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专题

搬饲料小视频

| 点击:

【www.xinchenghx.com--创业专题】

搬饲料小视频一:鳖的养殖技术视频:如何提高小鳖分池成活率

  [科技苑]视频:小鳖搬家

  小鳖出生后,由于稚鳖孵出的日期不同,鳖卵的大小也不相同,经过一段时间饲养后,鳖之间大小参差不齐,此时如果不及时分群饲养,就会出现大欺小、强欺弱的相残现象。而分池这个工作,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本节目将详细介绍相关技术细节。

  视频解说词:

  (主持人)小鳖出生后,先是住在暂养池里,长到50-60天,就得给它们分池搬家了,也就是根据个体大小的不同,重新组合,大的跟大的住一起,小的跟小的呆一块。这给鳖搬家,可不是一件简单事,河南潢川县的唐志兵,刚养鳖那会儿,就在搬家的时候遇到了不少的问题。

  给小鳖分池没几天,就有将近30%的小鳖出现了皮肤腐烂的情况,轻的烂脖、烂爪,严重的甚至全身都烂掉了。当时唐志兵是头一回养鳖,前面五六十天的暂养池阶段,他们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导,处处小心谨慎,总算没出什么大问题,按说到了搬家这个阶段,小鳖一般都长到了50、60克,应该比以前皮实多了,怎么反而出了问题呢?唐志兵赶紧请来了技术员张建林。

  (采访)唐志兵:张老师,我这个甲鱼分池以后,甲鱼这个皮肤咋烂掉了,你看咋回事?

  张建林:这是稚鳖的腐皮病。因为创伤引起的。

  听张建林这么一说,唐志兵可纳上闷了,按理说,小鳖在暂养池阶段容易得腐皮病,怎么分完池了还会得呢?

  腐皮病之所以在暂养池阶段容易发生,是因为小鳖在这个时期特别容易打架、受伤。小鳖在暂养池里的生长速度很快,个体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大,这大的小的、强的弱的都呆在一起,动不动就打得不可开交。因为打架打得多,小鳖也就特别容易受伤,伤口一感染,就会得腐皮病。

  按理说,这分池以后,大的和大的住一起,小的小的呆一块,打斗的机会少多了,怎么还会得腐皮病呢?张建林向唐志兵详细询问搬家中的细节,发现问题出在分池的方法上。

  (采访)张建林:你分池怎么分的?

  唐志兵:分池不是把水放干,把水放干在里面慢慢的抓吗?

  唐志兵觉得,水放干了抓鳖很方便,可他没想到的是,水放干了小鳖们就会挤压在一起,彼此蹭来蹭去的,很容易擦伤,腐皮病也就仍然会发生。

  为了减少小鳖擦伤,在分池的时候,不能把池里的水排干了。当然,也没必要把水留得太多。池子里的水多,小鳖的活动范围就大,捕捞起来不大方便。

  (采访)唐志兵:怎么操作呢?

  张建林:应该留一点水,留二十公分的水。

  张建林建议,分池时保留15-20公分的池水,另外,给鳖搬家的手法也要变一变。

  别看就这一抓一扔的小环节,可是对于皮肤娇嫩的小鳖来说,受伤的机率就增加了不少。所以张建林建议,给小鳖搬家不要用手,要用网子轻轻的捞,尽量轻拿轻放,小鳖受伤的情况就减少了。

  不过,这鳖池里有那么多的小鳖,受伤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为了防治腐皮病,还得做好消毒工作。

  (采访)张建林:最好是把你准备把鱼分到的那个池子,把这个水质在二十天左右,消好毒,调好水。

【搬饲料小视频】

  对新池要提前20天进行消毒,小鳖住进新家之前,也要用高锰酸钾给它们消毒,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病菌,减少腐皮病的发生。

