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创业

人工养殖羊肚菌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尚未成熟 请勿盲目引种

| 点击:

【www.xinchenghx.com--农民创业】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尚未成熟 请勿盲目引种
人工养殖羊肚菌 第一篇

  羊肚菌味道鲜美,是一种优良食用菌。可药用,益肠胃,化痰理气,但是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还未成熟,农民朋友注意了。

  羊肚菌自古就是名扬天下的山珍供品,位居世界四大野生名菌之首,是价格最为昂贵的野山菌之一。羊肚菌最征服美食家的方面是它柔嫩的口感、难以描述的美味、再加上那独特的外形,吃上一次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在我国古代作为贡品,只有皇亲国戚才能食用,曾把“羊肚、猴头、鱼翅、燕窝”称誉为山珍海味。并有“素中之荤”的美称。而今,不但在我国成为时尚山珍佳肴,近百年来食用羊肚菌在西欧国家极为盛行。就像中国高级餐厅的鲍鱼一样,羊肚菌是法国高档餐馆中不可或缺的招牌菜肴。而且欧美等国都有喜食羊肚的习惯。

  羊肚菌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可利用发酵罐培养菌丝体。羊肚菌为真菌植物问真菌羊肚菌Morchellaesculenta(13)Pers. 尖顶羊肚菌M.conicaPers. 的子实体。羊肚茵每百克干品含蛋白质24.5 克,脂肪2.6 克,碳水化合物39.7 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羊肚菌性平,味甘寒,无毒;

  有益肠胃、助消化、化痰理气、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等功效,另外还具有强身健体、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这样的产品很少见,如果能够大量种植栽培那该多好,如果栽培技术简单易学......

  于是,某广告上就说了:“羊肚菌容易栽培,房前屋后均可生产,一个术箱100天可以收获10公斤,回收价每公斤3000元……”

    项目概况

    羊肚菌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稀有食用菌,属高级营养滋补品,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对头晕、失眠、肠胃炎症、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有辅助治疗作用.还可防癌、抗癌、预防感冒。封建时代曾经作为朝廷贡品,十分珍贵。过去只靠野生,采集困难。近期相当多的菇农纷纷致电咨询,据称见到某广告上说:“羊肚菌容易栽培,房前屋后均可生产,一个术箱100天可以收获10公斤,回收价每公斤3000元……”

    羊肚菌表面呈网状,形状呈椭圆形,略似羊肚,故得其名。羊肚菌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要实现人工栽培的困难极大,多数食用菌属于担子菌,担子菌的单倍菌丝经一次细胞结合形成双核化菌丝体,只需供给必要的养料,每年都可以产生新的子实体。而属于子囊菌的羊肚菌,其单倍体菌丝在每次产生子实体时均需经体细胞形成双核化菌丝,因此栽培羊肚菌存在着既要促使子实体原基形成,又要激发双核化菌丝体形成的双重困难,栽培难度比一般担子菌大得多。

    现在市场上号称能人工栽培的羊肚菌,一般都不是正品的羊肚菌,而是羊肚菌属。如:黑脉羊肚菌、圆锥羊肚菌、美味羊肚菌、皱柄羊肚菌,以上种类虽然与正品有类似功效,但其价值仍远远落后于正品的羊肚菌。

    据点评专家了解,国内外虽有报道称已实现羊肚菌的人工栽培,但目前人工栽培技术仍未成熟,迄今为止未见商品化人工栽培羊肚菌成功的报道。在羊肚菌的人工栽培过程中,仍有一些技术难题没有彻底解决,一般很容易得到原基,但很难大规模人工种植开来。山东省农科院有关部门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承担过羊肚菌研究的课题,但遗憾的是,没有能够实现羊肚菌人工栽培的初衷。

    因此提醒广大种植户,在科研人员尚未对羊肚菌形成完整、成熟的人工栽培技术以前,冷静对待商家广告,不要上当。

  

闲置育秧田种羊肚菌亩均效益2万元是个种植好项目
人工养殖羊肚菌 第二篇

  “一斤鲜菇,当前的市场批发价80~100元,大约8斤鲜菇能晾晒烘干成一斤干货,统货批发价六、七百元,精品的话在一千元上下。一亩地平均产鲜菇300斤,菌种、营养包、人工等投入成本不超过6000元,大棚是现成的,亩均效益2万元左右,种植效益远超其它品种。” 

  日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种植户吴平关带笔者走进他的大棚,只见地上三三两两生长着的菌类看起来和草菇有点像,走近仔细一看,又和草菇光滑的表面不一样,菌盖表面凹凸不平。“是不是像羊肚?”吴平关笑着说,“所以取名羊肚菌。” 

  

  

  (曹建军 赵鹤茂 文/摄)

  吴平关介绍说,羊肚菌被称为“菌中之后”,是宴席上的珍品。野生羊肚菌多生长于海拔2~3千米左右的大山深处,数量稀少,干品每公斤售价1800元以上,主要出口到欧美国家和销往国内一线城市。近些年来,人工培育、大田栽培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国羊肚菌的人工种植面积突破了6000亩。他在四川从事羊肚菌人工种植多年,亩产能达到500斤以上。去年经金坛区农林局“牵线搭桥”,开始到金坛利用现成的闲置大棚搞引种试验示范。 

  “在江浙一带,人工种植羊肚菌我绝对是第一个,一下子种了50多亩标准大棚,10多亩简易大棚。”吴平关说,“根据我多年的经验,从目前的生长情况看,亩产300斤应该不成问题!” 

  “从一开始,我们就鼓励他同时进行标准大棚引种和简易大棚试验,是有我们的考虑的。”金坛区农林局局长邓九胜接过话茬,“人工种植羊肚菌,一般是每年11月份播种,来年2月份开采,5月份结束。这段时间,可‘复制’人工种植羊肚菌成功经验,由基地带动农户,利用闲置的集中育供秧基地搞标准大棚种植,利用闲置的零星秧田搞简易大棚种植。‘两条腿’走路,开辟‘水稻+羊肚菌’增收新路径。” 

  人工种植羊肚菌的田块,对育秧有没有影响?一直跟踪、关注这一项目的金坛区园艺技术指导站站长张洪海介绍说,人工种植羊肚菌采用绿色有机技术路径,全程不施肥、不打药,用谷壳、木屑等原料经高温杀菌发酵制成的营养包无毒无害无残留,对育秧田块没有任何负面影响。菌渣作为一种天然有机肥,对解决土壤板结和提高地块肥力还大有好处,有利于提高育秧质量。 

  据金坛区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站长孙和平介绍,目前金坛全区育供秧基地有近百个、面积1700多亩,已经有部分种粮大户、合作社在秧田闲置时间发展蔬菜种植,一般亩均效益可达两三千元,人工种植羊肚菌不失为一种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值得一试。

  相关新闻:

  关于羊肚菌,民间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样满山走”的说法,市场前景极为广阔。在欧美市场每公斤干货能够卖到5000元左右。多生长在河沟、泉水溪流旁边,目前鲜少人工栽培。鲜羊肚菌市场售价150元/公斤,干货售价达2000元/公斤。

  随着羊肚菌栽培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已经成功栽培羊肚菌。在河南西峡县重阳镇鱼池村羊肚菌示范栽培基地,羊肚菌长势喜人。据基地负责人介绍,从现在的长势来看,亩产干羊肚菌可达20公斤,签订合同收购价1800元/公斤。除去试管菌及大棚、人工费用,一亩净利润2.8万元,取得了不错的种植效益。

  在四川金堂县赵家镇,食用菌种植大户肖兴强也引进种植了羊肚菌,一共栽培了5亩。肖兴强算了一笔账:羊肚菌可是目前食用菌市场的“香饽饽”,鲜菌按保守价150元/公斤计算,每亩产值可达到2.5-3.5万元,而每亩的投入仅为0.8-1.2万元,利润高达每亩1.3-2.7万元。

  羊肚菌的生长周期短,从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结束,其余时段还可以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同时,由于采用的生态栽培方式,无需施用农药、化肥,羊肚菌的栽培还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是一项促农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好项目。

  

羊肚菌种植效益:大田种植羊肚菌一亩纯收入一万二
人工养殖羊肚菌 第三篇

  [每日农经]见怪不怪有商机(6)大田里的羊肚菌(20140411)

  记者:巴山蜀地好风光,早春时节菜花黄,景色如画物产丰,不是天堂是金堂。这里呢就是四川省金堂县。一到这儿人家就告诉我说当地有一样宝贝,虽说呀颜色长相不如这油菜花漂亮,可价值却是相当的不菲,到底是什么呢?

