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开店

养殖塘角鱼 黄雄芳种植余甘果年收入千万元

| 点击:

【www.xinchenghx.com--赚钱开店】

黄雄芳种植余甘果年收入千万元
养殖塘角鱼 第一篇

  在广西平南,有一种漫山遍野生長、味道有些酸涩的余甘果,在村民眼中它既不值钱也没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个叫黄雄芳的人,却利用这种野生小杂果做成了非常赚钱的产业。如今其产品不仅在北京、上海各大超市是俏货,还远销东南亚和欧美。他一年的出口额达到上亿美元,并且带动几千户山民发了财!

  一条信息让他放弃养鱼,自种“苦”果

  今年70岁的黄雄芳,是广西平南县丹竹镇廊廖村人。上世纪80年代初,当万元户还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时,他通过承包水库养鱼,已成为县里第一个10万元户。当人们拼命跟风想通过养鱼发财时,他却培育出一种叫金丝塘角鱼的新品种,再次成为当地养殖业的领跑者。然而,这位“神人”有一天却突然放弃养特种鱼,在地里种起了一种叫余甘果的野生果树。

  黄雄芳改行种余甘果的事慢慢地传开了。人们无法理解,这种野果子拇指般大小,因为味道又酸又涩很难吃,根本不值钱,再说山上野生余甘果树那么多,黄雄芳为什么要把它移到地里种植呢?

  原来,当时《广西日报》上刊登了一篇科普文章,将余甘果与我国北方的野生树种沙棘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生态特征、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以及药用保健价值,甚至树形都惊人相似。因此有“北有沙棘南有余甘果一说”。沙棘开发在北方热火朝天,已形成产业化,比如沙棘汁瓶装饮料等,一些企业年产值高达数亿元。而余甘果还停在待开发状态,如果把余甘果加工生产成果脯、果酒和果汁罐头等产品,将会受到消费者欢迎,市场前景非常好。因为这种野生小杂果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是标准的“第三代水果”。黄雄芳敏锐地意识到,只要培育出产量比较高的新品种,就一定能赚大钱!

  转眼5年过去了,黄雄芳播到地里的余甘果种子从没出过苗。难道这种野生果树确实无法进行人工种植?黄雄芳失望地把剩余的果核拉出去倒掉,准备放弃这个项目。没想到奇迹出现了——倒掉的种子竟很快发芽!他终于发现原因:余甘果的种子被一层厚厚的硬壳包住,经过太阳爆晒,外壳裂开后,里面的种子才能发芽。

  种子发芽成長结果后,又一个难题出现了:野生余甘果果质不佳,产量很低。后来,黄雄芳发现岭坡上一棵有230年树龄的余甘果老树结了850公斤果实,而且这棵“树王”结的果个大味道好。于是,他从“余甘树王”上精选200枝在余甘果新苗上进行嫁接。1997年,黄雄芳费尽心血终于培育出个大肉厚、产量高的余甘果新品种,被当地科委命名为“平丹一号”。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人工培育余甘果的空白。

  开出优厚条件,打动乡亲一起干

  这一年,黄雄芳投资几十万承包250亩地,大量培育余甘果苗。他相信当地人会像以前一样,跟着自己一起干,可这一次他失算了。他很纳闷,为什么大家不感兴趣呢?

  原来村民们都怕种了卖不出去。余甘鲜果酸涩,当地人一般将余甘果用盐、糖等腌制成酸品,作为饭前开胃、饭后解腻的零食食用,用量很少。余甘果在采摘季节1元一公斤都没人要。

  没有人愿意种植,黄雄芳着急了。“几百亩余甘果苗在这里,大把的资金投出去了。”黄雄芳争取到一些亲朋好友的支持,发动他们参与进来。黄雄芳的儿子还专门跟他们签订合同,包收购,包技术管理。亲朋好友的带动再加上包技术包收购的合同,局面很快打开。1998年,黄雄芳的250亩余甘果树苗居然销售一空。

  2001年,平南县余甘果种植面积增加到4000多亩,余甘果也进入盛产期。但种植户们此时关心的并不是余甘果的产量有多高,而是黄雄芳如何把在鲜果市场占有量很小的余甘果推销出去。因为果子一旦出现滞销,他们签订的回收合同就有可能成为一纸空文。

