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创业

党员带头养柞蚕先进事迹 李双田:兴安县青年农民繁殖泥鳅养殖创业故事

| 点击:

【www.xinchenghx.com--农民创业】

李双田:兴安县青年农民繁殖泥鳅养殖创业故事
党员带头养柞蚕先进事迹 第一篇

  (记者 文烨 通讯员 秦月华)兴安县兴安镇男青年李双田,中专毕业后曾在城市打工多年。2011年,他毅然返乡规模养殖泥鳅。经过反复摸索,去年他获得纯收入8万元,还被村民推选为村委 委员。李双田致富后不忘乡亲,目前已发展周边村民200多户养殖泥鳅,注册了一个泥鳅专业合作社。由于李双田身高一米八,长得高大帅气,加上乐于带领村民 共同致富,因此当地干部群众称他为帅气“泥鳅哥”。自治区、桂林市团委领导多次到李双田的基地进行调研,前不久《人民日报》也对他进行了报道。

和工人们一起打捞鱼苗 记者文烨 摄

李双田在鱼塘捉泥鳅。 记者文烨 摄

  一单就交易两万元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兴安县兴安镇南源村委老屋场村李双田的兴安南源泥鳅繁育场采访。

  这是一个靠近大山的小山坡,清澈的山泉水从山上注入10来个呈阶梯状分布的鱼塘中。一块块鱼塘四周围着纱网,两间木屋搭建在鱼塘边;镜子般的鱼塘水面,不时可见钻出水面换气,弄出一圈圈涟漪的泥鳅。

  一位高大的男青年手持捞网,带着两名汉子来到鱼塘边捞泥鳅,这男青年便是泥鳅养殖基地的主人李双田。他们仅捞了10多分钟,就捞上来几大桶种泥鳅。

  在木屋旁的孵化池水面,飘浮着一些水葫芦,水面游动着密密麻麻、活泼可爱的小泥鳅。

  李双田告诉记者,在孵化池中放置水葫芦,一能净化水质,二能为鳅鱼苗提供藏身的场所,三可方便捞鱼苗出售。

  随后,李双田用捞网又捞上来几大桶小泥鳅。算出大概的小泥鳅总数后,他用特制的箱子将货打好包,然后叫伙伴用汽车送货上门。

  原来,他发展的一位浙江的泥鳅养殖户向他定购了一批种泥鳅和一批鳅鱼苗,这笔生意让他获得毛收入2万多元。

  当年回农村创业痛失女友

  李双田是个“90后”,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从小过着比较贫困的生活。2009年,他从技工学校毕业后,就立下一个夙愿:在城里打造自己的事业,早日走向致富路。

  他先后在广州、桂林等城市打工,但收入并不多,发家致富的梦想对他来说还非常遥远。

  2010年冬的一天,他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市场上泥鳅供不应求,每斤价格高达20元左右,养殖泥鳅的前景广阔。从小喜欢捉泥鳅的他了解到家乡的土壤、水质和气候非常适合发展泥鳅养殖时,遂决定与一同学合伙回家养泥鳅。

  他的决定开始受到父母及亲朋好友的坚决反对,准备合伙的同学也因家人的极力反对而打了退堂鼓。但性格倔强的他抱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思想,决定一个人也要干。

  女友因不愿意到农村养殖泥鳅,痛苦地与他分手了。这让他的心灵受到沉重的打击。但他坚定地鼓励自己说:“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强地走下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2011年3月,他一个人到武汉一养殖泥鳅的公司考察,对方要他先签5000元鱼苗合同才能进基地,而他又没带这么多钱,只好放弃。

  他回到家自己动手,将自家的4分多稻田开挖成鱼塘,随后利用自己打工积累的3000多元到农贸市场收购了100多斤野生泥鳅试养,结果遇上发洪水田埂崩塌,泥鳅被冲走大半。

  2013年春,不服气的他从朋友那里借了2万元继续养殖泥鳅,并将养殖泥鳅的鱼塘扩建到4亩多。随后又到市场收购了700多斤野生泥鳅作种,但不久陆续出现大量泥鳅死亡现象。

  原来,这些野生泥鳅大部分是非法电来的,受伤严重,即使是人工捉到的也因辗转多地而受过伤,进行养殖的成活率很低。

  为此,李双田花费两个多月,自己在村子附近的水田、水沟、水塘里挖了100多斤野泥鳅,放入鱼塘作种泥鳅。

  为方便管理和防止别人偷鱼,他干脆在鱼塘边搭了一座简易木屋,天天驻守在鱼塘边。

  找到防范泥鳅天敌绝招

  养了4个月后,他放水捞出泥鳅一称,发现泥鳅产的仔非常少,投放的种泥鳅竟然也有一半不翼而飞。

  这是怎么回事呢?李双田开始以为是被小偷光顾了。

  一天,他坐在木屋前吃中饭时,突然发现鱼塘中溅起许多水花,放眼望去,原来是一只田鸡正在岸边吞食泥鳅。他跑过去将田鸡捉住,发现其肚子胀鼓鼓的,一挤压田鸡的肚子,从田鸡嘴里掉下来几条大泥鳅。他不由傻了眼。

  当天傍晚,家里来了客人,他下了一个地笼准备第二天请客人吃泥鳅。当他起地笼时,发现地笼里竟然有5条肚子鼓鼓的水蛇,一摸里面全是泥鳅。

  为继续探索养殖泥鳅的技术,他到南宁购买5000条泥鳅苗进行喂养,结果发现泥鳅苗越来越少,经观察发现,原来小泥鳅大部分被蜻蜓的幼虫吃掉了,投入的血汗钱全打了水漂。

  他恍然大悟,原来不翼而飞的泥鳅全成为水蛇、青蛙和蜻蜓幼虫的美味佳肴。

  为防水蛇和青蛙进入鱼塘,他买来尼龙网将鱼塘围起来,并在鱼塘上盖塑料棚,以防止蜻蜓在鱼塘里产卵。这样一来,泥鳅被天敌吃掉的就少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

  经过多次失败的打击,李双田终于明白养泥鳅还得掌握科学技术。于是,他一边自费到外地的养殖户那里取经,一边自己购买了10多本养殖泥鳅的书籍学习,同时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刻苦钻研泥鳅育苗技术。