  市民:羊肚菌嘛

  市民:羊肚菌呀

  市民:还用问嘛,当然是羊肚菌了。

  羊肚菌又称羊肚菜,是一种野生食用菌,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生长,由于菇帽部分长得很像羊肚,所以老百姓非常形象的称之为羊肚菌。金堂盛产羊肚菌?这事儿以前还真没听说过。

  记者:要说这羊肚菌呀,那可真是好东西,被称之为菌中之后啊,由于野生羊肚菌数量比较稀少,所以价格一直比较高,据说一斤能卖到七八十块,要说金堂盛产羊肚菌,这话看来还真不假。我观察了一下,这路边呀好多农户在卖羊肚菌呢。咱看看去。

  记者:您好,大姐,您这羊肚菌多少钱一斤啊?

  农户:80元一斤。

  记者:这些羊肚菌都是咱们当地产的吗?

  农户:是呀, 我们金堂当地产的。

  记者:都是新鲜的吗?

  农户:新鲜,新鲜。

  记者:还真挺水灵的。

  农户:今天刚刚摘得。

  记者:野生羊肚菌这么稀有,他们这个地方居然一天能采这么多,看来这山上的宝贝还真是不少啊,咱也看看去。

  记者:一般情况下,羊肚菌在野外的生长数量不会很多,也不会非常集中,一般农户一天能采到几十朵已属不易,难道说金堂当地的野生羊肚菌真的很多?在山上找了半天,小邢这战况到底如何呢?

  记者:嘿,我就奇了怪了,这山是越爬越高,路是越走越远,可这希望是越来越渺茫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朵羊肚菌,难道是咱不会找?得,还是下山拜师吧。

  记者:卖完了大姐。

  农户:卖完了。

  记者:你这卖的挺快啊。准备要走?您先别走,我想问您个问题行吗?

  农户:什么事?

  记者:看您们能采到这么多羊肚菌我也就上山去找了。可找了半天我也没找到一朵啊。这找羊肚菌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啊?

  农户:我们没有什么秘诀,你不要进山去找。

  记者:不用进山,那去哪找啊?这羊肚菌一般不都生长在山上吗?

  农户:这羊肚菌是我们自己种出来的。

  记者:羊肚菌,种出来的?

  羊肚菌的人工种植在世界范围内一直以来都是一大难题,人家告诉记者,羊肚菌在当地不仅实现了人工种植,而且是实现了大田种植。这可真算是一大新闻了。为了搞明白事情的真相,记者小邢决定好好了解一下。

  记者:您好师傅。

  农户:你好

  记者:问一下咱们金堂县哪有种羊肚菌的吗?

  农户:我这里种的就是呀。

  记者:您这就是呀。

  农户:一大片都是啊。

  记者:这羊肚菌真的实现人工种植了?

  农户:对呀,不相信你看呀。

  看到不大的一块儿地上密密麻麻生长着这么多羊肚菌着实让小邢高兴了一番,本来在野外需要寻找才能零星采到的羊肚菌好像全部搬家到了这里。

  记者:别看貌不惊人,这要是在野外想找到一个都费劲。不过我有个问题啊。看了他们的这个种植基地,我也没看出种植这羊肚菌需要费多大的事。您瞧瞧,不就是土,草,遮阳网吗?说实话,还不如种别的食用菌费事儿呢。

  农户:看似不简单,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每一步都是有讲究的。

  记者:都有啥讲究呀?没看出来呀。

  农户:这不是有姜老师嘛,人家是技术专家。

  记者:这位是姜老师,您好姜老师。

  姜老师:你好。

  记者:我问一下,咱们这个羊肚菌在种的时候都有什么难点啊?搞了十多年都没研究出来。

  姜老师:人工种植羊肚菌难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种子的繁育。

  专家告诉记者,羊肚菌属于子囊菌,子囊产生孢子,孢子形成菌丝,有了菌丝按理说就能形成子实体,也就是咱们所说的小蘑菇了。但羊肚菌却很麻烦,研究人员发现只有形成黄色菌核的菌丝才能长成羊肚菌。而即使在野生条件下,也不是所有的菌丝都含有菌核,所以为了在这方面得到突破,科研人员研究了整整十多年呢,除了菌种的繁育,专家告诉记者第二个难点就是羊肚菌生长条件的控制。

  记者:不过也没看出来有多复杂啊。

  记者:对,这样吧,我带你到山上去采一朵野生的羊肚菌,看一看它生长的环境,给你一个直观的认识。

  记者:啊?又要上山啊!

  一听说又要上山,小邢这心里还真是发憷,刚才他在山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朵,难道甘所长真有什么绝招吗?

  记者:等会儿姜老师,您真确定这山上可以找到羊肚菌啊。

  专家:虽然野生的羊肚菌比较少,但这个山上肯定有。

  记者:那您确定就行。

  专家:那你找找吧。

  记者:我找找?得了吧,刚才找了半天都没找着,我不找,

  专家:你不找?那你给我几分钟我去找。

  记者:那好啊,您请,真能找着啊?

  专家:真的。

  专家:小邢,快来,找到一朵。

  记者:真找到一朵啊?

  专家:对。

  记者:哪呢?

  专家:这里。

  记者:嘿,还真是羊肚菌啊。姜老师,给它采了吧。

  专家:好。那我给你采下来。

  记者:找一朵还真不容易,来给我看看。瞧瞧,这可是野生羊肚菌啊。姜老师,您找这个羊肚菌有什么秘诀啊?

  专家:寻找野生羊肚菌,首先要去往年有羊肚菌的地方。到了地方后,要看看阔叶林底下,往潮湿的地方走。

  记者:这个土壤就要潮一些是吧?

  专家:对,我来抓一把土壤让你看一看。你看这个土壤。

  记者:看上去比较松。

  专家:看上去松,但摸上去有湿润的感觉。

  记者:确实有湿润的感觉,能成泥疙瘩。

  专家:对,在这种地区一般在三四月份可以找到。

  记者:对什么呢?