  小鳖搬家防腐皮病措施:旧池池水保留20公分左右,捕捞时轻拿轻放,注意消毒

  (主持人)小鳖由于搬家出现的腐皮病,总算找到了病因,也知道了预防的方法。不过,接下来,唐志兵又碰到了另外一些麻烦,那就是小鳖乱游乱窜的异常情况,有些鳖甚至出现死亡,一个搬家怎么会搬出这么多问题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字幕)狂躁不安,乱爬乱游乱窜,容易受惊、不爱活动、无法翻转、死亡。

  小鳖的这些反常行为,统称为应激反应。鳖是非常敏感的动物,环境稍微有点变化,就容易发生应激反应。张建林告诉唐志兵,他给小鳖准备的新池和跟暂养池相比,出现了三个方面的变化,引发了鳖的应激反应。

  (采访)水产专家:应激反应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造成的,一个水质的变化,一个就是温度的变化,一个是水位的变化。

  (字幕)原因一,水变清了。

  暂养池的水比较浑浊,因为唐志兵按照1立方水体撒5-10克的比例泼洒了肥水素,把透明度控制在20厘米左右,新池的水可就清多了,看着挺透亮。

  为什么唐志兵不把新池子的水也调肥一点呢?说到底,还是和小鳖打架的习性有关。

  前面说过,小鳖在暂养池里因为个体差异大,容易打架,不过鳖的眼神不太好,透明度调到20厘米左右,互相看不清了,拥挤打架的现象就少了,所以唐志兵才会把暂养池的水调肥。

  到了新池里,每个池子里鳖的大小都差不多,本来打架的机会就少,再加上鳖的密度从原来的每平方米50-80只降到了每平方米20-30只,空间大了,碰面的机会少了,相应地打架的机会也减少了。考虑到上面这两点,唐志兵就想省点事,没把新池的水调肥。可没想到这么一省事,可把小鳖给吓坏了。

【搬饲料小视频】

  (采访)水产专家:稚鳖养殖它先在比较浑一点的地方养殖,现在要把它移到清瘦一点的水质里面养殖,容易造成稚鳖应激反应。

  鳖的胆子很小,容易受惊,在比较浑浊的水里,即使有动静它们也不大容易察觉到;可是到了清水里,什么都能看清了,四周稍微有一点动静,就会感觉到,这样它们就会没有安全感,出现乱爬乱游乱窜的现象。

  要减少应激反应,就得把新家的环境,也就是池里的水调节好。

  转池前的二十来天,要在新池里撒肥水素,或者接种暂养池的藻类,把新池的水培肥。

  (采访)张建林:把准备放鱼的这个池子水质调好,调到和以前那个暂养池的水最好是一样为好。

  (字幕)第二,水变凉了。

  水变清了会吓着小鳖,水变凉了,则会把小鳖激着。

  (采访)张建林:因为温差过大,造成它感冒,应激。

  象唐志兵他们这里的暂养池,温度高达32摄氏度,而新池子里,一般温度设在25摄氏度左右,相差7-8度,小鳖受不了,就容易感冒。

  得了感冒的小鳖,四肢无力,在水中无法游动,在食台上也会半天趴着不动。平时感冒,翻身很容易,可一得了感冒,都翻不动了。

  因此减少小鳖的这种应激反应,新池旧池温度还得保持一致。

  (采访)张建林:正确的就是应该在提前几天,把温度加好跟暂养池的温度保持一致。

  提前一个五六天就行了。

  (字幕)第三,水变深了。

  (采访)唐志兵:以前在老池子里面,水位只控制在25公分左右,然后给它转进新池以后,水位一下子我把它定在50公分左右。

  唐志兵想着,稚鳖还得长大,将来得生活在50公分深的水中,那不如一次性把水加到位吧。可没想到,这个“一步到位”,小鳖却受不了。

  (采访)张建林:如果水位过深,也容易种过成它应激反应,容易造成鳖这个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不正常。

  (采访)邓建国:内脏打开以后这个肠道发红、充血肝脏呈土黄色,易碎,肺部呈紫色,紫黑色。

  为什么水位变化大,就会让小鳖的内脏受到这么大的损伤呢?先来说说鳖的呼吸方式。鳖有两套呼吸系统,一个是肺,一个是喉咙附近的鳃状组织,它们在地面上用肺呼吸,在水里则用腮呼吸。不过,在水里光用鳃呼吸还满足不了鳖的用氧量,所以它们就得经常地浮出水面来吸氧,水温高时,平均3-5分钟就得浮上来一次。