  没有种苗,他便挖来野生泥鳅作种;没有资金,他便临时到县城打工赚、向同学借……不断失败,不断试验,他终于掌握到泥鳅配对、人工催产及人工授精的科学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摸索,他终于掌握到孵化鳅鱼苗的绝技。2013年,他的多批泥鳅育苗都获得成功,开始扭亏为盈。于是,他将附近村民的水田租下来,进行扩大生产。

  泥鳅产业致富带头人

  2014年,李双田扩大泥鳅孵化池到300多平方米,建起泥鳅育苗池40多亩。当年,他育鳅鱼苗1000多万条,出售800多万条,获得纯收入8万多元,于是,他有了一辆自己的小车。

  家人和村民看到他养殖泥鳅成功了,对他刮目相看,并在资金和人力上全力帮助他。

  当年,村委进行换届选举,这位有志青年参加村委委员竞选,结果以高票当选。随后,村委党总支又吸纳他成为预备党员。

  致富不忘乡邻。李双田积极引导周边村民养殖泥鳅,对于相关技术,他总是毫不保留地传经送宝,大家都很佩服他。目前,他在全国带动发展的泥鳅养殖户已有200多户,养殖泥鳅总面积2000多亩,成为泥鳅产业致富带头人。

  初步尝到技术甜头的李双田与时俱进,自己建立了一个推广泥鳅养殖的网站,并打算注册一个泥鳅品牌商标和建立一个购销泥鳅的微信群。

  为让规模养殖泥鳅的产业做大做强,李双田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注册成立了一个泥鳅养殖繁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组织5名青年成立了泥鳅繁育团队, 在江苏、山东设立了繁育基地,在全国逐步形成了“合作社+农户+订单”和“统一种苗、分户饲养、集中销售”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模式。

  今年春节前,一个山东老板慕名找到李双田,请他去山东育了一批泥鳅苗,先付定金15万元,育苗成功后还可按尾数提成。

  全国繁育泥鳅的市场很大,李双田的事业目前已走上正轨。这位帅气“泥鳅哥”昔日的梦想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谁让我的名字叫双田呢?看来我的梦想注定离不开田哟!”李双田笑着对记者说。

  

张单英:在江西第一个种植藏红花致富的人
党员带头养柞蚕先进事迹 第二篇

  “我是农民的孩子,也是一名农村党员,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要让家乡的土地长出金子来,带领村民致富……”余江县杨溪乡江背村妇女主任张单英指着道路两旁绿油油的稻田,自信满满地说。这1000多亩稻田都是她从村民手中流转过来的,正在田间施肥的村民也是她就近请来的。

  在当地村民眼中,这位身材娇小的女人,其实蕴藏着大大的能量,她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生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农村党员致富能手在脱贫攻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可估量。

  时刻想着那些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

  张单英是土生土长的余江县杨溪乡江背人。经过十年打拼,白手起家的她在福建晋江市办起了服装加工厂。异乡的成功并没有留住张单英的心,回乡创业,成了张单英坚定的选择。

  按照福建的经验,张单英把自己厂子里的一部分业务转移到老家,带着乡亲们一起做服装加工。但由于内地和沿海的地域差异,业务并不好做,加上金融风暴袭来,让她彻底终止了家乡的服装加工业,返乡第一次创业就这样失败了。困惑中,张单英开始反思,她意识到回乡创业不是简单的复制,但二次创业之路在哪里呢?

  2010年,在市妇联的关心下,张单英参加了华东地区女经纪人培训班。在那里,她聆听了10多位致富能手的经验介绍,感触颇深,特别是“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城乡妇女建功十大标兵”浙江秋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秋梅的创业经历深深地打动了她,也让她萌生了“立足土地发展农业种植业”的创业思路。她有一个梦想,就是让人们吃上放心的米、放心的菜、放心的药材。说干就干,回家后,她积极筹备,并于2013年3月正式注册成立了余江县富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与杨溪、潢溪、坞桥等乡镇的456户农民签订了土地1358亩、荒山500亩的流转承租合同,当年就解决了15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使他们每月增收1500余元。

  为了丰富自己的创业知识,张单英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她先后参加了华东地区农产品女经纪人培训班、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培训班的学习;2014年,她参加了由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班学习,在北京大学参加了江西省优秀女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学习,于7月参加了全国妇联新型职业女农民培训班学习,获得优秀学员等证书。

  她开创江西种植藏红花先河

  为了创新耕作方式,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实现科学种田,她敢为人先,大胆引进新品种。2012年11月,她深入了解了藏红花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藏红花能利用耕田空闲时栽种、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培育,实现土地一年三季种植,有效改良土壤结构。于是,她计划自费到浙江省学习引进藏红花培育技术,实验藏红花与水稻轮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20亩,资金预算达50余万元。她的丈夫一听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江西没人种过,藏红花习性娇弱,技术要求太高,太冒险了,我们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没必要那么辛苦。”生性倔强的张单英还是说服了丈夫,毅然投身到培育藏红花的项目中去。

  张单英先后三次来到浙江,全身心地学习浙江人的创业精神和农业开发经验。2013年11月,她利用本村稻田试种20亩藏红花,到了年底,接连两场大雪,藏红花种苗长出的嫩叶全部冻烂了。她的心彻底凉了,心里特别害怕[创业网:

  她开创了江西省内首家种植藏红花之先河,实现了平均每亩获得净收入18660元,同时实现农民劳动报酬每亩达1万元的惊人业绩。仅此一项便获利20余万元。

  藏红花试种成功后,面对纷纷前来求教种植技术的乡亲们,她总是毫不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他们,提供种苗,并让技术员指导他们栽种,还把技术要点编印成册,免费发放给乡亲们,同时采取吸纳贫困户入股、务工就业等形式,带动30户贫困户致富增收。

  当年11月,张单英带着自己种植的藏红花来到在南昌举办的第三届低碳生态经济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省委书记强卫参观展览时,在听完张单英介绍试种藏红花成功后,赞赏地说:“你是敢吃螃蟹的女人,了不起!”