  此时,黄雄芳早已胸有成竹。他早已得到信息,在广州、潮汕地区,腌制过的余甘果非常畅销。他到那里考察,并在当地拜师学艺。通过一次次的数据比对,他逐渐掌握了余甘果加工的标准,终于能亲手把酸涩的余甘果制作成美味可口的休闲小零食。

  收购了余甘果,黄雄芳便拿出所有积蓄,另外又贷款200多万元,在村里建起了一个占地38亩的加工厂。他首先开发果脯供应广东市场,接着又开发出了果醋、果酒、果茶等余甘果系列产品。产品很快就顺利打开销路。

  与旅游联姻,深山小野果迷倒城里人

  经过改良的新品种鲜果不仅不再酸牙,而且甘甜中有一股香醇,口感非常好。可是因为缺乏宣传,外地人对它根本不了解,真是千年金果“藏在深山人未识”。怎样才能让外地消费者更快地接受它呢?

  2006年9月黄雄芳和女儿带着照片来到平南县一家旅行社,找到负责人农君薇,打算跟她合作办旅游,借此推销自己的产品。黄雄芳免费提供旅游景点的想法让农君薇心动,农君薇便过去看看。“那些叶子全部落下来,每棵树上的果子金黄透明,一串串的,太震撼了,美得令人心醉!”

  有趣的是,余甘果每年多次开花,多次结果,从7月到次年2月,果成熟在树期長达7个月。挂果期,一串串晶莹欲滴的果子结满枝条,尤如水果瀑布。更绝的是,别的水果如苹果、柿子等落叶后必须马上采摘,否则一到霜降果子就会被冻得烂掉。余甘果却非常奇特,树叶全部脱光后,还能照样成長,在树上呆三四个月,形成一道非常罕见的奇特景致。

  旅行社很快就开始与黄雄芳合作。在外地人前来游玩的时候,黄雄芳借势增加一些活动。用发奖品的方式,让游客在果园参加的游戏活动中,非常高兴地接纳这些新奇特色产品。比如余甘果酒或余甘果醋等,因为在市场上买不到,大家觉得非常稀罕。同旅行社联姻办旅游的做法很奏效,他的鲜果及其它加工产品很快通过游客的口耳相传打开了桂林、柳州和南宁等地的市场。

  春节期问,公司把部分反季节鲜余甘果放到各大超市,每公斤卖到26元,比正常季节高了近10倍,乐得黄雄芳做梦都在笑!

[1] [2] 下一页

生物链技术显奇效 轻轻松松挣大钱
养殖塘角鱼 第二篇

  您也许曾有过辉煌的养殖成果,但现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使您陷入了困境,您可能正在为寻找生产绿色食品、有效降低养殖成本的良策而费尽心机,您也许正在为您的养殖场的大量动物粪便如何处置而伤透脑筋,您也许在为您养殖的畜禽、水产、特种经济动物(鸡、鸭、猪、鲶鱼、鲟鱼、塘角鱼、黄鳝、甲鱼、鳗鱼、桂花鱼、对虾、螃蟹、蛙、蝎子、蜈蚣、蛤蚧、蛇、鸽子等)因需要大量廉价的活体动物蛋白饲料而四处寻觅,这一切长期困扰您的养殖技术难题,都可以由中国杰出青年农民、全国农村致富带头标兵、蝇蛆和蚯蚓养殖行业专家蒋爱国教给您破解的方法。蒋爱国发明的生物链技术,将让您采用人工处理大量廉价的人、畜、禽的粪便养殖蝇蛆和蚯蚓来代替昂贵的商品蛋白饲料成为现实。此项技术不但能显著地降低您的养殖成本、提高经济动物的抗病能力,而且生产出来的动物产品为绿色无公害食品。

  

  一、主要技术环节

  

  1.蝇蛆养殖新技术:新型的蝇蛆立体房养及蝇蛆自动快速分离新技术,仅一间面积为30平方米的蝇蛆养殖房,每天产鲜蝇蛆在30公斤以上,相当于180元动物蛋白饲料的价值,每天可满足4000~6000只鸡的蛋白饲料需求或可满足500公斤黄鳝一天的全部饲料需求。生产蝇蛆的原料为鸡、猪、牛等的粪便,每100公斤新鲜动物粪便可生产出蝇蛆10~30公斤(根据粪便的质量而定),每生产1公斤新鲜蝇蛆的成本仅0.5元左右。您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您每天有几十到几百公斤廉价的高蛋白蝇蛆来饲喂您的经济动物,它们能长得不快、成本能不降低吗?