  (采访)张建林:如果水位相差太大,又没有遮掩物,小鳖它上下活动的次数一多,就容易造成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受损。

  这么上上下下地折腾,如果水太深,对于身体还不健壮的小鳖来说,就有点承受不起了。您想啊,暂养池的水位时25公分,小鳖上浮再下沉一趟,也就是50公分,可到了这水深50公分的新池子里,上下一趟,就是100公分,足足增加了一倍的路程,可这时小鳖刚搬家过来,个头和体力还跟暂养池里一样,内脏器官的承受力也还一样,一下子把运动量增加一倍,器官就很容易受损。而且,在水中上上下下,还有个水压问题呢!水越深,水压越大,原本小鳖的内脏器官只能承受25公分深度的水压,现在要下潜到50公分的深度,而且是每隔3-5分钟一次,内脏总处于超负荷状态,时间长了,肯定会受损伤闹罢工,严重的还会让小鳖呛水而死。要避免小鳖因为应激反应造成内脏受损的情况,就得抓好水位的调节工作。

  (采访)张建林:正确的应该是在暂养池的水位和新温棚的水位最好是一致,然后再慢慢的把新池水位加到你所需要的水的深度。

  转池前后,要把暂养池和培苗池水位调节到差不多相同的深度,之后,再根据小鳖的生长速度来逐渐地增加水的深度,一般20天左右调整一次水位,每次调整5-8公分,这样小鳖就能逐渐的适应鳖池里的水位变化。另外,为了减少小鳖的体力消耗,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在鳖池的水面上放一些水浮莲、水葫芦等漂浮植物,或者挂上吊网。

  (采访)唐志兵:有了这个吊网以后,这样一来甲鱼可以浮在上面可以休息。

  有了漂浮的植物和吊网,小鳖等于有了歇脚的地方,游累了,就来休息休息,喘口气,应激反应也就有效地被缓解了。

  张建宁还告诉唐志兵,在转池前后2--3天,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也可以增强小鳖的抵抗力,减少应激反应。

  小鳖搬家防应激反应:新池旧池水质、水温、水位一致、水面放飘浮植物或吊网。

  (主持人)唐志兵按照张建林的建议,把新池的水质、水温和水位都调得和暂养池差不多,小鳖应激反应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可他后来又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搬家后的小鳖又不吃食了。

  小鳖到了新家都十几天了,唐志兵为它们准备的可口的美食,可是没想到小鳖碰都不碰,眼瞅着小鳖一天一天的瘦下来,按说这个时候的稚鳖正是长个的时候,个把月能长过20克左右,可这些小鳖不但没见长,反倒是越来越瘦了,它们到底怎么了?唐志兵又请来张建林诊断。

  (采访)唐志兵:张老师,它现在咋还不吃饲料呢?

  张建林:你怎么投喂饲料的?

  唐志兵:在分池的头几天,使劲的喂嘛,看它能吃多少喂多少?尽量的多喂点。

  唐志兵在小鳖搬家之前,想着这搬来搬去的,小鳖会消耗很多体力,怕饿着它们,所以在分池前,就给它们吃得饱饱的,没想到的是好心办了坏事。这吃饱了的小鳖,挪动一大,肠胃就会不舒服,为了自我调节,小鳖就会有一段时间不吃不喝//文章来自创业第一步网

  (采访)张建林:在分池之前,应该提前两天不喂它食,饿它两天。

  先饿它两天,小鳖肚子扁扁的,搬动了,肠胃没有没有不舒服的反应,这样到了新池就会胃口大开,能正常吃食了。

  小鳖搬家要提前饿,搬家之后,也不能马上给它们喂食,尤其不能喂得太多,否则就会出另外一个问题。

  小鳖拉白便,以及排泄孔发红,是肠炎的典型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肠穿孔,导致小鳖死亡,这都是因为养殖户在小鳖搬家之后,喂食过量了。