张单英试种藏红花成功。

  2014年3月,她还奔赴广西学习引进了桂林菜葛种植技术,成功栽种了5万株,2014年11月也喜获丰收,实现了净收入17.5万元,同时实现女农民劳动报酬10余万元。

  2013年,她带领村民成立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与杨溪、潢溪、坞桥三个村的456户农民签订了1225亩土地、500亩荒山的流转承租合同,解决了15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每人每月增收1500余元,并且带动周边乡亲走上致富路。

  “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致富带头人”“全国三八红旗手”“鹰潭市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张单英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闯劲,成为远近闻名的女能人。下一步,她计划投资500万元建设集生态农业与旅游休闲于一体的观光绿色农庄,项目运营后又将带动周边100多名村民就业。

  党员致富能手带动贫困户致富党员带头养柞蚕先进事迹

  致富不忘桑梓。张单英多次为家乡修路捐款,仅去年就捐资11万余元修建村道。看到农闲时农村妇女整天围着麻将转,她组织成立“巾帼舞蹈队”,自掏腰包买来音响等设备器材,又从县里请来舞蹈老师授课,丰富了农村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如今,她又化身“爱心妈妈”,创办了余江县富昌儿童快乐家园,为周边49名贫困儿童筑起“新巢”,免费提供食宿、学习和游玩的场所。

  “只有村民们富裕了,我心里才踏实,也不枉当初全村人民对我的信任,村党支部对我的培养。”这是张单英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有了像张单英这样的党员的示范引领,如今的江背村民风淳朴、村风和谐、村民幸福。

  

杨小林:从石材大亨到生态养猪大王
党员带头养柞蚕先进事迹 第三篇

  1972年,杨小林由家乡江西瑞金农村应征入伍,后转业到厦门进出口公司,位至副总经理兼党委书记。1992年,他自动放弃到北京任职的机会,带着仅有的2.7万元积蓄下海经营石材加工,经过数年艰苦创业,组建了“紫阳虹集团公司”,资产总额达5000万元,被业界誉为“石材大亨”。 

  杨小林功成名就不忘回报社会、造福桑梓,多年来支持家乡建设,捐款及捐物折款共计上百万元。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深感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转业军人和先富一族,有义务和责任带头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从根本上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生态养猪”既要金山更要青山 党员带头养柞蚕先进事迹

  杨小林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在工业起步晚、农业占主导的瑞金市,随着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污染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其中畜禽养殖更是居于各大污染源之首。他由此认识到,发展生态经济是农业的根本出路,于是响亮地喊出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口号。 

  2009年3月,杨小林牵头创办了瑞金市“香山生态科技发展公司”,在壬田镇圳头村租赁荒山坡2300亩,首期工程投资5000余万元,建成标准化猪舍17栋和饲料加工厂1座。为了办好生态猪场,他前往日本参观考察,引进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猪粪尿经锯末和农作物废料铺设的床垫吸收、微生物菌种发酵分解,实现零排放。每10平方米床垫可处理1亩地的玉米秸秆,1次垫料可连续使用3年。 

  他还别出心裁地在猪舍内配备皮球、铁链等玩具,供猪只娱乐,增加猪的运动量;顶棚安装音响,定时播放节奏舒缓的轻音乐,安抚、稳定猪只情绪,增进食欲,促进睡眠。采用这种原生态养猪新技术优势很明显,猪舍无需清扫、冲洗,也不用添加抗生、抗菌药物,有效地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猪体免疫力、改善了猪肉品质,从而达到了畜牧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赢”目标。 

  “六统一分”抱团养猪富自己 

  在瑞金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养猪的传统习惯,但因个体养猪资金不足、信息不灵、技术落后、抗风险能力弱,以至于养猪业被公认为是最脏、最累、利润最小的行业,养猪户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为了让先进的生态养殖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造福父老乡亲,杨小林决定把养猪散户组织起来,成立“香山生态养猪合作社”,共同培育绿色经济,打造低碳产业。 

  合作社采用“统一提供猪舍、统一生猪品种、统一饲料供应、统一技术管理、统一生猪销售、统一财务核算、农户(社员)分户养殖”等“六统一分”模式,入社会员只需向公司或合作社按每头猪缴纳15元租金,即可享受全方位、一条龙服务,经济确实困难的农户,还可获得5万~10万元的信贷担保支持。 

  段心村农民杨莲秀以前采用传统粗放方法养猪,一年忙到头,顶多只能养20多头猪,每批至少要5个月才能出栏,整天弄得一身尿臊、屎臭,不仅没有赚到一分钱,反而欠了一屁股债。自从加入合作社,她首批养猪400多头,出栏周期缩短到3个多月,获纯利七八万元,乐得她逢人就夸:“生态养猪就是好,发家致富最可靠。” 

  合作社创办半年多时间,就吸收了周边村庄115个农户入社,共出栏生猪58630头,存栏31065头,配送饲料1473吨,实现销售收入6749万元,创利润706.5万元。原先持观望、怀疑态度的农户沉不住气了,争先恐后地缴纳定金,强烈要求入社。 

  “五位一体”建设金卡新农村 

  按照合作社的技术条件,每个农户每批至少可养生猪350头,年均出栏3批,每头盈利200元,年收入即可达20万元,将钱存入银行就能获得1张金卡,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杨小林胸有成竹,在香山公司出入口的墙上,刷写了一条醒目的标语:推广‘政府+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为建设金卡新农村服务。 

  杨小林大力推行的“五位一体”生态养猪模式,由公司掌舵、合作社击鼓、农户划桨、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保驾护航,从而确保了农村劳动力、土地和资金三要素的集中、到位,构成了一个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完整产业体系。 

  为了满足更多农户的入社愿望、拓宽良种猪源的供应渠道,香山公司配套创办的母猪繁育场即将投产,届时年出栏商品猪可达30万头,可望实现年产值4.8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态养猪基地。一个有机肥加工厂也即将破土动工,每个猪栏每次更换后的垫料可产10~20吨高效有机肥,每吨按2000元计算,又是一笔不小的附加收益。此外,香山公司还计划开辟大豆、玉米和种苗繁育基地,形成农牧结合,集生猪、饲料、有机肥产销为一体的绿色生态产业链,预计总投资1.5亿元。 

  在杨小林和他的香山公司带动下,如今,瑞金市大部分养猪企业和散户都采用了新型生态养猪技术,空气清新了,环境整洁了,养猪业兴旺了,杨小林当初的主观愿望正在逐渐变为客观现实。

  

