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创业故事

24岁创业的名人 白手起家的创业家何思模:24岁卖血创业成首富

| 点击:

【www.xinchenghx.com--名人创业故事】

白手起家的创业家何思模:24岁卖血创业成首富
24岁创业的名人 第一篇

何思模

  卖血创业起家的中国UPS电源行业大佬童年食不果腹,17岁丧父,24岁卖血创业......辛苦打拼20年后,这个当年的穷小子凭借14亿元的身价一跃而进入胡润富豪榜,他的企业也成为中国UPS电源行业最大的企业,为"神舟"系列飞船、青藏铁路、全运会等供应专业电源,成就了一段创业传奇;2010年他又成为陈光标之后第二位宣布"裸捐"的富翁,再一次引起世人的关注。

  艰难岁月

  1965年2月,何思模出生在安徽省宿松县一个贫困家庭,父母都是世代务农的农民。何思模出生的时候,共有兄弟姊妹7人,后来因为家庭贫困夭折了两人。很多时候辛苦一年下来,家里还欠着生产队的钱,经常食不果腹。

  因为家贫,他幼时只得经常上路拾牛粪、摘桑叶以赚取学费。读书以后,就靠奖学金来支撑,连三分钱一支的铅笔,都要费很多"劲"。他最富有的时候,是他的父亲给了他5分钱买橡皮擦。

  为了追求梦想,十六岁时何思模离乡入伍。1982年,即将上前线的何思模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块"宝时花"牌手表以及一片领章托人寄给父亲。没有想到,时年四十多岁的父亲收到儿子寄回的物品后,误以为何思模已在前线牺牲,万分悲痛之下竟然撒手离开了人世。等到何思模回家时,父亲的坟头已然长满青草。父亲的意外离世令他抱憾终身。

  为了追求梦想,十六岁时何思模离乡入伍。1982年,即将上前线的何思模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块"宝时花"牌手表以及一片领章托人寄给父亲。没有想到,时年四十多岁的父亲收到儿子寄回的物品后,误以为何思模已在前线牺牲,万分悲痛之下竟然撒手离开了人世。等到何思模回家时,父亲的坟头已然长满青草。父亲的意外离世令他抱憾终身。

  年少的磨砺以及军旅的经历让何思模变得坚毅和豁达,这为他以后创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筚路蓝缕创业路

  离开部队后,何思模成为一名中学老师,生活过得很平静。但仅仅教了一年书,不安于现状的何思模就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辞去了稳定的工作,踏上了艰苦创业的道路。

  辞职后究竟干什么,何思模的心里并不很清楚,他只是坚信自己只要勇于拼搏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正是这种自信,使他敢于去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并获得后来事业上的一个又一个成功。

  1972年尼克松访华,当时他送给周总理的礼物是一台UPS电源。那时这代表着美国的国宝,是美国通讯行业发展的尖端成果代表,"礼物"给当时身处军队的何思模强烈震撼,从那时起何思模对电源产品有了异乎寻常的兴趣和研究。

  1989年24岁的何思模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拿着从银行借来的3 000元承包了一家国营企业,创立了易事特(易事特是英文EAST的音译,意取东方),准备大干一场。然而这间创办之初只有12名工人、加工制造电源产品的"制作工厂"资金紧缺,为了买设备、买材料、谈生意,何思模还扒过火车卖过血。

  1989年24岁的何思模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拿着从银行借来的3 000元承包了一家国营企业,创立了易事特(易事特是英文EAST的音译,意取东方),准备大干一场。然而这间创办之初只有12名工人、加工制造电源产品的"制作工厂"资金紧缺,为了买设备、买材料、谈生意,何思模还扒过火车卖过血。

  那是1990年,何思模去云南出差,身上只带了500块钱。在从上海到昆明的火车上站了两天两夜。到昆明后没钱交会务费,只好拣垃圾筒卖塑料瓶,好不容易把会费交了,还要请人吃饭谈业务,不得以他只好卖了两次血。

  当时,云南省公安厅的一位官员对他的经历深为感动,答应试用其产品,并成为何学模的第一个客户。这笔业务做成后[来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何思模看到国外进口产品要比国内的贵了20倍,而国内产品根本没有竞争力,为此国家每年要支付大量外汇。何思模认为企业只有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才能和国外公司抗衡,于是他想要走一条产学研的路。

  但创业之初做研发,这对于一个小民企而言谈何容易。1991年时,因为亏损,易事特曾一度发不出企业员工的工资。为了让工人们过个好年,过年前,何思模赶往东北找到了过去的战友借钱,赶在腊月廿八的晚上把工资发了。亏损的原因除了产品不能够满足市场要求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技术力量的缺乏。

  为了解决技术缺乏的问题,何思模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借助"外脑"--与高校实行产学研合作,既能提高企业科研能力,又能给高校的智慧一个释放平台。最初公司邀请南京和扬州等地方高校专家研究国外电源产品,奠定了与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保持广泛深入的技术合作与交流的基础。借脑给易事特带来的不仅是高新技术的产品,合作的过程也让易事特逐渐充实了自己的研发力量。与此同时,公司高薪聘请国有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培养自己的研究队伍。到1993年,易事特才拥有了企业里第一名专职的技术人员,从此,公司开始了从制作工厂向研发型企业的转变。

  1997年开始,为了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何思模不惜投入巨资建立了研发中心,并与多家国际知名公司进行技术交流,最终自主研发生产出领先国内电源行业的"EAST"牌UPS电源和铅酸免维护蓄电池产品,实现了产品技术及品质的再次飞跃,为创建大型电源基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0年,为了扩大产品销售,何思模在东莞市塘厦镇投资设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数年后,他又将公司总部迁到环境优美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易事特工业园,公司也真正迎来大发展时期。

  

创业太难比你想象中更惨:刘强东24岁卖盗版碟、马化腾27岁陪聊
24岁创业的名人 第二篇

  创业太难了,其它远比你想象中更惨:刘强东24岁卖盗版碟、马化腾27岁陪聊、马云30岁卖袜子......