  因为鳖等于说它没有什么节制,只要有料它就老吃,老喂老吃又撑撑的消化不良,造成了肠炎。

  因为鳖本来就贪吃,再加上已经饿了两天,见到美食,准会大吃一顿,很容易吃撑着。这一饿一饱,小鳖的消化系统就会紊乱,肠炎、肠穿孔等疾病就找上门了。要避免这些情况,张建宁建议在喂食的时候要循序渐进。

  (采访)张建宁:分池以后,应该过两天以后再投饲料,尽量喂少,在暂养池投五斤的话,到这里只能投一斤,慢慢的把饲料加上去。

  到了新池子过两天再投投喂,让小鳖再饿饿,延长它们饥饿感,这样吃食时就会快点。

  饲料刚开始不要投得太多,一般按照原池子投喂量20%的比例来投喂,然后每天增加10%,把饲料逐渐地加上去,这样是让饿着的小鳖的肠胃,对饲料有一个慢慢的适应过程,就不会出现突然吃多了,消化不良造成得病的情况。

【搬饲料小视频】

  小鳖搬家防消化道疾病,分池前两天不喂食,到新池两天后喂食控制喂食量。

  唐志兵和当地的养殖户,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小鳖搬家的时候认真做好以上三件事,现在他们养的小鳖,搬家后大多数都能很快地适应环境,健康地成长。

  (采访)唐志兵:以前分池就一点技术也没有,那个成活率很低,只在60%、70%左右,现在技术员分池给我指导知识了以后,这些年分池的水平大大提高,现在的分池的基本成活率在90%以上。

  (主持人)小鳖搬家,事虽小但是要掌握的细节还是挺多的,不过象唐志兵失败了多了解,多总结经验,掌握了技术,难事也会变成容易事的。

搬饲料小视频二:冬季养鹅技术视频-怎样多养一茬鹅

    (主持人)你好,欢迎收看科技苑。今天咱们要说说北方冬季养鹅的事。北方的大多数养殖户,都是在春夏秋三季养鹅,冬天歇工,可是在河南新乡的长垣县,养殖户们到了冬天也不闲着,因为他们还要多养一茬鹅。

    家住河南省长垣县孟岗乡付楼村的孙建国、魏桂敏夫妇,正忙着把自家大棚里育成的这茬冬季饲养的肉鹅卖掉。

    (采访)

    记者:收益怎么样啊?  

【搬饲料小视频】

    养殖户:还可以,今年行情不错嘛,养殖户都赚钱了。

    记者:一只鹅大概赚多少啊?

    养殖户:大概估算了一下,就是13-14块钱吧。

    1只鹅就能赚上13-14块,要是搁到其它季节,每只鹅顶多赚到7、8块,这么算来,这冬季养鹅比起其它季节来说收益可是翻了一番啊!

    这么赚钱的买卖,可是以前养殖户冬天养鹅的并不多。

    (采访)

    孙建国:怕养不好。

    崔建勋:条件不便利。

    孙建国:温度难控制。

    刘长忠:粗饲料提供困难。

    看来,虽然冬天养鹅市场好,可是养殖的难点也不少。孙建国两口子,是在专家的指导下解决了这些难题,才在冬天多养了一茬鹅,多赚了一笔钱。

    先说选雏鹅。孙建国他们在春夏季养鹅的时候选雏鹅,主要是靠眼睛看。

    (采访)魏桂敏:挑个头大一点、健壮一点、毛色好一点的

    选择个大健壮的,淘汰掉那些毛色不好、瘸腿、瞎眼、歪脖的,这样选出的小鹅就差不多了。可是,选冬季养殖的雏鹅,光凭眼睛看就不行了,因为冬天气温低,运雏回家还有一段过程,要是挑了些本身发育不好,或者是活力不佳、抵抗力不强的小鹅,路上一受冻,就很容易死亡。