柞蚕生物特性及放养
党员带头养柞蚕先进事迹 第四篇

柞蚕生物特性及放养

柞蚕别称野蚕、槲蚕。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属。主要分布在中国。在朝鲜、韩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和日本等国。柞蚕一种吐丝昆虫 ,因喜食柞树叶得名 。柞蚕属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 。经四次眠和蜕皮。每蜕皮1次,递增1龄。一头蚕从孵化到5龄老熟结茧需要50天左右,春蚕一生食叶30~35g左右,秋蚕食叶50~58g。其中大蚕食叶占总食叶量的80%以上。春蚕体重14g,秋蚕21g左右。至生长极度时,分别比蚁蚕体重约增加2000~3000倍。仅幼虫期取食,以蛹越冬。柞蚕卵在室内加温孵化,幼虫则通过人工管护下放在野外柞树上任其自行觅食生长、吐丝结茧。以柞树叶为食料。

柞蚕茧可缫丝 ,主要用于织造柞丝绸。中国是最早利用柞蚕和放养柞蚕的国家。柞蚕蛹可供食用,残渣可作鱼、畜、禽的饲料。

【柞蚕放养技术】

柞蚕在自然条件下有一化性和二化性。化性由遗传因素决定,但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改变。中国柞蚕在地理分布上有明显的化性分界带,从山东省泰安地区经河南省林县至甘肃省平凉地区一线以北,为二化性地区;从山

东省费县经河南省嵩县至甘肃省天水地区一线以南,二化性蚕区一年放养春蚕和秋蚕各1次,为一化性地区;两线的中间地带则一化性或二化性均相对稳定。

柞蚕卵在室内加温孵化,幼虫则通常在人工管护下放到野外柞树上任其自行觅食生长、吐丝结茧。放养时间和方式因地区而异。一化性蚕区一年放养春蚕1次,一般在4月上旬进行,约55~60天营茧结束。二化性蚕区一年放养春蚕和秋蚕各1次,春茧一般5月初放养,6月下旬采茧;秋蚕多在8月初放养,中国柞蚕在地理分布上有明显的化性分界带,10月初采茧。近年在部分无霜期短的二化性蚕区,常用低温抑制种茧发育,使二化性柞蚕年仅放养1次,夜间交配。称“二化一放”,时间控制在7~9月,可避免早霜、晚霜危害,并防止柞树树势衰退。在一化性蚕区,也有采用人工长光照(17小时)照射春蚕(蛹),使蛹解除滞育,一年放养2次,称“一化二放”。

一、放养的技术环节

①孵卵。时间与柞叶萌发生长情况相适应,一般春蚕在放养前15日左右,蛹经感温后于茧内羽化成蛾,秋蚕在放养前8~11日进行。孵卵温度,由头、胸、腹 3部分组成。春蚕(包括一化性品种)适温为20~22℃;秋蚕适温为22~26℃。宽 1.8~2.2厘米,相对湿度,长3~4厘米,春蚕为70~75%;秋蚕为75~90%。孵卵前或

孵卵中用药液进行卵面消毒。孵卵后期卵鸣结束第4天,蚁蚕即破壳而出。

②放养。常用柞蚕幼虫不喜摄食而喜群集的植物叶引集蚁蚕,然后均匀撒放在有新梢嫩叶的柞树上。褐色,也可将种卵袋或剪成条状的种卵纸分散挂在柞树新梢基部,使蚁蚕孵化后自行爬上嫩叶摄食。1~2龄幼虫也可将鲜嫩柞枝采回用土坑加温,或用塑料薄膜覆盖在室内饲养。然后吐丝结茧。室内饲养面积小,管理方便,又可避免虫、鸟、兽、风、雨、干旱、低温等的侵害。

③匀蚕。用腹足倒抓柞枝,即通过剪枝将分布过密的蚕调整到邻近无蚕或少蚕的柞树上,以利摄食和栖息。一般从 2龄开始进行。

④移蚕。为使叶质、叶量适合不同龄期柞蚕生长发育的需要并维护柞树生长繁茂,到适当时期将蚕全部移至另一蚕场。一般春蚕多移,可适应略干燥的环境条件,秋蚕少移;种蚕多移,生产丝茧的蚕少移。在眠中、眠起、烈日、雨大、露重和风大时不宜移蚕。党员带头养柞蚕先进事迹

⑤结茧。5龄末期当出现少量熟蚕时,即可将蚕全部移至专门的茧场,任其自行结茧,刚毛挺直。同时加强管理,各环节上有毛瘤,防止鸟、兽危害。第1胸节两侧和1~8腹节两侧各着生气门1对。

⑥采茧。着生4对腹足和1对尾足。一般在蛹体壁硬化时进行,腹部由10个环节组成,早采易伤蛹体,晚采有损丝质。采后即将柞叶剥去。雨天、露重和高温时不采茧。

二、采种

中国柞蚕种繁育程序采用母种、原种和普通种三级制。母种由省级蚕种场繁育,原种由市或县级蚕种场繁育,普通种则由繁种村、户繁育。

叶质硬化时,种茧通常在人工控制温度、湿度、光线的保种室内平摊或串挂保存。秋期用自然温度,冬期适温为2~2℃。越冬后蛹解除滞育,保持2~5℃至暖茧。“二化一放”种茧置保种库内,从冬季至翌春保持0~5℃,夏至以后库温保持6~8℃。保种适宜相对湿度为50~70%。暖茧温度:二化性春用种初期宜逐日升高1℃左右,至18~21℃时保持恒温;秋用种宜控制在22~27℃之间。一头雌蛾产卵约200~400粒,春蚕因雄蛾比雌蛾早出2~3日,宜将雌茧提前2~3日暖茧,或将雄茧作降温处理,可使出蛾期相近,称卵涡;胚胎发育至气管完成期,提高交配率。卵面一度出现凹陷,雄蛾善飞,胚胎发育过程中,应及时捉蛾,雌雄分放,宽1.8~2.6毫米,晾干体表水分,长2.2~3.2毫米,展翅后放置一处任其自行交配。扁椭圆形,雄蛾数量一般应比雌蛾多10~15%。交配适

温春期为18~22℃,色灰白,秋期用自然温度。已配对的蛾经半小时后提放另一处,以蛹越冬。16小时后拆对,并剪除雌蛾翅3/4,逐一置于产卵袋内或产卵纸上产卵。选蛾宜严,晾蛾时选雄蛾,拆对时选雌蛾。春期产卵2日后,将卵移入2~8℃的保卵室内保护。