  专家:13——18度一般适合羊肚菌的生长。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
人工养殖羊肚菌 第四篇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

蘑菇种植专用恒温设备:QC—ZZHW/6HP

羊肚菌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食用菌,属高级营养滋补品,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的功能。目前国家收购价一直稳定在每公斤400—500元。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栽培配方: ①农作物秸粉75%、麸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0.5%、腐殖土3%; ②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和腐殖土3%。③棉壳75%、麸皮20%、 石膏1%、石灰1%和腐殖土3%。以上三种,任选一种均可。料水比例为1:1.3。拌好料后堆积发酵20天,含水量为60%。采用17厘米×33厘米聚丙烯

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料500—600克。然后进行灭菌100℃8小时,灭菌后即可接菌种。采用两头接种法,封好袋口,置于22—25℃下培养3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袋,菌丝满袋后5—6天,让其充分长足,即可进行栽培。

室内脱袋栽培: 菇房消毒后即可进行栽培,先在每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膜,然后铺3厘米厚的腐殖土,拍平后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17厘米×33厘米塑料袋40个。排完菌棒后轻喷水一次即可覆土3—5厘米,覆土后表面再盖2厘米厚的竹叶或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一个月后可长出子实体,此时,空气湿度为85%—90%,羊肚菌出土后7—10天就能生长成熟,一般颜色由深灰色变成浅灰色或褐黄色就可采收。

室外脱袋栽培: 选光照为三分阳七分阴的林地作畦,畦宽1米,深15—20厘米,长度不限,整好畦后喷或轻浇水1次,并用10%石灰水以杀灭畦内害虫和杂菌。还要防止阳光直射。

病虫害防治: 保持场地环境的清洁卫生,播种前进行场地杀菌杀虫处理。

加工 : 主要晒干或烘干,注意保持其完整、分等级装在塑料袋内防潮保存。 智能集成控制

结合杏鲍菇的生长特性、我公司专门自制研发一套适合国内各区域工厂化栽培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及恒温设备装置。人工养殖羊肚菌

智能集成:集温、光、湿、气的控制为一体并根据各区域的自然环境自由设定输入数据保存后进入智能控制程序、无需专人值守。

温: 菇房内置多个温度传感器检测数据传输给系统控制升降温设备的启停。 光: 根据蘑菇各阶段生长所需光线的强暗度来调节灯光的亮度。

湿: 湿度感应器检测到的数据传输给系统后由集成系统输出控制水管二通

电动阀的开闭加湿机的启停。

气: 二氧化碳感应传感器采集数据传输系统后由集成系统输出控制抽排风系统的启停。

羊肚菌栽培技术
人工养殖羊肚菌 第五篇

羊肚菌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08-12-12 15:53 来源:

摘要:羊肚菌是世界名贵的食用菌,属高级营养滋补品。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的功能,对阳痿不举、性功能减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长期食用可防癌、抗癌、预防感冒、增加入体免疫力,在医学上有重要的开发价值。羊肚菌风味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克羊肚菌

羊肚菌是世界名贵的食用菌,属高级营养滋补品。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的功能,对阳痿不举、性功能减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长期食用可防癌、抗癌、预防感冒、增加入体免疫力,在医学上有重要的开发价值。羊肚菌风味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克羊肚菌含粗蛋白质28.1克、粗脂肪4.4克,氨基酸多达20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也极为丰富,有些营养成分超过了冬虫夏草的含量,是一种高档的天然保健食品,被誉为“食品之冠”。

一、生物学环境

1.温度、湿度。羊肚菌属低温高湿型真菌,3~5月雨后多发生,8~9月也偶有发生。生长期长,除需较低气温外,还要较大温差,以刺激菌丝体分化。菌丝生长温度为21~24℃;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4.4~16℃,空气相对湿度为65%~85%。为此,栽培时间应在11~12月。

2.日照。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忌强烈的直射光。

3.土壤。土壤pH值宜为6.5~7.5,中性或微碱性有利于羊肚菌生长。羊肚菌常生长在石灰岩或白垩土壤中。在腐殖土、黑或黄色壤土、沙质混合土中均能生长。

4.空气。在暗处及过厚的落叶层中,羊肚菌很少发生。足够的氧气对羊肚菌的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二、栽培料配方

①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②棉籽壳75%、麸皮20%、石膏1%、石灰1%、腐殖土3%。③玉米芯40%(粉碎)、木屑20%、豆壳15%、麸皮20%、磷肥1%、石膏1%、糖1%、草木灰2%。④农作物秸秆粉74.5%、麸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0.5%、腐殖土3%。培养料的料水比为1∶1.3,含水量宜为60%。

三、栽培技术

(一)熟料脱袋栽培

1.按料水比1∶1.3拌好料后堆积发酵20天。采用17厘米×33厘米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装料500~600克,在100℃条件下灭菌8小时,即可接入菌种。采用两头接种法,封好袋口,置于22~25℃温度下培养30天,菌丝可长满袋。菌丝满袋后5~6天,即可栽培。

2.室内脱袋栽培。菇房消毒后即栽培。先在每层床面上铺塑料薄膜,其上覆盖3厘米厚的腐殖土,拍平后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床上,每平方米床面可排17厘米×33厘米的塑料菌袋40个。排完菌棒后轻喷水1次即覆土3~5厘米,表面盖2厘米厚的竹叶或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1个月后可长出子实体。南方地区3月10日至4月20日出菇最佳。

3.室外脱袋栽培。选择光照为三分阳七分阴的林地作畦。畦宽1米,深15~20厘米。整好畦后喷水或轻浇水一次,用10%石灰水杀灭畦内害虫和杂菌。脱袋排菌棒和出菇管理方法与室内栽培相同,只是底层可不铺塑料薄膜。注意畦内温度变化,防止阳光直射。

(二)室外生料栽培

在室外选择三分阳七分阴或半阴半阳、土质疏松潮湿、排水良好的场地,挖深20~25厘米的坑。坑底用水浇湿,将配好的栽培料加水拌匀,在底层铺一层料,压平后为4~5厘米厚,每平方米用菌种(12厘米×28厘米)2袋,掰成核桃大小菌块,均匀撒在料上,用薄层细腐殖土覆盖。再在其上铺第二层料,厚仍为4~5厘米,压平后再以同法播种。播完后用疏松腐殖土覆盖,厚度为3~5厘米,上盖一层阔叶树叶。盖完后洒水,在树叶上搭盖一些树枝。

(三)栽后管理

羊肚菌喜湿,生长环境必须保持湿度。在室外栽培,冬季尤其是早春,雨水较多,温度合适,则菌丝体、子实体生长良好。如早春遇干旱,必须适时浇水。早春在几周之内有4~16℃的温度,能刺激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如果这时温度变化剧烈(低于4℃或高出16℃),都会影响子实体的发育。总之,在早春对羊肚菌保持适宜韵温湿度是栽培成功的关键。

(四)病虫害防治

菌丝与子实体生长都会发生病虫害,以预防为主,保持场地环境的清洁卫生。播种前进行场地杀菌杀虫处理,后期如发生虫害,可在子实体长出前喷除虫菊或10%石灰水予以杀灭。

(五)采摘、加工及保藏

子实体出土后7~10天成熟,颜色由深灰色变成浅灰色或褐黄色,菌盖表面蜂窝状凹陷充分伸展时即可采收。采收后应清理泥土,及时晒干或烘干,装于塑料袋密封保藏。干燥加工时勿弄破菌帽。可利用烤烟房烘干或晒干,勿用柴火烟熏,以免影响质量。按质量分等级后盛装在塑料袋内,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

两种羊肚菌栽培技术

2010年11月23日 来源:科学种养 作者:致富经 【字体:大 中 小】

内容摘要 羊肚菌栽培一般在熟腐土、黄壤土、砂质混合土中均能生长。间作羊肚菌的小麦田,宜选择pH值为6.5~7.5的土壤,以利于羊肚菌生长。小麦种植以南北行向为好,并以大小行方式播种。其中,大行宽120厘米,中间走道宽40厘米,小行宽约20厘米。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名贵食用菌,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之分,野生的一般生长在森林之中,目前奇

货可居;人工栽培全国生产量也很低:因此羊肚菌市场价格较高。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高效农业园区积极探索,总结出羊肚菌大棚栽培和与小麦间作两种模式,亩效益均较高,而且后一种模式高达6000元以上。

一、大棚栽培

1. 环境要求。羊肚菌属低温高湿型真菌,其生长期较长,除需较低气温外,还需要较大温差来刺激菌丝体分化。菌丝生长温度为18~22℃;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4.4~16℃,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75%~90%。忌强烈的直射光,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因此,大棚栽培地点最好选择在意杨树林中,时间应在10~12月。