   魏桂敏从养殖场的艾老师那里学了两招,这第一招就是“抓”。艾老师抓雏鹅跟别人还不一样,是倒着抓的,他说这是给雏鹅“号脉”,看看脉象就知道这鹅好不好了。

    其实这并不是真的号脉,只是为了方便触摸雏鹅的腹部。

    (采访)艾殿卿:抓住鹅苗以后,这拇指直接摸到它的脐带边,一抓就抓到了。这样腹部柔软适中,没有钉脐现象;如果是脐带这里有一个玉米粒一样的肉疙瘩,这就明显是钉脐,这就不要了。

    钉脐是小鹅孵化过程中,脐带没收缩好,形成的一个玉米粒大小的肉疙瘩。脐带是小鹅在母体里边供应养料的地方,它要是收缩不好了,直接对小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以后的成活率都有影响,所以这样的雏鹅不能选择。

    除了摸钉脐,用这种方法抓鹅,还能很快判断出雏鹅的活力。

    (采访)艾殿卿:有没有活力就是有没有挣扎力,你像一个健康鹅雏,抓在手里,你就能感觉到它的各个部位都在挣扎,这就是一个健康的鹅雏。

    充满活力的鹅雏,眼睛有神、挣扎有力、叫声有劲;如果遇到弱雏,抓在手里一动也不动,肯定成活率就不高了。

    艾老师选鹅雏的第二招就是“翻”。

    (采访)艾殿卿:还有一种挑法就是鹅把它打到,打翻以后,很快地翻起来。

    这四脚朝天的小雏鹅,要是能很快翻身起来,证明很健康;要是老扑腾但翻不了身,这样的雏鹅就不能挑选为冬季育雏鹅了。

   (主持人)这雏鹅身体壮实、精气神足,本身对冬季相对恶劣的环境就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这养起来就能省不少的心。这雏鹅选好了,育雏的环境也得给它们预备好,尤其是保温工作。  

    俗话说得好:养鹅的关键在育雏,育雏的关键在温度。北方冬天的温度很低,就拿河南来说,冬天的最低温度会达到零下十几度,而雏鹅的体温调节能力很差,温度低了,它们就很有可能冻死,这也是北方冬季育雏的难点之一。所以,这冬季养鹅,育雏室的温度一定要调节好。

    (采访)艾殿卿:冬季养鹅,首先要搞好大棚和育雏室设施。

    为了做好育雏大棚的保温工作,在艾老师的指导下,孙建国夫妇做了三件事,这第一件事就是给大棚套“毛衫”。

    套“毛衫”,其实就是挂草苫子。孙建国家的育雏室是由蔬菜大棚改造成的,要对抗零下十几度的低温,光一层塑料棚膜显然是不够的。艾老师指导他在棚里棚外各加了一层草苫子,盖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这就好比给大棚加了两件“毛衫”,棚内的温度基本上就能保持住了。

    光草苫子保温还不够,大棚内部也得进行改造,孙建国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缩小育雏空间。孙建国夫妇在棚里用塑料薄膜隔出了15平米左右的小空间育雏室。

    (采访)孙建国:在进鹅之前,你像冬天冷,温度特别比较难升一点。···,尽量把这个育雏间缩小一点,温度好升一点。

    空间缩小了,四周都是薄膜,热空气不容易扩散出去,这样一个15平米的育雏室正好适合200只左右的雏鹅生长。

    挂草苫、搭棚膜,都是为了保温,那这温度从哪里来呢?艾老师给孙建国的建议是——用煤炉增温。

    所以,孙建国夫妇做的第三件事就是把煤炉安放到育雏室里。用炉子给雏鹅加温,既方便又实惠,不过这安炉子也有学问,还要保证炉子的烟道是畅通连接到室外的,这样才能把烧煤产生的一氧化碳排出大棚,防止雏鹅煤气中毒。

    炉子安好了,孙建国两口子就把雏鹅搬了进来。他们听艾老师说,雏鹅在几个生长阶段里,对温度的要求是很精确的。1-5日龄的雏鹅,育雏室的温度必须保持在28-32℃;随着小鹅的长大,6-15日龄温度为25-28℃;等到16日龄的鹅,温度才可以降低到18-20℃。

