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创业

坚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开讲啦]阎焱:(完整版)做一个勇敢的理想主义者!绝大部分人不适合创业

| 点击:

【www.xinchenghx.com--农民创业】

[开讲啦]阎焱:(完整版)做一个勇敢的理想主义者!绝大部分人不适合创业
坚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第一篇

  本期视频主要内容: 从为两毛钱奋斗的穷小伙,到手握400亿人民币的《福布斯》榜上最佳投资人,他当过农民,运动员,做过工程师,学者,在不断变化的人生轨道上,他带着一颗理想主义的心,奋勇前行。当现实与理想发生碰撞,他究竟怎样抉择?他就是阎焱,一个对生活去坚持,在主要的关头做出勇敢的选择的最佳投资人。(《开讲啦》 20151128 本期演讲者:阎焱)

阎焱

  本周六晚,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唯众传媒联合制作的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将邀请风险投资人阎焱做客,虽然曾帮助马云让阿里巴巴“起死回生”,也非常肯定马云的成功,但在大数据的证明下,阎焱仍然表示:“大部分人不适合创业。”更是告诉年轻人:“成功并不是要成为第二个马云。”

  惊曝“阿里前十年一分未赚” 曾助马云令阿里“起死回生”

  在刚刚过去的天猫双十一购物节,阿里巴巴以912亿元的成交额再次创造了新的纪录,网友们纷纷戏称“马云笑了”。但是在节目现场,阎焱说无论是阿里还是马云都并非一帆风顺,早期也遭遇困境:“大家今天看到的阿里巴巴,多么的辉煌,多么的伟大。但很少人知道,阿里在前十年中间,从来没赚过一分钱。”为了摆脱当时的状况,马云在西湖租了一艘船和日本银行家开会,作为阿里巴巴的投资人,阎焱也特地从香港飞到杭州帮助马云。当时,阎焱负责讲中国投资,马云讲中国的互联网。正是这次马云慷慨激昂的演讲,扭转了局面,也让阎焱至今记忆犹新:“他讲他要让世界上没有难做的生意。要知道,一个最好的销售就是自己必须相信你的东西,我觉得马云就是这样。”阎焱非常感慨,“马云是真的相信他在做着一件伟大的事情,他相信他在做的这件事情能够改变人类。尽管他那个时候工资都发不出来,自个儿连肚子可能都填不饱。”

  阎焱说:“在中国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身上,你都能看到一种超越的力量。他们创业都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国家和民族。比如,李彦宏、马化腾,当然表现的最淋漓尽致的就是马云。”马云此前也在《开讲啦》英国行节目中说过:“我们的财富,是社会委托我们把这个财富经营的更好而已。如果你认为这钱是你的时候,倒霉就开始了。”

  绝大部分人不适合创业

  然而,面对青年代表提问:“好像现在不创业就无法和大家交流一样,您是怎么看待现在这种非常蓬勃的创业潮?”阎焱却表示:“从我们这个职业来看,创业者只属于人群中很小的一部分,绝大部分人是不适合创业的。”他列举了两个数据——创业最多最成功的年龄是在30—38岁之间;同时,成功的概率最高是在第三次创业的时候。阎焱说:“创业的成功,非常大的程度上与你的经验和知识是有正关联的。最重要的是,你要自己问自己,我是不是适合创业的人。因为创业更多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阎焱希望大家能够明白:“成功并不一定要做第二个马云。成功对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但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能够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22年的投资生涯中,阎焱每天都乐呵呵的,用他的话说就是“每一天太阳升起的时候,都是新的一天开始,我每一天都能接触到新的知识、新的面孔”,所以永远有新鲜的事物,永远保持一颗年轻、好奇的心。这些年从农民、工人、政府官员、学者、运动员到现在做金融投资人,他最大的生活心得就是要保持一颗好奇心,永远不要满足于乏味的生活。他说:“人的衰老,不是从你的身体开始的,人的衰老,首先是从你的思想开始的!”

  11月28日(周六)晚十点半档

  CCTV-1《开讲啦》阎焱——做一个勇敢的理想主义者

  演讲稿:

  回想起来,我已经不知不觉地,从事这一行已经走过了22年的路程。我想,今天呢,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创业、投资。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跟我们人生的成长道路是一样的。我们现在大概一年,我们整个基金要看一千多个项目,所以如果说你十年下来,就是一万多个项目,二十年就是两万多个项目。那这些项目中间,有成功的有失败的。用巴菲特的话讲,我们都想找到一个成功的充分条件,我找了二十年,巴菲特找了六十多年,都没有找到一个成功的充分条件,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成功有好多必要的条件。我们讲的定义成功,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当总理,你一定要当部长,或者是说,你一定要做第二个马云,我觉得这个成功可能对于每一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但是我想有一个,成功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你能够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这些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作为一个个人、个体,还是作为一个创业的企业,这些成功的企业,成功的个体中间,都有很多共同的东西。第一个是什么,我们发现就是很多企业,它们到成功的时候和它最早创业时候想做的事已经完全不一样。我们另外又发现,很多的企业的成功,创业者,我们很多创业的原始的动机,并不是说一开始就有个特别高大上的一个梦想。很多的时候是不满足于自己现在生存的状况,他需要去改变它。你比如说,有些人创业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不愿天天去挤地铁,我愿意在家里就可以创业。更有甚者,我们发现有些创业者,就是因为大学里谈恋爱,女朋友被别的男同学给抢走了。因此,他说我要发奋创业,让我女朋友后悔。所以这个创业的起始的动机,各种各样。但是,我们发现有一个就是你创业,你无论起始于什么动机,你为了自身的改变、自身的财物状况、为了自身的这个好胜心、为了自己的面子,你都可以去创业,也有可能去赚钱。但是如果你要把一个企业做大做强,做成一个行业的标志,比如说做成一个阿里巴巴,你仅仅有为一己之利去奋斗、去创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做得成功的企业,这个创业者身上都有一种超越的力量,我们把它叫作像牧师的情怀、布道者的情怀,他把这个事情看成是他的人生一个任务,一个超越他自身福祉的一个目的。比如说,我们可以说,为了我们这个民族,为了我们这个国家,或者是说,为了我们周围的这拨哥们儿。所以,你比如说,我们去以色列去访问,这个小小的国家,当初建国的时候才六十万人。但是在今天,以色列是全世界科技发明仅次于美国的第二,整个国家都在创业。它跟中国创业者有一个很显著的区别的一点在于什么呢?他们绝大多数创业都不是为了自己,都是为了他的这个犹太的民族,他们的这个创业和对人生的态度是有超越自身的东西。所以,这些恰恰在我们这些年做投资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在中国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身上,你都能找到这一点,比如说李彦宏、比如说马化腾,但是我觉得这个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可能是马云。