三、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或称柞蚕脓病(病原为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柞蚕微粒子病(病原为柞蚕微孢子虫)、空胴病(病原为柞蚕链球菌)、柞蚕寄蝇病或称蝇蛆病(病原为柞蚕饰腹寄蝇)和线虫病(病原为线虫,人工放养技术自明代中叶以后渐趋完善,中国分布较广的是两索线虫)等。应通过严格检验,及时淘汰病蚕、病蛹、病蛾。中国是最早利用柞蚕和放养柞蚕的国家。进行卵面和蚕室、蚕具消毒,主要用于织造柞蚕绸。施用化学药剂和选育抗病品种等方法防治。茧可缫丝,主要虫害有黑广肩步或称琵琶斯和螽斯等,主要靠施用化学药剂或毒饵等灭杀。

秋柞蚕优质高效放养技术
党员带头养柞蚕先进事迹 第五篇

龙源期刊网 .cn

秋柞蚕优质高效放养技术

作者:曹广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3年第05期

摘 要:秋柞蚕放养中,掌握好各时期技术要点,目的是提高秋柞蚕蚕茧产量和质量,使蚕民增产增收,用较少的资源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秋柞蚕;优质高效;放养技术

中图分类号:S883.5 文献标识码:A

在东北地区柞蚕放养主要以秋柞蚕放养为主。二化性地区放养春柞蚕主要是为了秋柞蚕生产提供种卵,放养秋柞蚕主要是为各加工生产企业提供原料茧;二化一放地区也尽量控制出蚕时间,掌握在比秋柞蚕出蚕略早几天,如果过早蚕结茧后易出蛾子,晚了蚕到下霜时做不上茧,因此,在柞蚕放养上主要以秋柞蚕为主。掌握好秋柞蚕放养技术是提高柞蚕茧质量和产量达到优质高效的关键。

1 蚕种的准备

要想购买到优良的柞蚕蚕种,就得提前跟自己所信任的柞蚕繁种场(点)预订。由于近十年来,气候异常,直接影响着春柞蚕的放养,春柞蚕出蚕时间的早晚、产量的高低、质量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秋柞蚕的放养。要想购买到称心如意的秋柞蚕蚕种,就必须提前订种。

1.1 投种量的选择

根据自己蚕场面积合理选择投种量,投种的量一定要适当,不宜过多,否则多投种多投入,到后期没有窝茧场窝茧,蚕茧产量和质量都没有保证,收入也上不去。要掌握好投种量,既要使蚕儿达到良叶饱食的目的,又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柞蚕场地。

1.2 蚕种的选择

柞蚕种是柞蚕生产重要的物质基础,选用优良品种是取得柞蚕高产、稳产、高效的关键措施和决定因素。选择优良的秋柞蚕品种,抗病性和抗逆性都比较强,品种有“选大一号”、“选大三号”、“882”、“9906”、“抗大”杂交种等。

2 放蚕前的准备

2.1 蚕场的管理

在广西试养柞蚕101品种的体会
党员带头养柞蚕先进事迹 第六篇

塑料大棚蒿柳饲养柞蚕试验
党员带头养柞蚕先进事迹 第七篇

争创“五个好村党支部”活动事迹材料
党员带头养柞蚕先进事迹 第八篇

争创“五个好村党支部”活动事迹材料

村位于镇的中东部,东与镇隔河相望。全村总面积13平方公里,240户,796口人,耕地9441.5亩。村党支部下设2个党小组,党员18人,积极分子5人,村级后备干部5人。几年来,村党支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转变观念、服务于民,使村党支部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战斗堡垒。在双文明建设评比中,连续几年排在全镇各村的前列。村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选路子、定制度,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收入从的1900元增至4200元,支部建设不断加强,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认可和群众的拥护。被市委命名为高标准“五好”党支部。被镇党委评为双文明建设实绩考核一等奖;被镇党委评为双文明建设实绩考核一等奖。

加强班子建设,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

一个组织要想有凝聚力和战斗力,首先要加强班子建设,这样才能带领群众走上小康之路。村从抓班子自身建设入手,从自身做起,努力做政治坚定、思想解放、清政廉洁、致富能手的典型,狠抓班子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学习、党员议事、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党员一对一扶贫等制度,使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支部班子整体合力增强。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发展公益事业,积极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生态建设,村屯规划等各项工作任务,成为全镇18个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几年来,村党支部为加强自身建设,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实行了“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党支部成员由原来的专职全部变成了兼职,避免了以往“两委”班子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在工作中树立了“一盘棋”的意识。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村党支部先后制定了村务公开、党支部和村委会联席会议等20多项村级管理制度,成立了由村民代表和老党员组成的监控领导组织,定期听取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汇报。由于措施得力,避免了以往各项制度贴在墙上得不到落实的现象,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三是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村民自治。一方面,开好各种会议,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发言权;另一方面,严格按照《村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办事,实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村里的蚕场和机动地发包、建设工程的立项和发包、救灾物资发放等重大事情都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后,由村

委会具体落实。在建村部和村学校工程中,从组织设计、施工到验收,每一道工序都由2名老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监督,结算时由村民理财小组成员共同签字,报销入帐,由于工作公开、公正,增强了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密切了村组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忠实践行“三个代表”,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是村党支部的工作宗旨。几年来,他们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排忧解难,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全力拥护。全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高,党性观念、组织纪律观念和群众观念强,党员年龄、性别、文化等各方面结构合理。特别是党员的电化教育,提高党员科技素质,成为该村做好党员教育工作的重点。几年来,村党支部加大了投入的力度,先后投资4000多元购买了电教设备、电教光盘,定期组织党员观看。党员曲日海在多次观看生态建设电教片后,学会了片中的一些生产技术,率先承包荒山15亩,种苕条和杨树。在他的带动下,村的荒山全部被群众承包,以往荒山变成了密林。生态建设发展了,可是林畜矛盾又成为村里面对的难题。针对这种情况,村党支部及时将镇党委外出考察生态建设时带回的光碟向党员、群众播放,党员、群众收看后,掌握了舍饲、半舍饲畜牧业、种植青贮饲料、提高秸秆转化利用率等技术,一些党员干部带头种上了英国红玉米、紫花苜蓿等牧草饲料,缓解了草畜矛盾,促进了全村畜牧业的发展。