【搬饲料小视频】

    为了控制好温度,他们每天都会去观察温度计的刻度,随时添加煤块、保持温度。

    可是就这样细致看护,还是会有照顾不来的时候,要是稍不注意,温度低了些,雏鹅们就会扎堆在一起取暖。小鹅身子骨弱,一个压一个,很容易被压死或压伤。

   孙建国夫妇通过与艾老师一交流,决定让小鹅们分群居住,也就是把雏鹅的生活空间,用木框架分割出四个小格。

    (采访)艾殿卿:最好是一平方半到两平方这样一个格。

    这样一大群雏鹅,就分散成四个小群,密度降低,出现扎堆的机会也会减少。

    (采访)艾殿卿:如果没有这个格,鹅容易,一旦温度有时候低的话,会打打堆儿;隔开以后一旦出现温度有时间有失误的时候,它不会扎堆

    个头大小差不多的小鹅分在同一个小格里。这就好比住集体宿舍一样,小鹅们有了自己固定的房间和熟悉的伙伴,自然这日子也过得美滋滋的。

    为了进一步给雏鹅增温,孙建国夫妇还在离小鹅背部50厘米高的地方挂上几盏保温灯来调节温度。用保温灯来调温,就灵活多。

    (采访)艾殿卿:你比如说温度差得多了,咱就多增加一个灯,温度差得少了,就少增加一个灯,这样子掌握着比较方便用保温灯,这样来调节温度。

    用木框让雏鹅分群居住,再加上温度调控得当,小鹅扎堆的现象很快就减少了。

    可是没过多久,鹅群里有几只小鹅出现了异常现象,孙建国马上把它们挑出来隔离,又请艾老师来诊断。

    艾老师仔细一看,发现小鹅毛羽蓬松、四肢无力、拉灰白色的稀粪,有的里面还带有血丝,是典型的鹅白痢病状。

    (采访)艾殿卿:农民统称它叫白痢,实际上就是一种大肠杆菌病。

    白痢,是一种肠道疾病。艾老师马上让孙建国夫妇给病鹅灌服麻油,再用大蒜捣碎成汁,1:5的比例兑上清水让鹅服用,稍稍缓解了小鹅的症状。

   因为麻油能清除肠胃里的污染物,制止细菌在肠道里发酵;大蒜也有杀毒消菌的作用,都能很快缓解小鹅的病症。

    (采访)艾殿卿:也可以用药物治疗,比如说康大霉素和氟哌酸,也可以用一下。这样很快就能治疗了,就恢复了。

    听说小鹅的病能治,孙建国松了一口气,可是,它们为什么会得上这种病呢?

    艾老师说,还是他的养殖方式有问题。孙建国在地上铺了一层垫料来养鹅,这垫料是一些粉碎了的花生壳,虽然有一定的吸水性,可是冬季大棚里的湿度比较高,再加上鹅的消化道短,排便排尿很多,地上很容易就会变潮变脏,在这种不卫生的环境里,雏鹅就容易患上鹅白痢。

    (采访)艾殿卿:引起以后,打比方说,由1-2只引起发病,然后经过粪便,经过它们喝水,这样就互相引起了传染。

    小鹅生活在地面上,粪便不容易清除,它们互相啄便,病鹅粪便里的细菌也容易传播给健康的鹅。

    孙建国光注意给雏鹅保温了,这育雏室的卫生条件却没达标。如果任其发展,这病对整群鹅都是一种威胁。艾老师建议他们,给鹅换个环境。

    (采访)艾殿卿:主要是要换个环境,要在网上养,这样是最好。

    根据艾老师的建议,孙建国两口子很快搭建起了网上育雏架。

    钉木桩、铺网子,提高保温灯高度,挂好温度计,样样步骤都不能少。网子离地面1米高便于操作就行了,但是地面育雏的木框架还是要放到网上去,除了起到隔开鹅群,有分群的作用,还可以防止小鹅从网架的边缘掉到地上来。