  因为我早期非常有幸投资了阿里巴巴,当时代表软银去参加阿里巴巴的董事会活动,有件事情给我印象非常深。有一天我在香港,接到孙正义的电话,他说明天你一定要飞一趟杭州。我说怎么回事,他说你要帮助下马云,他没钱了。大家今天看到的阿里巴巴,多么的辉煌、多么的伟大,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阿里在前十年中间从来没赚过一分钱,所以那时候怎么办?老孙也挺够意思,就忽悠了几个日本人。他那时候也没自己专机,日本的银行就给咱们一天的时间,当天来当天去。所以老孙还专门包了一个飞机,飞到杭州。马云这小子贼,结果他怎么着呢,就跑到西湖上租了一条船,因为什么?人家就给咱们两小时。然后呢,把这一帮日本人全赶到船上去,为什么?在游船上,你哪儿都跑不了,你吃喝拉撒都得在船上,所以你不听也得听我们讲。所以结果我讲中国投资,马云讲中国的互联网,忽悠完了以后,下来弄个破车又给他们拉走了。那时候,整个阿里很小的一个公司,根本就发不起工资的时候。但是,马云在做这个演讲的时候,慷慨激昂。当时他做的演讲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他要讲什么,他要让世界上没有难做的生意。你知道一个最好的销售,就是做销售的,是你自己必须相信你的东西,我觉得马云就是这样:他是真的相信。他在做着一件伟大的事情,他相信他在做的这样一件事情能够改变人类。尽管他那时候工资都发不出来,尽管他那时候自个儿连肚子可能都填不饱,所以他饿成这样,到今天还没长胖。所以从马云的身上,到今天你仍然可以看到,他有这种理想主义的精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对你们个人也好,对你将来要做的创业也好,年轻人一个特别重要的东西,你如果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的成功的概率会大大地提高,如果你没有理想主义,只是考虑一己私利,哪怕你创业,成功的概率都非常之小。

  在这些年,由于我的职业,我看到很多创业者,年轻人走过的道路,我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是:选择。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在重要的时间点上,做出重要的选择。我在AIG工作的时候,有个投资人顾问委员会的主席,他是个很有名的人,叫亨利·基辛格博士。我记得他跟我讲过一句话,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人类历史的发展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当你高速公路没有出口的时候,你这个舵手的选择的作用并不重要,但是当你出现,高速路口出现的时候,舵手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他讲这句话,他是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关键时候选择的重要。其实我觉得,对于人生来讲也是这样。如果回顾说,我自己走过的这些年的道路。其实在很大程度上,看到了我自己选择的重要性。

  你比如说,我们那时候,在农村插队的时候,其实生活非常苦。我在安徽插队,那个地方有个叫双抢。所谓双抢,就是夏天的时候,我们得把第一茬稻子给割了,然后接下来以后,要犁地、放水,然后再插第二茬的稻秧。每天早上大概五点钟起来,到晚上九点钟,每天在田里面插秧,到至今为止我落下来一个腰和颈椎的毛病,结果我一年挣了多少钱,挣了二毛七分钱。所以,在那个时候,非常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我们很多的这些一块插队的同学们,大家都比较随波逐流了。比如说抽烟,然后去农村里打架,我也打过,我也去偷别人的菜啊。所以整个气氛,就感觉到比较渺茫,你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有可能你就一辈子,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待一辈子,所以你对未来感到一种非常恐惧。但是,那个时候我觉得,我自己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想法,就是我得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我得要去读书。那时候我读了很多的书,所以1977年考试的时候,我就考上了,非常幸运!因为那时候1977年非常难,我们大概1%的人能考上大学,而考上大学以后,你的生活状况一下子有个巨大的改变。等我毕业以后,我做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战斗机,叫作歼八Ⅱ改的主管工程师。结果做了两年以后,我就体会到其实当这个工程师,特别没有决定的权力,就是基本上,任何一个不懂业务的人,都可以给你发号施令。那时候特别强烈一种愿望,要为这个社会做点贡献。

