用塑胶花表示生命虽已结束,但留下的思想、品质、精神是长青的;北欧人则喜欢用塑胶花装饰庭院,房间,美洲人则连汽车上和工作场所也会挂一些塑胶花。于是从50年代中期开始,李嘉诚大量生产塑胶花,销往欧美市场。工厂的年利润也猛升到上千万港元

李嘉诚创业故事篇五

【创业故事1000例(5)】李嘉诚之子李泽楷的创业故事

李嘉诚之子李泽楷的创业故事

有着“小超人”美名的香港第二大富商李泽楷是李嘉诚之子,今天人们再谈论起大富豪的话题时,其父李嘉诚恐怕已是不能独享了。

李泽楷真正为世人广泛瞩目,是从1999年开始。当年5月中旬,李泽楷购入“得信佳”集团,改名盈动上市。当天股票狂升23倍,李泽楷的个人财富也由15亿港元升至100亿港元以上。之后一路攀升,短短几个月内,盈动的市值暴升至2200多亿港元,成为香港市值第六大的企业,被称为香港经济界的一个奇迹。

前不久,李泽楷完成了迄今为止亚洲最大的企业并购案,成功地收购了香港电讯,购并后的公司成为一家市值超过700亿美元的宽带互联网集团,市值超过了长和系,成为仅次于中国电信及汇丰银行的全港第三大市值公司。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李泽楷在心中有着更高的追求,创建全球最大的宽带国际互联网业务,他要力争走在科技时代的最前面,勇做时代的弄潮人。

创业追逐科技新潮流

李泽楷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因此特别关心科技的发展。回到香港后,他本着自己尊崇科技的信念,于1990年创办了卫星电视,正式踏足科技界。到了1993年,也是本着这个信念,利用出售卫视所得的收益,创立了盈科拓展集团。关于香港经济今后的发展,他还是本着这样的信念,提议在香港建立“数码港”,以使香港面对国际竞争,能够站在电子时代的潮头上。

创立卫星电视并将其出售,可以说是李泽楷在创业中做出的第一次非常漂亮的“亮相”,技惊四座。

1991年,香港政府发放卫星电视牌照,李泽楷向父亲借了5亿港币,成功投得香港首个卫星电视。1991年5月,卫星电视开播,在两年的时间里,就覆盖了将近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300万家庭用户,广告客户包括万国宝通、大通、百富勤、国泰航空等著名商业伙伴,李泽楷靠自己的努力建起了一个卫视王国。

就在卫星电视初具规模,事业蒸蒸日上之际,人称“小超人”的李泽楷又有超人之举,将自己全力创建的卫视出售。

1993年5月,在加拿大的一艘游艇上,李泽楷仅由一位私人顾问陪同,进行了一场出人意外的谈判,他将卫视64%的股份售与有意开拓中国市场的传媒大王、新闻集团主席默多克。这一转手,李泽楷净赚4亿港元。

靠出售卫视股份获得的收益,李泽楷做出新的决策,借壳在新加坡上市,创建盈科拓展,一直想走出父亲光环的李泽楷,从此开始自立门户。

毕业于地处美国硅谷的斯坦福大学的李泽楷,对硅谷的发展历程自然十分熟悉。香港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挑战,“硅谷的概念”促使他酝酿出建设“香港硅谷”,即“数码港”的设想。李泽楷认为,“数码港”建成后,香港可望在软件开发上取得长足的进展,形成今后经济发展的优势,用硅谷概念来包装地产项目,在香港可以说是由李泽楷首次提出。出道以来一直以大手笔见长的小超人李泽楷,创建“数码港”的创意,可以说是颇具远见的大家之作。 1998年6月,李泽楷正式向香港政府提出“数码港”计划。

1999年3月,李泽楷取得“数码港”项目的发展权,这成了他事业腾飞的起点。

据了解,目前已有多家公司签署租用“数码港”的意向书,其中包括和盈科互换股份的美国上

李嘉诚创业故事篇六

长江实业集团董事长李嘉诚创业历程

长江实业集团董事长李嘉诚创业历程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北门街面线巷的一个教师之家。

5岁那年,李嘉诚在父亲李云经的引导下,祭拜孔子儒学,进入观海寺小学念书。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日军轰炸潮州。1939年6月,

{李嘉诚创业故事}.

刚刚读初中的李嘉诚在与家人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圣诞节前夕,香港英军向日军投降。

港币不断贬值,物价飞涨,李家生活愈加困难,而父亲李云经又在这时因劳累过

度染上肺病。

1943年冬天,李云经病重,他把李嘉诚叫到床前,轻声告诫道:求人不如求

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训言。失意时莫灰心,得意时莫忘形。父亲李云

{李嘉诚创业故事}.

经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14岁的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会

看相的同乡认为他“眼眸无神,骨架瘦弱,未来恐难成大器”。李嘉诚先在舅父

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李嘉诚到这里之后,学到的第一个

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李嘉诚被调入高升街的一间钟表店当店员,学会了

钟表装配修理技术。

1947年,李嘉诚因不愿长期寄人篱下,便到一家五金厂当推销员,开始了香

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1948年,由于出色的推销成绩,20岁的李

嘉诚便升任塑料花厂的总经理。

艰苦创业

1950年,年仅22岁的李嘉诚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

长江塑胶厂。“长江”取意于“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办厂初期,曾

经出过质量事故,李嘉诚在表妹庄月明的鼓励之下度过了难关。[5]

1955年,长江塑胶厂终于出现了转机,产销渐入佳境。1957年,李嘉诚阅{李嘉诚创业故事}.