2. 栽培料配方。配方一:粉碎的玉米芯42%、纯木屑20%、豆壳13%、麸皮20%、磷肥1%、石膏1%、糖1%、草木灰2%。配方二:细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熟腐土3%。配方三:棉籽壳75%、麸皮20%、石膏1%、石灰1%、熟腐土3%。配方四:农作物秸秆粉75%、麸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1%、熟腐土2%。以上配方任选一种,培养料的料水比为1∶1.4,含水量宜为60%~70%。

3. 制袋接种。按料水比拌好培养料后堆积发酵20天,用规格17厘米×33厘米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装料500~600克,在100℃条件下灭菌8小时后即可接入菌种。采用两头接种法,接完后封好袋口,置于22~25℃温度下培养,30天菌丝可长满袋,菌丝满袋后5~6天即可栽培。

4. 培育子实体。大棚经过消毒后,先在每层床面上铺塑料薄膜,其上覆盖3厘米厚的熟腐土,盖土要均匀并且压平,然后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挨个排列在菇床上,每平方米床面可排40个。摆好菌棒后用喷壶均匀喷水1次,然后覆盖细土3~5厘米厚,表面再盖2厘米厚的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1个月后可长出子实体。一般在10~12月栽培,次年3月初至4月初即可出菇,每亩可产羊肚菌50~75千克。

二、与小麦间作

1. 环境要求。羊肚菌一般在熟腐土、黄壤土、砂质混合土中均能生长。间作羊肚菌的小麦田,宜选择pH值为6.5~7.5的土壤,以利于羊肚菌生长。小麦种植以南北行向为好,并以大小行方式播种。其中,大行宽120厘米,中间走道宽40厘米,小行宽约20厘米。

2. 菌料培育方法。一种是先培育成菌袋后种入小麦田。菌袋培养料可用农作物秸秆粉75%、麸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1%、腐殖土2%,或细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熟腐土3%两种配方,按料水比1∶1.3拌好料后堆积发酵21天,含水量为65%。采用规格17厘米×33厘米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装料550~650克,后续灭菌、接种及培养方法和大棚栽培相同。菌丝满袋后5~6天即可栽培到小麦田间。

另一种是直接间作于小麦行间。羊肚菌于10月下旬开始播种,和小麦播种时间相当,待小麦出苗后羊肚菌也慢慢长大。操作方法:小麦播种后,将行间土地耙细,然后按木屑75%、麸皮20%、磷肥3%、石膏2%的比例配料,拌匀后均匀撒在条垄上(每亩可撒配料200~250千克),再将配料与土壤充分翻拌均匀,水分欠缺的土壤要一次性均匀灌足水,一般土壤要保持70%~90%的湿度。等灌入的水渗完后,直接将菌种接入土壤中,覆盖2~3厘米厚细土并喷适量水,以利菌种保湿。

与小麦间作模式羊肚菌每亩产量为75~80千克,间作技术好的产量更高。

三、栽后管理技术

羊肚菌喜湿,生长环境必须保持一定湿度。无论是大棚种植还是与小麦间作,种植后均要随时检查田间的干湿度,做到雨后及时排水,干旱时及时喷水。秋后气温下降时要及时采取加盖地膜、覆盖稻草等增温措施。早春雨水较多,温度合适,菌丝体、子实体生长良好。一般早春季节如几周之内温度在4~16℃之间,则能刺激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如果这时温度变化剧烈(低于4℃或高出18℃),都会影响子实体的发育。总之,在早春对羊肚菌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是栽培成功的关键。

大棚栽培的羊肚菌,春季如遇干旱,必须适时浇水或增加喷水次数。当田间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时,需进行喷水。与小麦间作的羊肚菌,春季小麦返青后一般不需要人工喷水,因为小麦具有根系发达的优势,正好能平衡水分、保持湿度。

采收时如遇阴雨天,应尽量在雨前采菇,或雨前搭拱棚用塑料薄膜遮盖,以免雨水将泥水溅在菇体上,影响产品质量。羊肚菌采收后应随即清理泥土,并及时晒干或烘干(忌用柴火烟熏,以免影响质量),按质量分等级装入密封的袋中,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待售。

本文来源: 农村致富经网

原文地址: /mogu/20102056.html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的历史_现状及前景_谭方河
人工养殖羊肚菌 第六篇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s 2016,24(3):140~144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的历史、现状及前景

谭方河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6)

摘 要 概述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发展历程,着重介绍美国羊肚菌室内周年生产技术的主要内容,失败告终的原因。指出我国羊肚菌室外栽培技术的外营养添加技术和选用合适的菌株是关键。挑明我国羊肚菌人工室外栽培存在4大误区;扩大栽培要量力而行,要有风险意识。

关键词 羊肚菌;栽培技术;历史;现状;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934(2016)03-140-05

羊肚菌(Morchella)是一种珍稀的野生食药兼用菌,发现于1818年,在分类上隶属于子囊菌门、子囊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羊肚菌子实体呈蜂窝状,因外形似羊肚而得名。羊肚菌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很高的保健功能,因含有特异的风味氨基酸,闻之清香怡人,食之美味可口,为法国大餐之特色佐料,是美食界厨房中的珍宝。野生羊肚菌数量稀少,人工栽培成为必然。但在一百多年漫长的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探索过程中,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其无法攻克的难题。直到20世纪末,美国突破了羊肚菌室内周年化商品栽培难题;到21世纪初我国则突破了羊肚菌的室外栽培技术。在我国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发展中,四川省林业科学院于2000年在羊肚菌室外栽培研究中首次采用了外营养添加技术。该技术自2006年开始进入社会,并逐渐为国内羊肚菌栽培所广泛采用。事实证明,采用外营养添加技术既能显著提高羊肚菌的产量,也能明显提高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的可重复性。因此此项技术在国内羊肚菌人工栽培中得到普遍应用,使我国室外人工栽培的产量得到迅猛提升。

本文从羊肚菌栽培外营养添加技术应用历程的角度,综合分析总结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 世界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进程

1.1 美国羊肚菌室内周年生产技术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不论是室外栽培还是室内栽培,在20世纪末对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来说都是一个不曾被攻克的技术难题。1980年,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一位地衣学专业的在读博士生Donald Ower,利用业余时间在学校的人工气候室内成功培育出羊肚菌子实体,其培育程序可以完全重复。这是羊肚菌人工栽培历史上的一项重大成果,此成果宣告羊肚菌人工栽培的世纪难题自此被攻克,对整个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图1~4)。其后,美国商业资本纷纷介入羊肚菌商业化栽培领域,促成并完善了羊肚菌室内商业化培育技术,最终于1986年形成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羊肚菌人工室内栽培专利(专利号USA 4758640),也是世界羊肚菌室内人工栽培历史上的首个专利。非常意外和遗憾的是,1986年在D. Ower的羊肚菌栽培专利在美国公开的

谭方河: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的历史、现状及前景 ・ 141 ・

前一周,他竟在旧金山公园

意外中弹身亡,据说是黑帮

械斗误伤所致。D. Ower卓

越的原创性工作所形成的

羊肚菌栽培专利,精确地揭

示了羊肚菌人工栽培各个

环节所需要的温湿度及通

气要素,同时提出了刺激羊

肚菌从营养生长向繁殖生

长转化的技术方法,创造性

地用菌核栽培羊肚菌。D.