  两年以后,我们可以考研究生了。我说考什么,我想考文科,那时候特别想去北大,但是我学航空的,(去)北大做什么。后来听说有个叫社会学,而且那年我们1984年,北大全国招四个人,后来我说这社会学干什么的,大家就去问,说这个社会学就是研究社会、管理社会的。我一想管理社会这是谁啊,我想肯定是总理——国家总理,而且它只招四个人,那这个(专业)出来干吗?这不就是当总理吗?那总理当不了,至少也弄个副总理干干,也行,这事成!所以就去考了这个。其实当时考的时候,很多同学都说你这是梦想,你这是胡扯,因为你一个学航空学飞机设计的,去考什么社会学,你啥都不懂啊!但是,我觉得有一个东西很重要就是,我当时觉得,如果我现在不去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我想如果等到我两鬓染霜的时候,我一定会后悔。我觉得人生最可怕的事儿,就是你年纪大了以后后悔,所以我就去做。我说大不了考不上,没什么,考不上不就别人说几句嘛,那有啥了不起的,反正我这人脸皮厚。考不上,至少我敢考,结果没想到考上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能够选择去考,尽管我高中没上,但是如果我那时候选择不考的话,我今天很可能还在农村里,当一个养牛的大叔;如果我当时在毕业以后学了航空,没有考虑去考北大,那我今天,可能还是一个工程师。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今天是有多么的成功,我也并不是说,所有人都要跟我一样。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要在生命的关键的步骤中间勇敢地去做出选择。如果你不去做出尝试,你永远不会成功,尽管你尝试了以后,也未必能够成功,但至少你尝试过。

  那么,从1994年踏入投资这一行,到今天已经是22年,但是我每天仍然乐此不疲。我记得一个记者问我,他说“阎总,今天这么大年纪了,也很有钱了”,他说:“每天为什么看到你都是这么兴冲冲,这么兴高采烈的?”后来,我就跟他讲,我说在我们这个职业,有个最好的一点,每一天太阳升起的时候,都是新的一天开始,我每一天都能接触到新的知识、新的面孔。对于每一个人来讲,但是,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重复你自己,生活最可怕的是乏味。年轻人你们永远不要去做这乏味的事情。我刚才跟大家分享我自己这些年走过来的人生历程,你看我做过农民、当过工人、做过政府官员、做过学者、做过运动员、做过金融投资人。我觉得,一个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生活,要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永远不要满足于乏味的生活。人的衰老,不是从你的身体开始的,人的衰老,首先是从你的思想开始的!当你每天习惯你已定的生活的时候,当你每天觉得都不敢再去外面,去尝试新鲜的东西的时候,你就已经开始衰老了。所以,我觉得在人生中,无论你未来的梦想是做什么,永远要保持一颗对生活年轻的心,对生活去坚持。在主要的关头,做出勇敢的选择,并且永远保持一个理想主义的心灵。同学们,这是你们人生的成长和创业中最最重要的去坚守的东西。

  谢谢大家!

创业者是“理想主义者”
坚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第二篇

  创业是一件残酷的事情,1%的成功者是从99%的失败者身上跨过去的。而不成功的原因可能也并不是因为创业者不够聪明、不够优秀,而只是运气不好,时机不对。古人说“未思进,先思退”,创业过程尤其是这样,所以,创业之初首先要对失败有思想准备,对困难有提前认知,怎么估计都不保守,这样在遇到苦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那么难以接受。一个企业家经过十年获得了成功,你有没有决心把这十年的苦自己也吃一遍,甚至比他更苦,甚至还是不成功?

  从战略上讲,做企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但是这个伟大的事业都是由琐碎的事情、困难和问题组成,只要做企业就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解决这些问题。在创业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人嘲笑你,或者是别人做的比你好,或者是产品没有按时开发出来……你遇到N多个问题都让你感觉到创业就是自我折磨。如果创业冲动仅仅来自于看到别人的企业上市了,卖掉变现了,成功的风光……就千万不要创业。这些动机都不足以支撑一个人坚持到底。

  某种程度上来说,创业者应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不能被物化的东西迷惑住。如果一个人的创业动机是为一些外在的、物化的东西所左右,就会今天这个因素起作用,明天那个因素起作用,十年过去之后却一无所获。

  我也曾经到校园里演讲过,与很多大学生有过交流,我发现一个现象,很多毕业生找工作时总是在考虑:我要去北方发展,因为我女朋友在北方;我要去这个公司而不去那个公司,因为据说这个公司比那个公司工资高五百块钱,或者因为我们班有人去了那家公司,他都去了,我不能去吗?

  这些想法,从一开始就错了。让自己的职业发展、人生轨迹取决于一些外在的东西——这些东西重要吗?你内心想要什么呢?你内心最想追求的,毕业之前你就应该认真地思考清楚,毕业之后就应该去追求。这样你就可以按照一个目标坚定不移地走,虽然走的不一定是直线,但总是向那个目标在走。

  当年我离开方正,离开当时看起来已经不错的职位和收入,很多人都认为这种放弃、这种勇气很难得,实际上我自己并不觉得,因为我很清楚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我要解的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因素在决定我的选择,就是我要去做一个让很多人都可以使用的软件,当方正已经不能让我实现这个理想的时候,我就选择了离开,如果你把这些事情想清楚了,那么位置、既得利益,有形的无形的那些东西就都不重要了。

  因此,重要的还是价值观,“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创业者应该有这样的胸怀。

  

[开讲啦]  萨顶顶/常石磊:风格自有一种力量
坚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第三篇

