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专题

深水田烂泥收割机图片

| 点击:

【www.xinchenghx.com--创业专题】

深水田烂泥收割机图片一:[我爱发明]多功能农田作业机 麦地旋风(发明人朱洪建)

  [我爱发明] 20160715 麦地旋风

  本期视频主要内容: 发明人朱洪建之前一直从事农机配件经营,他经常看到小麦联合收割机因为麦穗、秸秆全部吞入而被塞住憋车的现象。“从那时起,我就想把收割麦穗和粉碎秸秆分两步完成,这样可以更加节省机器动力。”到底这位发明人最初的想法有没有实现呢?敬请收看。(《我爱发明》 20160715 麦地旋风)

  发明人联系方式:朱洪建 13589293070

  

  

  

  

  编辑手记:

  发明人朱洪建之前一直从事农机配件经营,他经常看到小麦联合收割机因为麦穗、秸秆全部吞入而被塞住憋车的现象。“从那时起,我就想把收割麦穗和粉碎秸秆分两步完成,这样可以更加节省机器动力。”

  朱洪建发现市场上在售的所有小麦联合收割机,都没有地方可以搭载秸秆还田机。在这些的联合收割机上实现不了小麦的分层收割。而且,大型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功能单一、能耗过大、效率低下,闲置时间长,朱洪建便萌生了研制多功能农田作业机的想法,经过四年多努力,他终于研发出了自己理想中的联合收割机。

  与图片左边的传统农用拖拉机相比,朱洪建设计改造的农用机看起来小巧很多,驾驶室靠前后司机的视野也好了很多。那么这台机器在性能上又有哪些突破呢?

  朱洪建发明的农用动力底盘,在分别装上旋耕台,小麦收割台和平茬台之后可以实现旋耕和收割的功能,同时也可完成收割玉米的工作,大大降低了农民的人工成本,快速高效的完成农田作业。

  在收割的质量上朱师傅的机器又表现如何呢?经过实地测试我们发现,传统的小麦收割机割完麦子,往往留下很高的麦茬,这些麦茬必须要人工清理,否则就会影响到来年的播种。而这种分层处理的小麦收割机,留的麦茬要矮很多,根本不影响播种和田间管理。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朱师傅的这台机器还有一个新颖实用的功能——秸秆还田。在农村,传统处理秸秆的方式是就地焚烧,焚烧产生的空气污染已成为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这几年来我国各地都禁止秸秆焚烧。朱师傅的机器将秸秆捣碎在土壤里:既环保也不影响来年的种植,同时还可以起到肥田的作用。

  朱洪建发明的多功能农田作业机同时进行旋耕、收割两项农田工作,质量又高速度又快,完全可以替代以前传统的单一农田作业机。这台机器究竟在麦地里刮起了怎样神奇的“旋风”?想知道就请关注今晚的我爱发明哦!

深水田烂泥收割机图片二:田长伟:千万富翁返乡种反季节蔬菜大棚再挣5000万

  田长伟:我已经准备了十年,筹到了一千万元,回来以后,我就想在这块土地上,把这一千万,变到五千万。

  但是在这个小村里,很多村民都觉得不靠谱。

  宗建伟:俺们种了一辈子的地了,老天爷,种菜这么点儿事,我看不出他前景有多大,够呛、难看。一点谱也没有。

【深水田烂泥收割机图片】

  朱文庆:照这么一想,不可能。看不到实际恐怕不大相信。

  田长伟老家就在三浒村。他为了这个财富计划,已经准备了10年。10年间,田长伟通过经营酒水公司,从一无所有变身千万富翁,原本在任丘市里事业顺利日子安稳,谁知2013年,他竟然把城里的房子卖掉了,还把经营红火的商贸公司也卖了,非要回村来种地。

【深水田烂泥收割机图片】

  乔艳兵:他这么一说,咱这么一听,咱也没认真想这事儿,谁也没想到他真干这事。

  田长伟:卖酒只是我计划中的一部分,本身不是目的。

  田长伟把每年都有200多万元利润的商贸公司卖给了这个叫边春生的人,提起这事儿来,边春生至今还很不理解。

  边春生:我现在想不明白他怎么想的,这么好的品牌不做了,我不认为他傻,我认为他有毛病。

  放弃在城里打拼了10年的一切,田长伟回到老家村里到底要实现一个什么样的计划?