“农民增收我服务”是该村每个党员干部恪守的信条。针对群众种植结构单一的实际,村党支部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引导群众发展多种经营,动员村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大豆“一统天下”的局面。每年春秋两季农闲时间,村党支部都要组织群众,举办科技培训班。邀请镇农服中心和成教老师为群众授课。去年村党支部书记参加旗委组织部举办的“入世”培训班后,组织村民代表和党员干部共同学习并研究本村的经济发展思路,为村党支部提供了有效参考,为了开拓村民视野,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村组织村民到邻近乡镇音河乡参观学习养牛养羊经验,并帮助村民到外地购买牛、羊。党员王宝森今春去外地买牛18头,带头发展舍饲养殖;在他的带动下,谢维国、苏长才等35户农民走上了舍饲半舍饲畜牧业发展的道路。,村党支部同当地金融部门协调贷款79万元,支持村民发展畜牧业。现在全村畜牧业发展呈喜人态势,全村农牧结合户有144户,占

60%,初步形成了“小群体、大规模”的

格局。

选好发展经济路子,带领群众奔小康

村境内有优质的柞林资源,面积达5740亩,给放养柞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村以前只有零星户放养柞蚕,但因技术指导不到位,收效不好,柞蚕始终没有发展起来。村党支部选派一名年轻、有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去外地学习柞蚕放养技术,把先进的技术引进来,随着技术的推广和群众的实践积累,现在村村民个个都是放蚕能手。截止目前,全村在本地和外地放养柞蚕达230多把,每把茧子正常收入5500元以上,人均收入1700元以上,年创收可达120万元以上,已形成规模效益。柞蚕养殖作为村的主要经济支柱,同时村党支部还积极帮助村民到外地联系承包蚕场、买蚕种,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为了实现源料基地与市场对接,村组建了柞蚕销售协会,目前村的柞蚕远销到辽宁省透源、西丰、庄河等地。

村党支部根据本村的实际,在党员大会上提出加强蚕业生产基础地位,兴蔬菜业,发展山野菜、蕨菜、榛子、中草药等采集加工业,兴办饮料加工业、商业、构建“户兼一业、多业并举”的经济发展思路。随着群众的收入逐年增多,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为小康建设创造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文明环境。成了名符其实的小康村。

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助民增收

村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加强对村屯规划和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为群众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村党支部、村委会高度重视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经过村民代表会议共同研究制定了村村屯治理方案,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全村共有茅草房屋125户,准备新建砖瓦房20栋,约平方米。所有新建房屋都是蓝色彩钢瓦,前脸贴瓷砖,需用资金100万元,其中自筹60万元,申请项目资金40万元。在村屯西建村部300平方米村部,内设有多功能综合活动室120平方米,有电教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办公室4个,值班室,总投资20万,自筹8万,争取上级帮助解决资金12万元。对松塔一、二组屯内进行规划4条街道,其中新开三条,总延长1206米,同时涉及3户搬迁。建一处文化长廊。在松塔一、二组新建高1.5米,长700米砖墙,用水泥抹平,粉刷

涂料,作为文化宣传阵地。标准街道有沟两侧植树,预计投资10万,争取上级资金,农户自筹一部分解决。对有线电视进行数字化改造,达到能收看24—36套节目。村2户五保户住房属于危房,如果到雨季可能有倒塌危险,同时这2户住房是土坯房没有维修价值,为其盖砖瓦房2栋,预计投资4万元,自筹2万元,争取上级补助2万元。以“环境整洁,道路通畅”为基本目标,在全村全面推开“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工作,整治脏、乱、差现象。在5月1日前在村部前新开道(500米长,宽15米,有边沟)两侧植树1000棵,铺黄沙,同时对各组主干道线路约5000米,农田路3000米,进行维修,建桥涵1处,维修——北星公路,预计投资2万元。争取380饮水工程,在松塔三组打深水井1眼,盖建泵房1栋,投资1.5万元。同时在一、二组今年铺设自来水管网预计投资60万元,争取资金由上级水利部门投入解决。现在一、二组铺设管网已于6月份末完成,预计9月末吃上自来水。争取项目支持,在全村建沼气池80个,将旱厕改成水冲厕所,将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以上工作已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认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意浓。党员富了,还有许多群众没有富起来。村党支部看到此情况后,及时召开支部会议,把全村群众分上、中、下等三类户,采取“三条路”的措施分类指导,对上等户通过党员做其工作,改变其经济发展思路,走多种经营的路子;对中等户通过富裕党员的示范作用,引导其走效益经营的路子;对下等户采取了一对一扶贫,党员三结合致富链形式,帮助其脱贫走共同富裕的路子。在党员的示范和带动下,摆脱贫困的群众都十分感慨:村里真行,事事走在前面,没有村党支部的帮助,哪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

虽然村的各项工作在旗委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取得了优异成绩,但我们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在今后的工作中,村党支部将继续努力工作,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为镇早日实现“生态立镇、牧业兴镇、工业强镇”的战略目标添砖加瓦。

资料来源:

河南柞蚕放养区全龄老梢育生产技术
党员带头养柞蚕先进事迹 第九篇

·技术讨论·         

()                 北方蚕业 243014,353

河南柞蚕放养区全龄老梢育生产技术

杨新峰 邱向成 韩德国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河南南召 450008

论述了在一化性柞蚕区推广全龄老梢育的摘 要 分析了河南省柞蚕区放养人员的结构和现行放养技术,现实意义,总结提出了柞树修剪和柞蚕放养的关键技术。关键词 河南 一化性柞蚕 全龄老梢育

产茧量占一化  河南省是一化性柞蚕主产区,

不占耕地,利用性地区的70%以上。饲养柞蚕,自然资源进行生产属于典型的短、平、快项目,投吃入小、产出率高,其产品绿色、天然、无污染。“、“粮靠种田,一筐蚕,花钱靠养蚕”十亩田”等说法反映了柞蚕放养已经成为广大山区蚕农增加收益的一项重要副业。但随着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柞蚕放养比较效益逐步下降,广大山区青壮劳力大量外出务工,有的甚至举家外出,家中仅剩年龄较大的妇女、老人和儿童,养蚕人员结构比例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过去以青壮年为主,变为以5劳动能力明显下0岁以上老人和妇女为主,降,很难适应河南传统的1~3龄用2年生柞树,,(俗称老梢)俗称火芽)4~5龄用1年生芽柞(茧场用老梢或火芽的养蚕模式,直接导致柞蚕放养人员日益减少,蚕业逐步萎缩的局面。因此,改变现有的养蚕模式推广全龄老梢育,对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养蚕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现阶段河南柞蚕放养人员构成和放养方法1 河南柞蚕放养从业人员构成1.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第二、三产业迅速崛起,走出山区,奔向城镇已成为山区农民就业的首选,许多外出蚕农因生意、劳动合同等原因不愿在养蚕季节来回奔波,只有出不去和上了年纪的蚕农成了养蚕主力军,养蚕人员青黄不接,饲养柞蚕人员几乎都在5劳0岁以上,动能力明显下降,接受新技术、新品种、新管理方法的意愿不强,严重制约了柞蚕业的发展。

2 现阶段河南柞蚕放养方法1.