  开讲啦] 李希贵:学校是什么     本期视频主要内容: 本期《开讲啦》请来萨顶顶和常石磊。造型奇特、妆容夸张,她是人们眼中的另类;技巧娴熟、才华横溢,他是圈内的音乐鬼才。她是中国首位被格莱美邀请的歌手,被誉为“梵音天后”;他用天籁嗓音演绎的试唱小样打动张艺谋 ,最终把《我和你》推向奥运舞台。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开讲啦》 20140111 萨顶顶/常石磊:风格自有一种力量)     萨顶顶开讲啦演讲稿     大家好,接到这个节目的邀请的时候我其实心里挺紧张。因为我是一个音乐的理想主义者,非常非常理想的一个人,所以我讲话有的时候会不着边际,就像我的理想一样,所以今天演讲中如果我(的思路)走得很远的话希望大家也能跟着我一起走得很远。     对于我来说人生非常奇妙,2008年是我没有办法忘记的一个重要的年份,因为在那一年一个来自中国的女孩第一次登上了皇家阿尔伯特剧院。在英国,作为当年获得世界音乐大奖的唯一一位华人。我走向了那个非常陌生,但是非常大,非常古典充满了所有音乐细胞组成的舞台。当天我的情绪其实说实话有点空,在颁奖典礼的那一刻,在主持人喊出我的名字,“获奖的是……”,这个人经历了内心以及身体上漫长的旅程,“她就是来自中国的……”,在这一刻我竟然非常理想主义地拎着我的大裙子已经站起来了。到今天我回忆那一幕我都觉得自己真的是缺根筋吗?还是多了一根筋呢?因为还没叫我的名字我却在那一刻站起来了,然后紧接下来他就念出了我的名字。然后我看着那个颁奖的舞台和我也只有像现在这样的距离,但是我感觉走了一个多世纪才走上去。那一刻我突然油然而生一种爱国的情绪,所以我第一句话说的是:“大家好,我来自中国,我是一个中国女孩。”     从那一刻开始,我去过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表演,每一次演出前我自己的内心活动。我竟然会去想今天我在舞台上希望我可以把每一首歌唱出我当时在北京做歌的那一瞬间的心态,让所有来的观众都觉得物有所值。每一次上台之前我都给自己默默地这样在心里祈祷,不想让所有的观众看到我失望。仅此而已,但是我认为我真正的风格改变是我内心的转变。在2011年湖南高考的作文题里,我非常有幸曾经在中央电视台一次音乐节目的访谈中的一句话被老师引用到了这个高考的作文题目,这句话是说:“当你2000年参加青歌赛的时候你面对舞台是怎样的心情?而当你2008年在国际上获了奖项回到中国以后,你再面对舞台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而我用了很简短的几个字描述我的心情。2000年的时候,我是一个大学生刚来北京 ,那个时候的我内心充满了对音乐的向往,对人生和自我的一种表面化的自信,在舞台上我永远是想说:“大家好,我来了!”但是2008年以后,我觉得我的心态改变了,变成我每次站在舞台上我会说:“谢谢大家,你们来了。“这才是我真正的风格,这个风格的转变才让我真正地打开了我自己喜爱的艺术的门。     我觉得所有做艺术的人,天才当然是一个入场券,但是我觉得努力和坚持将是他的发展,所以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是在我的老家锡林浩特,也是我外婆的家乡,当我回到那个家乡参加一个演出的时候,突然那一天心脏突然感觉急剧地难受,然后就被医生送进医院了,当时我感觉自己好像要离开这世界了,而那个时候的我只是一个歌手,虽然平常很喜欢写歌也写了很多歌,但是总觉得那些歌好像都能听到别人的影子,那些歌也不能代表自己,所以每次我都把那些作品封存在我的箱子底,而在医院的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不行,我喜欢的音乐,我喜欢写歌,但我还没有写出自己最喜欢的歌,也许我不能这么早就离开这里吧。所以从那一次生病结束以后,我就发生了人生的变化,我突然就觉得所有的一切都那么地来之不易。在这之前我不是这样的我是一个非常极端的文艺女青年,经常背着一个小包穿梭在北京各大地下音乐的酒吧。我会在北京的马路上非常恶作剧地拿着一瓶小小的啤酒瓶,胆子又小但是又要那样做,把它都喝光,然后特别胆小但是又很极端地把它摔碎在路上。看着过来的人是不是有人会把自己的车胎扎爆。我真的是这样因为我的惆怅和青春无处释放,但是接下来刚才说到经历了一次生病以后我真的改变了。我会还走到那个原来自己曾经砸过小啤酒瓶的街道,会去看有没有人又把自己的车胎扎爆,我赶紧过去跟他说可不可以我和你一起去修,这是一种心理的极度的一种转变,因为我真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即使今天我觉得在这个社会无论变成怎样我都还会一直按照自己的这份理想生活下去。     我觉得生活无论如何都是美好的,可能也就是基于我这样的想法,之前写的歌其实也是爱好,但是没有太多的目的,但是后来当我自己去做《万物生》这张专辑的时候,我更希望自己能够写出的歌,唱出的歌能够给那些性格特别脆弱的人。或者说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人,或者说身体也许不便的人,听到这些歌的时候,有一种生命的感觉,而我这一系列的想法都寄托在了《万物生》那张专辑里,但是就是因为我的理想主义,也许真的是让一些人在这些音乐里听到了我最初的那些念头,就是让大家放弃自己那个最最最胆小的你 ,放弃自己最最最不自信的你,放弃自己最最最负面情绪的你,然后去勇敢地迎接美好的生命,所以真的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念头,才让那张专辑突然之间有了它的一席之地,反过来说,所有今天萨顶顶同学得到的一切都是那么珍贵也是那么来之不易,所以我觉2008年顶顶不是代表了我自己而真实地代表了整个中国的年轻人的风貌和世界给予我们的崭新的机遇,即使你是一个宅女宅男,你躲在家里你不出门,你用自己的理想用自己的想象甚至你是一个梦幻主义者,没关系,只要你拥有一颗愿意平等分享的内心,这个世界一定会给你这样的机遇,所以这就是我,一个音乐理想主义者。一直到今天永远对生命充满着期待,惊讶,充满着好奇,充满着孩子一样童真的萨顶顶。谢谢。