  2003年,田长伟退伍回到老家,从小热爱农村的他,回来后却发现一件令他心痛的事:村里竟然有些土地抛荒了。也就从这个时候起,看到这种场景的田长伟心里定下了一个计划。但要完场这个计划,至少需要投资五六百万元。

【深水田烂泥收割机图片】

【深水田烂泥收割机图片】

  田长伟:你要把先进的东西引进过来,他必须需要这么多钱,但是我,哪有这么钱。

  田长伟决定先到任丘市打拼几年。没有想到,他这一打拼就是十年。从2003年开始,他先后在任丘市里卖过家电、开过饭店。2009年,田长伟听说酒水利润比较大,就决定投入到酒水销售行业中来。

  田长伟:挣钱啊,听别人说挣钱这玩意儿。干这个行业能挣钱,都说酒水的利润相当大。

  田长伟没有卖酒的经验,但他认定,找对了方法用对了人,就一定能成功。很快他打听到有一个酒类品牌在任丘还没有代理商,就立刻找到该品牌在沧州的销售经理赵艳霜。

  而当田长伟找到赵艳霜后,却被赵艳霜拒绝了。

  赵艳霜:一是年纪小,再一个没有做酒水的行业经验,再一个也没有网络关系,各个方面都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田长伟并没有放弃。他仍然隔三差五就去找赵艳霜,有时还假装偶遇,刻意制造与赵艳霜接触的机会。

  田长伟:一打电话,说赵经理在么,在这,正好,一块儿沟通,咱就带着个借口就跑去了,去跟人沟通了,其实咱是想跟人多见面多聊天多从人那学点东西。

  赵艳霜也看出田长伟的执着,就决定考验他一下。赵艳霜让田长伟先代理一个本地小品牌酒,如果年销售额能达到300万元,就跟他合作。

  之后,田长伟天天往乡镇跑,但身上却一瓶酒也不带,跑到乡镇上的超市,只是买水买烟,跟超市经理闲聊。贾梦军就是当时田长伟找的一家超市的经理。

  贾梦军:我正在收钱的时候,他算账,结账的时候,然后聊了几句天,后来他就经常在我这儿买东西。

  王燕兵:人家先来几次,根本就没谈酒的事情。

  记者:都谈什么呢?

  王艳兵:聊聊天,进行一下其他方面的沟通。

  田长伟:去了三次也许也不会跟你提我是卖干什么的,你不要光谈酒,光谈酒就忒生硬。

  田长伟的策略就是先交朋友再谈买卖,他跑到超市里,就是为了跟就超市经理交朋友,大家熟悉后再跟人谈合作。

  田长伟:感情到位了以后,你想不让他卖都不行,他都给你卖。

  贾梦军:他老聊酒方面的问题,回头我就问他,我说你是做什么的,他说我现在做酒,我说你做的什么酒,他说了个品牌,我感觉挺有兴趣,我就说你给我拿过来点儿,我替你卖。

  用这种办法,田长伟很顺利地就把酒销售出去了。不到半年,田长伟把本地小品牌酒卖了600多万元,这让同行都非常佩服。

  刘彦宏:他这是从来没做过酒,我们已经是做十来年酒了,他一年就做火了,我们都赶不上他,所以我们行业里得说是一个神话。

  