  你还有什么挺不过去的事情!

  马云:创业失败4次,失声痛哭

  ● 2次求职,因相貌“超丑”被拒

  马云第一次高考落榜后的梦想是去酒店做服务员,也梦想做警察,统统因为外貌被拒绝。

  99.9%的网友从颜值上

  彻底击垮马云

  ● 搞“翻译社”生意惨淡,靠卖袜子补贴

  翻译社是马云初次创业,当月营业额是200多块钱,可光房租就要700元。

  马云为了支撑它,背着麻袋去义乌批发袜子来卖,还上门推销商品,学生们也帮他四处发传单做宣传,受尽白眼。用这些钱养了翻译社3年,才开始收支平衡。

▲1994年,海博翻译社诞生所有员工加起来只有5人

  ● 逢人就讲互联网,被人当成“大骗子”

  “中国黄页”业务开展时,国内还没有互联网。马云不断对人讲互联网的神奇,还在大排档跟人神侃瞎吹。众人不相信,就去打印网页证明,还请老板打免费越洋电话,问在美国的亲戚朋友,让人上网查证……

  1995年上海开通互联网,“中国黄页”还提供额外服务(长途电话接入互联网),花3个半小时才看到互联网上的照片,焦躁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的马云欣喜若狂,委屈的泪水稀里哗啦地掉了下来。

▲1995年亲戚朋友凑了2万块,创办中国黄页马云虽是总经理,不如说是个推销员还被人当成骗子

  ● 第4次连续创业失败,抱头痛哭

  阿里巴巴团队曾在北京干过段政府项目,最后马云决定回杭州再次创业。在北京的14个月,也从没带团队一起去游玩。

  在京最后一天,他们决定去长城。晚上,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饭店,天下着大雪,众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唱着《真心英雄》,众人抱头痛哭!

  这也意味着马云30岁开始,连续第4次创业失败。

  刘强东:34岁一夜愁白了头

  ● 从用奢侈品“大哥大”,到赔的底朝天

  家境贫寒的刘强东刚进大学时,只带了亲戚朋友凑的500块钱,然而大三时,他已靠给别人写编程拥有了一部2.6万的“大哥大”。靠编程积累的第一桶金,刘强东开了一家小饭馆,但由于缺乏管理和监督,钱几乎被员工贪光了,最后亏损20多万。

  1999年

  刘强东还在中关村卖光碟,奶茶妹妹才6岁。。。。。。

  ● 京东面临倒闭危机,一夜白头

  体现刘强东的“老板”气质,或许就是额前的小撮白发。2008年,第一轮融资用光后的京东面临着倒闭的危险,正值金融危机,没有人愿意掏钱给一个不知何时能盈利的企业。

  那段时间,刘强东一天见五个投资人,说同样的话,得到的回答也是一样:拒绝。“对兄弟们那种愧疚、和痛苦一拥而上”

▲一个月之间,刘强东便愁白了头直到现在也没有重新变黑

  马化腾:27岁时创办腾讯,为拉到3w用户量,曾假扮女孩子陪聊

  在香港大学举办的某论坛上,马化腾回忆艰苦创业:

  “那时候要做到3万用户量,于是去学校一个个拉用户。凑到3万人可能要两年后,公司就死掉了。所以自己就去网上推广,最后用户量上来了,但还是没人聊天,我自己要陪聊,有时候还要换个头像,假扮女孩子,得显得社区很热闹嘛。”

▲不知道马化腾当年用哪个头像来“撩汉子”

▲腾讯最早的办公室,是借了朋友的舞蹈室还挂着80年代“迪斯科”风格的霓虹灯后来才搬去赛格兄弟们加班累了,还可以舞一曲儿放松心情

▲1998年,那年还不叫QQ,叫QICQ企鹅还是“瘦企鹅”

  柳传志:在传达室创办联想,最艰难时夜夜失眠

  ● 40岁在中关村摆摊卖旱冰鞋,电冰箱

  1980年代,已年逾40岁的柳传志主动提出了要创业,联想诞生在一间20平方米传达室里。

  虽然政策给与的支持很多,但创业成立之初,公司里最令人头疼的是不知道发展方向。

▲1984年,柳传志带着10名科研人员在传达室创业

  柳传志后来回忆,“当时实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所以能干什么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于是,包括柳在内的所有员工都当过“倒爷”、“板爷”,在中关村拉平板车去卖运动服装、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 拿着板砖去讨债,蹲点等候

  “如果在跟IBM订货之前,能打去100万美元,大概就折扣40%,那就可以大赚一把”

  于是,柳传志找人担保后,跟银行借了300万。

  经人介绍,柳传志找了一家进出口公司,让他们把这个钱换汇打过去。柳传志就回了北京,当时还留了个同事在那看着他。结果快一个礼拜也没消息。

  柳传志急得连表都没戴,立刻飞到深圳,到那去找发现人没了,当时真吓傻了,“带着板砖在他家憋着,最后人家自个出来了,人家说你那钱我给你挪用了”,最后还是把事情给耽误了。

▲柳传志早年工作照片

  潘石屹:家当只剩80块,连睡觉棉被也卖掉了

  ● 从铁丝网下面爬进深圳开始创业

  1987年年底,潘石屹第一次南下广州、深圳。“从冰天雪地的北方来到鸟语花香的广州,突然觉得这真是天堂,尤其是深圳,每个人都过得那么开心。”