周国平《对理想的思索》阅读练习及答案
坚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第四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对理想的思索

周国平

据说,一个人如果在14岁时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一定庸俗得可怕;如果在40岁时仍是理想主义者,又未免幼稚得可笑。

我们或许可以引申说,一个民族如果全体都陷入某种理想主义的狂热,当然太天真;如果在它的青年人中竟然也难觅理想主义者,又实在太堕落了。

由此我又相信,在理想主义普遍遭耻笑的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

有两种理想,一种是社会理想,旨在救世和社会改造。另—种是人生理想,旨在自救和个人完善。如果说前者还有一个是否切合社会实际的问题,那么,对于后者来说,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人生理想仅仅关涉个人的灵魂,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一个人总是可以追求智慧和美德的。如果你不追求,那只是因为你不想,绝不能以不切实际为由来替自己辩解。

理想有何用?坚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人有灵魂生活和肉身生活。灵魂生活也是人生最真实的组成部分。

理想便是灵魂生活的寄托。

所以,就处世来说,如果世道重实利而轻理想,理想主义会显得不合时宜;就做人来说,只要一个人看重灵魂生活,理想主义对他便永远不会过时。

当然,对于没有灵魂的东西,理想毫无用处。

我喜欢奥尼尔的剧本《天边外》。它使你感到,一方面,幻想毫无价值,美毫无价值,一个幻想家总是实际生活的失败者,一个美的追求者总是处处碰壁的倒霉鬼;另一方面,对天边外的秘密的幻想,对美的幢憬,仍然是人生的最高价值。那种在实际生活中即使一败涂地还始终如一地保持幻想和憧憬的人,才是真正的幸运儿。

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不同的面貌。在精神贫乏者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世界的丰富的美是依每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

对于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对于只读流行小报的人来说,从荷马到海明威的整个文学宝库等于不存在。对于终年在名利场上奔忙的人来说,大自然的美等于不存在。

想一想,一生中有多少时候,我们把自己放逐在世界的丰富的美之外了?

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生活在多么不同的世界上!

那么,你们还要说对崇高精神生活的追求是无用的吗?

圣徒是激进的理想主义者,智者是温和的理想主义者。

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上,一个寻求信仰而不可得的理想主义者会转而寻求智慧的救助,于是成为智者。

(选自《课外美文》)

11.简要说明第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12.为什么说那种在实际生活中即使一败涂地还始终如一地保持幻想和憧憬的人,才是真正的幸运儿?(5分)

1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说明文中多处运用比较论证的作用。(6分)

14.本文题目是对理想的思索,请谈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理想展开思索的。(8分)

答案:

11.①第一部分开宗明义提出一个人能够坚持理想,必定是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的观点。②结构上自然引出下文对理想的层层思索。(4分)

坚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12.因为始终如一地保持幻想和憧憬,就是永远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理想,就能拥有真正的灵魂生活;就能拥有丰富的心灵,体验到世界丰富的美。因而是真正的幸运儿。(5分)

13.①通过人与人、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等比较分析,把抽象的问题阐述得深刻而又具体。②通过对比,把树立理想的可贵和丢失理想的可悲阐述得更加清楚明白,令人信服。(6分)

14.①任何时代情况下都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②理想分为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③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④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理想。

牢记党员义务做一个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
坚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第五篇

坚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坚持与顺应
坚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第六篇

坚持与顺应

摘要:外化而内不化,庄子的一种思想,人生的一种化境,更应该成

为现代人的一种价值观。它教给我们如何应对纷繁变化的社会,如何处理人生的不同境遇,如何在社会中既不迷失自我,保持自我,又能顺应外部社会变幻,从而发展自我,提高自我。亦即于丹教授所说:“生活要随遇而安,生命应有所坚持。” 关键词:坚持 顺应 社会 变通 铜钱

Abstract: Sticking to something belonging to you or something essential

in mind and be flexible to the world. This is one kind of thoughts in the book of zhuangzi , this is an annotation about life , this also should become a kind of values. Because it teaches us how to cope with the changing society and how to deal with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and life in society. Be sure that not lose yourself , keep yourself in essential aspects and be adapted to the social changes . Then you can develop yourself well and improve yourself in a degree. The professor yudan said that : "life is life, we shall have to adhere to life."

Keywords: stick to conform society versatility copper cash

坚持与顺应,二者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相伴相生,孤立任何一

方对于一个人来说都不是进步的。庄子在他的书里面假托孔子之言提出一种人生的价值观。他说仲尼曰:“古之人是外化而内不化,而今之人的遗憾是什么呢?是内化而外不化。”庄子所说的内不化是指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一个人的内心不要受外界的影响,一定要有所坚持。而庄子所说的外化,则是指在与外界的相处时,要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相顺应。外化内不化,则是指一个人在外在的生存中,与人交往,顺应规则,遵从法度,也就是待人接物非常随和,一切都可以放下来与人融通,这自然是一种化境。但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价值观,有一个人内心的秉持,及独特的风格,他的内心有他真正的不化,也就是说生命要有所坚持,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

然而“今之人”之遗憾又何尝不是现代人的苦恼呢?个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社会的一员,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现代社会的千变万化、纷扰复杂迷惑着芸芸众生,左右不了自己即被社会所左右,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人自身的可悲。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外化而内不化呢?