河南春季一般天气干旱,柞叶硬化较快,常采用六移法,即:2~5龄起齐后各移1次,5龄蚕食叶5~6天后再移1次,见茧时将柞蚕移入茧场。茧场1~3龄蚕用老梢饲养,4~5龄用火芽饲养,

2,用老梢或火芽饲养1kmg蚕种需用蚕坡3~4h老梢蚕坡约占蚕坡总面积的2火芽蚕坡0%左右,约占蚕坡总面积的80%左右。这种传统的养蚕方法,劳动强度大,劳动用工集中,一方面是冬季伐坡,现在河南一般蚕坡施行隔年轮伐制,每年冬季1k00个人工用于砍伐g蚕种用蚕坡需投入1蚕坡,劳动强度和劳动量很大。2因000年以前,为人们对薪柴的刚性需求,蚕农伐坡积极性高,伐坡与养蚕矛盾基本上存在。2随着人000年以后,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取暖和做饭都用上煤、电、液化气等,薪柴一下子失去了市场。再加上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砍伐蚕坡的难度陡然增加,这也是导致养蚕人数日益减少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是4由于火芽树冠小,柞叶~5龄大蚕期用火芽养蚕,

硬化快,有些枝条靠近地面,柞叶容易被地面泥土或病原污染,柞叶的利用率低,养蚕量少,蚕坡面积大,不仅要经常匀蚕、移蚕。还要驱逐虫害、鸟害、兽害、喷洒药物防治寄生蝇等,这种养蚕方法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再加上时值烈日炎炎,使大部分蚕农萌生退意。2 推广全龄老梢育的意义省力1 全龄老梢育省工、2.

全龄老梢育因为冬季不用伐坡,4~5龄大蚕

01014802*收稿日期:--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ARS—22C 资助项目:

,男,大学本科,杨新峰(主要从事柞蚕品种选育工作。967-)1 作者简介:

期用老梢饲养,蚕坡面积大大缩小,蚕农看坡、护理、匀蚕、移蚕等劳动量大为减少,劳动效率明显提高。

2.2 全龄老梢育可提高蚕坡利用率

在柞树管理上,采取二年轮伐制,砍伐次数过一方面大量失去枝叶等营养器官,对柞树的正多,

严重的会导致柞树死亡,蚕常生理造成一定影响,

坡退化。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蚕场的利用率。全龄老梢育只是对柞树进行适当的整枝修剪,柞树经过修剪后,地上部分减少,根系吸收的水分、养分得以集中供应,可延长柞树轮伐更新年限,恢复树势,促进多发侧枝和增强侧枝的生长势,降低树冠高度,增强枝条密度,新枝分布均匀,通风透光,柞树枝繁叶茂,叶量增多,担蚕量增加,养蚕用坡面大大提高了蚕坡利用率。积可减少30%~40%,可提高茧质和产茧量2.3 全龄老梢育,

全龄老梢育4~5龄大蚕在经过合理修剪的柞树经过整枝修剪后,能充分利用空柞树上饲养,

间和光能,叶片大,叶肉厚,叶色浓,产叶量高,适营养丰富,有利于蚕的生长发育,使蚕体熟期长,

质强健;与火芽相比,因距地面较高,可减少地面辐射热,避免高温危害,而且柞叶不易污染,害虫可减少害虫危害;由于柞树经过不易上树或潜伏,

修剪后比火芽成熟稍早,比正常老梢老硬晚、适熟代替火芽和正常老梢养4龄蚕,可以避免因期长,

火芽不成熟,不适应蚕儿发育需要所造成的蚕体虚弱,脓病多发;也可以避免因正常老梢叶质老硬蚕儿发育迟缓而不齐,细菌病多发,茧质不良。总全龄老梢育,之,4~5龄大蚕期用经过修剪的柞树饲养,因叶质营养丰富、环境优良,增强了蚕体质,提高了抗病能力,减少了害虫危害,所以对优质高产提供了有力保障。3 全龄老梢育技术要点3.1 柞树修剪方法

3.1.1 4龄蚕用柞树修剪方法

4龄蚕用柞树修剪一般在立春天气回暖之后修剪方法分两步进行。一是疏枝,先剔除伏进行,

地枝、病弱枝、交叉重叠枝、折枝等,使枝条着生密度适宜,空间分布合理。二是剪梢,根据树势,剪侧枝剪去3~5c去主枝梢端的5~15cm,m。3.1.2 5龄蚕用柞树修剪方法

5龄蚕用柞树修剪时间在4龄蚕用柞树修剪完毕之后进行,将2~5年生柞树,用剪刀或镰刀在墩柞从距地面7桩柞离主干顶端0~80cm处,大平头剪去上部枝梢,使树冠平30~50cm处,头,并剪去病弱枝、徒长枝、向上枝及拖地枝,保留比同一侧枝和主枝的主干杈。老梢经过修剪后,条多,每株平均条长增加蚕坡的火芽发芽旺、

总条数增加3叶质硬化时间同火芽相124%,3%,仿,可提高蚕坡的利用率。3.2 柞蚕品种选择

任何品种的优良特性只有在适合其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应根据品种比较试验和当地历年选用品种的经验,正确选用适合当地、当时气候条件、饲料条件和生产要求的丰全龄老梢育应选择生命力强、适应产品种。因此,