  1988年春节一过,潘石屹变卖全部家当,连睡觉用的棉被也一并卖掉了,毅然辞职南下深圳。当潘石屹到达南头关时,身上只剩下80多块钱,这便是多年后外界描述的潘石屹的“创业资本”。

  由于没有特区通行证,潘石屹还不能直接进深圳。无奈之下,潘石屹还得在这笔少得可怜的“创业资本”中拿出50元找“蛇头”带路,从深圳海关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里偷偷爬进了深圳特区。

  ● 自荐海南当厂长,发电机一月被偷三次

  公司在海南中部接收了一个砖厂,潘石屹出任厂长。管理起来却不容易。

  “小偷经常光顾,夜里提供照明的小发电机一个月内被偷过三次,”

  “人刚刚躺下,电灯突然灭了,那肯定是发电机被偷了,于是便狂追,直到小偷抬不动了、弃机而逃。”

  “更麻烦的是民工情绪问题,有一天,潘厂长正在自己的卧室(一个废弃的水塔里休息),突然一块砖头破窗而入,水塔下面,聚集了上百位谈工资的民工。”想跑都跑不了,只能硬着头皮下去跟他们谈!

▲ 照片背后的故事:

  1989年潘石屹去了海南。那时没光头,没黑框眼镜。刚到海南曾花光积蓄,经过一家理发店,店里小妹招呼他理发,花两元钱理了清爽的短发。

  小妹问“别人都走了,你为什么还留下来?”,他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还留下来?不是在等机会吗?自此,他的“幸存者游戏”开始。

  

名人创业故事2
24岁创业的名人 第三篇

经过这短短一役,李嘉诚开始估量自己的实力,他相信若自立门户,成绩可能更好。一九五○年,二十二岁的李嘉诚终于辞去总经理一职,尝试创业。当时,李嘉诚的资金十分有限,两年多来的积蓄仅有七千港元,实不足以设厂。他向叔父李奕及堂弟李澍霖借了四万多元,再加上自己的积蓄,总共五万余港元资本,在港岛的皇后大道西,开设了一家生产塑胶玩具及家庭用品的工厂,并取荀子《劝学篇》中“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之意,将厂名定为“长江”。

起初,李嘉诚只知不停地接订单及出货,忽略了质量控制,致使产品愈来愈粗劣。结果不是延误了交货时间,就是引起退货并要赔偿,工厂收入顿时急跌。加上原料商纷纷上门要求结账还钱,银行又不断催还贷款,“长江”被逼到破产的边缘。这使李嘉诚明白自己实在是操之过急,低估了当老板的风险。

如何才能挽救绝境中的长江塑胶厂?李嘉诚靠的还是“信义”二字——与客户有信,与员工有义。他召集员工大会,坦言自己在经营上的失误,衷心向留在厂里的所有员工道歉,同时还保证,一旦工厂可以度过这段非常时期,随时欢迎被辞退的工人回来上班。之后,李嘉诚穿梭于众多银行、原料供应商及客户之间,逐一赔罪道歉,请求他们放宽还款期限,同时拼尽全力,为货品找寻客户,用蚀本价将次货出售,筹钱来购买塑胶材料和添置生产机器。到一九五五年,高筑的债台终于拆掉,业务渐入佳境,没多久还开设了分厂。

1957年初的一天,李嘉诚阅读新一期的英文版《塑胶》杂志,偶然看到一小段消息,说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全面倾销欧美市场。这给了李嘉诚很大灵感。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类价廉物美的装饰品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而香港有大量廉价勤快的劳工正好用来从事塑胶花生产。他预测塑胶花也会在香港流行。李嘉诚抓紧时机,亲自带人赴意大利的塑胶厂去“学艺”,在引入塑胶花生产技术的同时,还特意引入外国的管理方法。返港后,他把“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积极扩充厂房,争取海外买家的合约。

在“长江”的客户中,有个美籍犹太人马素曾订了一批塑胶产品,打算运到美国销售,后来不知何故临时取消合同。李嘉诚并没有要求赔偿,他对马素说:“日后若有其他生意,我们还可以建立更好的关系。”马素深感这位宽厚的年轻的创业者,是个可做大事的人,于是不断向美国的行家推销“长江”的产品。自此,美洲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李嘉诚由此进一步感悟“吃亏是福”的道理。

投资房地产业

创业五年后,“长江”逐渐成为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型塑胶花厂。李嘉诚被行内人士冠以“塑胶花大王”的雅号。而李嘉诚租用的那所厂房的业主也趁机把租金大幅度提高,这反而促成了李嘉诚自建物业的决心。

1958年,他投得北角英皇道的地皮,兴建一幢十二层高的工业大厦,留下数层自用,把其余的单位出租。大厦落成后,香港物业价格随即大升。李嘉诚发觉房地产大有可为,于是开始部署把资金投放到地产市场。

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香港的房地产经历一场狂炒后,一落千丈。李嘉诚独具慧眼,认为土地价格将会有再度回升的一天,决定实行“人弃我取”的策略,用低价大量收购地皮和旧楼,在观塘、柴湾及黄竹坑等地兴建工厂大厦,全部用来出租。不出三年,果然风暴平息,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急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这次他的策略是只买不卖,全都用来兴建楼宇。七十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达六百三十万平方英尺,出租物业超过三十五万平方英尺,每年单是收租,已达四百万港元。

1971年6月,李嘉诚正式成立了负责地产业务的“长江置业有限公司”。在“长置”成立大会上,他为日后定下的目标,是超越号称香港“地产业王”的“置地”。置地公司由英国商人保罗·遮打,跟当时“怡和洋行”的香港负责人祈士域联手创立,号称全亚洲最大的发展商,也是全港最大的商业机构。一九七二年七月,李嘉诚把“长置”易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这年十一月,“长实”在香港挂牌,在市面公开发售。24岁创业的名人