读新一期的英文版《塑胶》杂志,无意看到一则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

原料制造塑胶花,正全面倾销欧美市场。这则消息使李嘉诚意识到:塑胶花也会

在香港流行。于是李嘉诚到意大利考察,回港后率先推出塑胶花,随即成为热销{李嘉诚创业故事}.

产品。

李嘉诚在香港快人一步研制出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李嘉诚走物

美价廉的销售路线,大部分经销商都非常爽快地按李嘉诚的报价签订供销合约。

有的为了买断权益,主动提出预付50%订金。李嘉诚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长

江塑胶厂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香港塑胶业界。

1957年岁尾,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公司总部由新莆岗搬到北角,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厂房分为两处,一处仍生产塑胶玩具,另一处生产塑胶花。李嘉诚把塑胶花作为重点产品。塑胶花为李嘉诚带来数千万港元的盈利,长江厂成为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家。不久,他又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并成为“塑胶花大王”。

事业辉煌 1958年,李嘉诚在港岛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业大厦,兴建一幢12层高厂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1960年,又在柴湾兴建了第二幢工业大厦,李嘉诚的事业迅速走向辉煌。

1963年,与庄月明结婚。

1967年,左派暴动,地价暴跌,李氏以低价购入大批土地储备。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8年,与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会面。

1979年,“长江实业”宣布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斥资6.2亿元,从汇丰集团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22.4%的股权,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4年,“长江实业”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

1986年,进军加拿大,购入赫斯基石油逾半数权益。5月1日李嘉诚母亲逝世。6月20日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会见了李嘉诚。

1987年,联同2名华资大亨李兆基及郑裕彤,成功夺得温哥华86年世界专览会旧址的发展权。

{李嘉诚创业故事}.

1994年,所管理的企业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

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1999年,长江实业集团除税后盈利达1850亿港元。

2000年,长江实业集团总市值约为8120亿港元。

2009年,长江实业总市值约为10000亿港元。

2010年7月30日,亚洲首富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基建、港灯、李嘉诚基金会有限公司及李嘉诚(海外)基金会,以57.75亿英镑竞购法国电力集团旗下部分英国电网业务。9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广东深圳会见了李嘉诚 。

2011年,李嘉诚工夫茶传奇故事入选国家孔子学院汉语外教文章。

2011年福布斯富豪榜,李嘉诚位于排行榜第十一位。7月,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赴汕头大学调研,期间会见了李嘉诚。

2011年9月28日,国家孔子学院把成就李嘉诚的一道工夫茶传奇故事搬上国际频道,中英文全球推广 。

2012年福布斯富豪榜中,李嘉诚排名第九,荣膺亚洲首富。

福布斯2012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李嘉诚位于排行榜第三十一位。 2013年1月10日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李嘉诚财富大增至300亿美元,继续稳坐香港首富宝座。

2013年的华人富豪榜发布,整体上华人亿万富豪规模实现了人数和财富额的双增长;李嘉诚继续蝉联华人首富,自1999年超越李兆基以来,这已是他在榜首的第15个年头了。

2013年6月30日参加汕头大学2013毕业典礼及系列活动,李嘉诚还勘察了汕大新医学院地址,参加了建设项目启动仪式。

2013年12月,李嘉诚通过旗下的风投公司Horizons Ventures投资一家国外比特币支付初创公司BitPay。

2014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诚的净资产总值高达310亿美元,蝉联亚洲首富,全球排行第20位。

2014年3月,李嘉诚将屈臣氏股份近25%作价440亿港元卖给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李嘉诚在8个月当中已套现超过710亿港元。

2014年6月13日,李嘉诚投资1.8亿港元的人造蛋黄酱在香港发售。 2014年7月22日,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公司陆续公布半年业绩,其中长江生命科技今日公布。截止至2014年6月30日,集团上半年纯利1.466亿元(港币,下同),按年上涨5%;不过,税前溢利约1.7亿元,按年减少4.9%;营业额也下跌2.4%至24.2亿元,2013年同期为24.8亿元,不派中期股息。

2014年8月2日,李嘉诚可能竞价收购爱尔兰Awas航空租赁公司旗下约100架飞机资产。Awas公司是爱尔兰众多航空租赁公司之一,共拥有约280架飞机,

合作伙伴遍及全球50个国家的近百家航空运营商。该公司正计划将飞机资产分拆打包,拟出售其中约100架较新的飞机,包括波音747和空客340等主力机型,拟出售的资产总额或将达50亿美元。如上述交易达成,将是李嘉诚自2010年来最大的收购交易。但该交易并不是李嘉诚首次收购爱尔兰公司资产,2014年上半年李嘉诚控股的和记黄埔公司以约8.5亿欧元收购爱尔兰移动通信服务商O2,重组了爱第二大移动通信运营商

启示

学会察言观色,见机行事,勤奋好学。注意商业航向,把握商机。

本文来源:http://www.xinchenghx.com/daxueshengchuangye/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