    网上养殖的密度也不能过高,每一个3平方米的小格里最多放30-40只雏鹅,随着鹅的个头增大,养殖密度应该降低。

    (采访)艾殿卿:每星期往下降五只,经常试下去,就行了。

    除了密度,在网上育雏,网眼的大小也是有讲究的。

    (采访)艾殿卿:一般咱们就是用1厘米大小,超过1.5厘米的就不能用。像这个1厘米的就是小拇指刚刚弄进去,这么大的网眼就刚好。

   如果网眼太大,直径达到1.5厘米,很容易造成小鹅蹩腿。

    (采访)艾殿卿:小鹅的腿蹩进去,它就使劲地挣扎,越挣扎越紧,就把它蹩折,或者别的把它压死,它不动了。

    网上育雏,干爽清洁,小鹅的粪便会从网孔排到地面,小鹅接触不到粪便,得病的几率会大大降低。而且大棚里的暖空气是向上走的,网架比地面高得多,温度也会比地面高一些,更有利于给雏鹅保温。

    孙建国家的小鹅一天天长大了,21日龄的小鹅对温度的要求就不那么高了,24度以下的温度都能适合它们的生长,小鹅的抵抗力也逐渐增强了。

    随着个子的增大,网上已不再适合它们生长;到了这个时候,孙建国会把网架撤掉,把进入青年期的鹅迁到地面来养殖。

    (采访)孙建国:像这个鹅,20天的鹅,温度也不需要那么高了,也可以在地面上散养了,可以下架了。

    这下架的鹅对温度的要求不那么高了,可是这冬季养鹅的另外一个难点又凸现出来了,什么呢?青饲料。

    俗话说,清水青草好养鹅,鹅是素食主义者,就爱吃口草,而且青草里面的微量元素对小鹅长骨骼有利。要是在春夏养鹅,到了3周龄以后就应该放到户外让它们自由采食青草了。可是冬天天寒地冻的、草木早已枯萎,怎样让它们吃上草呢?

【搬饲料小视频】

    (采访)艾殿卿:咱们现在冬季养鹅,一般好多养殖户的青饲料不能满足鹅的需要,所以要增加一些干草粉。

    冬季的北方万物枯萎,基本上找不到青饲料。孙建国早在艾老师的指导下,储备了足够的干草粉来喂鹅。

    草粉一般是由花生秧、红薯秧以及一些农作物的秸秆,晾干粉碎制成的,与精饲料搅拌一块就可以喂鹅了。草粉加入的比例是根据鹅的日龄决定的。

    (采访)艾殿卿:现在20日龄,一般加到20-30%;随着鹅的日龄增长,最多加到50%,不要太多了,最多加到50%。

    草粉一直加到鹅进入育肥期才会停止,因为育肥期的鹅需要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饲料促进它增肥,高纤维含量的草粉就起不到增膘的作用了。

    (采访)等鹅过了换羽期,除了草粉之外,孙建国他们还会给鹅准备另外一种美食,什么呢——青贮饲料。

    40天左右的青年鹅成功换羽,一个个成了毛色雪白的、趾高气扬的家伙。孙建国夫妇会加大粗饲料的饲喂量,用准备好的青贮饲料喂鹅,青贮饲料也是冬天养鹅必备的食粮。

    (采访)刘长忠:鹅日粮最好加一定量的粗饲料,这个粗饲料它热量相对含量高,有利于鹅胃肠道的发育,有益健康。

    青贮饲料是在玉米秸秆收获的季节,切碎密封保存在青贮池里的。经过几个月的发酵,青贮的秸秆带有浓郁的清香味,鹅非常喜欢吃。一般生长期的鹅,青贮饲料的添加量保证每只鹅每天达到200-300克就足够了。