“长实”在香港准备上市期间,李嘉诚遇到不少障碍。在那困难的时刻,他都得到夫人庄月明的鼓励。庄月明是他的表妹,比他小四岁,两人可说是青梅竹马。庄月明的父亲庄静庵是香港著名的钟表商,拥有老字号中南表行。庄月明从香港大学毕业后,曾到日本明治大学深造。一九六五年事业有成的李嘉诚跟庄月明成婚。

“长实”在地产业屡出大手笔。先是拿出六千多万元资金购买物业及地皮,并积极兴建高级住宅与商业楼宇。到一九六七年,又动用二亿三千万港元,买入美资集团、希尔顿酒店及凯悦酒店,开创了华资在港吞并外资机构的先河。而李嘉诚历时两年半之久,全面进军“和黄”的整个过程直如“蛇吞大象”,实为香港开埠以来华资收购英资的经典之作。“和黄”是老牌和记洋行及黄埔船坞的合作品。到一九八○年,“长实”终于持有“和黄”超过百分之四十的股票,李嘉诚当上了“和黄”董事会主席。至此,李嘉诚坐上了香港华资地产龙头的位置,“李超人”的绰号不胫而走。

树大招风

2000年10月25日,欧洲议会发表报告,点名指责以李嘉诚为首的李氏家族生意,在香港市场占有率太高,可能对香港经济造成支配性影响,甚至会出现垄断情况。报告又关注李嘉诚两名儿子在若干的上市及收购事件中,获得有关当局的优惠,而这种不公平的特权,将不利于外国商人在香港投资。报告声称:“这个家族的业务共占香港股票市场资本估值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当中包括的行业有电话、移动电话、电力、超级市场及地产等等。”

报告中还提到,2000年初,李嘉诚次子李泽楷夺得香港最大电讯公司——“香港电讯”的控制权后,香港不少传媒均关注李氏家族日渐增大的影响力。还有未经公开招标的“数码港”,以及tom在创业板上市时获多项豁免条件,这些事件都惹来很多争议。报告更认为,香港有需要引入公平竞争法防止垄断。

李嘉诚纵横欧亚多年,从未被国际间如此高调抨击,故对欧洲议会的报告,立即作出回应,通过旗下的长实集团发表声明反驳,指出该报告不但计算错误,且指李氏家族影响力巨大的评论更属谬误。“长实”发言人称,李嘉诚名下四间公司市值,只占港股市值一成半,连同次子李泽楷的“电讯盈科”,五间公司占股市总市值也不足一成八。

香港联交所行政总裁霍广文亦驳斥有关报告,指tom在创业板获豁免部分上市条件,当时只是属于弹性安排,非李氏家族享有特权。他更指称,芬兰、加拿大等地也有个别公司在整体上市公司市值中占了颇大比重,不明白为何欧洲议会的报告只提及香港而不提其他地方。港府也强烈否认在“数码港”事件或tom.com上市事件上对李家有任何偏袒。24岁创业的名人

至于市场占有率高是否即等于垄断?身兼港府公平竞争委员会成员的浸会大学经济系教授曾满基指出,高市场占有率不代表一定有垄断。垄断是取决于公司的行为,如业内公司实施限制性行为,共同定价或限制供应等。

正当各界争议不休时,事情只相隔一天,李嘉诚再被欧洲委员会警告,指“和黄国际港口”在一九九九年收购鹿特丹欧洲组合码头时,可能违反欧盟竞争法,并强调如果被裁定属实,有关合并的交易可能要被取消,“和黄”更要面对罚款。据悉,欧委会所持的理由,是这个商业计划未被知会,这宗交易可能违反合并条例。

欧委会追查一宗未被通知的商业合并计划,这种情况实属罕见。“和黄国际港口”当即发表声明,否认有违反条例。

欧洲议会如此高调地把李嘉诚点名,引来了很多猜测。香港著名经济学者曾渊沧在《香港经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欧洲议会突然管起香港的经济,这主要是欧洲商人已经开

始对李嘉诚的商业王国进军欧洲感到不安,因为不少欧洲商人已经尝过败在李嘉诚手上的滋味。他在文章中指出:

“千千万万的欧洲人已经在使用‘和黄’欧洲提供的电讯服务。‘和黄’卖英国的Orange(英国一移动电话通讯公司),获利一千一百亿港元。之后,‘和黄’再卖MMN电讯(德国最大的移动电话商)与沃达丰(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公司之一)的部分股权,不但获得近千亿港元的现金,也轰动了整个欧洲。欧洲商人才真正明白一位来自香港的商人李嘉诚,是一个很强的竞争对手。他们开始惧怕李嘉诚,因为他们不是李嘉诚的对手。

“看李嘉诚从卖Orange开始,每一仗打得多漂亮。不但不断地增加现金收入,也取得了英国3G牌照、意大利3G牌照。当人人出高价抢德国3G牌照,‘和黄’急流勇退。全球电讯股股价急跌后,拥有大量现金的‘和黄’才来买平货,以低价取得德国的3G牌照。这样出色的商业手法,是应该赞扬的,为什么欧洲议会会反过来抨击李嘉诚呢?”