  赵艳霜:通过一年的了解,对他做事的风格比较认可,虽然说在有些方面和其他别的户相比他不如人家,但是我们还是选择了他。

【深水田烂泥收割机图片】

  拿到代理权后,田长伟很快把这种酒年销售额做到1000多万元,生意风生水起。

  然而是正当生意最稳定的时候,2013年,田长伟竟然把公司卖掉了!还宣称要把钱全投到老家村里去。认识他的人听说这事儿,都觉得他有点不正常了。

  李永和:他卖酒也酝酿很长时间了,但是他改行,改这个决定也改得太快了。

  记者:跨度太大了。

  李永和:对,这个行业根本不沾边。

  田青山:人家都说他傻,我也说他傻,放着好日子不过,来冒这个风险。

  田长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还要从那个筹备10年的一个财富计划说起。

  田长伟从小生活的任丘市农村,乡亲们主要种植传统作物,即便是没有灾情,忙活一年,每亩也就六七百块钱。田长伟觉得,家乡地处京津腹地,距离北京和天津不过一个多小时车程,为什么不依靠大城市,提升家乡土地的价值呢?于是,回家乡搞现代农业,就成为田长伟心中必须要实现的梦想。

  田长伟:我回来的时候正好是30岁。如果到了40岁,50岁,我觉得我应该是不如现在精力够,我想趁着现在有这个精力,有这个冲劲,劲头还在,就把它干起来。

  然而,田长伟虽然决定要回村创业,但具体做什么项目,他并没有想好。2013年5月初的一天,他无意间打开的一个网页,让他欣喜若狂。

  田长伟:有那个图片,有里边倍儿绿的那种,种得挺好挺新鲜的蔬菜都出来了,都展现在棚里边,效果很好,很舒服。看了都勾起来了,把所有的东西,原先想干的东西都联想起来了。

  田长伟在网络上看到的,是山东寿光的蔬菜大棚。这些图片给田长伟很大启发,自己家乡最大的优势就是距北京非常近,如果自己也种出像山东寿光那样的蔬菜,早晨采摘出来,运到北京后还带着露珠。

  田长伟:从我这个基地,到天安门,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到新发地还要近。而且我这块儿摘下的菜,一个小时就可以到市场,再有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就可以到老百姓餐桌了。

  田长伟从没种过大棚,而且他听说在老家种大棚的基本都失败了,但他发现,本地的大棚比较简易,主要夏天出菜,而夏天蔬菜集中上市,价格很低,自然赚不到钱。

  他当即决定,种反季节蔬菜,冬天上市。他把城里的房子和公司卖掉了,凑了1000万元回到了老家。对于田长伟的决定,妻子非常支持。

  妻子:他干什么我都支持,从结婚到现在,他干哪一行哪一业我都支持。

  记者:都支持,你不怕他赔钱么?

  妻子:不怕。最起码我有老公,有老家的房子,有老公有孩子,就够了。

  有妻子的支持,田长伟更是信心满满。可他离开家乡已经十年,猛然间跑回来,还宣称一千万变一个亿,村里没人敢信,所以田长伟的第一步包地,就全吃了闭门羹。

  宗建伟:万一咱们租出去,他弄得乱七八糟,他赔本了,你跟他打架去啊。

  一亩地都没有包到,田长伟非常焦急,他意识到,想成功包地还必须请到一个合适人,那就是村里人缘很好的大哥田青山。田长伟找到大哥,劝他跟自己一起干。

  田青山:我当时说不干,你也别想整,我不想干,因为这玩意儿太累人了,说白了简直都不是人干的活种地。

  劝了两个星期,大哥都是一口拒绝。两个星期后,田长伟又突然不提这事儿了,只是一个劲地请大哥一起出去旅游。

  田长伟:我说咱一块儿出去玩去吧,你也没什么事,我这边也拖几天。

  田青山:没事儿就拉着我走,我说干什么,出去转一圈,他不说干什么,转一圈。

  名为旅游,实际上,田长伟是拉着大哥到处考察去了。田长伟自己先在网上查询,找到哪里大棚种得好,就拉着大哥跑到哪里。

  田青山:转一圈就是看人家园区去了,确实后来我挺感兴趣,人家种那么好,为什么咱做不好呢。

  旅游回来后,大哥同意帮助田长伟。2013年7月,在大哥的出面协调下,田长伟以每亩1040元一年的价格顺利流转了240亩土地,租期20年。

  那时候,田长伟一心扑在基地建设上,晚上十二点以后才回家,回家后还不睡,还要思考第二天要干什么事。好不容易睡着了,不到两个小时,天又亮了。

本文来源:http://www.xinchenghx.com/news/75137/