    (采访)刘长忠:对于青贮饲料的饲喂方式,我们一般肉鹅的话,实行总量控制,一般一天喂2-3次,添加;而精饲料是自由采食。

    等到鹅生长到56天的时候,就进入了育肥期。青饲料不能再添加了,要全部换上增膘的精饲料。

    鹅业研究所的刘博士给孙建国夫妇支了一招——木栅栏强制育肥。

    (采访)刘长忠:怎样进行强制育肥呢,咱们的做法是,要让大鹅少活动。俗话说得好,小鹅要游、大鹅要囚,就是要减少它的运动量,减少它的能量消耗,从而让它囤积沉积更多的能量,囤积沉积更多的脂肪。

    具体做法就是缩小鹅的活动空间,把低密度的养殖变成高密度的养殖。

    孙建国夫妇把原来的大圈改建成15平方米左右的小圈,这样鹅的活动空间缩小了,运动量也相应减少。

    (采访)刘长忠:另外一个就是要适当增加鹅的饲养密度,由原来的1平米养1-2只鹅,把它变成养3-4只,养殖密度增大,那么鹅的运动也会减少。

    育肥圈舍是用网子围住的,只留一边用木棍搭起栅栏,保证鹅能探头出去喝水、吃料就行了。

   鹅在这个狭小的空间,活动的欲望也减小了,除了吃,就是休息,能量消耗少,自然都变成长膘了。

    强制育肥的鹅长势快、个头大,经过20天的育肥期,也就是到了76日龄的时候就可以出栏上市了,一般每只育肥肉鹅都到达了6、7斤以上。

    (采访)艾殿卿:它要达到哪步程度呢,就是说这里这个龙骨,基本上摸的是平的,另外它的后尾部,后尾巴单独有一个疙瘩,这里有一个环,这环的这里有一个骨头节,再也摸不着了。

    等到龙骨和尾骨节都摸不着的时候,证明这鹅已经是膘肥体壮了,到了市场上卖价也高,这也给孙建国家带来了一份不错的冬季收入。

    (采访)

    贩子:这鹅不错,质量很好

    养殖户:今年行情不错嘛,养殖户都赚钱了

    养殖户:收益非常好

    养殖户:养鹅效益基本上比打工强,

    崔建勋:我们公司只负责种鹅的培育和种鹅的配套养殖,肉鹅的养殖我们全部放到养殖户,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售后服务,统一保护价收购,特别是冬季养鹅,对养殖户来说,效益要比春秋季高得多。

    (主持人)在长垣县,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有好多养殖户都在冬天多养出了一茬鹅,多了一季的收入。看来,要打破常规,增加收入,关键还得靠科技。好了,科技苑传播农业技术普及科学知识,参与节目互动请登录中国网络电视台经济台或手机央视网,那里有科技苑节目的所有节目,接下来了解一下下期的节目内容。

怎么把微信分散开的小视频重新合并?

用《爱剪辑》合并就可以了,把要合并的小视频导入到软件中,在 已添加片段 列表中,可以拖动片段缩略图调整视频顺序姬孩灌绞弑悸鬼溪邯娄,然后添加背景音乐、字幕和缤纷秋叶、雨中光斑、炫彩繁星等字幕特效,给视频调色,帮视频人物一键美颜的,最后合并导出就行了

如何将别人的小视频转发


最近教程,学习一下吧

有什么软件可以制作mv小视频发朋友圈

很多软件 都是可以拍摄视频的,比如小咖秀,快旦耽测甘爻仿诧湿超溅手,秒拍视频,视频编辑器,介绍几个比较流行的:
美拍:美拍(10秒也能拍大片),美图秀秀出品的最潮短视频社区。全球首创MV特效,普通视频一秒变身唯美韩剧、清新MV、怀旧电影等;
小影:小影是全球首款微视频、微电影拍摄美化神器。它模拟电影创作全流程,整合了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分享传播为一体的一站式应用;
微拍:微拍是全球首款基于手机视频实时分享,轻松好玩的手机社交应用。

微信上人家发的小视频怎么转?

首先要更新到最新版本的微信。沪肠高段薨灯胳犬供华

然后再朋友圈点一下发照片那个图标,就出来了选项,其中就有发小视频

本文来源:http://www.xinchenghx.com/news/9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