  2.蚯蚓养殖和利用新技术:蚯蚓是世界上最好的动物性蛋白饲料,利用蚯蚓饲喂经济动物,具有生长快、肉质好、成本低、效益高等特点。但传统的养殖方法由于不会对蚯蚓进行提纯复壮,蚯蚓在养殖过程中不断退化,使养殖蚯蚓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向您传授的是一项高密度蚯蚓养殖新技术,能使蚯蚓的繁殖速度、产量比传统养殖方法提高3倍以上。特别是能完全把大小蚯蚓分开养殖,独特的饲料配制就是把蚯蚓养在室外也不会逃走。不仅教会您高产蚯蚓养殖技术,还教会您怎样对蚯蚓进行提纯复壮,防止蚯蚓品种退化的专有技术。每生产1公斤鲜蚯蚓的成本约1元。

  3.高效保健促长液的制作技术:每公斤制作成本仅为0.4元,有效活菌极为强大,对动物具有显著的保健促长作用,是功能极为强大的饲料发酵剂,十分轻松地发酵各种饲料、糟渣、潲水、秸秆、粪肥;也是除臭剂,使用后的养殖场,臭味降低80%以上,饲料消化吸收率显著提高,发病率降低80%,生长速度加快。如果您还被没完没了的动物生病弄得焦头烂额,被居高不下的饲料成本开支举步维艰,被养殖场的臭气弄得环保部门和邻居经常找你的麻烦,被动物的药物和激素残留问题影响了销售和效益,面对动物缓慢的生长速度又不敢使用激素而困扰……功能强大、效果神奇的高效保健促长液将是你走出困境的法宝。

  参加培训的学员除能获得以上技术和VCD光盘外,还可另获赠送以下科教VCD光盘和技术资料:1.《生物链在养殖业上的应用》;2.《家庭养殖黄鳝技术》(配黄鳝生态养殖技术资料);3.《水蛭的人工养殖》;4.《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5.《甲鱼的养殖技术》;6.《乌鱼的养殖》;7.《鸭的饲养》(配全发酵料养鸭新技术资料);8.《

[1] [2] 下一页

塘角鱼的人工养殖技术
养殖塘角鱼 第三篇

塘角鱼人工养殖技术

养殖塘角鱼具有投资少、技术简便的特点,而且塘角鱼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耐低氧,可以进行高密度养殖。现将塘角鱼的人工养殖技术简介如下:

一. 池塘条件

塘角鱼对池塘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一般的养鱼池塘只要塘基坚实,无渗漏,稍加改造后即可作为塘角鱼单养池塘。池塘的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面积以0.13--0.2公顷为宜,水深应保持在1--1.5米。池底的淤泥厚度应保持在20--30厘米,以利于塘角鱼的活动与觅食。由于塘角鱼具有群居和穴居的习性,应在池底设置一些石块、瓦管、竹筒等,既供其栖息,也便于捕捉。高密度精养池塘还应安装增氧设备。

二. 放养前准备

鱼种放养前,将池水排干暴晒3--5天,经过简单修整后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每0.067公顷用量为50--75公斤,加水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3天后注入新水50--60厘米,此时,为了培育水中的浮游生物,以便为鱼种提供大量的天然饵料,需要向水中施入畜禽粪便,每0.067公顷用量为200--300公斤。

三. 养殖模式养殖塘角鱼

塘角鱼具有辅助呼吸器官,能在低氧水体里正常生活,因此采用池塘高密度单养的模式非常适宜。投放的鱼种个体适宜在6.5厘米以上,以避免种内残杀。每0.067公顷放养3万--4万尾,同批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