是非不断,但公道自在人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李家商业王朝”当然会继续在全世界绵延下去。除了迎接无限的商机外,它还将不可避免地迎接更多国际间的挑战。

80后励志网整理了一下这位创业传奇人物李嘉诚辉煌的创业之路:

1958年,李嘉诚在港岛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业大厦,兴建一幢12层高厂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1960年,又在柴湾兴建了第二幢工业大厦,李嘉诚的事业迅速走向辉煌。 1963年,与庄月明结婚。

1967年,左派暴动,地价暴跌,李氏以低价购入大批土地储备。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8年,与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会面。

1979年,“长江实业”宣布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斥资6.2亿元,从汇丰集团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22.4%的股权,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4年,“长江实业”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

1986年,进军加拿大,购入赫斯基石油逾半数权益。5月1日李嘉诚母亲逝世。6月20日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会见了李嘉诚。

1987年,联同2名华资大亨李兆基及郑裕彤,成功夺得温哥华86年世界专览会旧址的发展权。

1990年,1月1日,夫人庄月明女士突发心脏病逝世。

1994年,所管理的企业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

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1999年,长江实业集团除税后盈利达1,850亿港元。

名人史玉柱创业故事
24岁创业的名人 第四篇

爱看小人书的名人史玉柱少年时期创业故事

商界“巨人”史玉柱的一生充满了波澜起伏、坎坷磨难,但是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辉煌和成就。他从少年“史大胆”成为商界“巨人”;他曾成为英雄,然后又沦为异端;他曾被诸多的青年视为偶像,之后又成为广受质疑的商人代表、劣质资本主义的创造者。从巨人汉卡到巨人大厦,从脑白金到黄金搭档,面对事业的起起落落、世间的是非议论,他从跌倒的阴影中爬起来,再次崛起并且迈向成功,他向世人证明了“执著与毅力”的魅力与价值。他人生路上的精彩故事,有的被传为美谈,有的被引为负面教材,而在他成为“巨人”之前的童年往事却是不为人知的……

1962年,史玉柱出生于安徽省怀远县县城一个普通的家庭。他的父亲是怀远县县城一个普通的警察,妈妈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工厂员工。在这种平民家庭中长大的史玉柱,与所有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的人基本没什么区别。史玉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是在怀远这个小县城中度过的。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可能都不会对这个面积只有2300平方公里、隶属安徽省蚌埠市的县城有什么印象。曾有记者这样描绘怀远:“在地图上很难找出的小小县城。”然而,这个小小县城的历史却比许多大城市更为悠久。

根据清代光绪年间流传下来的《凤阳府志》记载,怀远县城最早是建于南北朝时期。然而怀远的历史却绝不仅仅于此,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史记》曾记载着夏代大禹召集各个部落的人商议治水的地点便是怀远县的涂山。而且在怀远县城里,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人们为纪念大禹而在涂山修建的禹王庙,以及一条以大禹命名的道路——禹王路。除此之外,春秋时期著名的“和氏璧”也是采自怀远县的荆山。穿过怀远县城的淮河东部的涡口,在历史上也与淮阴的泗口一起被兵家视为“两淮要害”,三国时期曹操的水军进人淮河便是通过这里。到了明清时期,怀远县归属凤阳府,就是民间戏剧中经常会唱到的“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地方。

从古至今,怀远县就不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地方,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到1982年的33年间,就有10年曾发生过较大的洪涝灾害,5年发生过旱灾减产。而史玉柱出生的时候,就正巧赶上“自然灾害”的年份,据悉,那一年的怀远县县政府正忙于精简职丁,号召全民种瓜、种菜以抵抗自然灾害。但也许正是应了“福祸相倚”这句老话,当时他非常幸

运地避过了另外一个可能影响他未来人生的“人祸”。

到了史玉柱该上学的时候,已经进入了20世纪70年代。少年时期的史玉柱,学习成绩并不是非常优异,最多也只能算中等水平。然而史玉柱每天放学回家都坚持先做完作业然后再吃晚饭。无论父母怎么劝说,他都绝不会中途停下,而且从来没有过没完成家庭作业的记录。可见,史玉柱从小就具有做事认真、耐心的性格。

少年时期的史玉柱非常老实,基本不属于调皮的孩子。但是有一段时间他却迷上了看小人书,甚至可以说已经痴迷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可以不吃饭、不睡觉,却不可以不看闪烁着童心光芒的小人书,甚至还会为了看小人书而逃学,即便是考试不及格也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一遍遍地看,一本本地看,一摞摞地看,已经看过很多遍了,依然不觉得厌烦。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也正是通过看小人书,史玉柱才逐渐开始认识并了解这个精彩的大千世界。

本来成绩就不好的史玉柱,为了看小人书总是该做的作业忘了做,该背的课文不会背,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到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史玉柱竟然从中等生变成了一个留级生。面对老师的叹息、家长的责怪,年少无忧的史玉柱对自己留级的事情似乎并不在意,但这却使望子成龙的父母更加恼火,他们再也无法容忍史玉柱对小人书的痴迷了。最后,史玉柱的妈妈一怒之下,将一大箱令他魂牵梦萦的小人书全部烧毁。看着心爱的小人书化为灰烬,史玉柱倔强地一直盯着那些灰烬,虽然内心有些无法接受自己心爱之物被毁掉,但是他也或多或少明白妈妈这样做的原因。虽然小人书没有了,但是书上所描写的那些古代英雄,特别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却永远留在了史玉柱的记忆深处。24岁创业的名人

本文由3366励志网整理转载请注明

名人故事马云毕业五年内不创业
24岁创业的名人 第五篇

【摘要】鉴于大家对作文素材频道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名人故事马云毕业五年内不创业,供大家参考!

题目:名人故事马云毕业五年内不创业

作为当今炙手可热的明星企业家,马云不可避免地成为众多年轻创业者追捧的偶像。一次电视节目中,两名80后的大学生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的创业项目,言语中洋溢着按捺不住的激情与自信。为了能获得偶像马云的认可,其中一个豪气满天地宣称:给我投资一千万元,明天就能分红,后天就能变成两千万元!