有一种哲学方法叫“铜钱哲学”。何为铜钱哲学呢?即做人要像铜钱,外圆内方;为人处世之道,表面随和,会变通;内心严正,讲原则。这种哲学方法与外化而内不化的化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如果一味地坚持却丝毫不懂得变通无异于一棵树上吊死,不识时务。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棵树上吊死的做法,在精神上是可嘉的,而在道理上却是愚蠢的。是的,我们佩服那些精神上始终如一,不屈不挠的人,特别是朝廷时代对国家对君王忠贞不二的人,但这只能从精神层面来

讲,因为历史也已经屡屡证明,不迎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忠是愚忠,倒退势力必被历史进步的车轮撵在地下,看看整个世界历史范围内又有几次王朝的复辟是成功的,即使成功,维持的时间也是相当的短暂。又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危难之时,为了以后的事业就必须认清时务,在危难之间做出暂时的回避。所以,除了内心的耿直与操守,还需要外在的随和与变通。即外化而内不化。然而,花花绿绿的世界展示给人有益的一切,也把不好的东西一并展示了出来,考验着我们的能力,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留给我们一句印象深刻的话:“I can resist everything except temptation (我能拒绝一切东西除了诱惑。)”可见社会给人带来的毒素毒性不浅,一些内心没有一定坚持的人就被毒害。毒太厉害了以至于有时候带给人的反应完全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不过大多属于“自愿犯罪”。

社会太时髦,我们一大群人追着他跑,但并不是冲在最前方把自己的一切都甩掉的就是最棒的,每个人的内心都应该有自己的一份坚持,不是吗?用坚持对抗社会的污秽,才能幻化出新的境遇,才能百毒不侵。在公司里,当你的意见和上司的看法有出入时,不能正面唱反调,而是首先承认领导的说法一点儿不差,然后语气柔和的叙述反对意见,对方比较容易接受。如果在你心目中有轻蔑上司的想法,动不动就脱口而出“不”字,上司肯定不满,当然对你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与其直接说“不”,不如转个弯,转折一次,效果会好一点儿。但也不意味着不直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或干脆来个反其道而行之,去做“小人”,去溜须拍马,去顺杆爬,甚至去助纣为坚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虐。直言者既要坚持原则,捍卫真理,又要善于保护自己。自己要正,不攀附权贵,不势力,言行一致且出于公心,这样才能最终得到别人的支持、拥护、赞同。 这不仅仅是直言者要做的,更是每个社会人应该做的。

历史上曾说庄子是个唯心主义者,但他这种坚持与顺应的思想价值观却在辨证的教给人们做人、处事的方法。于丹教授在讲评《庄子》中的坚持与顺应思想是说:“生活要随遇而安,生命要有所坚持。”要做一个外化内不化的人,在内心做一个坚持的理想主义者,在外在则做一个顺应的现实主义者。

做有行动力的理想主义者——在2015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坚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第七篇

说故事:一个孤独的理想主义者的坚持
坚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第八篇

高中思辨题
坚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第九篇

“美国高考”作文,给课堂输送思辨力 ——看看美国高中生的SAT作文题

与国内高考语文不同,被誉为“美国高考”的SAT考试开篇即考作文。短短25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完成审题与写作,对学生要求不低。由于在整张考卷中,作文与阅读、数学“三分天下”,各占800分,因而考生谁都不敢小瞧它。

从话题看,SAT作文题目也总能引发美国教育界的“围观”。纵观考题,“辩证关系”贯穿始终,例如涉及精神与物质的辩证关系、科技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辩证关系、人在固有文化或思维中的突破能力等。美国的教育评论者认为,SAT作文题目极具思辨力,提倡启发式教育,比如有一年的作文题目发起关于“做事应该挖掘创新因素,还是按照规则去做”的讨论。在当地教育界看来,这样的命题没有标准答案,但由于“指挥棒”效应,它能给高中课堂输送思辨分量。为了“应试”,美国高中生从中学起就给自己列出长长的读书计划,涉及妇女运动、黑奴文学、南北战争历史等小说以及人物传记都是他们的“必读物”,因为作文题目往往摘选于这些作品。 ——编者

【个体在固有文化或思维中的突破】

1、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我们必须严肃考证大多数人的意见。哥伦布提出地球是圆的时,大多数人讥笑他,把他的发现扔进了垃圾桶。“大多数人的意见应该能够影响我们的决定”这个概念的逻辑到底在哪里?

——摘自詹姆斯·A·里德《多数人法则》

题目:多数人意见是不是糟糕的引导?(2005年)

2、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我们经常被提倡用革新性的、非保守的而非传统方式来解决问题。我们被鼓励具有创造力并相信新的思考方式会带来新的洞察力。然而革新可能是不实用或者不必要的。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可能是那些被验证可行的方式。坚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题目:找到问题的新解决方案总是必要的吗?(2007年)

3、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计划使人们把做一件新事情的混乱过程整理出来。然而过多的计划会使得人们根据预先决定好的行动,按照以前做过的方式来做。创造性思考是打破事物固有的方式。所以分清良好的计划和过度计划对人们而言至关重要。

题目:计划是否会干扰创造性?(2009年)

4、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现在的人们似乎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消极娱乐上——他们只是坐在沙发上看电影、电视或体育比赛。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工作或学业中耗完了他们的精力。如果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外的活动中去,可以确信他们能在业余时间享受更有创意和活力的活动。

题目:如果人们减少工作,会在业余时间里更加有创造性和活力吗?(2011年)

5、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循规蹈矩的压力在现代社会不像过去那样强烈,你不会因为没能遵守老规矩而遭遇牢狱之灾甚至更糟。然而这些影响比以往更加危险,因为它难以察觉。这些压力迫使我们像邻居那样生活、像我们所在的社区那样思考、把自己塑造成他人想象的样子。与群体保持一致十分诱人,变成少数异见派要承担压力,然而这种从众心会否摧毁我们的独特性与创意? 题目:对个人而言,像他人一样思考行动是否总是有害的?(2011年)