塘角鱼的养殖技术 (摘要)
养殖塘角鱼 第四篇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本文系机器自动搜索,三农搜索网仅显示摘要。 近年来,由于人们消费需求的增加及外销渠道的畅通,本地塘角色的养殖在我县渐成规模,养殖效益明显提高,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为了推动本地塘角鱼养殖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我站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多年的养殖生产实践,总结了大量成功养殖户的技术经验,目前正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养殖。现就本地塘角鱼的养殖技术作简单介绍,以指导广大养殖户科学养鱼,共同发展。 1.本地塘角鱼的生活习性:生存温度7℃~38℃,最适生长温度20℃~33℃,杂食性,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耐低氧、喜阴暗、合群穴居,有较强的逆水上逃习性,野生者体色较黄,两侧有斑点,人工养殖者体色较淡,多呈灰黑色。 2.池塘条件:养殖本地塘角鱼的池塘面积一般在333~1333m2,水深1.2~1.8m,池塘周围要用砖石砌筑牢固,并用水泥砂浆抹面以防渗漏,在池塘对角位置分别设置进排水口,并设置拦鱼栅,进水口最好用水管延伸至离岸1m以外的塘中。 3.池塘设施:养殖本地塘角色的池塘一般应围养有水葫芦或搭建遮荫棚,其面积约有3~5m2即可。此外,因本地塘角鱼性喜阴暗,故应在塘中放置瓦筒、竹筒或用石棉瓦(距塘底20cm)搭几个鱼洞供塘角鱼栖息和遮荫,但不要把竹枝、松树叉等物(有的人为防盗而设)丢入塘中,以免影响鱼的正常活动。 4.清塘消毒:在苗种下塘前,干塘或留水10cm,然后用75kg/667m2生石灰兑水泼洒,一定要全塘泼洒均匀,连池塘四壁都要泼洒到。消毒后最好能晒塘几天,然后才回水50~70cm,回水7~10d后经测定pH≤9或经试水证明毒性消失后才能放苗。 5.培育水质:在苗种下塘前如果能先培肥塘水,大量繁殖枝角类、桡足类、轮虫类浮游生物,则苗种下塘后适口活饵充足,开口吃食快,生长迅速,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可降低成本,方法是在清塘消毒后2~3d施放经过充分发酵、腐熟后的禽畜粪肥300~400kg/667m2,然后蓄水。通常施肥回水后7d,水中浮游生物生长繁殖达到高峰期,此时为投放苗种的最佳时间,以后只需每隔5d追肥100kg/667m2就可以连续给鱼类提供鲜活饵料,直至鱼长至手指般粗细,期间(约25~30d)可以不投料或只投少量配合饲料。 6.鱼种放养:本地塘角色的放养密度一般为1~3万尾/667m2,放养密度过大首先容易诱发疾病致死,直接影响成活率;其次会导致摄食不

均,出现大小差异 ,影响产量和效益;三是到了养殖中期往往超过了池塘的生产能力,塘角鱼只吃不长,养殖周期大大延长;四是养殖投资过大,风险增加。因此,池塘养殖本地塘角鱼要严格控制放养密度,放苗时要选择体质健壮,体形较长,无病无伤且大小均匀的鱼种,一次性投足,避免同一池塘养两批鱼,放养时注意温差不超过3℃,放养规格3~7cm/尾,放养的苗种规格越大,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成活率越高,每667m2可搭配100g以上鲢、鳙鱼(俗称鳔、鲈鱼)100尾。在我县放苗时间多数在3月底至10月中旬。 7.日常管理: (1)科学投饵 投饵初期要首先驯化其摄食习惯,方法是在投料前先用石块或铁器敲击塘堤发出声响,然后缓慢少量投喂饲料,反复多次直至鱼形成听到声响便来摄食的条件反射,这样有利于提高摄食率和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和生产成本。日常投饵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实践证明,忽视“四定”容易导致鱼撮食不足,患病率升高,特别是肠炎病的发生绝大部分是因为投饵不当或饵科质量问题引起的。日投喂量(干重)占塘角鱼总重的2%~6%,分2~3次投喂,在苗种阶段投饲率应达6%,以后随鱼生长远渐降至2%,后期可用部分豆粕、米糠、熟红茄等代替全价配合饲料。由于塘角鱼较贪食,不宜喂得太饱,一般控制在20~30min吃完,达到七八成饱就可以了。 (2)防逃及敌害 本地塘角鱼有逆水逃逸性,在下雨或池塘有新水注入时极易逆水外逃。生产实践中曾发现进水口离水面1m多高都有逃鱼现象,因此,进水口最好用水管伸至塘中1m以外,池塘水位也不要过高,多雨季节尤其要注意,有条件的地方应在池塘四周设置拦网,网高50cm以上,一方面防止逃鱼,另一方面防止蛇、蛙、水老鼠等敌害入侵。 (3)大小鱼分类:尽管放苗时规格一致,但在养殖一段时间后往往出现大小鱼差异较大的情况,到出塘时,小的甚至只有25g或更小,无法上市。这主要是因为塘角鱼摄食不均匀,强壮的抢得多,生长较快,瘦弱的抢得少甚至吃不上,生长慢,形成恶性循环,特别是鱼患病之后更为明显,这样会影响养鱼的效益。解决这一问题有两种途径:一是每月进行一次分塘,按大小鱼分池放养,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可操作性不强;二是在食场旁边另设一个可限制大鱼抢食的围栏,方法是首先根据塘角鱼的大小比例,用竹蔑编成适当间隔的围栏围住,使较小的鱼能自由出入吃食,以后随鱼的生长逐渐加大围栏间隔,这一方法在生产中实际使用效果较好。 (4)施肥注水:饲养