马云听后,微微摇头,不仅没有给他们的创业蓝图予以鼓励,反倒是当头浇下一盆冷水:如果我是你们的话呢,五年以内我不会创业,我会去找一个公司,踏踏实实地工作五年。全场惊愕,两名年轻人虽然始终面带微笑,但看得出心里很不服气。

马云道出了自己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上世纪八十年代,马云就读于杭州师范学院,风华正茂的他,经常和同学们指点江山,激昂文字,一心想做出一番宏图伟业。当时的大学生就业由学校统一分配,临毕业时,马云得到通知,他将被分到杭州电子工学院当一名英语老师。当老师,显然与他创业理想差距很大,他感到颇为迷茫,于是来到校门口闲逛散心。这时,突然有人和他打招呼。这不是大名鼎鼎的马云嘛,一个人溜达什么呢?马云定睛一看,原来是校长。马云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校长很关心他今后的发展,亲切地与他交谈起来。马云直言不讳地说:我希望能够自己去创业,而当一名教师则心有不甘。校长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要马云许下一个承诺:到那个学校去教书,五年内不许出来创业。马云并不懂得校长这么做的真实意图,但出于尊重,他还是答应了。到学校教书后,一个月工资只有八十九块钱,起初马云勤恳工作,甘守清贫,但后来,一个巨大的诱惑摆在了面前深圳一家单位邀请他加盟,月薪1200元。92元与1200元,何去何从?马云想到自己的承诺,咬咬牙,坚持了下来。第三年,海南一家公司开出月薪3600元,而学校还是九十几块,马云思忖再三,还是决定坚守承诺。就这样,他在学校里教了五年书,失去了很多眼前的利益,但却得到一样让他终身受用的东西:懂得了什么叫做浮躁,什么叫做不浮躁。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真切而深刻地领悟它却需要达到一种境界,蛰伏了五年的马云做到了。

带着一种沉稳、踏实的心态,马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期间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磨难,在众人纷纷动摇的时候,马云却依然信心十足,因为他能够正确判断一城一池的得失和一时一地的失败,他更明白坚韧的力量有多大。在阿里巴巴网站创立之初,有人说,如果阿里巴巴能够成功,无疑是把一艘万吨巨轮从喜马拉雅山脚下抬到珠穆朗玛峰顶,马云说:我就要让他们看看我是如何把这艘万吨巨轮从喜马拉雅山脚下抬到珠穆朗玛峰顶的。因为我沉得下来,我懂得怎么去把点点滴滴做好。一如他当初在学校坚守五年,马云终于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出阿里巴巴神话,敲开了财富之门。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我认为当不好士兵的人,永远也当不了一个伟大的将军。马云的成功恰恰印证了他说的这个道理。

大学生创业名人
24岁创业的名人 第六篇

2010大学创业富豪榜出炉:千万富豪首

现“高考状元”

2010年12月1日,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最新发布“2010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其中,渡口网络总裁金津蝉联大学创业富豪榜榜首,以身家12亿的绝对优势稳坐“2010中国大学创业首富”宝座,金龙机电的金美欧以3.5亿财富居第二,成为“最年轻女亿万富豪”,星漫科技的彭海涛以3亿财富列第三。

“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是我国首个聚焦自主创业大学生创富历程的榜单,由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联合编制完成。榜单负责人、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介绍,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每年发布一次,今年是第二次发布,上榜门槛为100万元,上榜的富豪有101人。

统计显示,2010年上榜“亿万富豪”有16人,“千万富豪”达50人,财富合计高达52.8亿,人均财富5227万;“少年班神童”蝶变亿万富豪,千万富豪首现“高考状元”;“90后”千万富豪现身,上榜女富豪10强占2席;创业富豪扎堆IT业,无人涉足房地产;华科大和复旦大学造富能力最强,浙江、上海、湖北和北京上榜富豪人数最多。 金津以12亿蝉联榜首,金美欧坐拥“最年轻女亿万富豪”

榜单显示,26岁的“网游牛人”渡口网络的金津以高达12亿身家蝉联“中国校友会网2010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榜首,个人财富比去年整整多出2亿,稳坐“2010中国大学创业首富”的宝座,成为“80后”创业的领跑者,金津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 国内创业板上市公司金龙机电的金美欧名列第二名,2010年个人财富高达3.5亿;出生于1984年的金美欧,毕业上海财经大学MBA学院,是2010年大学创业富豪榜中财富最多的女富豪,也是最年轻的“女亿万富豪”。星漫科技的彭海涛以3亿财富名列第三,为复制盛大的网游赢利模式,2002年从四川大学网络学院退学开始创业,23岁即成为亿万富豪。 畅网信息的陈曦以2亿财富位居第四,14岁考入天津大学少年班,他并没有理所当然选择一条学术研究的道路成为科学家,而是选择从少年班退学创业经商,进过多年的打拼“少年班神童”蝶变成“亿万富豪”。万学教育的张锐并列第四,财富达2亿,是今年富豪榜10强中唯一拥有博士头衔的亿万富豪,200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浙江盘石的田宁以1.5亿财富位居第六,田宁200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是浙江大学创业第一人。并列第六的还有本香集团的燕君芳和康盛世纪的戴志康,二人资产均为1.5亿。燕君芳是今年进入富豪榜10强的第2位女富豪,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戴志康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行安电子的屈景春、动网先锋的宋海波并列第九,财富各为1.3亿。屈景春毕业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宋海波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少年班神童”蝶变亿万富豪,千万富豪首现“高考状元”

在“中国校友会网2010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上榜的富豪中,有几位拥有特殊身份的创业富豪颇引人注目。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畅网信息的的陈曦,14岁考入天津大学少年班,梦想成为科学家,却毅然选择退学创业,经过多年打拼,从“少年班神童”摇身一变成“亿万富豪”。魔时网创办人、CEO张锐,以1998年广东文科“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目前身家达1000万,打破了中国高考状元无杰出商业人才的“怪圈”,为高考状元争了一口气。