Ower所发明的羊肚菌栽培

技术原理及方法犹如大海

中的灯塔,照亮了其后世界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探索

之航程。该专利先后为

Neogen Corporation、

图3 美国羊肚菌室内浅盘栽培 图4 美国羊肚菌室内栽培出菇   图1 美国羊肚菌栽培原基到子实体发育 图

2 美国羊肚菌栽培形成大量原基及幼菇

Domino's Pizza Inc、The Terry Companies of Wayzata

(Terry Farm)、Diversified Natural Products Corporation(DNP)等公司所采用,进行羊肚菌商业化专利栽培,年产新鲜羊肚菌仅约为100吨,新鲜产品全部以直接配送方式送达相关超市及大型连锁餐饮店。这个专利在美国生产上运行了十多年,因其栽培工艺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低,生产规模受限,其产量对美国国内羊肚菌消费市场没有形成决定性的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美国已有的羊肚菌室内工厂化栽培技术有待完善和成熟。

2008年,美国羊肚菌室内专利栽培技术因品种退化导致减产,一种细菌污染长期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导致羊肚菌生产完全停止,此状况延续至今。

1.2 中国创立羊肚菌室外栽培技术

羊肚菌的室外栽培技术是仿生态栽培技术,主要特点是利用土壤及气候等自然资源要素结合羊肚菌生活史进行羊肚菌人工栽培。该技术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天气的不稳定性,怎样保证正常地形成子实体并提高其产量,及保证栽培技术的可重复性,是困扰羊肚菌栽培者的两大关键技术问题。

早在1883年,法国人Rozz就在室外培育出羊肚菌子实体。从1883—2000年的120余年的历史跨度里,无数中外羊肚菌栽培爱好者或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羊肚菌室外栽培探索,其探索历程漫长而艰辛,甚至充满了神秘感。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有23家科研教学单位涉足羊肚菌的人工栽培驯化研究,时有报道室外羊肚菌人工栽培形成子实体,但栽培技术可重复性差,不能高产稳产。

1994年,四川一家民营食用菌研究所获得中国首例羊肚菌室外栽培的发明专利,这标志着我国室外羊肚菌栽培驯化技术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而后来的生产实践证明,该专利所涉及的技术并未能彻底解决羊肚菌人工室外栽培所面临的稳定性和高产性问题。同年,四川省林业科学院有关科研人员引进

・ 142 ・

2016年 第24卷 第3期

相关专利所涉及的菌株,进行了将近2年的栽培探索,令人意外的是用引进菌株培育出的不是羊肚菌而是一种层孔菌。这是一种技术失误,在羊肚菌人工栽培初期,是可以被理解和原谅的。之后的6年时间,科研人员继续进行了羊肚菌室外人工栽培探索,均未能形成羊肚菌子实体。直到2000年,在四川省林业科学院成都下沙河铺44号实验大楼5楼的露天阳台,科研人员首次利用外营养添加技术在花钵中栽培出羊肚菌子实体。所设计的十多个花钵羊肚菌栽培处理方案中,唯独采用了外营养添加技术的花钵生长出1枚完整的羊肚菌子实体。这看似偶然发生的1枚羊肚菌子实体,实际上成为羊肚菌室外栽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一个转折点(图5,图6)。后来的实践证明,外营养添加技术对室外羊肚菌人工栽培形成子实体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从此,羊肚菌外营养添加技术进入密集验证和完善阶段,取得一系列成果(图7~10)。

2001—2004年,四川省林业科学院科技人员先后在设施大棚、大田等不同栽培环境下,验证了采

用外营养添加方

法可以显著提高

羊肚菌室外人工

栽培的可重复

性,具备良好的

应用前景。

 

图5 2000年成都阳台花钵羊肚菌栽培研究 图6 外营养添加处理出菇1

枚 2005—2006年,四川双流县。

四川省林业科学

院羊肚菌课题组

与当时的成都市

虹禾原野有限公

司合作,首次采

用外营养添加技

术栽培羊肚菌50

亩(1亩≈667平

方米,下同)取

得良好效果。

2006年,四川省

林业科学院羊肚

菌栽培研究小组

的一位合同实验

工作人员外出独

立创业,将羊肚

菌室外栽培的外

营养添加技术带入了社会。该技图7 2004年四川理县外营养添加试验 图8 2005

年四川双流县外营养添加试验

图9 2008年四川郫县外营养添加试验 图10 2009年美国旧金山外营养添加测试

谭方河: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的历史、现状及前景 ・ 143 ・

术开始在坊间流传,后来逐渐为羊肚菌栽培圈所普遍采用。

2007—2008年,四川郫县,改进羊肚菌外营养添加技术,实现羊肚菌室外人工栽培,局部获得高产。人工养殖羊肚菌

2008—2009年,四川林业科学院课题组主要成员参访美国,在世界羊肚菌首个专利产生地旧金山湾区访问,获得一批国外羊肚菌菌种资源。

2010—2011年,在四川郫县的大田栽培验证中最终选育出一个优良菌株。

2012—2013年,在四川宜宾珙县用筛选出的优良菌株栽培300多亩,产出干品3吨以上,销售400多万元。

2013—2014年,四川北川县,筛选菌株,栽培65亩,培育出中国最具有商品价值的羊肚菌品相。 2014—2015年,重庆丰都县,用筛选菌株以外营养添加技术进行中试高产栽培,产干品4吨以上,尚有1吨多新鲜羊肚菌因采摘不及时烂在了地里。栽培面积仅占当年全国羊肚菌总栽培面积的2.3%,而产量却占了全国羊肚菌总产量的20%,创造了奇迹。

随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食用菌专业科研单位相继采用羊肚菌外营养添加技术,近几年我国羊肚菌室外人工栽培技术得到了快速推广。羊肚菌大田栽培、设施化栽培、林地栽培等多种栽培模式应运而生,羊肚菌外营养添加技术结合选用合适的菌株,共同为羊肚菌室外栽培获得突破性进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3 我国羊肚菌室外人工栽培技术现状与特点

纵观我国羊肚菌室外栽培技术,2014—2015年度全国栽培面积为8 000余亩,2015—2016年度达到2万多亩,而现在的羊肚菌室外栽培技术的本质特征是外营养添加技术,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起始于2000年。虽然营养袋搁置方式出现了立袋和横袋两种,营养配方渐趋多样化,搁置外营养袋的时间也各有不同等等,但是这些变化仍然属于外营养添加技术的不断完善过程,而羊肚菌新菌株的应用则加速了技术推广的进程。

1.4 我国羊肚菌栽培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我国羊肚菌室外栽培技术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栽培模式更加多元化,林下栽培、设施化栽培、平原机械化栽培等将会逐步实现,不用外营养袋而采用高效配方基料栽培羊肚菌将成为我国羊肚菌室外栽培技术的一个研究方向。此外,使外营养添加技术的整个操作环节机械化,提高中国羊肚菌室外栽培的操作效率也必将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随着室外栽培技术的发展,新的羊肚菌栽培株系不断涌现,但是其中能成为栽培新品种的则是少数几个种类或品系。值得一提的是,川羊1号菌株在2014—2015年度的出菇率、原基发生数量、子实体产量、商品性等栽培表现均良好,可是到了2015—2016年度该品种却整体表现不好,抗逆性差。

人工养殖羊肚菌

羊肚菌室外栽培技术受外在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大,美国羊肚菌室内周年栽培技术于2008年停产,迄今全球仍然没有羊肚菌室内商品化栽培产品面世。室内周年规模化栽培技术仍是羊肚菌人工栽培中需要攻克的技术重点与难点,只有解决了羊肚菌室内周年化栽培技术,才可能为市场供给品质和数量都有保证的羊肚菌产品。因此,未来羊肚菌室内栽培技术必定成为研究之热点并有望在我国得到突破。 2 我国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误区

2.1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原理及概念

・ 144 ・

2016年 第24卷 第3期

回顾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历史,以前宣传采用的“基因工程”“子囊孢子有公母之分”“菌种有公母菌种”“羊肚菌有伴生菌”等都不真实、不科学。栽培者只要明白羊肚菌栽培有难易之分,其利用养料的能力很弱,再掌握一些羊肚菌生活史等的生物学知识,懂得栽培的基本技巧就可以从事羊肚菌人工栽培。事实证明,凡是在媒体上大势宣传羊肚菌人工栽培高产的(如亩产上千斤)都是很不客观的,局部的、特殊的个例不能当作普遍的真理加以采用。