养殖塘角鱼

本地塘角鱼的池塘,由于经常投喂动物性饲 料,塘中易滋长蓝绿藻类,导致水质恶化。因此,注水是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一般随鱼的生长逐渐将水深加至1.2~1.5m,越冬鱼池水深必须达到1.5m以上才安全,否则当水温降至7℃以下塘角鱼会被冻死。夏秋季节每隔3~5d换水5~10cm,每隔10d施禽畜粪肥100kg/667m2,使水色保持绿豆青色或茶褐色,透明度25~30cm。 8.鱼病防治:野生塘角鱼几乎不发病,但人工养殖由于密度较高,受鱼本身的排泄物影响以及鱼因抢食,撕咬受伤而诱发疾病。养殖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每15d泼洒1次生石灰水,用量为15kg/667m2,同时连续2d投喂土霉素或环丙沙星药饵,每千克饲料添加药物2~3g。发现鱼病要及时治疗,对症下药。如果是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可用灭虫王、敌百虫、毒虫2号等药物兑水全池泼洒;如果是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可用鱼能生、鱼菌杀星、鱼必康、出血平等药物投喂,必要时还可使用二氧化氯、溴氯海因、双铵碘等外消毒剂兑水全池泼洒。用药要严格按照说明和有关规定,不能随意加大用药量,更不能使用农业部最近公布的食品动物禁用药物和添加剂,用药通常耍持续2~3d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不要迷信包治百病的“特效药”。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怎样来健康养殖塘角鱼
养殖塘角鱼 第五篇

怎么来健康养殖塘角鱼

1.池塘条件

苗种池一般为20~100平方米的土池,池四周用沙龙网或塑胶板密围以防敌害侵入,池底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收获时能完全排干。放苗前须将池底晒干后泛入新水,水深20~30厘米,池底置放长约15厘米的小塑胶管让其躲藏休息,池水种植不超过总面积的1/2的水浮莲、浮萍等。

2.鱼苗放养

孵化池框网中的鱼苗到第4天开始摄食后即可放入苗种池饲养。放养密度为800~1000尾/平方米。初期鱼苗饵料以轮虫、水蚤等最佳。

3.饲养养殖塘角鱼

为满足鱼苗初期饵料,在鱼苗放养前15天,可选择另池培育水蚤。其方法是:将池水排干、暴晒,然后放入石灰水与厩肥等,将水放入,水深约60厘米。约2周可使蚤属大量繁殖。当鱼苗下池后开始摄食的1~2天,可用手抄网在培育池采集水蚤等浮游生物投喂鱼苗。约第8天开始可增加以丝蚯蚓与切碎的虾、贝肉等。30天以后可投喂猪血、下杂鱼酱、切碎的动物内脏并参些米糠、麦麸、豆粉等植物性饲料。到第40天,体长3~5 厘米即可作为鱼种出售或转入成鱼池养殖。

本地塘虱池塘养殖高产六法
养殖塘角鱼 第六篇

本地塘虱池塘养殖高产六法

1、鱼塘条件:面积2~5亩,水深1.5米以上,每1~3苗配置一台养鳗用水车式增氧机,有防逃设施,有丰富新鲜水源。

2、水质:酸碱度6.5~7.5,水中溶氧3/升以上,高温、高密度时加深池水。

3、放养密度:3厘米鱼苗,每亩12000~15000尾;5~7厘米鱼苗,每亩8000~12000尾;10厘米以上鱼苗,每亩6000~10000尾;每亩套养0.3斤以上鳙鱼30~50尾;0.5公斤以上鲢鱼10~20尾。

4、鱼病预防:放苗入塘前,用3%~5%盐水浸浴3~5分钟,或0.5%。高锰酸钾或0.5%。痢特灵浸浴消毒。养殖塘角鱼

清塘时用生石灰100公斤/亩消毒,平常用小苏打(碳酸氢钠)调节酸碱度,用量每亩1米以上水深用0.5~1斤,每20~30天1次。养成期,每15~20天用氯制剂消毒水体,预防疾病。