中国校友会网2010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20强

财富合计52.8亿,资产上千万富豪近7成

榜单显示,“中国校友会网2010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上榜的创业富豪有101人,其中新上榜的富豪有47人;2010年上榜富豪的财富合计达52.8亿元,人均财富5227万元,上榜富豪的平均财富比去年增长了一倍多。其中,2010年上榜的创业富豪中财富过亿元的“亿万富豪”有16人,比去年增加了9人,有8位富豪是今年新上榜的;财富在5000万元以上的富豪有29人,财富在千万元以上的富豪有66人,财富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的有20人,财富在100万至500万之间的富豪有15人。

中国校友会网2010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上榜富豪财富分布

上榜门槛为100万元,主动上榜者增多

24岁创业的名人

“中国校友会网2010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是经过1年多时间调查研究后编制而出的,今年上榜的大学生创业富豪有101人,上榜门槛为资产100万元。榜单负责人、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表示,上榜富豪的财富数据主要通过国内外新闻媒体的报道、上榜企业、高校相关部门和中介机构等渠道获取,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主动”上榜富豪增多,但部分候选人由于资产未达到上榜标准或已经放弃创业等原因而未上榜。 “问题富豪”落榜,倡导“阳光创富”

据2010年5月发布的《2010中国亿万富豪调查报告》显示,1999-2009年胡润、福布斯、新财富等中国富豪榜有60多位上榜富豪因涉嫌经济违法犯罪而落榜的“问题富豪”,也让中国富豪榜蒙上“杀猪榜”的阴影。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指出,令人遗憾的是,这一现象也在中国校友会网2009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上榜富豪中出现;上榜富豪星空互联的郑立,个人资产上千万元,但因为违法犯罪而获刑。更为严重的是2005年在浙江温州市,有两名大学生为挖创业的“第一桶金”,竟然跨省抢劫并杀害了温州富商。

“问题富豪”频频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当事人个人法律道德素质欠缺之故,也有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和法制环境不尽完善之故。榜单负责人、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建议对我国大学生创业者加强法律教育,积极倡导大学生树立合法创业的观念,应当不断学习各

种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和财富观,树立科学经营的理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成为“阳光创富”的倡导者和引领者,守法经营,以便为企业永续发展提供最基本的前提与保障。 女富豪仅占一成, 富豪榜10强占2席

调查发现,在“中国校友会网2010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上榜富豪中,男富豪有91人,女富豪仅有10人,与去年相比女性创业者上榜人数略有减少;与男性富豪相比今年上榜女富豪创业成就显著,在富豪榜10强中,女性创业富豪占2席,资产上亿元的亿万女富豪有3人,上榜的女富豪财富合计达7.44亿元,人均财富为7440万元;今年上榜男富豪财富合计达45.36亿元,人均财富仅为4950万元。

“80后”创富能力低于“70后”,“90后”千万富豪现身

调查发现,在“中国校友会网2010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上榜的富豪中,“80后”创业富豪人数最多,占据绝对优势,有72人;其中资产上千万的富豪有40人,资产上亿的亿万富豪有7人。上榜“70后”创业富豪有25人,资产均在千万以上,资产上亿的亿万富豪有9人。中国校友会网首席专家、厦门大学冯用军博士指出,整体而言“80后”大学生创富能力还不及“70后”大学生创业者, 这也说明财富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

今年上榜的富豪中出现一位“90后”千万富豪,是去年唯一上榜的“90后”大学生创业富豪丁仕源,现就读于深圳职业技术信息学院,今年财富高达1200万元,昂首迈进“千万富豪”行列,在竞争激烈的大学创业富豪榜上为“90后”夺得“一席之地”,成为中国“90后”创业领跑者。

上榜富豪6成本科学历,2成拥有研究生学历

调查发现,“中国校友会网2010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上榜富豪的学历层次较高,上榜富豪80%以上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富豪人数最多,占上榜富豪总数的63.37%,与其他学历者相比在人数上占绝对的优势。拥有博士学历的富豪占2.97%;拥有硕士学历的富豪占15.84%,拥有大学专科学历的富豪占12.87%;另外因创业而辍学或退学等未获得任何相关学历者占4.95%。 三成富豪创业、读书两不误

调查发现,在“中国校友会网2010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上榜的富豪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者高达96%,其中近7成的人大学毕业后创业,有3成多的上榜富豪选择边读书边创业,成功做到了创业、读书两不误,仅有少量上榜富豪选择休学、甚至辍学创业。

中国校友会网2010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上榜富豪学历构成

华科大和复旦大学造富能力最强

调查发现,“中国校友会网2010年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上榜的富豪毕业或就读于我国70多所高校。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和复旦大学培养和造就的上榜富豪人数最多,各有5位校友上榜。北京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并列第二,各有4位校友上榜;居第五的是中山大学,有3人上榜;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江西蓝天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和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各有2人上榜,并列居第六。

第一, 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压力并不能导致成才,而是是克服压力的心态和

方法,压力是外部条件,我方过去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说有了压力就一定能成功!我方强调的是压力有利于成功,就像吃苹果有利于健康,但是吃了苹果就一定能健康吗?更重要的是,对方辩友压力都没有,那么又何谈克服压力的心态和方法?难道您在压力还没出现之前就已经具备了克服压力的方法? 第二,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萝卜多坑少,大多数人因为就业压力大找不到工作,