2.2 羊肚菌菌种制种单位和媒体宣传的片面性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国羊肚菌室外栽培面积连年成倍增长。笔者于2012年在《易菇网》上提出,我国羊肚菌栽培技术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商品化栽培技术。4年过去了,羊肚菌栽培面积扩大了许多倍,少数栽培者也确实赚到了钱;而事实上,中国羊肚菌室外栽培技术依然不成熟。2015—2016年度,我国羊肚菌室外栽培总面积达到了2万~2.2万亩,据业界人士估计有高达90%左右的羊肚菌栽培者处于亏本状态。社会媒体都希望放大宣传成功的一面以便新闻炒作,制种单位也乐于配合这样的宣传。如:制种单位售出的羊肚菌菌种,栽培几十亩中有几亩确实出菇密集,看上去甚为养眼,于是媒体与相关培训或制种单位就会巧妙地予以拍照宣传,而大部分出菇不理想的则被有意回避。

2.3 资本过度介入与地方政府的不当补贴

由于媒体的过度炒作,近年来羊肚菌栽培行业涌入了大量资本,被媒体误导或被不靠谱的技术宣传蒙骗而投入大量资本以致于亏损上千万的栽培者大有人在。这些“输得起”的投资者在吃了亏之后如法炮制,大力宣传羊肚菌栽培赚钱,然后开始躲在幕后做兜售菌种的买卖。而有的地方政府补贴农户,看似好事其实不然。不具备条件的农户栽培羊肚菌不会获得预期效果,补贴对市场经济自然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副作用,此地补贴实则剥夺了彼地栽培者的正当权益,不利于良性的商品化竞争。

2.4 栽培者急功近利、甘于冒险造成的损失

采用外营养添加技术栽培羊肚菌操作简单易行,在2014—2015年度曾收到良好的效果。有的栽培者投资1元钱产出了8元钱;有的栽培几十亩获得几十万甚至过百万的收益。但是这种案例属于特例,不具备普遍意义。羊肚菌室外人工栽培技术受到栽培品种、菌种质量、栽培管理技巧、土壤、自然气候、采收加工、市场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导致种植失败和经济损失。尤其是室外羊肚菌栽培属于仿生态栽培方法,易受自然界天气变化的影响,具有较高的风险,一定意义上是“靠天吃饭”。在羊肚菌外营养添加技术的应用在风调雨顺的2014—2015年度,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的情况下,许多栽培受益者都卯足了劲要在2015—2016年度大干一番,甚至根本不考虑本就存在的各种风险,或者是甘愿冒险,纷纷扩大规模,试图以规模效益取胜。结果事与愿违,2016年超常的寒潮低温给羊肚菌种植者带来很大损失,因此羊肚菌室外栽培需要量力而行,要有风险意识。

参考文献

[1] OWER R, MILLS C G I,MALACHOWSKI J. Cultivation of "Morchella". United States USA, 4594809 . 1986; 4866878, 1989.

[2] OWER R, MILLS C G I,MALACHOWSKI J A. Cultivation of "Morchella". United States USA, 4866878 . 1989.

[3] MILLER, STEWART C. Cultivation of Morchella. United States,6951074. 2003.

[4] BARNES S,WILSON A. Cropping the French black morel: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UT-12A). 1997.

[5] 褚长青. 我国山区农村发展羊肚菌规模种植的可行性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 2012, 18(02): 10-11.

羊肚菌人工与野生营养成分化验比较
人工养殖羊肚菌 第七篇

野生羊肚菌培养研究初报
人工养殖羊肚菌 第八篇

人工养殖羊肚菌

羊肚菌菌核及营养型研究现状_丁翠
人工养殖羊肚菌 第九篇

羊肚菌菌核及营养型研究现状*

崔晋龙

黎**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37)

珍稀食药用菌羊肚菌的营养生理、人工栽培一直受到人工养殖羊肚菌

在培养M.esculenta同一个子实体的组织分离物时,发现在培养基上形成两种类型的菌核,一种形成时间早且簇集分布在培养皿边缘,另一种形成晚且分散分布,称其为EES(簇集菌核)和LIS(分散菌核)。进一步研究发现经1℃左右的低温条件处理后,只有LIS型菌核能够继续形成菌丝,这些菌丝可继续形成EES。因此作者认为LIS主要起贮存营养和抵御霜寒的作用,而EES可能与形成子实体有关。2004年,Stott等在研究羊肚菌与几种细菌的关系时,也观察到了两种类型的菌核,分别称为ST1和ST2。ST1在培养基表面形成且聚集在接种块周围,ST2在培养基内形成,分散分布。笔者在培养羊肚菌的菌丝体时,观察到培养基表面形成的菌核可分散或聚集分布,且分散分布的菌核体积明显大于聚集的菌核,在培养基内部形成的菌核多分散分布且个体较小。上述多样化结果的出现可能与不同羊肚菌菌株、不同的研究手段等有关。显然,对菌核的形态发生应作系统的研究。

不同种的羊肚菌的菌核形成能力差别较大,有的种或菌株甚至未发现有菌核形成。据Volk等研究报道,在人工合成培养基上,M.esculenta和M.crassipes形成的菌核有胡桃大小,而M.angutipes的菌核却小很多。赵永昌[5]等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5个羊肚菌种即M.esculenta,M.crassipes,M.angutipes,

菌物学学术界、食用菌工作者和栽培者的关注,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其中引起争议的焦点是羊肚菌的营养方式以及菌核的形成及其作用。有学者认为羊肚菌菌核的发生是子实体形成的必要前提,但在野外采集时很少见到菌核,实验室研究的菌株也并非全部产生菌核,羊肚菌是否形成菌核可能与羊肚菌种类、菌株有关。此外,不同的羊肚菌菌株形成菌核的条件也不尽相同;羊肚菌的营养方式一直被认为是腐生型,但近年来一些实验结果表明羊肚菌能够形成前菌根或菌根结构,越来越多的试验证明羊肚菌可能兼有腐生型和菌根型两种营养方式。关键词文章编号

羊肚菌

菌核

营养方式

1000-8357(2008)02-0001-03

羊肚菌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鲜美,有“陆地鱼”的美称,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它是人体营养的高级补品。羊肚菌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菌体内含有大量的多糖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抗疲劳,抗辐射等作用。目前羊肚菌还不能像其他食用菌一样进行规模化人工栽培,在国际市场上一直非常抢手,价格居高不下。目前国内外已对羊肚菌的分类、分布、生态和栽培等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羊肚菌的菌核在其生活史中的作用及羊肚菌营养型的研究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现就这两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今后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1]

M.conica和M.deliciosa。采用的培养基是野外产羊肚菌区土

壤浸出液+5%木薯粉+2%琼脂。结果发现大多数测试菌株约在10d即可形成菌核,而M.deliciosa在30d时仍未见菌核形燕麦、胡萝卜汁、玉米粉等)上培成。在其他培养基(小麦、

养时,M.deliciosa也不形成菌核。通过对羊肚菌的自然生境调查研究也发现,M.deliciosa在所有调查地点均未见菌核,M.crassipes,M.angutipes和M.conica有无菌核的情况均有,而M.esculenta在所有调查地点都有菌核。作者认为菌核可能并不是所有羊肚菌种的生活史的必经阶段。笔者在山西关帝山和云南等地采集羊肚菌时,也未见菌核,仅发现有致密的菌丝组织,初步推测未见菌核的原因有可能与季节有关,因为采集时间主要春夏之季,气候条件比较适宜菌丝体的生长。