5、饵料投喂:10厘米以下鱼苗培育,鱼花以肥水下塘最佳,经12天后,在岸边泼洒鳗料浆,过3~5天后,在塘内一边或两边每隔5~6米用塑料板作食台,将鳗料(团状)或红虫置于台上,食台设在水面下20~30厘米,让鱼自由采食。随着鱼体增长,逐渐减少食台,食台上饵料一次不宜过多,每日喂5~8次。10厘米以上至上市阶段全程使用增虱膨化料,可取得理想效果。

水池塘虱喜阴、怕光,所以最好在上午8:30之前投喂,下午在18:00左右投喂,一日2~3次;每次以20~30分钟吃完为准。每尾体重50克以下,投料量为体重的5%~8%,每尾体重50克以上为3%~5%。上午用料占全天的60%~65%,下午占全天的35%~40%,以利于鱼更充分消化吸收。

6、注意事项:本地塘虱属暖水性鱼类,最适生长温度25~30℃,当水温高于32℃时,易引起暴发性鱼病,应引起特别注意。在6~9月份,气温高、太阳猛烈时,中年1:00-3:00时,连续或间断开增氧机1~3小时,以利于增氧、调水和降低水温,这是养殖本地塘虱增产和防病的重要措施。

塘角鱼的养殖技术
养殖塘角鱼 第七篇

塘角鱼的人工养殖技术
养殖塘角鱼 第八篇

养殖塘角鱼

胡子鲶属鲤形目,胡子鲶科,胡子鲶属, 俗称塘角鱼、塘虱等,广泛分布于河川、湖泊等水域中,在洞庭湖及湘江上游的溪流中均有分布。鱼体长形,头大尾小,后部侧扁,背鳍、臀鳍特别延长(小口鲶均较),无硬刺,体表光滑无鳞,呈灰褐色或棕黄色,腹部颜色稍浅,各鳍呈深灰色。属底栖鱼类,喜群集在阴暗处和洞穴中,昼伏夜出,对环境适应性较强,耐低氧,适应水温10℃~ 34℃,最适水温24℃~ 30℃。它是以动物性铒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主要摄食小鱼、虾、水生昆虫及腐败的动物尸体,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摄食配合饲料。胡子鲶刺少肉多,肉质细嫩,营养价值较高,具有滋补,敛肌活血,治疗小儿疳积、妇女倒经及哮喘等作用。塘角鱼,又称本地胡子鲶。养殖塘角鱼具有投资少、技术简便的特点,而且塘角鱼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耐低氧,可以进行高密度养殖。

现将塘角鱼的人工养殖技术简介如下:

(一)池塘条件。塘角鱼对池塘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一般的养鱼池塘只要塘基坚实,无渗漏,稍加改造后即可作为塘角鱼单养池塘。池塘的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面积以0.13--0.2公顷为宜,水深应保持在1--1.5米。池底的淤泥厚度应保持在20--30厘米,以利于塘角鱼的活动与觅食。由于塘角鱼具有群居和穴居的习性,应在池底设置一些石块、瓦管、竹筒等,既供其栖息,也便于捕捉。高密度精养池塘还应安装增氧设备。

(二)放养前准备。鱼种放养前,将池水排干暴晒3--5天,经过简单修整后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每0.067公顷用量为50--75公斤,加水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3天后注入新水50--60厘米,此时,为了培育水中的浮游生物,以便为鱼种提供大量的天然饵料,需要向水中施入畜禽粪便,每0.067公顷用量为200--300公斤。

(三)养殖模式。塘角鱼具有辅助呼吸器官,能在低氧水体里正常生活,因此采用池塘高密度单养的模式非常适宜。投放的鱼种个体适宜在6.5厘米以上,以避免种内残杀。每0.067公顷放养3万--4万尾,同批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

(四)饲养管理

1.投喂技术。投喂要遵循定时、定位、定量、定质的“四定”原则。塘角鱼食性偏向动物性,特别喜食新鲜动物饵料,活饵投喂效果更佳。投喂饲料应从投放鱼种后的第3天起,以活饵或新鲜动物内脏为主,如蝇蛆、水蚯蚓等活饵消毒后可直接投喂。动物内脏需要清洗干净,用绞肉机绞成肉泥拌入面粉制成团糊状投喂。每天投喂3次,持续1个月。此后即可转入到投喂颗粒饲料阶段。投喂的饲料一定要保持新鲜,蛋白质含量在25%--30%,每天的投饵量占鱼体总重的5%--8%,可视天气变化、鱼的吃食情况而酌情增减,以后每15天调整一次投饵量。每天投喂2次,分别为上午8--9时,下午3--4时。