6、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学习和动手的意义在于它们本身,不需要额外的奖赏。然而有了额外奖赏后——无论是

来自父母的注意和表扬还是来自老师的奖励——这些奖赏造成了实际的影响。孩子会为了赢得奖励而不是从书中汲取知识而读书。孩子会为了奖励而做事,但他们活动的质量和其中的乐趣会大有不同。

题目:通过提供奖赏来促使人们学习或争取事物是否是不当甚至有害的?(2012年)

7、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我们都知道理想主义者——那些有着高尚却常常不切实际的理想的人们。我们也知道现实主义者——那些把目标限定在自己能达到的成就,只设置实际且可操作的计划的人们。的确实际的人常常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然而人类整体却更多受益于那些理想的梦想家们。 题目:理想主义者是否比现实主义者对世界作出了更多贡献?(2011年)

【科技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坚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1、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我们用技术水平来衡量文明的进程,因为它比教育、自然环境等标准更“显而易见”。然而,我宁愿生活在一个以成员的幸福程度而非新技术发展来衡量进步的社会里。

题目:对技术发展的强烈愿望是否导致社会忽略了教育、环保等其他价值?(2006年)

2、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知识就是力量。在农业、医药、工业等领域,知识使我们摆脱了饥饿、疾病和繁重的劳动。然而今天,知识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超出了我们的控制。我们知道怎么做很多事,但我们不知道何时何地甚至是否应该使用它。

题目:有时知识不带来益处而带来负担?(2007年)

3、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技术进步极大提升了我们交流和信息共享的速度。一些人对此持批判态度,宣称技术带来的高速交流促使人们不能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缩短了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令他们不能真正理解世界和周围的人。托现代技术的福,信息交流是如此迅速而容易,这到底有什么问题?

题目:现代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否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2010年)

【关注成功与得失】

1、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成功很大程度上和运气有关,和努力的关系不大。现实中在各行各业都总有一些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最终没有获得成功的人。 ——卡尔·波派

科林·鲍威尔曾说:“成功没有秘诀,别费心寻找它们。成功是充分准备、努力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产物。” ——巴里·法伯

题目:成功到底是靠努力还是运气?(2005年)

2、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伟大的科学家詹姆·沃森的一位同事说,沃森总是“四处游荡,不做实验而光讨论问题。”他得出结论:“做好科学研究有不止一种方式。”这名科学家接着说,这是沃森式的偷懒,使他能够解决“所有生物课题中最了不起的问题:发现DNA结构”。这点在一个过分注重效率的社会里尤其值得铭记。

——摘自约翰·C·波兰伊“理解发现”

题目:让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做事会提高成就吗?(2006年)

3、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一个演员在他的戏份开始时却没有走上舞台。他解释说:“我上不去,因为椅子挡着路了。”导演说:“把困难利用起来,如果这是场戏剧,把椅子搬起来砸碎;如果这是场喜剧,

从椅子上跌下去。”由此,这位演员得出结论,对生活中任何消极的状况,你都能做些积极的事。

题目:生活中的障碍或不利因素能被转化成有利的东西吗?(2006年)

4、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一些人认为竞争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而另一些人则强调合作。在工作、游戏或比赛中的强烈竞争确实促使人们避免失败并取得更大的成功。然而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合作更可能产生重要且持久的成果。

题目:人们通过哪个获得更大的成功,竞争还是合作?(2006年)

5、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从智力竞赛到奥运会再到诺贝尔奖,我们总是倾向于褒扬“第一名”。这种对胜利者的专注造成了一种印象,似乎其他的参赛者即使努力并好好表现了,输了,就不值一提。然而许多情况下,胜者和败者的差距十分微小。胜利者也可能选错了。荣誉和奖赏只是让我们忽略了除了胜利者之外的人创造的价值。

题目:人们是否过于关注胜利?(2008年)

6、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那些在逆境中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最大的区别不在于能力而在于毅力。许多极有天赋的人在遇到困难时放弃了。说到底,谁愿意面对失败呢?人们常说,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只是那些坚持下去而没有放弃的普通人。

题目:在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时,毅力是否比能力更加重要?(2008年)

7、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大多数人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比起成功,他们对自己的失败记得更加一清二楚。因此他们对自己能做什么有着低得不切实际的期望。那些取得巨大成功的人通常不比普通人更有天赋,他们只是为自己设立了更高的基准,所以他们对自己能做的事有更高的期望。

题目:一些人之所以比其他人取得更高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有更高的期望值吗?(2009年)

【观察社会思潮与文化现象】

1、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名人有能够吸引有相似想法的“信众”的能力,他们提供了一种人们能产生共鸣的身份。 ——摘自威廉·格瑞德“谁来告诉人们?”