羊肚菌菌核是否是子实体形成的必经阶段还是仅仅作为抵抗不良环境的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羊肚菌菌核的研究概况

形成菌核是羊肚菌的一个重要特征。VolkandLeonand认

为菌核可能是羊肚菌子实体形成必经的重要阶段[2],但迄今尚无定论,野外观察时很多羊肚菌子实体周围并未见菌核,目前也缺乏证明菌核是羊肚菌形成子实体的必要条件的试验证据。

1.1羊肚菌菌核的发生及其特点菌核的出现,是由于真菌

[3]

在发育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细胞分化现象,或称为形态发生,是菌丝从一种功能转化为另一种功能的表现。在羊肚菌的生活史中,菌核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初生菌丝发育而成;二是由次生菌丝发育而成。这两种来源的菌核的发育也是不一样的,虽然都可以继续萌发形成新的次生菌丝,但只有通过菌丝融合形成的次生菌丝形成的菌核才有可能发育形成羊肚菌子实体,但仍缺乏证据。Volk[2]认为羊肚菌的菌核虽然像核盘菌一样,可以向两个方向发育:一是形成在形态学上、细胞学上与形成菌核前菌丝相似的新的营养菌丝;二是形成子实体,但是羊肚菌的子实体不是来自菌核,而是来自菌核萌发的菌丝,且菌核组织没有分化,因此羊肚菌菌核是假菌核。

目前的研究发现羊肚菌的菌核有以下几种类型。Buscot[4]

收稿日期:2007-08-3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5072006),北京市教育委员会(00KJ-096)。**通讯作者。

1.2影响菌核形成的因素Amir等对M.esculenta的菌核形

成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羊肚菌的菌核形成过程中,菌丝细胞中的细胞质减少而菌核细胞中的细胞质增加,说明胞质流动对菌核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胞质流动是由膨胀压引起的[6]。在分割培养的平板中,分别为营养丰富和贫瘠的培养基,发现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可改变培养基的水势能,从而影响菌核的形成。培养基中加入己糖,会产生较高的膨胀压,从而产生大量的菌核[7]。

刘兴蓉等对羊肚菌的产菌核条件也进行了研究[8]。通过对两个菌株在不同温度、不同大小的培养皿、不同氮源、碳源、微量元素以及不同浓度的KH2PO4和MgSO4、不同酸碱度等实验

-1-

条件下进行室内培养,发现供试菌株A在15~20℃、菌株B在20~25℃产核最好,9cm平皿培养时两菌株产核最优;营养方面两菌株能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以葡萄糖或蔗糖作为碳源,以酵母粉或蛋白胨作为氮源最佳;两菌株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不明显;KH2PO4和MgSO4与两菌株的产核密切相关,尤其是KH2PO4对菌株产核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且KH2PO4的最佳浓度为0.05%或0.1%,MgSO4则为0.05%;两菌株都在弱酸性至中性的pH5~7内产核最多。赵永昌等通过改变光照周期控制培养箱内的光照条件,发现光照对羊肚菌菌核的形成影响较大,避光培养是羊肚菌形成菌核的较理想条件。

通常情况下,真菌的菌核是度过不良环境的一种特殊形态,但羊肚菌形成菌核的条件却不尽相同。2004年,Stott和澳大利亚和美Mohammed[9]通过对比研究塔斯马尼亚地区、

国、加拿大及法国等地羊肚菌菌核的形成条件时,发现:法国的羊肚菌M.hortensis和M.rigida只能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形成菌核,且须预先在贫瘠培养基上培养。这与Philip-

呈外生菌根状。还发现羊肚菌菌丝能侵入到一些由其他担子菌形成的外生菌根内。1992年,Buscot又做了进一步研究[14]。通过用培养皿这个培养系统来验证营养物质和生物因素对

M.esculenta和挪威云杉Piceaabies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发

现,氮、磷元素的减少,活性炭,pH,碳酸钙和温度对任何关系的建成都没有影响,而预先在贫瘠培养基上生长的羊肚菌菌丝能围绕云杉的成熟根形成大量菌核,而且当共培养的云杉已经和紫晶蜡蘑Laccariaamthystea形成菌根时,根周围形成的菌核会增多,体积也会增大,有些菌核的体积可达1~2cm3,这与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菌核大小相当。切片观察发现菌丝只能侵入到根的最外层,且只有短期生活的根表皮层和下皮层被侵入,临近的活细胞内和活组织内未见菌丝侵入。由此不难看出羊肚菌属于腐生型真菌。但同时,当将羊肚菌子实体组织分离时分离到的一种细菌与羊肚菌菌丝体、挪威云杉共培养时,发现羊肚菌与挪威云杉形成了前菌根结构,其特点是植物根为球根状,表面没有根毛,易老化断成碎片;菌丝侵入到细胞间,但没形成完整的哈蒂氏网,这种结构易老化坏死,为根组织提供营养。笔者将植物组培苗与羊肚菌共培养,经石蜡切片观察到菌丝侵入到皮层细胞,没有形成菌套和哈蒂氏网,仅处于一种前菌根的状态,这与Buscot的实验结果相似。

为了验证羊肚菌和植物形成菌根结构的普遍性,美国科学家Dahlstrom等(2000年)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共培养研究羊肚菌M.esculenta、高羊肚菌M.elata与松科的西方落叶松小杆松Pinuscontorta、美国黄松Pinuspon-Larixoccidentalis、

poussisandBalis[10]研究采自希腊的羊肚M.esculenta形成菌核

的条件一样。有3株来自塔斯马尼亚的羊肚菌菌株在营养贫瘠和丰富的培养基上都形成菌核,但分割培养时接种块要置于贫瘠培养基一侧,这与研究澳大利亚羊肚菌时观察到的现象相似,即在贫瘠培养基上预先培养的菌丝,转接到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时,菌核形成能力加强;一株无论是否在贫瘠培养基上生长过,都能在贫瘠和营养丰富培养基上形成菌核;一株则无论在什么培养基上,都不能形成菌核。羊肚菌菌核形成能力的差异究竟是因为菌株的差异、菌株本身存在的遗传多样性还是地域等其他方面的原因,尚不明确。

近年来,在研究植物和羊肚菌的关系时,很多科学家发现与植物共培养的羊肚菌产生的菌核数量明显增多,菌核大小明显增大(见下文)。笔者也观察到与植物组培苗共培养的羊肚菌形成的菌核明显增大(在培养基中纯培养时菌核直径1~

derosa、花旗松Pseudotsugamenziesii和浆果鹃Arbutusmen-ziesii的相互关系[15]。在没有添加伴生细菌的情况下,羊肚菌

能与前4种植物形成典型的外生菌根,具有完整的哈蒂氏网和菌套,但与浆果鹃Arbutusmenziesii形成的外生菌根缺乏完整的菌套和哈蒂氏网。切片观察到菌丝普遍能侵入到所有供试植物的第1、第2层皮层细胞的内部,有的甚至能侵入到第3层皮层细胞内。

2mm,共培养时菌核直径6~8mm)。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一

是有可能是植物能为羊肚菌形成菌核提供营养物质;二是有可能后期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耗尽从而促进了菌核的形成。

人工养殖羊肚菌

2001年,Hobbie等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来研究羊肚菌

等大型真菌的营养型[16]。采用的同位素为15N和13C,对真菌的子实体和植物叶片、地表落叶层、土壤及朽木进行同位素比较,发现13C比15N更加可靠,当13C≤-24‰,真菌为菌根菌,反之,则为腐生菌。以此标准发现羊肚菌中有的种属于菌根菌,有的种(例M.elata)是腐生菌。