2.水质管理。要及时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每隔3--5天,向池塘注入一次新水,每次10--20厘米,使池塘保持良好的水质。每个月用生石灰浆泼洒2次。每次用量为每0.067公顷10--15公斤,以改善水质,防止鱼病发生。

3. 池塘要求 可选择庭院小水体养殖,也可利用池塘单养。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进水、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少,池塘保水性能好,面积一般为67 平方米~ 1334 平方米,水深1 米~ 1.5 米。进水口、排水口设防逃设施,在池塘一角养殖一些水草如水葫芦,让鱼隐蔽、藏身。有条件的最好在塘基四周用网目为0.2 厘米~ 0.4 厘米的网片围起来,网高80 厘米,底部埋入土中20 厘米,以防蛇、蛙等敌害进入。放养前10 天排干池水,每667 平方米用生石灰80 公斤~ 100 公斤全池泼洒消毒。

4. 鱼种放养 鱼种要求体质健壮、无伤无病、规格整齐。一般大一点的池塘每667 平方米放规格3 厘米~ 5 厘米的胡子鲶鱼种2 万尾~ 3 万尾,庭院小水体每平方米放80 尾~ 100 尾。鱼种放养时用3% 食盐水浸洗10 分钟左右。

5. 饲料投喂 胡子鲶的饲料来源广泛,螺、蚬、蚌肉、蝇蛆、蚯蚓、死鱼虾、屠宰场下脚料和人工配合饲料均可投喂。螺、蚬、蚌等投喂时要将壳打碎,使用粉状饲料最好与铰碎的肉浆拌合投喂,投喂配合颗粒饲料其蛋白质含量应在30% 以上。每天投喂2 次,为适应胡子鲶的摄食习性,投喂时间宜在清晨和傍晚进行。投喂量应根据气候、水温、水质和鱼摄食强度而灵活掌握,并适当进行调整。一般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 ~ 8%。

6. 日常管理 养殖期间,要视水质肥瘦程度,适当施用有机肥培育浮游动物,以增加天然饵料,减少生产成本。经常加注新水,一般每隔7 天~ 10 天注水1 次,高温季节每隔5 天~ 7 天注水、换水1 次,每次注水10 厘米~ 15 厘米深,以防水质恶化。每隔15 天左右使用生石灰1 次,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15 克~ 20 克,化水全池泼洒,以调节池水p H 值,改善水质条件。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在下雨天要注意检查池塘拦鱼设施,防止逃鱼,并注意防蛇、鼠等危害。胡子鲶疾病较少,常见的有打印病、肤霉病、肠炎病。防治打印病,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 克对水全池泼洒;防治肤霉病,每立方米水体用小苏打400 克和食盐400 克对水全池泼洒;防治肠炎病,每立方米水体用强氯精0.3 克对水全池泼洒,同时每50 公斤饲料中加鱼必康100 克,连喂3 天。

(五)常见鱼病的防治。塘角鱼的抗病力强,但应及早防病,除对池塘进行严格消毒外,在鱼种下塘前应用3%--5%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 人工养殖条件下常见鱼病有:(1)水霉病。此病多发生于春末夏初。鱼种下塘后,由于捕捞、运输等造成鱼体碰伤而感染水霉病,病鱼急燥不安,运动失常,皮肤黏液增多,食欲减退,最后衰竭而死。防治方法:每0.067公顷1米水深用五倍子1.5--2.5公斤磨碎煮汁带渣全池泼洒。(2)肠炎病。此病是由于饲养时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或投喂不卫生的动物内脏而引起的。病鱼体色发黑,腹腔因积水而明显膨大,肠壁充血发炎显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流出。防治方法:每50公斤鱼每日用大蒜头250克、食盐100克捣碎拌料投喂,连续5日即可。或每50公斤鱼用“肠炎灵”5克,拌入0.5公斤面粉后加温水制成浆糊状,然后均匀拌料投喂3--5天。

本文来源:http://www.xinchenghx.com/kaidianzhifu/2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