饲养容易、发育整齐迅速、龄期短、茧质优良性强、

、“的品种。目前在河南省最好选用“三三”三三×、“、“一0一”六号×早一”豫大1号×一0一”等,增产效果显著。3.3 饲养技术3.3.1 小蚕饲养技术

河南一化性柞蚕每年3月底4月初催青孵化小蚕体弱,极易因风、鸟、虫、后即置于野外饲养,

旱和低温等不利条件而大量损失,小蚕期的减蚕小蚕放养应围绕防率为全龄的50%以上。因此,病、保苗、收蚁早这一中心,开展各项工作。3.3.1.1 防病

用于蚕种生产和室内育的房舍、工具以及附均应严格消毒,蚕室用具在使用前5日,近环境,

可采用含有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或3%的福尔马林液喷雾消毒,也可采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混合气体消毒,消毒后蚕室应封闭2~3天。1~2龄蚕坡在使用前可用含有效氯1%漂白粉液或并除去柞5%的新鲜石灰浆喷洒柞叶和蚕场地面,树上的病枝、伤枝、下垂枝、徒长枝及虫害枝,清理蚕场内的枯枝、落叶,在蚕场附近建立石灰乳消毒池,随时进行养蚕用具的消毒工作,及早淘汰发育减少蚕病的发生。落后的迟弱蚕,3.3.1.2 保苗

。实践证俗话说“有苗不愁长,无苗瞎慌张”小蚕保苗工作非常重要,只有蚕苗多、体质壮,明,

才能高产并获得优质蚕茧。因此,小蚕保苗应做

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养蚕人员应根据气象预报和当年柞树发育情况,掌握适时出蚕,晴天收蚁;二是有条件的地区和蚕农应采用培植专用蚁场、室外土坑育、室内保护育等先进技术养蚕,可避免风害、低温冷害、鸟害、虫害等,保苗率可提高三是认真清场除害,冬春季节用毒饵药30%以上;

鼠等敌害,用于饲养1~3龄小蚕的场地,杀蚂蜂、

于养蚕前清除场内杂草和落叶,养蚕期间要坚持巡场捕虫,对危害柞蚕严重的步行甲、蚂蜂、螽斯、蝽蟓等一旦发现就要集中力量捕杀,对危害柞蚕的鸟类要及时驱逐;四是选坡、选芽做好饲料调节,饲养1~2龄蚕的场地,应选择南向或东南向土质肥瘠适中、避风而温暖的山腰,3龄场地选择背风向阳的中部蚕坡和下部蚕坡,1龄场饲料应忌用肥嫩叶。选用柞叶开绽3㎝左右的薄坡老梢,

树种以麻栎最2~3龄场饲料应当选用适熟老梢,好,不给3龄蚕喂叶质老硬的饲料。此外,各龄柞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和蚕饲料的选择,

不同坡质的情况,灵活掌握。在深山壮坡上养蚕选芽标准应相应偏老;在浅山薄坡上或蚕期多雨,

养蚕或蚕期干燥无雨,选芽标准可相应偏肥、偏嫩。党员带头养柞蚕先进事迹

3.3.1.3 早收蚁

“春蚕难得早”是河南根据五龄蚕期气候炎经常发生干热风,柞叶老硬较快,不适合柞蚕热,

生长发育这一特点总结出来的一句谚语。春蚕通过早放,可避免后期敌害、病害及天气炎热、叶老等危害。春蚕早放可采用培植专用蚁场、室外土室内保护育等措施来实现早养蚕、早采茧。坑育、

目前,河南主要推广室外土坑育,但蚕业形势波动性较大,使得蚕农不愿在上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推广难度很大,建议推广简单易行、投将打资少的罩把养蚕。即选择向阳温暖的场地,苞尚未绽芽的枝条绑成大把并剪去徒长枝,把的松紧要适当,保持通风、透光,把上罩上塑料薄膜,这样可保温、催芽,达到提前养蚕及保苗的目的。收蚁后,白天阳光充足时打开塑料薄膜,防止膜内傍晚湿度低时再将湿度过高影响蚕儿生长发育,塑料薄膜罩上保温。2.3.2 大蚕饲养技术

河南一化性柞蚕4~5龄大蚕具有食叶量多、生长发育不齐、多爬动等特点,而此时正是高温、

干旱季节,环境湿度常在3常有不同程0℃以上,度的干热风出现,造成土壤干旱、柞叶失水多、叶质硬化快,影响蚕体水分代谢,导致蚕体生理障影响茧质和产量。实行全龄老梢育,对柞树进碍,

行适当的修剪之后,虽然能够提供大蚕所需适熟叶,并降低辐射热,但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大蚕食叶量多,要及时匀蚕、移蚕,保障良1叶饷食。

)由于蚕孵化有先后,收蚁也有早晚,柞树发2

芽有早迟,叶位有上下、叶质有老硬、品种个体之蚕场地理位置不同等容易造成春蚕生间有差异、

长发育不齐。因此在4~5龄大蚕期应做好齐蚕工作。一是按蚕眠起先后分批移蚕,早批蚕按常规放养或给予适当偏老的叶子;中批蚕给予较好晚批蚕给予肥嫩的适熟叶放养,这的适熟叶放养;

样使中、晚批蚕赶上早批蚕。二是剔迟催育,在眠待8将未眠蚕剔出集中前移蚕后,0%蚕就眠后,放于叶质良好的柞树上放养,有促进迟蚕生长发育迅速就眠的作用。在进行起后移蚕时,可将眠蚕剔出放于叶质优良的柞树上催育。

)柞蚕大蚕期应适当稀放。大蚕期食叶量3

大,为确保蚕良叶饱食,生长健壮,就应适当稀放。同时,大蚕期也是蚕病高发期,适当稀放,可减少相互感染机会。

)做好蚕场看护工作,防止鸟、兽等危害。大4

蚕期蚕体内积累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比较丰富,易遭受鸟、兽等危害,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全民爱鸟意识的增强,加上国家对鸟类鸟保护法的推广普及和对猎枪等器械使用的管制,的种类、数量急剧增加。为此,在加强看护工作外,通过燃放爆竹、架设闪光带、使用驱鸟器、悬挂驱鸟液等新产品、新技术,将鸟害降到最低。4 小结

全龄老梢育是适应河南现在柞蚕从业人员实际情况的一种新型养蚕模式,它不仅省力、省工,减低劳动强度,而且能提高蚕坡利用率,提高茧质和产茧量,增加蚕农收益。

参考文献

[]王学英,李建男等.中国柞蚕学[临沂:中国1M] 秦利,

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本文来源:http://www.xinchenghx.com/kuaisuchuangye/2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