只有少部分人才会因为压力更加有才华。我只能说,对方辩友一棍子打死了在座的各位同学,难道在座的各位都不能在磨砺下而变得更加有才华吗?就拿高数来说,为什么我们的同学一边骂着罗尔,拉格朗日,柯西等人,另一方面却努力做着高数作业?这不正是因为我们大多数的同学在压力下变得更加刻苦吗?再者据我方了解的事实是,如今就业情况是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究竟是压力大找不到工作还是自己不满意工作呢? 第三,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因为就业压力大,频频出现大学生自杀、犯罪的问题。

那么这样的比例又占多少?路边几条臭水沟,不废江河万古流。难道仅仅只因为吃饭可能噎死,我们就不去吃吗?对方辩友今天的西服上也有白色的东西,就是胸前的纽扣,可是我们能说对方同学的西服是白色的吗?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我方之所以认为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有利于成才,理由有三:

第一,压力是动力的源泉,毋庸置疑,压力有助于刺激我们的潜能。一个没有压

力的大学生,是不完整的。众观古今中外,真正出类拔萃,脱颖而出的人都是那些历经艰辛,在压力中磨练出坚强意志的人。当我们发现,客观的就业压力与我们过高的主观期望矛盾时,我们就会学着去了解现实并适应现实,从而转变择业观念,因此,就业压力大有利于我们成才! 第二,就业压力大会促使大学生朝着全面的方向发展。众所周知,现在的大学生

主要学习的是理论知识,而这些知识只不过是前人的总结,是二手货,而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不能够完全吸收所表达的知识,所以可以说大学生掌握的是三手货,因此大学生更应当到实际中操作实习。这正是就业压力引导着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也正是这种压力,有利于大学生

名人创业小故事
24岁创业的名人 第七篇

名人创业小故事

名人创业小故事 1.故事发生在日本,有一个23岁的小伙子赤手空拳和同伴们一起来到东京闯天下。到了东京后他们惊讶地发现:人们在水龙头上接凉水喝都必须付钱。同伴们失望地感叹道::“天哪!这个鬼地方连喝冷水都要钱,简直没办法呆下去了。”言罢都纷纷返回故乡了。

这个小伙子也看到了这幕情景,但他却想:这地方连冷水都能够卖钱,一定是挣钱的好地方嘛!于是他留在东京,开始了创业生涯。后来,他成为日本著名的水泥大王,他的名字叫浅田一郎。

哲理赏析:

田一郎的成功给我们的启发是深刻的:面对同样的情况,他与常人的看法和做法却大相径庭,他用积极的心态看到了隐藏的商机并因此而逐渐走向成功。所以,积极地面对生活,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才是明智之举、才具王者之风。相反,那些思想消极、意志薄弱的懦夫,就注定会一生平庸。

名人创业小故事2.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乞丐在地铁出口卖铅笔。这时过来了一位富商,他向乞丐的破瓷碗里投入了几枚硬币便匆匆离去。过了一会儿,商人回来取铅笔,对乞丐说:“对不起,我忘了拿铅笔,我们都是商人。”几年后,这位商人参加一次高级酒会,一位衣冠楚楚的先生向他敬酒致谢并告知说,他就是当初卖铅笔的乞丐。生活的改变,得益于富商的那句话:你我都是商人。

哲理赏析:

设想,如果乞丐一直没能遇到这样一位商人,自己一直未能觉醒,一直就甘心做一名乞丐,也许,他的人生就少了一份成功。因此,自己要能给自己定位:你认为自己只能做乞丐,当然你就只能做乞丐;你认为自己也可以成为富商,当然你就得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从而就具备了这种可能。朋友,这对你有何启发呢?(给自己定位)

名人创业小故事3.著名的汽车大王福特自幼帮父亲在农场干活,当他12岁时,就在头脑中构想出一种能够在路上行走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代替牲口和人力。可是,当时他的父亲要求他必须在农场当助手,可是福特坚信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机械师。于是,他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要三年才能完成的机械训练,随后又花两年研究蒸气原理,试图实现他的目标,然而却没成功。随后他又投入到汽油机的研究上来,每天都梦想着制造出一部汽车。其创意被大发明家爱迪生所赏识,邀请他到底特律担任工程师。经过十年的辛苦努力,在29岁时,福特成功地制造出第一部汽车引擎。今日的美国,平均每个家庭都有一部以上的汽车;今日的底特律,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当然,也曾是福特的财富之都。 哲理赏析:

人人都可以成功,人人都可以创造奇迹。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却没能成功、没有创造奇迹,原因有三:

其一有的人想都不敢想;

其二有的人虽然想了却不一定去做;

其三有的人想了、也做了,却没能坚持到底。24岁创业的名人

必须承认福特是一个敢想也敢做的热血青年,最可贵的是,他还能做到坚持不懈。《增广》有语: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坚持不懈是成功的秘诀。

名人创业小故事4.罗杰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因此,罗杰罗尔斯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

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没有批评他,反而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谩无目的。在此后的 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哲理赏析:

信念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也许,在成长道路上,我们缺乏的不是机遇、也不是聪明才智,而是信心、信念。不要怀疑自己,要相信你一定行!记住--天生其人有其才,天生其才必有用!

哲理赏析:李正芳

名人创业经典励志名言
24岁创业的名人 第八篇

创业要找最合适的人,不一定要找最成功的人!

——

创业就应该做一件天蹋下来都能够赚钱的事情。

——

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很多机遇,但机遇是有代价的。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岭。

——

年轻创业者不要只想不做,一定要实践。还要有不怕失败、承受压力的胸怀。

——高元坤

创业者应具备三大素质:一是找准方向,二是强烈的进取心,三是正确面对失败。

——

创业就像爬山,无限风光在顶峰,创业,要选择自己热爱的行业。有了热爱,就有了执着。

——

创业是非常艰苦的,而且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真正开始自己创业本身就是一种磨练的开始。

——景新海

企业发展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

本文来源:http://www.xinchenghx.com/chuangyegushi/29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