2羊肚菌的营养型研究

一百多年来,对羊肚菌的营养方式一直存在争议。起初,

由于野外观察发现羊肚菌的子实体基部与植物的根或根状茎有密切关系,Robert(1878年)等推测羊肚菌是寄生型真菌或者是外生菌根菌。后来由于羊肚菌菌丝能在一系列合成培养基上快速生长,Kaul等(1977)认为羊肚菌是腐生型真菌[11]。此外,大量子实体出现在火烧迹地和一些采伐迹地,更加显示了羊肚菌是腐生营养类型。但近年来一些科学家相继发现羊肚菌与植物具有共生关系,可形成前菌根或菌根结构。

2004年,美国科学家Miller等申请了羊肚菌人工种植的

专利,其培养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植物的参与。作者称在羊肚菌菌丝生长阶段必须与植物相互作用,才能形成羊肚菌子实体。羊肚菌生活史中有腐生和共生(确切说是菌根营养型)两个阶段,且在共生阶段,羊肚菌菌丝能促进植物的生长[17]。文章称与羊肚菌形成菌根的植物很多,包括榆树、桃树、松树、苹果树等,但未一一证实。我国云南省民间盛传仿野生栽培羊肚菌成功,其栽培方法是在自然林地环境下,采用白杨树椴木,其上覆盖枯枝落叶作为培养基质,在椴木上接种、保湿即可获得羊肚菌子实体,这一栽培方法尚须研究和进一步证实。

有报道称美国DNP(DiversifiedNaturalProductsInc.)公司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木屑和发酵的树叶为原料成功栽培出羊肚菌子实体并申请了专利(见http://special.newsroom.msu.edu/dnp/

Buscot和Roux(1987),Bernillon(1991)等科学家都发现

野外的羊肚菌子实体以根状菌束与植物的栓化根密切相关,且环绕根形成一个致密的菌丝套。此结构在夏秋季形成,并度过整个冬天,因此推测这种结构可能为来年春天的结实提供营养[12]。Buscot(1990)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发现挪威云杉

Piceaabies的根和羊肚菌M.rotunda密切相关[13],羊肚菌菌丝

与整个根系都有联系,且主要的栓化根被羊肚菌菌丝所形成的菌丝套包裹,细根则被蓬松的菌丝包围,且这些细根的根尖

mushrooms.html),但未查到其申请的专利,也未见规模化栽培。

-2-

天津市食用菌协会实现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探讨

张志军1

陈晓明2

李淑芳1

(1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300112;2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100083)

介绍了天津市食用菌协会的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并

来临,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天津市食用菌协会也同样面临着信息时代的巨大挑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已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需要。为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办公效率,天津市食用菌协会也开始向现代化管理方向发展,也初步制定了现代化管理模式,但是如何由传统的管理模式过渡到现代化管理模式,这是天津市食用菌协会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结合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原理,建立了协会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同时针对新模式的施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实现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应对措施。关键词文章编号

现代化

管理模式

食用菌

协会

1000-8357(2008)02-0003-03

现代科技革命是一场影响深远的信息革命,这是区别于以往任何一场科技革命的标志。现代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信息革命,或者说是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革命,这场革命的知识经济、信实质不是减轻人的体力负担,而是人脑的延伸。

人工养殖羊肚菌

息时代、地球村、信息高速公路等新名词的出现无不说明这场革命是对社会各方面产生巨大影响的信息革命(王学军,

1.1

天津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菌种生产混乱,管理不规范

目前,天津市食用菌菌种生

产主要以私营企业和个体为主,天津市唯一一家科技先导型食用菌企业就是天寿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天津市唯一的集科研和开发为一体的专业部门;品种引进比较杂乱,生产技术落上应用的品种大多未进行正规的试验示范,加上设备、

[6]

AmirR.DanLevanon,YitzhakHadar.Factorsaffectingtranslocation

andselerotialformationinMorchellaesculentaExperimentalmy-cology19,61-70(1995).

AmirR,ErnstSteudle,DanLevanon.TugorchangesinMorchellaesculentaduringTranslocationandsclerotialformation,Experi-mentalmycology19,129-136(1995).

刘兴蓉,陈芳草,谭方河,等.羊肚菌产核条件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04(3)43-47.

StottK.,MohammedC.SpecialtyMushroomProductionSystems:MaitakeandMorels.2004RuralIndustriesResearchandDevel-opmentCorporation.

PhilippoussisA.,Balis,C..Studiesonthemorphogenesisofscle-rotiaandsubterraneanmycelialnetworkofascocarpsin“Morchella”species.ScienceandCultivationofEdibleFungi.1995,Vol.14,847-855.

Kaul,T.N.PhysiologicalstudiesonMorchellaspecies;2nitrogenutilizaion.MushroomsJournal58,328-332.

Buscot.F.,Roux.J.AssociationbetweenlivingrootsandascocarpsofMorchellaRotunda(Pers.)Boudier.TransactionsoftheBritishMycologicalSociety89,249-252.

BuscotF.,I.Kottke.TheassociationofMorchella.rotunda(Pers.)BoudierwithrootsofPiceaabies(L.)Karst.NewPhytol.(1990),116,425-430.

F.BuscotSythesisoftwotypesofassociationbetweenMorchellaes-culentaandPiceaabiesundercontrolledculturecondition.J.PlantPbysiol.Vol.141.pp.12 ̄17(1992).

DahlstromJ.L,J.E.Smith.Weber.N.S..Mycorrhiza-likeinteractionbyMorchellawithspeciesofthePinaceaeinpureculturesynthe-sis.Mycorrhiza,(2000)9:279-285.HobbieE.A.,N.S.Weber,J.M.Trappe,“Mycorrhizalvssaprotrophicstatusoffungi:theisotopeevidence.”NewPhytoLogist,(2001)150:601-610.

Miller,StewartC,CultivationofMorchella.OfficialGazetteoftheUnitedStatesPatentandTrademarkOfficePatentsOCT4,2005.

2007)。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在全世界的兴起,特别是新世纪的

收稿日期:2008-01-08

!!!!!!!!!!!!!!!!!!!!!!!!!!!!!!!!!!!!!!!!!!!!!!!!

虽然在人工实验条件下,发现羊肚菌与植物的菌根关系比较普遍,但自然生存条件下的羊肚菌和植物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仍缺乏充分的证据。初步推断羊肚菌人工培养难的特点与其营养型的多样化有关。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能为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7]

3展望

[8][9]

近年来,国内对羊肚菌的研究有多篇报道,主要集中于资源的考察,菌种分离,菌丝培养特性研究等较基础的工作以及药用价值方面的研究,关于羊肚菌的生态、营养生理、生活史等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生理学中关于营养需求的矛盾是明显的,其结实过程和机制至今尚不明了。国外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也一直存在各种争议。虽然普遍认为菌核是羊肚菌子实体产生的重要阶段,但一直缺乏证据,另外不同类型的菌核对子实体产生是否有同样的作用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育对人工驯化栽培有多大影响,也有待于进一步实验研究。羊肚菌的营养型到底是腐生、共生还是二者兼有,植物和细菌在羊肚菌生活史中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0]

[11][12]

[13]

[14]

[1][2][3][4][5]

孙晓明,张卫明,吴素玲,等.羊肚菌抗疲劳作用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17-18.

ThomasJ.Volk,ThomasJ.Lenard.CytologyoftheLifecycleof

Morchella,Morchella,Mycol.Res.,1990,94(3):399-406.

刘士旺,梁宗琦,刘爱英,等.羊肚菌生活史中重要的组成部—菌核[J].贵州农业科学,1997,25(2)55-59.分——

Buscot,F..Mycologicaldifferentiationof“Morchellaesculenta”inpureculture[J].Mycol.Res,97(2):136-140.(1993).

赵永昌,王芳,吴毅歆,等.羊肚菌菌核形成的研究[J].中国食用菌,1998(1):5-7.

[15]

[16]

[17]

-3-

本文来源:http://www.xinchenghx.com/kuaisuchuangye/2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