对名人的崇拜往往伴随着对普通人的漠视。当我们的注意把注意力集中在名人身上,世界变得由少数“大人物”和多数“小人物”组成。

——摘自诺曼·所罗门、杰夫·可汗“媒体人物的魔术”坚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题目:社会对名人的崇拜有益还是有害?(2005年)

2、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人们受到的教育从根本上讲并非来自于学校。年轻人被他们与父母、教师、同龄人甚至街上的陌生人相处的经验所塑造,受他们参加的运动队、经常光顾的商场、听的歌和看的剧影响。学校当然重要,但在教育中只占了一小部分。

——摘自契克森·米哈赖《21世纪的教育》

题目:教育根本上是学校之外的因素产生的结果吗?(2007年)

3、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我们痴迷新奇。新奇的东西比任何被证明真实可行的事物更让我们感兴趣。我们抛弃旧事物,好赶上最新的模式、最近的版本、最新最完善的公式。我们时常把实用的东西替换掉,仅仅是因为它们不再新了。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价值文化,我们偏爱一切最新的潮流。

题目:人们应该比起旧的始终更偏好新事物、理念和价值吗?(2008年)

【关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1、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如果你认为你做的一切都只是你自己的事,那就错了。你的行为不仅影响你自己,也会影响他人的行为。如果你做了令人难以接受的事,而其他人又模仿了你的行为,你要为后果负责。

——摘自玛格丽特·本尼《给苏珊的信》

题目:人应该为自己给他人做出的榜样负责吗?(2005年)

2、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古语有云:“有一只手表的人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而有两只手表的,就不那么确定了。”换句话说,人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每个角度都能看到不同的东西。并且,两个或以上的人看同一个东西会得出更多不同的结论。再换句话说,真相和美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摘自格里高利·D·福斯特“道德:重新理解一些基本知识”

题目:真相会随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而变化吗?(2006年)

3、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谎言有两种。一种是不好的,比如有人假装是你的朋友;而另一种是好的,谎言最终变成了真实。比方说,有时你感觉气氛不太友好,那么你能做的就是假装十分友善,这样一会儿后,你就会发现气氛真的变好了。

题目:欺骗有时会带来好结果吗?(2006年)

4、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当我们不知道他人的处境或什么促使他们做出选择时,给他人及其行为下判断很容易。但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当人们做出我们看来令人吃惊、欠考虑或有害的事时,我们应该试着去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题目:在评价人们的行为前先理解他们的动机是否重要?(2006年)

5、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常有人告诉我们,妥协是处理不同的最好方法。人们妥协之后,双方都受到很小的损失而得到了满意的一致,双方能继续和谐相处。然而,妥协只有在当下的事情没那么重要的时候才管用。当双方强烈坚持的原则和观点有本质上的差异时,妥协也无法解决问题。 题目:妥协总是最好的解决冲突的方法吗?(2008年)

【关注精神与物质的辩证关系,谈人生、幸福与真相】

1、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我没法理解那些只注重实用主义的人。既然我们所想所做的一切都必须指向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我担心今后人们将不再会为了学习而学习。我们似乎越来越倾向于教育人们如何赚取更好的生存而不是如何更好的生活。

题目:人们是否过多注重学习具体技能了?(2005年)

2、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亚伯拉罕·林肯说:“大多数人几乎就像他们决心成为的那样快乐。”换句话说,我们个人的满意度完全在我们自己控制之中。否则,为什么同样的体验让一些人失望而让另一些人惊喜?幸福不是偶然而是自己的选择。

题目:幸福是不受控制的事情,还是个人自己的选择?(2006年)

3、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想象完美的生活很容易,但无论事情有多美好,也达不到我们的期望,因为现实与想象永远有差距。为此,我们应该确保我们的计划和目标合理且能达到。当现实超过期望,一些事情比我们想象的更好时,我们会很高兴。

题目:降低期望并设立一定能达到的目标是最佳的吗?(2007年)

4、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人们只有把心思放在某些目标而不是他们自己的幸福上时才会快乐。当人们专注于幸福之外的东西——人性的进步、事业的缔造等等时,幸福就到来了。注意力集中于幸福之外的东西,他们就会一路收获幸福。获得幸福的唯一途径就是追求幸福之外的目标。

——摘自约翰·斯图尔特·米尔《自传》题目:人们专注于自己的幸福之外的目标时更可能幸福吗?(2007年)

5、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现在人们有许多选择。30年前大多数电视观众只能选择少数几个频道,而现在有超过100个。不仅是媒体,人们在生活各个领域都有了更丰富的选择。面对这么多选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高兴呢?

题目:有大量的选择是否让人们感到幸福?(2007年)

6、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我们通过设置一场两方之间的斗争来寻求真理,这使得我们以为凡事都有两方面——没有更多也没有更少。如果我们了解了一件事的两方面,所有的相关信息都会浮现,最佳方案也会为两边准备好。然而这一过程不总是得出真理,真理常常处于复杂的中间地带,而非过于简单的两个极端。

题目:真理在两个对立面中的一个,还是在中间?(2007年)

7、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对某人或某事始终保持忠诚并不容易。对大部分事物,人们的忠诚往往存在矛盾,并且,也没有现成的指示来指导人们对什么表示效忠。而且,人们常常忠于消极的东西。然而,忠诚依然是人们拥有、也要求他人的必要品质。

题目:人们应该总是忠诚吗?(2008年)

8、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我们许多人相信名声会带来幸福。名声似乎是人们最渴求的东西之一。我们相信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出名都证明了一个人在这世上算得上点什么。然而已经成名的人却常常抱怨名声带来的沉重负担。事实上,实现成名的梦想常常意味着献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而这些常常会被浪费。

题目:名声会带来幸福吗,还是不那么出名的人更容易幸福?(2008年)

9、仔细思考下面这段摘选的文字和题目:

直到十二三岁时,我每年都在农场上度过一段时间。我在那里度过的生活和留下的回忆都充满魅力。我能想起野花的清香、雨后闪闪发亮的树叶、风撼动树林时哗啦啦的雨声和啄木鸟敲打木头的声响。我能想起辽阔的草原——和它的寂寞与安宁。

——摘自马克·吐温《我的自传》

题目:对人来说,在户外花点时间学习亲近大自然是否重要?(2010年)

本文来源:http://www.xinchenghx.com/kuaisuchuangye/26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